第152章 、謀外放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4547
  第152章 、謀外放

    時間很快進入了臘月,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周青林已暫時放棄了騎著馬去上值,改為乘坐馬車了,每天早上牛三駕著馬車送老爺去翰林院,等快下值時再去接回來。

    自從大閨女親事定下來後, 周青林又往家裏添了一批下人, 想著女兒將來要嫁的是勳爵世家, 手裏沒有自己得用的人可不行,提早給女兒備上免得日後著急忙慌的選不到合適的。

    同時,因著這門從天而降的親事,使得周青林對其他幾個閨女的姻緣也不確定了起來, 先前他隻想著嫁個普通官宦人家就好,如今卻也知道姻緣的事並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

    特別在大閨女親事剛定下沒多久, 黃次輔夫人又過來詢問了二閨女淩月的親事,說是她有一侄孫, 今年十五歲, 小夥子不但相貌堂堂,且也上進好學, 這不剛在今年考中了秀才, 還說這次是她弟媳特地托她過來相問的,說是看中了周修撰家的二姑娘, 想結親呢。

    黃次輔夫人的娘家是督察院左督禦史張大人家,次輔夫人是家中老二,前頭有兩個哥哥,下頭還有一個弟弟,她提的這個侄孫是大房裏的三少爺, 也就是左督禦史的親孫子。

    說實話, 當時周青林聽了之後是有些心動的, 不為別的,就因為左督禦史府中有條和定國公府一樣的祖訓,那就是家中男兒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周青林是個現代人的靈魂,對納妾什麽的肯定深惡痛絕,更何況他家可是有五個女兒呢。

    說到這裏,周青林不得不承認,在納妾這件事上王氏做得還是挺靠譜的,老周家不管是周青雲、周青水還是周耀祖,都是沒有妾室的。

    其實周青林並不知道,周青雲他們幾個之所以沒有妾室,並不是因為王氏覺得不妥,而是她覺得家中多了幾房妾室定會增加不少開銷,實在太不劃算,所以這種多花銀子的事,王氏怎麽可能會做呢。

    最後,次輔夫人提的親事周青林考慮再三還是婉拒了,一是二閨女歲數還小,也才十三歲,他不想早早給她定下親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如今三位皇子正四處拉攏大臣,好為自己能當上太子四處收攏人心,督察院左督禦史官居一品,肯定是他們籠絡的對象。

    自從狩獵回來後,三位皇子暗裏鬥得越發厲害了,聖上已經年邁,對最近發生的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這讓幾人都有恃無恐起來。

    周青林甚至在想,景康帝大概就是想用這種相互挾持的法子來鞏固自己的帝位吧,幾個成年皇子越是相爭,他越能高枕無憂,反正自己兒子多的是,折騰死了,後頭還有呢。

    都說天家無父子,就算是親生的,皇帝該不放心還是不放心的,實在是那把龍椅太具誘惑了。

    在周青林看來,三位皇子此時鬥的越凶,日後不管哪個上台,剩下兩個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同樣的,他們的追隨者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雖不知道左都禦史支持哪個皇子亦或是誰都不站,但該小心的還是得小心,他可不想二女兒日後落成個犯官家眷。

    更何況淩月才十三歲,所以他還是先等等吧。

    進入冬月後,周青林就開始時刻留意外放官缺的事,可一直都沒有進展,吏部的回答都是暫無空缺,其實周青林知道,什麽沒有空缺,明明是好位置大家都等著呢,有些關係戶前幾年就在打點排隊候缺了,自己一個小修撰,人家怎麽可能會鳥他。

    可讓他送銀子,周青林是肯定不願的,不說送了銀子能不能辦成事,就是憑什麽自己辛苦掙來的銀子要拱手他人啊。

    至於去拜托定國公府,周青林壓根就沒想過,都說“無欲則剛”,自己這個當爹的可是幾個丫丫的堅實後盾呢,要是舍下臉來去求女兒未來的婆家,不就自動把自己放到低他們一步的位置了嗎。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真求了他們,日後自家閨女要真受了什麽委屈,自己這個當爹的還怎麽和他們杠。

    到時他們要是說,“有啥好威風的,你的差事當初還是靠我們的呢。”

