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作者:四時酒      更新:2022-07-20 13:32      字數:6547
  第67章

    詢問的地點就在他們營區的一間會議室, 除了他們領導無人知曉,也是見到周建林本人調查人員才出示了自己的身份,這也是為了最大程度為他們考慮。

    聽到調查員的話, 周建林怔住很久:“你是說——她來了大陸?”

    “是的, 周建林同誌, 你對這件事不知情?”

    “……是,我不知道。”他聲音有些艱澀, “我不知道她什麽時候來了大陸。”

    “同誌, 請問是她做了什麽事嗎?”

    如果不是她做了什麽事, 怎麽會查他們兩人的關係,怎麽會單獨來詢問他。

    “蔣女士目前牽涉進一件國家安全事件中。”調查員簡單跟他說了一下這次的事件,“根據他們提供的信息, 我們有一些事情想要向你了解一下。”

    周建林從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就已經是晃神的狀態,這會兒再聽到調查員口中的“間諜大案”,更是整個人都處於震驚中。

    他或者想過將來會再見到蔣美琴會是什麽樣子,但怎麽也想不到重新再聽到這個名字會是這種狀況。

    蔣美琴是回到了大陸, 卻牽涉到危害國家安全這麽大的事件裏。關鍵是,這件事甚至還將他也牽扯進來了。

    調查員已經開始詢問他關於蔣美琴提到過的那幾件事了。

    “蔣女士說,當初她和譚惟倫離開大陸, 這件事你是知情的對嗎?”

    此時周建林的心情依舊無法平複,這種問題更是在揭他的瘡疤,但畢竟是配合調查, 他沉默了很久, 開口道:“是,是她父母回來後托人告訴我, 說……說她跟人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 讓我不要再找她, 重新再給孩子找一個媽。”

    “所以你後來就另外娶了現在的妻子,蘇梅。”顯然這些基本情況他們都是了解過的。

    “是,蔣……她走後,我就已經向組織上遞交申請說明了此事,我們的婚姻關係也已經解除。”已經開了口,他也就繼續道,“隻是她走後,留下家裏的一個老人和三個孩子沒人照顧,我又常年不在家,所以才想要另給孩子找一個後媽……後來我和蘇梅的事情也是向組織上打了報告的。”

    這些他們也已經查過,隻是調查過程中竟然又發現了一個巧合的事情。

    周建林的確是打算給孩子們找一個後媽,然而他原來的相親對象竟然不是蘇梅,而是蘇葵!

    這個名字又一次出現在他們視野中,實在不得不讓人驚訝。

    所以還是有必要問一問:“周建林同誌,我們查到你最初的相親對象是一位叫蘇葵的同誌,我們想知道當初發生了什麽,這位同誌又對蔣美琴的事情知道多少?”

    蘇葵。沒想到會在這裏聽見這個名字,周建林也是一怔。

    “既然你們知道這件事,當初的事情應該也是了解過的。”他坐在那裏,神色有些看不清,“當初孩子因為親媽走了,他們一時接受不了找個後媽,就……就對蘇葵同誌做了一些不好的舉動,而蘇葵同誌也說自己想要繼續讀書——”

    “除此外,我和蘇葵同誌並沒有什麽關係。”他繼續說道,“至於我們家的情況,大隊裏大概所有人都知道……”

    調查員將他的話一一記錄下來,也就是說,那位蘇葵同誌與周建林相親隻是巧合,對於蔣美琴的了解也和大隊裏差不多。

    然而除了蘇葵,這件事中還有一個人很是奇怪,就是周建林的現任妻子,蘇梅。

    他們調查到,在蘇葵同誌決心回去讀書後,她那個堂妹竟忽然放棄了讀書考大學,一心要嫁給周建林,並且幾乎沒有任何理由。

    這件事當然沒有正當理由,也不是什麽疑點,不過是蘇梅想抱他大腿,將來跟著他發達而已,但蘇梅怎麽可能這麽說?

    聽到調查員的問話,想起當初蘇梅跟他說的喜歡他也喜歡孩子的話,周建林甚至都有些說不出口,但也不得不說。

    一番話經過他沒有表情的臉說出來,得到了調查員有些古怪的表情。

    然而這些問題不過是讓他尷尬,真正麵對的調查在後麵。

    “周建林同誌,你說蔣美琴來到京城的事情你並不知道。但是根據我們的調查,你去火車站送蘇全福那天,蔣美琴同樣去了火車站——所以你沒有跟她見過麵,或者說過什麽話?”

