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殿試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4320
  第126章 、殿試

    和周青林一起出發的還有另外三名貢士, 幾人同住一家客棧,於是就約了今日一道出門。

    四人頭戴儒巾,身穿青色圓領袍,腰間纏著絲質腰帶, 腳上則是黑色朝靴, 這是禮部給他們準備的貢士服, 特地規定在今日殿試時穿的。

    許是沒了落榜的煩惱,幾人的精神都很不錯,走起路來也是輕快非常。

    雖都在內城,可同福客棧與皇宮還是有些距離的, 不過遠也沒有辦法,誰讓皇宮附近壓根就沒有客棧呢。

    今日的考試在保和殿舉行, 這是每科殿試的規定場所,屆時聖上會親臨督考。

    為了避免在殿試中出現禮節上的失誤, 前日禮部官員特地把他們這些杏榜貢士集中在一起學習了禮儀。

    先是講了諸多規矩, 如進入皇宮後不可東張西望,也不能交頭接耳, 不得高聲喧嘩, 禁止隨意走動,不許直視聖顏。學了規矩之後, 接下來便再教眾人見到皇帝時該如何下拜,見到高官應怎樣行禮等等。

    對他們這些整日捧著書本的學子來說,這些繁瑣的規矩禮儀還是頭回接觸到,所以學起來不是一般的累。

    特別是行跪拜叩首之禮,眾貢士們不是腳沒到位, 就是頭沒沾地, 動作不規範肯定不可以, 於是禮官們指揮著眾人做了一遍又一遍。

    結果個個都累出了一身汗,好在最後全都過了關。

    相較於其他人,周青林要稍微好一些,畢竟他是個跑步、俯臥撐、八段錦從沒有間斷過的人,所以做這些動作肯定是累不到他的。

    四人行路速度並不慢,卯時三刻出的門,卯正二刻就已到了皇宮外,此時宮門外已經有不少貢士在等候著了,四人沒有耽擱,趕忙接上前頭的隊伍。

    二百八十人分成兩隊,大家都安安靜靜的等在那裏,期間沒人說話,前日他們學的規矩裏就有一條–禁止喧嘩,這是最基本的。

    卯過辰至,眾貢士在宦官的指揮下依照會試的中榜名次重新排成兩隊,單數在左,雙數在右,之後再整齊有序地進宮,周青林是頭名會元,自然走在隊伍的最前麵。

    眾人目不斜視地到了保和殿,之後就聽到門口傳來了幾聲鞭響,貢士們忙跪拜在地,隨後鼓樂齊鳴,周青林心想,這應該就是皇帝過來升座了吧。

    心裏很好奇古代君王到底長啥樣,可是他不敢抬頭,這種一不小心就會掉腦袋的事,他可不會去做。

    參拜過皇帝,接下來便是發題卷了,周青林排在第一位,自然也是第一個領到試卷的,受卷謝恩後,就有宦官領著他在殿內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等所有人都拿到考題,殿試正式開考,這時皇帝和眾大臣已經早朝去了,等退了朝,他們才會繼續過來。

    殿試隻考策問一道,要求答題字數在兩千左右,周青林打開試卷審起題來,這次殿試的題目是,“朕奉天命,嗣祖宗大業,我宸宗武帝肇造鴻業,惠宗文帝中興邦家,景宗昭帝恭己守成,孜孜愛人,三聖一心,重農事,崇學校,其法精備,何以能致其息?【注】

    周青林心下好笑,果然這殿試上的策問題都是關乎國家大事的,這不,這道題是詢問治國良策的。

    治國良策?周青林想了想,勸農桑興教育?亦或者修水利選人才?

    他拿起墨條,一邊磨墨一邊思考起該如何破題開篇來。

    ,

    這邊保和殿內眾貢士正絞盡腦汁在想文章,而遠在千裏之外,通往曉金村的車道上,兩輛馬車正一前一後嗒嗒嗒地往前行駛著。

    前頭馬車的車廂裏,呂大正往嗩呐上紮著紅綢,原先那塊已有些褪色了,看著一點都不喜慶,所以早上他就讓媳婦重新裁了兩塊。

    本來呂大想在家拾兜好再出門的,可這不是怕被人搶了先嗎,所以一股腦的都抱到車上來折騰了。

    周老爺春闈考中會元的事他們是昨天傍晚得到的消息,這不,得知這好消息後,報喜隊連夜就去聯係了舞獅隊,準備明日一早就到曉金村給周家報喜去。

    這可是頭名會元呢,這樣的好名頭,他們雲河鎮幾十年來都沒出過一個呢,所以這回他們得好好給周老爺熱鬧熱鬧。

    “老大,咱們這都是第五次上人家的門了,你說要不要改一改賀詞啊?”一黑臉漢子摸了摸敲鑼的鼓鍵子,“老是恭喜恭喜的多沒新意啊!”

