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作者:四時酒      更新:2022-07-20 13:32      字數:6708
  第65章

    蔣美琴怔住, 她說話一向這麽直白嗎?

    蘇葵將她所有要問的話全部回答了一遍,導致她張開嘴竟然一時沒有話可以說了。

    好半晌,她才開口道:“你真的沒有把我的事情告訴他們?可為什麽蘇全福會來找我, 為什麽你們學校的一個學生也知道這件事?”

    蘇全福知道蔣美琴在這裏, 還去找她了?蘇葵想起那天蘇全福的反常來。

    “我二叔到了京城後和你從來沒有交集, 不過他來京大找過我,你也來京大找過我……”她笑了笑, “所以他為什麽會看見你, 你不知道嗎?”

    蔣美琴猛然想起來, 蘇全福找她的那一天,她正好是去了京大找蘇葵,還聽見了譚惟倫和蘇葵兩人的對話。難道就是在那個時候被蘇全福認出來了?

    “至於哪個學生怎麽知道的, 你應該去問她不是問我。”

    聽了蘇葵的話,她的臉上陰晴不定,很久之後才開口:“……周建林呢?”

    這是最關鍵的問題,她到底有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周建林?

    她緊緊地盯著蘇葵, 卻隻聽她說道:“如果我告訴了他,你現在還能站在這裏問我這個問題?”

    是,如果周建林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事情還會這麽平靜嗎?

    她的心漸漸放了下去。隻要周建林不知道,那就沒什麽可怕的。

    問完了這件事,她卻還有一件事。

    “你知道我們今天來……”

    “不知道。”蘇葵淡淡道, “不知道我什麽時候多了兩個朋友, 更不知道我們有什麽舊可以敘。”

    的確,他們是沒有什麽舊可以敘, 誰不知道是兩人來都是另有目的?

    蔣美琴抿著唇不說話, 隻是眼神複雜地看著蘇葵。她不是早知蘇葵會是這個態度嗎?

    “……惟倫暫時並不打算離開大陸, 除了和張先生他們在一起,他在大陸並沒有別的事情。”

    蔣美琴隻說了這麽一句,有些事情不必說得太清楚明白。

    他留在這裏是為了什麽很明顯了。

    “張先生他們還不打算離開嗎?”

    蘇葵的語氣輕飄飄的,仿佛隻是隨口一問。

    “他們最近都在華大那裏開什麽交流會,已經在商量離開的事情了,但惟倫……”蔣美琴看著蘇葵,眼裏不知道是不是自嘲,“但惟倫說,他不和他們一起走。”

    “你是說,他們最近在華大開交流會,並且馬上就要走?”

    “是,大家都要走了,他卻不走。”蔣美琴看著蘇葵,“蘇葵,惟倫他留在這裏是為了什麽,你應該知道。”

    她以為會看見蘇葵斷然拒絕的態度,誰知聽了她的話,蘇葵竟然緩緩露出一個笑來:“是嗎?”

    沒有事情是嗎?沒關係,他很快就會有事情了。

    蔣美琴忽然有種不妙的預感。

    *

    很快,她的預感就成真了。他們回去不過三天,就在張瑞山等人即將離開的前一天晚上,一陣厚重的腳步聲打破了華僑大廈的寧靜。

    幾位穿著製服的人敲響他們的房門,神色冷峻地出示向他們出示調查部的證件,請他們就國家安全之事配合調查。

    半夜被人吵醒,還是這樣的陣仗,譚惟倫眉頭皺起:“發生了什麽事,我們不是大陸公民,沒有義務配合你們。”

    “任何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義務配合我們的調查。譚先生,蔣女士,請跟我們走一趟吧。”

    他們來的當然不是一個人,甚至後麵還有武裝力量,譚惟倫沉著臉,終究還是沒說什麽。

    並且不止是他們,張瑞山等人也在被請走的行列。

    直到被帶走配合調查,蔣美琴整個人都是恍惚的。這到底發生了什麽?她緊緊地抓著譚惟倫的手,完全不知所措。

    譚惟倫這時候好歹發揮了他的職責,安慰她道:“不用擔心,我們什麽都沒有做,調查完就會回來。”

    是啊,他們來大陸後什麽都沒有做,隻參加慶典,參加交流會,就是出門也很少,怎麽會和國家安全扯上關係?