    聽到前半句話,周建林怔住過後也不由生出一種果然如此之感。所以那天他感受到的目光真的是蔣美琴。

    隨後,他就因為調查員的後半句話心裏猛然一跳。他知道,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他是否會有嫌疑,至關重要。

    “我那天的確是去了火車站送我嶽父蘇全福,此事是我早就決定的,也向領導報備過。”

    這個他問心無愧。

    他提前問過蘇全福哪天走,然後跟領導說明過要去火車站送人,一查就知道。

    至於蔣美琴的事情——

    他穿著身上這身軍.裝,記得自己軍.人的頭銜,依舊是選擇實話實說:“同誌,我不知道她也去了火車站,但那天我確實感覺到有人在看我,也聽見有人在說有一個奇怪的女人戴著港城產的圍巾……”

    他神色晦暗:“我是有一瞬間想過會不會是她,隻是又覺得不可能,便沒有在意此事。直到你們找到我,我才知道她真的來了京城。”

    他將那天所有的事□□無巨細地說了出來,卻不知道有能得到上麵多少信任。就像原來調查員說過,不是隻有說話才能傳遞信息。

    火車站事件是周建林的重大疑點,必須要調查清楚。不僅是周建林被問到這件事,蘇葵同樣被問到了這件事。

    *

    在被從圖書館叫走說有其他學校同學來找她的時候,蘇葵就已經猜到是什麽事。

    來人當然不是什麽同學也不是什麽老師,兩人大概三四十歲,長相不起眼,穿著同樣不起眼,是放在人群中不會引人注意樣子。

    此時他們同樣是在一間會議室裏見的蘇葵,對著這個他們早已經了解過的天才小姑娘,兩人都露出和善的笑容。

    “蘇葵同學,請不要緊張……”

    他的話有些說不下去,畢竟這個同學從進來以後就一直保持著鎮定,也不東張西望,一點都沒有緊張的樣子。要不是她還有著適度的好奇,他們都要懷疑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另一人笑了笑:“能同時被幾個部門領導關注的小天才,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這次事件中牽扯的人蘇葵是年紀最小的,他們怕嚇到她,還特意讓小組裏長相最和善的兩人來詢問她,現在看來好像是不用了。

    一聽他們的話,蘇葵就知道他們已經調查過自己。

    他們向蘇葵出示了證件,簡單說明了此次事件:“蘇葵同學,我們來是想要跟你了解一些事情。事關重大,如果你知道什麽,請一定要告訴我們。”

    即便是早就知道這件事,聽了他們的話,蘇葵依舊臉色凝重:“兩位領導放心,但凡我知道的,都會知無不言。”

    牽涉這件大事的每件小事中幾乎都有蘇葵的身影,同樣幾乎每個與本案有關的人員也同樣跟蘇葵有牽扯。

    不得不說,在她這裏他們確實有很多疑問要她解答。

    “……蘇葵同學,所以你是剛好在蔣美琴和鄭秋全兩人出門買藥那天認出了蔣美琴,所以才知道她來了大陸?”

    “的確是這樣。”蘇葵已經將那天的事情說了一遍,“但是她沒有認出我,我們也沒有敘舊的必要,所以我並沒有說出來,隻是斷斷續續聽到她們要去買藥,我和阿諾德忙於回去,也沒有在意這件事。”

    說實在,蘇葵也沒有想到蔣美琴居然那麽倒黴,想要買藥求子竟然都能撞到什麽反動勢力那裏去。

    蘇葵還在繼續:“後來在作家交流會上我提到了我的作品我的家鄉,她應該就是這時候認出我的。”

    調查員將她的話記錄下來。也就是說,就是在這個時候蔣美琴認出了她,同樣也是那天譚惟倫也認識了她,甚至還是那天,她還和張瑞山爆發了一場爭論。

    張瑞山是本次大案的重要涉案人員,任何有關他的事情他們都要查清楚。

    那場爭論說起來勢頭不小,後來還被刊登在報紙上。蘇葵也沒什麽不能說的,將所有自己知道的關於張瑞山的信息全部都告訴了他們。

    “我能感覺到他對大陸有非常明顯的排斥,對西方推崇太過——”蘇葵搖了搖頭,“現在想想他走到這一步好像也沒什麽意外。”

    兩人同樣深以為然。張瑞山在港城的聲勢不小,又在文壇多年的老人,蘇葵這樣一個學生竟然能當著那麽多人跟他唱反調,把他那一套反大陸思想駁得下不了台,不得不說是讓他們佩服的。

    兩人對蘇葵的態度越發和善,但這件事並沒有結束。

    那天不僅是幾個人都認識了她,還直接導致了京大事件的發生。

    京大事件將譚惟倫,蔣美琴,蘇葵,蘇全福幾人全部牽涉其中,甚至又有華大事件在前,他們不得不警惕。

    “蘇葵同誌,根據他們兩人提供的信息,說來京大是為了……”