    屆時自己肯定尷尬的不行,所以求定國公府的事,周青林是肯定不會去做的。

    再說自己想謀外放的事,周青林除了和劉蓮芝說過,其他人自己還都沒告訴呢。

    這段時間周青林除了留意官缺的事,也在抓緊時間製作畫稿,如今《大丫講故事》和《二丫講故事》已經交到了大閨女和二閨女的手上,他自己隻要管另外三套畫冊的事就可以了,這下倒是輕鬆了許多,周青林準備多備上一些,這樣以後自己真要是外放了,畫冊就不會應接不上了。

    說到大閨女和二閨女接手畫冊製作的事,周青林簡直是自豪的不行,因為成效實在不錯。

    到底是姑娘家,比他這個當爹的要細心許多,且感情也細膩些,這不,製作出來的畫稿,在內容上要更加豐富多彩。

    送到何掌櫃那裏,從畫工上何掌櫃並未看出異樣,隻說內容上似乎表達的更加精細了,還說這樣的畫冊,小孩子們肯定愈加喜歡。

    果然,兩個閨女的畫稿印刷上市後,銷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了小幅度的提升。

    上個月周青林去結賬時,兩本畫冊可是比前一個月多結算了一百多兩銀子呢。

    看來“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句話從來都是不會錯的。

    而周青林雖被拍在了沙灘上,可心裏卻是喜滋滋的。

    ,

    這一日,周青林依舊和往常一樣按時上值,可到了翰林院後,就看到好多人圍在院內告示欄前正討論著什麽。

    這告示欄粘貼的基本都是公文,不知道今日貼的是什麽內容,會引來這麽多人圍觀。

    周青林有些好奇,於是也湊上前去,結果看到上頭貼著的是一份吏部發給翰林院外放名額的公文。

    這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嗎?

    居然會有這樣的好事,想到這段時日自己去吏部時,得到的回答都是已滿已滿,怎麽突然又有名額了呢,周青林心下疑惑,於是就細細看了起來。

    等看完之後,周青林終於明白為啥這份官缺會剩下來了,因為沒人看得上,不但官職小,且還是一份實實在在的苦差事。

    南川知縣,正七品官。

    不過讓大家排斥的並非是官職的高低,而是南川縣是個十足的貧困縣,由於當地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導致田地裏的收成比起其他縣要差上許多,該縣每年向朝廷交的稅賦都是墊底的,可以這麽說吧,就是朝廷對南川縣要求並不高,隻要能自給自足就可以了,可惜對方還是做不到,這不,南川縣的百姓每年都巴著朝廷的救濟糧救命呢。

    這讓景康帝頭痛不已。

    而現在的南川知縣是同進士出身,在任已經十九年了,十九年裏,他一直想挪個地方來著,可這樣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窮縣,哪裏有什麽政績可言,要不是實在找不到人替換,皇帝早就把他給換掉了,所以隻得睜著眼閉著眼讓他一直在南川知縣的位置上待著。

    可現在吏部為啥又要安排人過去了呢,那是因為竇知縣要致仕了啊,本來前年就提出來了,可是上頭沒給批,原因還是實在找不出接替的人。

    其實這幾年吏部也不是沒有安排人過去過,可那些人不是半路大病一場不能繼續上任的,就是一接派官文書就直接辭官的。

    話說哪個當官的不想前程遠大、升官發財呢,可要是吃幾年苦後能熬出頭的,倒也可以試著熬個幾年,最怕就是像竇知縣一樣,一呆就是十九年,那豈不是見鬼了嗎。

    所以與其每日吃苦看不到前程,那他們還不如早些回家吃老本去,反正到南川縣這個窮鄉僻壤後,還不是照樣吃老本,最起碼在家裏不用吃苦受罪不是。

    是以,竇知縣隻能繼續留在那裏,可現下人家實在熬不住了,一個六十五歲的老知縣,不說看個公文都模糊不清要旁人代勞,就是牙齒都掉得差不多了,你上頭再壓著不讓人家致仕,不是太缺德了嗎。

    所以昨日景康帝收到竇知縣的致仕請求後,就給批了,著吏部盡快安排人過去接替。

    這下可讓吏部官員們犯了難,想來想去都找不出願意接替的人,後來有人出了主意,“翰林院裏不是有五十多名新科進士嗎,不如讓邱掌院問問吧。”