    蔣美琴的目光落在他們前麵正在高聲指責說這是侵.犯人權行為的張瑞山身上。

    如果他們沒有做,那張瑞山呢?

    由於譚惟倫和張瑞山等人交好,蔣美琴也是了解過這個人的,知道他和那邊牽扯很深,從那次交流會上和蘇葵的論爭就可以看出他的態度了。

    但港城有很多這樣的人,僅僅是這樣怎麽會用上這麽大的陣仗?他們到底是幹了什麽?

    他們被帶到調查部,所有人要分開接受詢問。

    蔣美琴這輩子幹過最出格的事情就是拋夫棄子跟人跑了,還從來沒有見過大的事情。

    在情況沒有查明之前,他們也沒有犯罪,因此隻是讓他們來配合調查,倒沒有為難她,隻是按例詢問。

    但即便是如此,麵對他們嚴肅的態度,也足夠讓蔣美琴害怕了。

    “蔣女士,關於張瑞山在華大幫助間諜從事危害國家安全這件事,你知道多少?”

    “什、什麽?”

    一來就是這樣一句話,直接把蔣美琴震的恍恍惚惚。

    這時蔣美琴才終於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間諜,張瑞山竟然和間諜有牽扯!

    所以真的是他做了什麽,她和譚惟倫隻是被牽連的?

    “蔣女士,請回答我的話,這件事情你知道多少,是否參與其中?”

    “沒有,我沒有!”蔣美琴連忙否認,她就是想過好日子,也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

    “我隻知道張先、張瑞山在港城受到基金會的資助,但我根本不知道他來大陸做了什麽,我也沒有參與,我什麽都不知道!”

    她確實萬萬沒有想到,張瑞山竟然敢做這樣的事情!他是瘋了嗎?

    然而調查人員不可能相信她一麵之詞,讓她把從來到大陸以後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要說一遍,他們也會繼續調查。

    蔣美琴說話都要不清晰了,腦子都是混亂的,直到調查人員問她:“你的丈夫譚惟倫呢,他有沒有參與進這件事?”

    蔣美琴猛然清醒過來,是啊,她是沒有參與,那譚惟倫呢!

    “惟倫他、他……”

    “蔣女士,你隻需要說出你知道的事情,我們會調查的。”

    問題是蔣美琴根本就不知道怎麽說,因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譚惟倫是不是也參與了這件事!

    “惟倫他隻是和張瑞山有些私交,但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做的。”

    蔣美琴還是相信譚惟倫沒有做過,這種事情太大,譚惟倫沒有做這個的必要。家裏的老爺子也還在,常常約束他不要跟這些人來往。更何況這段時間他隻對蘇葵的的事情感興趣,怎麽會參與這樣的事情?

    但即便是如此,憑借譚惟倫和張瑞山平時的交情,他也一定會被牽涉期中,要怎樣才能脫身?

    這也正是譚惟倫正在考慮的問題。聽到張瑞山做的事情,其實他和蔣美琴一樣震驚。

    不過他震驚的是,張瑞山居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他知道張瑞山和那邊牽涉很深,平常寫寫文章當輿論武器也就罷了,港城很多人或是為了利益,或是為了生計,很多人都有參與其中。

    但從事間諜活動就完全是另一個性質了,這還是在大陸!

    此刻他和蔣美琴是一樣的想法,張瑞山是瘋了嗎?

    以及,他要怎麽證明,這段時間他和張瑞山在一起卻沒有參與這件事?