    調查員看見蘇葵年輕的臉,忽然就頓住了。實在是譚惟倫說的那些話實在是太過無恥,而眼前這個小同誌又還隻是個學生,他一時竟然把這話問不出口。

    看兩人為難的樣子,蘇葵笑道:“領導,您不用這樣,事關重大,該問什麽就問什麽,我並不在意。”

    蘇葵知道他們是為自己考慮,於是主動說起了那天的事:“……後來他還讓我再考慮考慮,我沒有答應就走了。”

    “隻是我不知道那天蔣美琴也在,我二叔也恰好來向我辭行。看我二叔那天的情況,應該就是那天認出了蔣美琴,所以後來找她去了。”

    結合之前蔣美琴說的話,蘇葵已經把真相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兩位調查人員綜合了他們提供的信息,確實能夠對上。

    “蘇葵同誌,你確定譚惟倫向你說過要給你更好的生活?”蘇葵這樣配合,兩人也拿出正常的態度,“除此外,他還有沒有說起過別的,比如還要將哪些人一起帶走?”

    “他的確是說了能提供給我更好的生活,甚至還打聽過我的家庭……”蘇葵說道,“領導,我懷疑他其實有別的動機,他能查我,或許也查了別人。”

    兩人都神色凝重地點頭,顯然他們也有這個想法。

    現在已經知道,蔣美琴去京大是為了跟蹤譚惟倫,而譚惟倫去京大卻可能是借傾慕人的名義將優秀的人才帶走,更可能受害者還不止蘇葵一個,回去後還要嚴加調查。

    文學交流會後有了京大事件,而京大事件又與火車站事件有直接的關係。

    繼周建林後,蘇葵也被問到了這件事。

    “蘇葵同誌,你去火車站送你二叔蘇全福那天,不僅是周建林在那裏,其實蔣美琴也在那裏,這事你還不知道吧?”

    蔣美琴那天的偽裝確實不錯,要不是他們去查還真不知道是她。他們以為蘇葵也和周建林一樣不清楚。

    誰知道卻聽她說:“不,這事我知道。”

    兩人一瞬間坐直了身子:“你知道?”

    他們還是比較相信周建林沒有說謊,可他當時也不過是感覺而已,蘇葵竟然知道?

    “是,我認出了她。”蘇葵解釋道:“其實我事先也不知道她在那裏,隻是當時聽到周建林說有人在看他就看了一眼,正好認出了蔣女士戴的那條圍巾。”

    這真的隻是一個巧合。

    她又說道:“因為我早跟她說好了不會管他們的事,也說過不把她的事告訴別人,就沒有管這件事,她也怕被發現很快就跑了。”

    “也就是說,你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周建林?周建林和蔣美琴兩人也沒有任何接觸,對嗎?”

    這才是兩人關心的問題。

    蘇葵明白他們的意思,點頭道:“是,至少在我的視線範圍內,他們都沒有任何接觸。”

    她想了想,又補充道:“蔣美琴應是在我之後到的,隻待了很短的時間,被我看到後就跑了。周建林和我一起送別我二叔他們後就也離開了,在我走之前都沒有異常情況。”

    蘇葵完全是實話實說,沒有想過要給他們扣什麽帽子,將所有的事情所有對話事無巨細全部告訴了兩人。

    蘇葵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起碼給他們的調查減輕了不少負擔。照目前的形勢來說,周建林和蔣美琴確實之前都沒接觸過,也不存在信息泄露的行為。

    如果是這樣,兩人都要鬆一口氣,誰都希望這件事涉及的人越少越好。

    但蔣美琴卷入的反動勢力一事還沒有查清,至於譚惟倫——這個人身上的嫌疑依舊很大,況且他才是每次主導來京大的人。

    提起他最後一次來到京大,兩人還有問題要問。

    “蘇葵同誌,據蔣美琴說,那天譚惟倫是想借她的名義來京大找你,但你沒有出去,反而是你的一位同學告訴他們你不在,並且還叫破了那兩人的身份。她是怎麽知道的?”

    “領導,你們應該已經查過那位同學的身份了吧?這件事我沒有告訴任何人,我想她應該是從她父親,外交部李司長那裏知道的。”

    兩人點點頭,其實他們也沒有想到隨便一查的同學竟然有這樣的來曆。

    隻是一人告訴蘇葵:“如今可不是李司長,而是李主任了。”

    是的,如今李先河已經正式接任辦公廳主任的位置,應該是李主任了。

    蘇葵有一段時間沒見過他了,倒還不知道這件事。

    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譚惟倫和蔣美琴最後一次來到京大還做了什麽。

    這個問題不止要問蘇葵,畢竟她當時去了文學研究所那裏。他們已經就這件事詢問了鄭雲和陸子光幾人。

    “……蔣美琴和譚惟倫離開後不久,她又借故重新回到京大打聽你的消息,後來在圖書館碰上你回來,她當時和你說了什麽?”

