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幸運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3424
  第107章 、幸運

    傍晚時分, 喝得醉醺醺的吳秀才被同窗送了回來。上樓時,呂誌義和應進慶忙上前攙扶著他,生怕對方一不小心就從樓梯上滾下去了。

    聽到動靜後,周青林也從房裏出來了, 他幫著呂、應二人把吳秀才扶到床上。

    白天, 從呂誌義口中, 周青林已經知道吳秀才落榜的事了,看著酩酊大醉的吳秀才,他能理解對方心裏的難受。

    可以說,今日落榜的士子, 又有誰不難過呢。

    尤其是那些歲數已經不小的學子們,心裏更是惆悵。

    周青林想起了早上在府衙門口看到的那幾位老秀才, 特別是那位聽到今年正榜隻取中三十五人後痛哭流涕的白發老者。

    周青林心裏不是滋味。

    鄉試三年一次,十年也才三次機會, 要是你都沒把握好的話, 那麽十年就過去了。

    古人的壽命都不長,所以十年時間對好多考生來說, 幾乎就是一輩子的科舉生涯了。

    都說十年寒窗苦讀日, 隻盼金榜題名時,可是真正能如願的人又有多少呢。

    想到這裏, 周青林不免有些慶幸自己的好運,是的,就是好運,他覺得從去年的縣試到如今的鄉試,自己都是有幸運之神眷顧的人, 就比如院試中大比例的律法題以及這次秋闈的算術題。

    聽說最後一題答出來的學子寥寥無幾。

    所以自己是幸運的。

    除了幸運, 周青林覺得, 上輩子自己豐富的社會閱曆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現代社會,交通發達,自己想去哪裏就去哪裏,簡直不要太方便,去的地方多了,見識自然就廣了,自然而然的對事物的見解也比旁人要更到位和透徹一些。

    除了發達的交通,前世還有讓他視野開闊以及知識麵增加的網絡,所有他想知道的知識,都可以從上麵查到。

    有了這些附能的加在,再加上自己的好學不倦,所以才有了他今日的好成績。

    也所以周青林很慶幸自己有這樣的好運。

    ,

    放榜之後便是回鄉了,中榜的精神奕奕,未得中的唉聲歎氣。

    同福客棧裏的書生少了一大半,昨日放榜之後,許多學子就去車行約好了回家的車馬,今日一大早就提著行李歸家去了。

    剩下的一小半,則是想著在省城再逗留一天,準備給家人們捎帶點禮物回去。

    見知書院的考生也在今日回去了,呂誌義和應進慶並沒有跟著一起回去,因為周青林還有鹿鳴宴要參加,他倆肯定要留下來等他的。

    一起留下來的還有吳秀才,他們四人都在同一個縣,自然是要一起回去的。

    呂、應二人特別興奮,這不剛吃了早飯,就過來催著周青林快點動身出門了。

    至於為啥這麽興奮,當然是上街給媳婦買東西啦。

    話說前段時間兩人抄書掙的銀子還沒花出去呢。

    當時他倆就想用這銀子給妻子買花戴來著。

    要不是最近有放榜的事牽著心,他倆提不起興致,否則早在前幾日他們就拿著銀子上街給媳婦挑禮物去了。

    現下榜單也出了,成績也還可以,再想到馬上就要回家見剛過門的媳婦了,兩人的心情自然是好得不得了的。省城裏的頭花肯定要比鎮上的好看許多,買回去後,媳婦肯定會喜歡的。

    想到這裏,兩人忍不住嘿嘿傻笑起來。

    見麵前兩人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周青林也沒有耽擱,收好筆墨,又把默寫好的《萬章章句》收到了書箱,而後理了理發皺的衣襟,便和呂、應二人上街去了。

    “也難怪周兄你能高中頭名解元,這不驕不躁的心性也不是常人能及的。”

    想到剛剛周青林提筆默句專心致誌的樣子,呂誌義有些臉紅起來,自從那日鄉試結束從貢院出來後,自己就沒再摸過書了,下意識地認為前些時日自己學習太過辛苦,而現下好不容易考完了試,就該好好放鬆一下了。

    可再看周兄,這才放榜第二日呢,人家又拿起紙筆,默寫起文章來了。

    和周兄一比,自己真是慚愧啊!

    呂誌義的話正好也是應進慶心中所想,剛剛看到周兄還在研讀四書後,他心裏也滿是震撼。原來周兄能得中頭名並非偶然,想起鄉試前,好多人對周兄學問的質疑,都說其運道好過學識,應進慶就有些不忿,心道,真應該讓那些人過來好好瞧瞧周兄是怎樣用心念書的。

    ,

    到了西亭街上的如意坊,三人就各自挑選起要買的東西來,許是從未買過女兒家的東西,呂誌義和應進慶兩人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選。

    轉頭再看周青林,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人家手裏拿著的頭花已經有好幾朵了。

    見兩人一副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個的樣子,周青林笑道:“這有何難,你倆就挑最時興的款式肯定就不會錯的。”

    周青林心道,他就是用這種法子給妻子和閨女買首飾和布料的,不然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哪裏知道女人家喜歡什麽花樣啊。