    事實上,張瑞山當然是沒有瘋,他的事情從事地非常隱秘,就連經常和他一起的譚惟倫都完全沒有察覺就知道他隱藏得有多深。

    並且隱藏得最深的還不是他,而是華大的那位講師。

    他當年出國留學後歸國,如今正被華大聘為講師,一直都和周圍人保持正常的交往,沒想到才第一次往外傳遞消息就被人發現了。

    張瑞山一開始還抵死不認,說他們隻是進行正常的文學交流活動,根本就沒有做什麽。

    直到調查部的同誌拿出了他們這次要傳遞的一份資料,還說出了兩人會麵的情況。

    張瑞山很久以後才開口:“你們是怎麽發現的?”

    這件事是絕密,除了他們兩個人,應該沒有人知曉,就是在平時的言語中,他也可以確認沒有透露給任何人過,他們到底是怎麽發現的?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我知道了。”張瑞山冷笑一聲,“是他舉報了我?”

    既然除了他們兩人沒人知道,那就是有人反水了,才把他供出來。

    調查部的同誌當然不會告訴他,確實是有人舉報了他們,卻不是那個人。

    事情還要從兩天前說起。

    兩天前,他們調查部接到了一封特殊的舉報信件。

    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這封信出現在他們的意見信箱中,卻沒有一個人看見是誰放進去的。

    當然他們以往也接到過很多匿名信件,有些人為了不暴露自己,會把字跡寫得難以辨別。

    但沒有一封像這個一樣,上麵的竟然直接是剪了報紙上的字貼上去的,不管是從哪裏看,都無法分辨是誰。

    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封舉報信的內容。

    上麵竟然說懷疑目前華大的某位講師是間諜,並且正在與港城來的張瑞山一行人有秘密接觸,可能存在情報傳遞的行為,請他們盡快核實調查。

    他們作為國家安全機構,一直以來都與這些事件打交道。雖然信件中提到的這個人並沒有出現過可疑行為。但仍舊高度重視這件事,立刻成立了調查小組,暗中對此事進行調查。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一件事情如果已經被人知道,再如何掩飾也隻會暴露,更何況他們還不清楚自己暴露了呢?

    很快,在調查部同誌的秘密查探下,發現了不少蛛絲馬跡,並且得知他們的情報已經傳遞成功。

    結果出來的時候,正是他們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張瑞山第二天就要離開大陸,一旦他走了,事情就難以挽回了。因此調查部的同誌才連夜上門,將此事有關的一幹人等全部帶走,並且找到了他們傳遞的信息。

    至於舉報人是誰,為什麽會知道這件事,他們也不會追究,當然追究也追不到。隻猜測也許是大學的哪位老師或者同學,甚至也許是那人熟悉的人,才能從他平時的行為中察覺到這件事。

    然而張瑞山不知道這件事,將所有的憤怒都放在了那個間諜身上,這也是他們樂於見到的,兩人不和,才會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情報。

    在這三人裏麵,蔣美琴可以說是最不知情的那個,從她進來以後,就一直處於恐慌中,後來知道了所有的事情才慢慢冷靜下來。

    她什麽都沒有做過,她問心無愧,不會有事的。

    她在思考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直到這會兒聽他們說道:“張瑞山在華大開交流會,你的丈夫譚惟倫也跟他一起去過一次,他有沒有告訴你是去做什麽的?”

    華大?交流會?

    電光火石間,她忽然想起了那天和蘇葵的對話,想起了那天她有些意味深長的笑容。

    張瑞山是借著交流會的時機跟間諜交往,他來大陸都這麽久了也沒人發現,為什麽偏偏在要走的時候被人發現了?

    她嚐試地開口問道:“這位同誌,張、張瑞山是怎麽被人發現的,是不是有人舉報了他?”

    調查人員敏銳道:“你問這個做什麽,你都知道什麽?”