    這就是他們的最後一個問題。

    蔣美琴已經說過了,他們要來蘇葵這裏驗證。

    其實這件事情對蘇葵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她就是從蔣美琴的話語中抓住了關鍵信息,才有了這場舉報事件。

    但蘇葵不可能說出來,她將那天的話全部重複了一遍,和蔣美琴說的絲毫不差。即便他們話裏提到了張瑞山在華大開交流會並且即將離開,但如果沒有蘇葵的“先知”,誰能從這幾句話裏得到什麽信息?

    兩人記錄完蘇葵的話也隻是心裏感歎一聲,幸虧那位不留名的同誌及時送來了這個消息,否則真等張瑞山離開就麻煩了。

    走之前,兩人親切地與她握手,感謝她提供所有信息,後續如果需要她的幫助還要再麻煩她。

    當然,兩人同樣交代她此事處於保密階段,沒有允許不能向任何人提起,蘇葵明白嚴重性,保證一定遵守規定,有任何事情需要她幫忙她都義不容辭。

    *

    華大事件性質嚴重,事關重大,所有牽涉此事的人員都被一一詢問調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一連幾日,他們不眠不休,才將所有信息資料取證完畢匯總到領導小組手上。

    其實這件事除了張瑞山和華大那位講師是直接涉案人員,其餘人都隻是被牽涉進來,並且由於他們做的事情和這件事又扯上了千絲萬縷的關係,一時半會兒脫不了身。

    所有信息匯總後,這件事情總算是清晰地浮現在眾人眼前。

    蔣美琴知道自己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因此除了蘇葵的事情是猜測不敢說之外,所有事情全部都交代清楚了。

    周建林的性格和身份都決定了他不可能在這樣大是大非麵前說謊。蘇葵直接就是這件事的舉報人,除了這個沒透露,其餘事情也全部告訴了調查組。

    因此,調查小組將所有信息一綜合,就發現這幾人提供的信息全部都能對上。

    他們幾人身份不同,平時也沒有利益糾葛,後麵更是沒有接觸過……

    “同誌們,你們有什麽意見?”

    “我們已經查清了他們提到了的所有事件,也向所有有關人員調查取證,暫時沒有發現這份信息有遺漏造假之處。”

    “我們已經針對取證的信息又進行了調查,也沒有發現不妥,我認為這份信息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三人都沒有說謊,其餘人也佐證了他們的信息,確實是找不到漏洞。

    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蔣美琴了。有了周建林和蘇葵兩人提供的信息,她去京大和火車站的嫌疑很快就洗清了大半,但她買藥的事情卻仍舊在調查中。

    然而譚惟倫就沒有她這麽好的運氣了,憑借這幾人的信息,他不但沒有洗清嫌疑,反而讓調查小組懷疑他去京大是想要拐帶人才,甚至是有預謀的行動。

    “什麽人才,什麽預謀行動?”譚惟倫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人完全是不可置信,“同誌,我已經說過了,我去京大隻不過是想要表達我對蘇小姐的傾慕,什麽時候成了有預謀的拐帶人才?”

    調查員表情冷肅:“是不是你提出要將蘇葵同誌帶走,要給她更好的生活?”

    他擰眉:“我是這樣說過……”

    “那你是否清楚蘇葵同誌取得了怎樣的成就,是否清楚她在各個領域有怎樣的天賦?譚先生,你調查過她,這件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

    譚惟倫沒有辦法否認:“是,我的確打聽過她,知道她學習成績優異,在文學上有極高的天賦,也知道她還會說外語……”

    事實上,譚惟倫也正是因為查清楚了這些,才對蘇葵越來越感興趣。有才有貌,他才願意為了她放棄別人。

    然而調查員聽了卻是麵色沉肅:“特意探聽別人的成就,然後許以榮華富貴,想要將我們的人才帶走——譚先生,這不叫有預謀什麽才叫預謀?”

    “除了蘇葵同誌,你們是否還針對其他人采取了這個行動?”

    譚惟倫眉頭緊皺,完全沒想到會把自己繞進去。

    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這位同誌,我來這裏隻是配合你們調查,我目前沒有任何犯罪行為,我請求外界進行聯係。”

    調查員同樣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你想與誰聯係?”

    “鄭秋全女士。請允許我和她見麵。”譚惟倫退一步說,“通信也可以。”

    “鄭秋全女士?不用這麽麻煩,她現在就在這裏。”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18 23:58:25~2022-04-19 23:58: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7356573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