    不過他平時也會留意家裏人的喜好,知道她們喜歡什麽後,再依著她們的喜好買,那肯定就不會錯的。

    比如大丫喜歡牡丹花,二丫喜歡水仙,三丫喜歡荷花,四丫則喜歡梅花,而小丫,隻要好看的東西小姑娘都喜歡。

    想起家中的幾個閨女,周青林忍不住嘴角上揚。

    有了周青林這個指導師在,呂、應二人終於把給媳婦買的頭花挑好了,想到家裏還有母親和妹妹,他倆又多買了幾朵。

    很快,兩人抄書得來的銀子就花光光了。

    不過臉上卻是笑咪咪的,話說自己掙來的銀子用著就是香。

    昨晚呂誌義和應進慶兩人已經商量好了,他們準備去京城的時候把家裏的妻子也帶去,不然把妻子一個人丟在家裏,他們也不放心。

    到京城後,他們兩家到時就合租一個院子,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在國子監念書是免束脩食宿的,這樣壓力就會小上許多,至於家中的開銷,他們兩個可以繼續到書肆領書回來抄,到時就抄四書和律法吧,這樣掙家用的同時又能增進學識,兩全其美。

    剛剛兩人也把這個想法和周青林說了。

    周青林挺讚成的,他可不認同古代那種丈夫常年在外,媳婦卻被要求留在家中侍奉公婆的做法,在他看來,這不是硬生生地讓小夫妻兩地分居嗎。

    還有些大戶人家,把媳婦留在家,而後給兒子安排常年帶在身邊的小妾,這些做法也是周青林不能理解的。

    見周兄也認同他們的想法,呂誌義和應進慶兩人對能說服自家爹娘增加了不少信心。

    到底是省城,賣的頭花款式要比縣城和府城多得多,且價格也不貴,像那些帶了小琉璃珠子的絹花,才賣四十文一朵,要知道,和這差不多的樣式,在雲河鎮可是要賣六、七十文一朵呢。

    想到這裏,周青林決定多買上一些,他覺得這種款式的頭花,就是過年的時候給媳婦走人情用也是可以的。

    更何況自己這次考中舉人,村子裏過來道賀的人家肯定不少,他們來時定不會空著手的,所以自家也應該準備一份回禮才是。

    周青林覺得,用這頭花做回禮就很合適,新穎又實用,又加上這花是從省城買來的,送給有女眷的人家做回禮,她們肯定喜歡。

    想到這裏,周青林讓掌櫃給他把每種顏色的絹花都挑上一些,而後兩朵頭花裝到一隻盒子裏。

    紅漆小木盒十文一個,算上兩朵絹花的價格,一共九十文。

    見周青林買得多,店掌櫃自動給他每盒便宜了兩文錢,就算八十八文一盒。

    周青林在心裏估算了一下會過來的人家數量,而後讓掌櫃給他裝了四十盒。

    挑好了回禮,接下來便是妻子和幾個寶貝閨女的禮物了,一看周青林就是買慣了這些的,他沒讓呂、應二人多等,隻花了半刻多鍾,就把買給妻女的頭花都挑好了。

    呂誌義和應進慶兩人看著櫃台上堆著的頭花小堆,那嘴巴張得不是一般的大。

    看著兩人呆如木雞的模樣,周青林忍不住想笑,也是,一次買這麽多頭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過來進貨的呢。

    周青林不以為意,自家可是有五個愛俏的閨女呢,就是一人買上兩朵那也得十朵了,加上還有妻子的。

    所以堆成小山也正常。

    相比前兩次,今天周青林還算買得少的,隻給每個孩子挑了三朵,加上幫劉蓮芝挑的幾朵,一共選中了十八朵絹花。

    這次周青林並沒有買那些盤銀絲或者嵌金珠的昂貴珠花,而是挑了六十文一朵的那種鳶流紗疊成的絹花,雖然價格便宜許多,但也相當地好看。

    想到幾個閨女戴上絹花後漂漂亮亮的樣子,周青林心裏滿滿地滿足。

    最後他又給嶽母挑了一根扁銀簪,盤發髻的時候正好能用到。

    至於嶽父的禮物,周青林沒買,他自己也沒有呢,話說,兩人都是成年男人了,要這麽多禮物幹嘛。

    最後掌櫃給算了銀子,一共五兩六錢。

    見周青林一次買了這麽多,掌櫃又從木匣子裏拿出一根彩色的頭繩送給了他,說是不單賣的。

    周青林拿起來仔細看了看,還別說,那粉粉藍藍的顏色看著還挺好看的。

    “掌櫃,我家可是有五個閨女呢,你給我一根也不夠分啊。”

    說著,周青林朝掌櫃笑了笑,而後又看了看那裝著彩繩的匣子,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於是掌櫃又給周青林拿了四根。

    呂、應二人簡直看呆了,原來這樣也可以?

    接著兩人忙一個箭步走到店掌櫃麵前:

    “掌櫃,我娘也有兩個閨女呢。”

    “我娘也有兩個,”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