    “那你說說看,咱們該把詞換成啥樣的。”說著,呂大又拿起另外一支嗩呐係起紅綢來。

    黑臉漢子嘿嘿笑,他哪裏知道該說什麽啊,自己又不識字。

    另外幾人聽了紛紛開口:

    “要我說啊,咱還是繼續說恭喜恭喜吧,聽著幹脆又喜慶,多好啊!再說那些咬文嚼字的話,咱們一群大老粗也學不像啊!”

    “就是,那些文縐縐的話我也說不出來,你說,這要是娶新娘子我還會說個早生貴子啥的,可這考大官的,我就隻剩下恭喜恭喜的詞了,哈哈哈,”

    呂大把綁好紅綢的嗩呐往邊上一放,笑著接口,道,“我看換詞就不必了,待會兒咱們隻要嗓門再敞亮一點,喊聲再大一些,主家聽了準高興。”

    說著,呂大轉頭朝後頭的馬車也同樣囑咐了一遍,而後大喊:“你們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聲音洪亮非常。

    馬車夫一聽,頓時手裏的馬鞭甩得更加響亮了。

    到了村口,眾人都從馬車上下了來,呂大招呼著大家快些把東西都整理好,“舞獅子的趕快把行頭套上,然後是敲鑼打鼓的,你們該提的提起來,該抬得抬上,對了,還有燃放鞭炮的,快快快,快點把鞭炮都係到竹竿子上去!”

    見眾人準備就緒,呂大往人前一站,大嗓門一喊,“兄弟們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大夥兒異口同聲。

    好!呂大一揮手,“出發!”

    兩個燃放鞭炮的漢子立馬掏出火折子,快快快,咱們先來一串鞭炮給村人們醒醒神。

    於是吃過早飯正靠在門口嘮閑嗑的村民冷不丁被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嚇了一跳。

    “哎呦!這誰放的鞭炮啊,嚇我一大跳!”柳大娘跳著腳。

    話還沒落音,就從村口傳來了敲鑼打鼓的聲音,接著又是一陣高亢有力的嗩呐聲。

    眾人先是一愣,而後都急急忙忙往村口跑去,都想看看是不是又是報喜隊來了。

    “肯定就是,肯定又是給蓮芝報喜來了,哎呦!青林兄弟這是又考上啦!”

    張寡婦激動的直拍手,那笑容燦爛的仿佛自己考中了一般。

    果然,過了沒一會兒,還沒跑出去幾步的村民們,就看到那幾個熟麵孔又來了。

    哎呦,還真是過來報喜的。

    見報喜隊沒有停留,直接敲鑼打鼓地往村西頭而去,眾人也趕忙都快步跟了上去。

    劉氏正在屋裏與兩個兒子商議著做點小買賣的事,年後周大柱就沒有再去鎮上米店做活了,是周向東不讓再去的,那扛麻袋可不是輕鬆的活計,做的年數久了肯定會傷了身子,如今家裏的地不用在繳田稅,吃的糧食夠了,就沒啥可愁的,平時兄弟倆在地裏做做活,農閑的時候再出門去打打零工,這樣就挺好的,何必再讓孩子去受那個罪呢。

    劉氏也是極力讚成的,她早就不想讓老二繼續幹米店裏的活計了,這扛米太傷身,以前是沒法子,如今家裏寬裕多了,這活肯定不能再幹了。

    “你倆也吃過娘炸的油泡兒,味道挺不錯的吧,我聽蓮芝說,這油泡兒可以和肉一起煮呢,也可以和青菜一塊兒炒著吃,有這麽許多種吃法,賣起來的話,生意肯定紅火,娘想著,要不一會兒咱們就把昨天做好的豆腐都切成小塊用油炸了,炸好的油泡兒明兒個你們倆就拿到街上賣著試試,要是好賣的話,咱們以後就做這個買賣了。”

    “這炸油泡兒的方子可是侄女婿的,咱自家炸些吃不打緊,可你用它來做買賣就不好了。”周向東不同意。

    “你放心吧,這做油豆腐生意的主意還是侄女婿幫我出的呢,隻是那會兒老二還在米店裏做活,老大又都在地裏忙,我們婆媳三人在家裏做豆腐炸豆腐還行,可讓我們去賣就不行了,所以當時我就沒想做。如今好了,有大柱在,咱就不愁沒賣油豆腐的人了,”