    “不不,我不知道,我隻是猜測——”蔣美琴連忙解釋,“我隻是想為什麽他都要走了才被人發現,是不是有人舉報了,所以才連夜來把他帶走了?”

    “蔣女士,這不是你該關心的問題,我們自然有我們的調查程序。”

    話雖如此說,蔣美琴確實有些確認了,大概是真的有人舉報了,不然絕不會如此趕。

    那麽這個人會是誰,幾乎是不加思考,她就想到了一個人。

    真的是她嗎?是蘇葵舉報的嗎?如果是她,她是怎麽知道這件事的?

    猛然間,她又想起了自己當時和蘇葵的對話。好像是自己告訴她,張瑞山最近在華大開交流會,也說他們馬上要走了……

    蔣美琴微微顫抖起來,也就是說,如果真是蘇葵舉報的,那就是她提供的消息!如果譚惟倫知道了會怎麽樣?

    這件事絕不能讓別人知道!

    張瑞山是有麻煩了,但譚惟倫如果沒有參與一定能出來,她將來還要在港城生活,如果被人知道是因為她他們才有了這一遭,那她就完了!

    隻是她不說,蘇葵會不會說出去?

    *

    此時,被所有人惦記的舉報人並沒有什麽別的情緒,她正處於忙碌的翻譯工作中。

    其實蔣美琴的擔憂是對的,蘇葵的確是因為她那天的話才有了舉報這件事。

    然而這件事也算是巧合,蔣美琴的話其實沒有什麽,如果是平常人聽了當然不會察覺到任何東西。

    隻是聽到的人是蘇葵。蔣美琴一說她就想起了從前看過的一則報道,講過在這個時期發生過的一件間諜案。

    這位間諜利用大學講師的身份,在學校裏搜集打聽情報,對外傳遞。隻是後來由於國際上某些因素影響,他十分急躁動作太大,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幾番調查下確認了他的身份。

    有了這件事的記憶,蘇葵再結合蔣美琴的話和張瑞山等人急著離開的行為,她已經有八分的確認。

    直到那天她借著去看高中同學的名義親自去了華大一趟,那麽她就有了十分的確認,所以立即決定要向安全部門反應這件事。

    隻是她很難解釋她是如何得知這件事的,時間又比較緊急,沒有辦法鋪墊,所以采用了這種辦法。

    舉報信已經交出去,她相信以國家部門的能力,一定會處理好這件事。

    除了蘇葵自己,這件事沒有任何人知道。唯一猜測的那個人也僅僅隻是猜測,並且因為是她這裏說出去的,她更是不敢開口,還生怕蘇葵把她說出去。

    這下蔣美琴和譚惟倫都因為張瑞山的事情惹上麻煩,總算是不會來打擾蘇葵了。

    她安心地投入《小草青青》的翻譯工作中。

    *

    她這個舉報人是深藏功與名,然而其他人卻因為此事受到極大震動。

    尤其是這次港城一同來的幾位作家,那天晚上張瑞山等人被連夜帶走就已經震驚了他們。

    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還是因為和間諜有牽扯甚至是直接參與間諜活動被帶走的!

    大家的心裏都是一個想法,張瑞山他是瘋了嗎?

