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者:四時酒      更新:2022-07-20 13:32      字數:6411
  第70章

    以孔孝文為首, 新馬港城幾位作家、愛國人士今天早上將從京城火車站出發,回到港城繼續開展愛國統一戰線工作。

    一大早,不僅是蘇葵來了, 華國作協的成員也都到了。

    大家從前很多都是熟人,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交流更是再進一步, 紛紛握手告別,約定聯係, 共同為文學事業, 為愛國事業出力。

    孔孝文也跟蘇葵握手道:“蘇葵同誌, 非常感謝你這段時間為我們提的建議,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幾人聽了這話都附和點頭,滿是笑意地看著蘇葵。

    他們之所以這麽高興, 正是因為在他們離開之前,上級領導經過數次商議,終於確定了建立作家基金會一事。哪怕目前才剛剛起步,也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了。

    “孔社長, 您太客氣了,這本來就是我的分內之事,實在當不得您的感謝。”蘇葵說道, “其實我就是動動嘴而已,真正出力做事的卻是大家,要說感謝也應該感謝大家才對。”

    “蘇葵同誌, 你怎麽知道我沒有感謝大家?”孔孝文笑道, “大家都是功臣,你年紀最小, 功勞又大, 我單獨向你表示感謝, 各位同誌是不會有意見的。”

    大家都發出善意的笑聲,紛紛說不僅沒有意見,連他們也想單獨感謝她。

    “的確該好好感謝蘇葵同誌。”

    非常罕見的,竟然是徐誌達開的口。

    “蘇葵同誌,你給孔社長的資料我們都已經看了,很有參考性。”他對著蘇葵點頭,“你有心了。”

    蘇葵給孔孝文的那份資料上是蘇葵所有建議的總和。從上到下,從大陸到港城,從國內到國外,方方麵麵蘇葵都考慮到了,確實花費了她不少時間。

    隻是蘇葵也說了,她並不在港城,上麵的建議隻是基於她麵前了解的信息提出,具體實施還需要他們結合港城目前的情況實行。

    但即便是如此,也像徐誌達說的那樣,對他們非常具有參考性了。

    尤其是上麵提到了一條重要信息,讓幾人都非常重視。

    蘇葵提出,建議他們重組電影公司。此時的電影行業還沒有繁榮起來,但影響力卻是不小。美港基金會和華新社都組建了電影公司,不過目前還敵不過傳統的報刊行業。

    但蘇葵知道,未來一定是影視媒體的時代,如果能夠利用好,就能為愛國戰線再樹立起一麵鮮明的旗幟來。

    蘇葵前幾天就因為這件事又去宣傳部那裏開了一次會議,主要就是探討關於她提出的合創欄目,舉辦征文活動,以及組建電影公司一事。

    前兩者倒是好說,主要就是重組電影公司的事情,正如蘇葵所說,這是另一種影響力重大的宣傳,引起了宣傳部的高度重視。

    隻是傳統報刊行業目前占據主流,電影影響力大,但不一定他們拍出來的電影影響力大。

    蘇葵隻提出了一個意見。

    “讓傳統小說和電影結合起來,互相成就影響。”

    簡單來說,直接將他們的作品拍成電影,借助作品的名氣打開電影的知名度,再借助電影的影響力提升作品影響力,兩者相輔相成。

    蘇葵甚至提議道:“想要最快打開電影市場的話,我建議第一批拍攝的電影就以謝先生的武俠小說為藍本。”

    這段時期,港城的武俠小說正處於繁榮時期,正好抓住這個機會將武俠電影推出,既能互相提升影響力,又能更大範圍內傳播華國傳統文化,一舉樹立起這個文化陣地的旗幟。

    當時幾位作家和領導都在,聽了她的意見也怔住很久。

    這場會議最終是以蘇葵的建議被整理成報告,再加上所有人通過的意見被送到基金會第一批申報的項目中為結束。

    這件事的影響力非常大,當時港城幾位作家都在,謝劍俠臨走前笑著跟她說:“蘇葵同誌,如果你的建議得到通過,等到基金會起步實行,我們的電影工作大概就能在港城重新起步了。我跟你單獨道謝你可是不能推辭的。”

    對於謝劍俠來說這完全就是天降驚喜。之前蘇葵是說過非常欣賞他的小說,卻沒想到她會提出重組電影公司,還是提議將他的小說拍成電影。

    他當年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不就是懷著一種要將這樣一個充滿著華國傳統,充滿著俠骨柔情的世界呈現出來嗎?

    如果能夠將它搬上大熒幕,讓這樣的世界呈現在眾人眼前,可以說他此生都已經滿足了。怎麽能叫他不感謝蘇葵?