    吏部尚書一聽,立馬點頭,好主意。

    於是就寫了公文給邱掌院送來了,意思讓他看看翰林院有沒有合適的人。

    邱掌院自然知道南川縣是個什麽樣的地方,再說,真有好的位置,人家也不會往他這邊送了,不過到底是和自己不搭嘎的事,所以他也沒在意,隻是邱掌院也是個聰明人,想著與其自己舉薦得罪人,還不如直接貼出去讓大家自己看著辦,等過個兩三天,那自己就可以和吏部尚書交差了,實在是沒人願意,他也無奈啊。

    要說沒人願意還真不是邱掌院瞎猜的,這不,那些庶吉士看過公文後,都搖著頭走開了,好不容易過了朝考,等三年後自己就可以館選派官了,他們是有多想不開才會往窮鄉僻壤撲啊。

    話說,那南川縣的“事跡”京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呢,所以想騙他們去,沒門!

    至於那些老翰林們就更不必說了,同樣是熬,京城怎麽也比小小的南川知縣好吧。

    於是公文一貼就是三日,正當邱掌院準備過了今日就和吏部那邊說一說找不到人的事,結果讓他怎麽也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你說什麽!”

    邱掌院不可置信地盯著周青林,“周修撰想外放到南川縣!”

    周青林點點頭,“正是。”

    看到對方語氣這麽堅定,邱掌院覺得自己看在定國公的麵子上,他怎麽也得勸一勸,想了想,他又開口問道:“周修撰你難道不知道南川縣的情況嗎?”

    “下官知曉的。”周青林笑道。

    知曉那你還去,這不是傻嗎,邱掌院心道。

    周青林當然知道邱掌院心裏是怎麽想他的,也知道對旁人來說自願要求去南川縣確實有些傻,畢竟一個常年靠朝廷救濟過活的縣,知縣要想在那裏做出政績來,壓根就不可能,真要是過去的話,說不定一輩子就荒廢在那裏了。

    可周青林覺得,越是這樣窮困潦倒的地方,越能做出政績來,且別人做不到不代表他也做不到。

    前日他看到告示欄裏的外放公文後,就回去仔細查了南川縣的具體資料,南川縣之所以窮,那是因為南川縣的地大多以砂土壤為主,也就是半沙半土壤,這樣的地用來種水稻小麥肯定出不了收成,可用來種紅薯和玉米卻是絕佳的。

    很幸運的,這兩樣東西自己的儲物倉庫裏恰巧就有,隻是自己得想一個合理的理由拿出來才行。

    糧食就是立身的根本,不說種了玉米和紅薯後會給南川縣帶來什麽樣的翻天覆地,就是對朝廷來說,這樣的貢獻都是驚人的,有這麽好的做政績法子擺在眼前,自己當然要去試一試,況且這也是造福百姓的事,一舉多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回到家裏,一家人吃過晚飯後,周青林就把外放的事和嶽父嶽母說了。

    老劉頭聽過之後,頓時吃驚不小,他不知道女婿為何突然想著到外麵做官去,在京城不是挺好的嗎。

    周青林並沒有說實話,沒有說是為了幾個閨女將來嫁人的事,怕說出來會給幾個孩子帶來心理負擔,他告訴老劉頭,自己之所以有這想法,那是因為想出去好好曆練一番。

    聽女婿這麽說,老劉頭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再說女婿能有現下的成就,靠得可都是女婿自己的決定和努力,何況這官場上的事,自己壓根就不懂。

    所以,老劉頭雖覺得女婿離開京城外放出去實在可惜,可他知道,自己聽女婿的肯定不會錯。

    劉蓮芝是知道相公這段時日都忙著謀外放的,所以得知相公已經辦好了此事,並沒覺得驚訝,可等劉蓮芝聽到相公說,讓她和幾個閨女都留在京城時,當下就有些不願意起來。

    她著急地開口道:“相公你一個人出門在外,讓我們怎麽放心的下,我看,咱們還是全家一起去吧!”

    “哪裏會隻我一人,到時就讓李金他們跟我一起過去就行了,還有,初到那裏肯定有許多事要忙,到時很難顧得上你們,不如等我先安頓好了再接你們過去吧。”

    見相公已拿定主意,劉蓮芝隻能無奈點頭。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16 21:34:37~2022-04-17 20:08: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佳佳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悠悠 21瓶;jackysya、逍遙魚兒、zjjoo、默然吾不語 10瓶;獨行俠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