    從前大家也都是在輿論上打機鋒,卻沒想到他已經突破了底線,竟敢在大陸做出這樣的事情。

    幾人聽聞這件事都是義憤填膺,也為自己沒有及時發現這件事而羞愧。

    不僅是他們,那天晚上的動靜太大,這次所有在華僑大廈的人全部都知道了這件事。隻是他們也接到有關部門要求,不能將這件事情說出去。

    並且由於他們都是港城來的,還有一些事情可能還要向他們了解。

    幾位作家都表示義不容辭,一定配合好組織上的任何工作。

    這件事尚且處於調查階段,蘇葵在學校裏沒有收到任何風聲,就是華大那裏也沒有傳出什麽來。

    還是她在見到港城幾位作家的時候才了解到一點消息。他們遵循組織上的規定,並沒有告訴蘇葵什麽,蘇葵也沒有問起,隻是從幾人的一些話語和表情推測到了什麽。

    蘇葵會來找他們,一是因為上次那篇文章的事,她還沒有感謝幾位先生,二是因為他們本來明天是要離開大陸的,誰知道忽然出了這樣的事情。

    他們也隻是告訴蘇葵,因為組織上還有一些事情要交代,所以還要多待幾天。

    連懷國道:“蘇葵同誌,倒是叫你白跑一趟了。”

    “怎麽是白跑一趟,我來這裏也不止是送別幾位先生,同樣也是為那篇文章向幾位先生表示感謝。”蘇葵沒有追問什麽,隻笑道,“晚走幾天也好,我還能多向您幾位請教。”

    一番話說得幾人也露出了笑容。

    謝劍俠說道:“蘇葵同誌,我們不過是說了自己想說的話,感謝就不必了。”

    就連徐誌達也罕見地說道:“不必感謝,你做的事情同樣很多。”

    然而蘇葵卻是笑了笑:“徐先生,謝先生,或許你們可以先聽聽我的感謝是什麽,再決定要不要接受?”

    “是什麽?”連懷國看著她,忽然笑道,“蘇葵同誌,你該不會是來給我們送好建議的吧?”

    謝劍俠笑問:“蘇葵同誌,這是又要做什麽大事了?”

    她提出的建議哪一個不是大動作?

    蘇葵笑道:“這次並不是什麽大事,隻是針對文學創作,有兩個小小的想法。”

    幾人都看著她。

    蘇葵沒有賣關子,直接說道:“連先生,謝先生,你們常常在報紙上連載小說,雖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但影響力還有所欠缺。其實你們可以考慮和幾位名氣大的作家一起,聯合創立一個欄目,定期在上麵連載小說,提升在群眾中的影響力。當然同時你們也能分開創作……”

    連懷國接過她的話:“就像你之前說過的那樣,有分有合,共同發力?”

    蘇葵點頭:“的確是這樣。”

    幾人都陷入了思考。

    此時,徐誌達開口道:“說說你的第二個想法。”

    “第二個想法也是關於創作的,不過是要鼓勵更多的創作。”

    蘇葵解釋道:“目前港城的文學作品是本土作家寫作和大陸引進作品,但僅有這些也是不夠的,應該要鼓勵新鮮血液的加入。”

    “我建議可以以權威機構的名義定期舉辦各種征文活動,並且為征文活動設立不同的獎金,促進人們的參與,同時也提升這個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蘇葵同誌,我想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連懷國說,“隻要我們將征文活動開展成功,形成權威,就能成為一種標杆。”

    徐誌達點了頭:“一種引領方向的標杆。”

    隻要能夠形成權威,就能引領方向,被跟隨效仿。

    這就是蘇葵提出兩個建議的真正目的。

    “聯合創辦欄目和開展征文活動,的確是提升影響力的好方法。”

    “大方向是對的,就是具體的實施恐怕要再討論下。”

    幾人一時就著這個話題跟蘇葵談了起來。

    *

    蘇葵幾人相談甚歡,而此時在調查部的蔣美琴卻完全沒有這種閑情逸致。

    蔣美琴知道自己什麽都沒有做過,是一定會沒事的,他們問什麽自己也積極配合,以為自己交代完很快就能出去。誰知道他們什麽事情都要一調查清楚,調查過程十分緩慢。

    當然,過程中少不了對她這個人的調查。

    於是,這天,一份資料擺在了她的麵前。

    “蔣女士,解釋一下這件事吧。”

    作者有話說:

    知道你們煩那幾個人很久了,其實我也煩。抓起來,都抓起來!

    感謝在2022-04-17 11:51:10~2022-04-17 23:57:4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琇瑩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