    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能力,有底氣進行這個項目——因為基金會的建立。

    正因為有了基金會,或者說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他們的所有工作項目才能這樣順暢地進行,也難怪大家都這樣喜愛她這個提出基金會的“大功臣”了,何況她又為他們提出了不亞於基金會成立的好建議呢?

    幾位走的時候還告訴她,將來等到電影上映,一定第一時間告知她。同樣希望大陸的電影行業一起發展,到時候不僅引進大陸圖書,還能一起引進大陸的電影。

    麵對所有人臨別時的熱情感謝,蘇葵實在推辭不過。臨分別前,她送給了幾位老師她親自做的紀念冊。

    上麵記載了他們從參加典禮到最後離開的所有事件,並附有所有的照片。

    幾人拿到後怔住良久。

    聽到幾位都在愧疚沒有給她留什麽禮物,蘇葵隻是笑道:“幾位老師,這段日子裏你們也幫助了我很多。臨別之際,我也隻有這一份禮物送上。隻願同胞手足之情永存,愛國文化事業常青,各位老師,珍重。”

    幾人都是感動不已,為這個小同誌這樣的情感而動容,他們珍重地收下了蘇葵送的禮物,表達了同樣的願景。

    就連情緒最不外露的徐誌達臨走前都對徐奚年說:“奚年,蘇葵同誌是一個好同誌,以後你要多多提點她。”

    等到送走了幾人,徐奚年就對著蘇葵笑道:“蘇葵同誌,誌達兄還讓我多多提點你,可我怎麽看都覺得沒有什麽東西能教給你了。”

    留下的人都是作協的幾位老師,對著蘇葵都在笑,同樣理解徐奚年的話。這個小同誌雖然年紀小,成就可不小,已經是和他們處於同一水平的人了。

    幾位老師笑意很快就衝散了離別的愁緒,蘇葵領了他們的好意,卻是笑道:“徐先生,您可不是沒有東西教我,我還真有事向您請教。”

    本是玩笑,誰知蘇葵還真的回答了,徐奚年也來了興趣:“哦?有什麽問題是你陸老師也解決不了的?”

    他這話又是玩笑,蘇葵在京大上學,和陸子光的關係最為親近。

    陸子光也在場,一聽也笑問:“是啊,什麽問題我解決不了,要向徐主編請教?”

    麵對兩人的一唱一和,蘇葵笑了笑,“其實也沒什麽大事,隻是我想在京城買個房子,所以才想跟徐先生請教請教。”

    這是蘇葵在蘇全福走的時候就打算好的事,隻是一直沒有時間找人取取經,今天正好是個機會。

    在場人一聽都是怔愣了一瞬,買房子?

    不怪他們一時怔住,要是說買房的是他們中任何一位都很正常,但實在是因為蘇葵的身份太特殊,還是個在校學生,讓他們一時沒能把作家買房這個事跟她聯係起來。

    蘇葵主動解釋道:“我是想著之後把我母親他們也接到京城來,來了後也不能讓他們一直住招待所那裏,並且我以後大概也會長期住在京城,買個房子總歸要方便一些。”

    這確實是一個正當理由,他們很多人不也是因為在京城長期有事業就在這裏買房了嗎?

    也怪他們因為蘇葵的年齡忽視了這個需求,更加差點忘了,她確實有能力買。

    陸子光也是第一次聽蘇葵提起這件事,哪怕她年紀小,但對於這個孩子的決定他一向是尊重的,當下就道:“這個問題是得問問徐主編,我還真解決不了。”

    作協的老師們並不是都在京城買了房子,有些兼任其他職位,比如陸子光就是住在京大為他分配的房子裏。

    徐奚年就屬於家不在這裏,但需要長期過來所以早就在京城買房的人。

    這會兒聽了蘇葵的解釋他笑道:“蘇葵同誌,我明白了,你這是打算在京城安家了。”

    不像他們是事業定好後買房,蘇葵這是還在上學就把未來都規劃好了。

    在京城買房的不止他一個,幾位老師聽了她的話也點點頭,紛紛跟她說起了買房的事情。尤其是蘇葵說她想買四合院,那可是件大事。不管怎麽樣,她在年齡眾人眼裏都還是孩子,大家難免為她操心。

    最後徐奚年跟她說:“蘇葵同誌,不如這樣,我在房管局那裏有個朋友,你看周五你有沒有空,我領你去房管局那裏看看,怎麽說也不如自己看了有用。”