    周大柱點點頭,笑道:“娘,咱們以後就叫它油泡兒吧,你也別叫它油豆腐了,不然旁人一聽就知道是用啥做的,都回去自己做了,到時咱們賣給誰去。”

    “是啊,娘,這油豆腐的叫法得改。”周大栓也跟著附和。

    周向東也點頭,想了想他又囑咐道:“平時你們炸豆腐時可千萬別讓旁人瞧見了,不然這方子就漏到外頭去了。”

    嗯,知道了,兄弟倆點頭,準備待會兒也好好叮囑一下自己媳婦。

    說好了事,劉氏起身想去廚房裝幾塊豆腐給自己哥嫂送去,結果就聽到了敲鑼打鼓的聲音。

    “他爹,我怎麽好像聽到外頭有敲鑼的聲音啊,對了,還有鞭炮,哎呦!不會又送侄女婿的喜報來了吧?”

    反應過來的劉氏立馬往屋外頭跑去,接著是周大栓兄弟兩個,隨後是周向東。

    跑到大門口,一家人就看到去往村西頭的村道上有好多人在往前走著,隊伍的最前頭,正是十幾個穿著紅衫的報喜人。

    而在他們的中間,還有兩隻火紅的獅子正跟著鑼鼓的節奏左右搖擺呢,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

    見跟著的村民越來越多,呂大朝報喜隊的兄弟揮了揮手,這下隊伍裏的鑼鼓聲敲得更響了。

    聽到鑼鼓聲後,劉蓮芝和大丫她們早就去房間拿招待客人的東西去了,瓜子,花生,芝麻糕,芙蓉糕,還有鬆子糖,這些瓜子點心原先家裏備著就有的。

    至於紅紙包,早就準備好了,從周青林出發去京城後,劉蓮芝就把紅包給包上了。

    “姥姥姥爺!娘!報喜隊馬上就過來了,我看到還有舞獅子的呢。”三丫和四丫兩人跑的氣喘籲籲。

    “娘,爹爹是不是馬上就要回來了啊?”小丫臉上都是笑。

    “是啊是啊!小丫的爹爹就快回家來了。”徐氏笑著回答。

    幾個小姑娘一聽,頓時樂得合不攏嘴。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嗩呐連連。

    很快,報喜隊就到了院門口,老劉頭笑著出門迎接,如今他和報喜隊也算是熟識了。

    呂大笑著朝老劉頭拱手,“老太爺真是好福氣啊,您家女婿又高中了!”說著,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唱賀:“恭喜貴府周青林周老爺喜中會試頭名會元!”

    “元”字還未落音,報喜班的十幾個兄弟一個箭步走向前,拱手道賀:“恭喜周老爺賀喜周老爺,恭賀周青林周老爺得中會試頭名會元!

    聲音洪亮,鏗鏘有力,震得老劉頭耳朵嗡嗡的。

    呂大領著隊伍繼續往裏走,報喜的漢子們手上動作不停,敲著鑼鼓往正屋走去。

    劉蓮芝和徐氏兩人滿臉喜氣地站在門口,呂大快步走向前,拱手道賀:“主家夫人大喜啊!恭喜貴府周老爺高中頭名會元!”

    “給夫人道喜了!”

    “恭喜夫人,賀喜夫人!”

    又是頭名啊!跟隨在村民後頭的周向東和幾個族老們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

    而這邊,保和殿裏。

    周青林已經洋洋灑灑把整篇策論在草稿紙上寫了出來:臣聞自古帝王為治之道,不越乎教養而已。養所以厚民之生,教所以成民之性,二者兼舉,而治道備矣,故堯自唐候特起為帝,其致治之道,因故非一端也,而必先命稷、契以任教養之職焉,【注】

    作者有話說:

    備注部分來自網絡。感謝在2022-03-19 22:01:06~2022-03-20 21:45: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淺水炸彈的小天使:Eileen 1個;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佳佳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夜流火 4個;瞄了一眼、17095179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Eileen 127瓶;leileiwx 30瓶;47953057、49565510、隻想看正能量的雯雯 10瓶;沒有刺的仙人掌 5瓶;傾酒醉雲煙、樂安 2瓶;籬曉的幸運日是每天天、遲到的鍾、魚找水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