    蘇葵當然是萬分感謝,於是他們約定好,這周五早上一起去房管局。

    *

    完成了教輔資料的整理,結束了《小草青青》的翻譯,送走了港城的人。蘇葵基本已經將開學以來接下的所有任務清空,可以把精力投入到語言學習中去。

    並且房子的事情也有了幾位老師給她的參謀,等到她買了房子,她就可以將秦曉蘭一起接過來,自己平時學習也更加方便了。

    蘇葵的學習生活在向著好的方麵發展,完全不在意與她同在京城的另外一些人現在正在經曆怎樣的水深火熱。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調查部初步掌握了這次事件的大致證據。

    蔣美琴去火車站和京大的事情他們已經查清楚了,目前來看,她確實沒有和周建林有過任何接觸行為。

    至於買藥的事情,他們提審了鄭秋全那位姓葉的大伯。據他交代,這次鄭秋全回來確實是因為鍾家的事情。

    借著鄭秋全和蔣美琴一起去買藥的機會,他們見麵商定好了細節,在那次以後還私下見過一次,成功舉行了儀式。

    而他確實一直在跟反動勢力合作,不過他說他也隻是聽命行事。他做這行也是因為家學淵源,

    調查員雖然不覺得他們那個什麽儀式舉行了就真的能讓鍾偉茂上位,但他用這樣的手段來害人就是犯法,更何況他真的與反動勢力合作,更是大罪。

    好在他進來後主動坦白,根據他提供的信息,他們將這夥反動勢力拿下,抓到了不少人,同樣已經在審問了。

    隻要他們的口供也能和葉大伯對上,蔣美琴的嫌疑大概就能夠洗清了。隻是她和鄭秋全一起去買藥,同樣是牽涉封建迷信活動。

    更何況鄭秋全還直接參與從事了以迷信手段害人的事件,這在大陸是嚴重的罪行,即便她們是港城來的,也有大.麻煩。

    不過比起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這已經算小事了。

    譚惟倫卻沒有她們那樣好的運氣,他最大的嫌疑就在於去京大找蘇葵,想要帶她一起去港城,還有就是他曾經跟張瑞山一起去了華大一趟,兩樣事件幾乎讓他難以脫身。

    說來真是他運氣不好,本來他去京大的事情調查部已經查清了,確實是因為他說的那個原因,誰讓他當初偏偏要打探蘇葵的消息。

    現在那個給他消息的人已經帶了回來,非常巧合,正是葉大伯那夥反動勢力中的一員。

    除了蘇葵,他們那裏還統計了不少人的信息。

    譚惟倫一聽這個消息就是眼前一黑,然而還不止。華大傳遞信息事件本來隻有張瑞山和那位講師知道,事情敗露後,張瑞山立馬就懷疑是對方舉報了他,抖出了對方不少信息。

    然而那位講師懷疑的卻不是張瑞山,反而第一時間懷疑上了譚惟倫。

    當時張瑞山為了掩人耳目,和譚惟倫一起去了華大,當然是借著文學交流的名義。譚惟倫不知道兩人的身份也就去了,兩人經常待在一起,也沒人懷疑什麽。

    現在事情一敗露,那位講師立刻就想到了當時和張瑞山一起去華大的譚惟倫,這件事情是絕密,肯定是有人告密才這麽快發現他們。

    於是,他向調查員指證了譚惟倫,卻不說張瑞山的事。

    後來調查員為了從他口中調查出張瑞山的信息,告訴他對方已經把他全部供出來了。

    也如調查員所願,兩人徹底反目,把對方抖了出來,讓這件事的全貌終於清晰地浮出水麵。

    然而譚惟倫的嫌疑卻沒有這樣洗清,反而那位講師直接指證他與張瑞山是一夥的,兩人經常待在一起,譚惟倫一定知道他們的計劃。

    他這是把張瑞山兩人當成了舉報人。要真是這樣對譚惟倫倒是好事了,但問題是並不是他們哪一方自首舉報,他們全是被人舉報的。

    現在華大講師一口咬定譚惟倫知道這件事,就連張瑞山在後麵的審訊中也漸漸開始懷疑起來。畢竟譚惟倫經常和自己待在一起,很難保證他是不是察覺了什麽蛛絲馬跡。

    於是,譚惟倫的嫌疑不僅沒有洗清,反而因為這兩件事重新遭到嚴密的調查。

    現在蔣美琴進來了,鄭秋全也進來了,之前港城來的那些人在這件事之前大部分都已經走了,沒走的現在都在這裏了。現在就連港城幾位作家也離開了,他一時竟找不到人幫他聯係外界。

    相比起他們幾個涉案人員,隻是被牽連進來的人就要好得多了。就跟蘇葵一樣,不過是配合調查,還是保密的,幾乎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但那是蘇葵,周建林卻因為這件事生活遭到了極大的打擊。

    他收到了蘇梅給他的信件。

    蘇梅直接在信上告訴他,她已經知道蘇葵和他在京城經常見麵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她還知道蔣美琴在京城,問他留在京城到底是幹什麽,是不是為了她們兩個,是不是和她們有什麽!讓他回來,馬上回來!把事情解釋清楚!否則她就親自去京城找他!

    光是看著上麵的文字,就知道寫信人的情緒處於一個怎樣不穩定的狀態。

    周建林一看就擰起了眉頭,蘇梅怎麽會知道這件事?隨後,他又收到了蘇全福晚來一步的信,告訴了他始末。

    因為是配合調查的關係,他當然不可能想走就走,並且因為是執行任務的理由,還不能給蘇梅回信。

    周建林主動將信件上交,這段時間他的信件都要調查的範圍內。

    他向調查部的同誌說明了始末,然後道:“同誌,我家裏的情況就是您也了解到了,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才能回去?”

    蘇全福已經告訴了他蘇梅在家裏都鬧到進醫院了,他也是怕沒有回音的話蘇梅再在家裏鬧出事情來。

    他的信件調查員已經很熟悉了,看到上麵的內容也是皺起眉頭。

    “周建林同誌,你愛人在信上說你一定跟蔣美琴有關係,是猜測還是基於什麽事實?”

    周建林解釋道:“同誌,你也看到了,我愛人她現在情緒不穩定,又聽到我嶽父說在京城見過這個人,所以才會胡思亂想。我和蔣美琴以及……信上提到的蘇葵同誌都沒有任何不正當的關係。”

    對於這上麵又提到蘇葵,調查員已經見怪不怪了,還是按照常理詢問了這件事。最後也沒發現什麽疑點,隻不過是一個孕婦疑神疑鬼的猜測。

    至於周建林提出離開的事情,調查員道:“這件事情我們還要請示領導,周建林同誌,也隻能麻煩你再多待幾天。”

    沒有辦法,他不是蘇葵一直就在京城上學,也不是港城幾位作家因為任務能在審查後離開。他的身份太過特殊,即便是目前暫時查清他沒有跟蔣美琴有接觸,沒有領導指示,他也暫時不能離開。

    然而這一待就待出事情來了。

    蘇葵沒有搭理蘇梅的信件,周建林暫時不能給她寄信,蘇梅在家裏久久都沒有等到回音,很快就坐不住了。

    明明她已經將事情寫得那樣嚴重,他竟然真的一點都沒有反應?也不打算回來?

    蘇梅一衝動竟然直接跑到大隊辦公室去讓蘇全福給她開介紹信,她要到京城去。最後還是被吳蓮英死死勸住。

    “那就寫!接著寫!我看寫多少信他才回來!”

    周建林的事情已經上報到領導那裏,經過再三討論,同意讓周建林同誌接受審查後離開。

    本來他已經快要走了,這時,蘇梅再次寄來的信件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

    蘇葵並不知道這幾人發生了什麽,因為她現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十二月一日,蘇葵的教輔資料《決勝高考》終於麵世,教育部直接將它作為教材推出,迅速就在全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所有的高中全部由學校統一發下這套名為教材實為教輔的書本。

    看著白色封皮上的四個大字,所有學生都是懵的,這到底是什麽?決勝高考?誰敢這麽狂?

    聽老師解釋,這是教育部親自發行的,用來輔助他們學習的教輔書,讓他們不懂的看前言就知道了。

    書本的前言是蘇葵親自寫的,後續教育部在討論出版的時候又加了一些內容。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這套書是由“教育模範”蘇葵編寫的。她曾經帶領賀縣高中全員考上大學。而她本人曾經被京大中文係保送卻沒有去,反而參加了高考,以最高分考入京城大學。

    這套書本就是她將賀縣高中以及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整理成冊,為的就是讓更多人也能得到好的學習方法,讓更多人考上大學。

    看完所有人看到都驚呆了。

    全員考上大學?最高分考入京大?教育模範?這事一組合起來,誰不知道啊!

    當初這事可是上過報紙的!全員上大學,誰聽了不羨慕?

    所以現在這個教育模範是把他們的學習經驗全部貢獻出來了?更重要的是,這是蘇葵的學習方法,她可是最高分!高考狀元!

    一個高考狀元的經驗該有多麽珍貴?

    就是他們隻能學到一半,那也能和賀縣高中一樣考上大學!此刻他們拿著書本手都抓得緊緊的,仿佛抓住的不是書,而是他們的未來。

    這件事的震動遠不止如此。

    作者有話說:

    來,再告訴你們一個知識,有多少人不知道阿江的榜單圖推是可以左滑的?後麵其實還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