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四時酒      更新:2022-07-20 13:32      字數:6784
  第55章

    文學交流會舉辦的地點就在華僑大廈。

    屆時, 來自兩岸的知名作家將會輪流上台作報告,闡述自己自己的作品以及對文學的見解。

    不像是宋萬章說得那麽簡單,這場交流會並不普通, 反而是規模空前盛大。

    與會人員不僅有華國作家協會的成員, 以及華僑作家, 港城作家,還邀請了大陸和港城各界知名人士旁聽。

    為此, 華僑大廈專門開放了一個會議廳, 甚至還有記者全程參與。

    十分正式, 並且十分嚴謹。

    能上台作報告的都是在文學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作家,他們的觀點基本能囊括此時文學界的所有方向。

    蘇葵受邀在上麵作二十分鍾的報告。

    憑借她的作品目前取得的成就,華國作家協會一致通過了這個意見。

    *

    接到這個消息時, 蘇葵正在填寫入會申請書。

    宋萬章告訴她,以她目前的文學成果,可以申請加入他們協會,等這次會議結束, 作協理事會和書記處會召開會議,審議她的資料。一旦通過,她就能夠成為作協成員。

    “邀請我作報告?”

    蘇葵得到陸子光給她帶來的這個消息, 仿佛是預料之外又好像在意想之中。

    “我就知道,沒有任何消息能讓你驚訝。”陸子光歎息道,“蘇葵同學, 恐怕你是早就猜到了吧?”

    這樣聰明的孩子, 既讓他們挫敗又感到驕傲啊。

    “這倒是沒有。”蘇葵笑了笑,“隻是之前聽您幾位說我的作品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現在我總算有些體會了。”

    影響力大到可以加入作協, 可以在這樣高規格的文學交流會上作報告, 這確實是她當初創作時沒有想到的。

    “你這孩子,早該有這樣的覺悟了。”陸子光搖頭笑,向她解釋起開會討論的始末。

    “……我們認為,你的作品是當下一個嶄新的嚐試,並且在社會上形成了重大影響,是文學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完全具備參與交流的資格。這是作協內部成員一致討論通過的。”

    陸子光看著她,目光分外欣慰:“蘇葵同學,這不是我們讓你上台,而是你憑借自己親自站了上去。”

    聽到幾位老師對自己這樣高的評價,蘇葵笑道:“聽您這麽一說,這次我恐怕得好好準備了,怎麽也不能辜負了大家對我的期望。”

    “還需要準備?不是到時候直接上去嗎?”陸子光開玩笑道,“老師可沒有見過你緊張的時候。”

    把這個任務交給蘇葵,沒有一個人不放心。無它,這個學生實在是太穩了。別說什麽好好準備,得知她以前的講話發言基本都是臨時發揮,陸子光心裏都是感慨。

    這真是天生適合站在台上的人。

    走時,蘇葵卻問道:“陸老師,到時候是所有作家都會上台闡述嗎?”

    “倒不是全部,作協有幾位都不會參加。”陸子光說,“不過港城的幾位作家都會作報告,他們的創作和我們現在的有很大不同,到時候你確實可以好好聽一聽。”

    聽起來什麽都很正常,蘇葵卻在裏麵嗅到了不一樣的信息。

    這個不一樣的信息在看到與會人員名單時更加確定。

    *

    十月十日,兩岸同胞文學交流會在華僑大廈一號會議廳舉行。

    會議廳被布置成環形,還為所有人安排了桌椅,《北方日報》的幾位記者已經到了,正在準備待會兒的拍照。

    宋萬章由於要主持會議,很早就來了,蘇葵跟隨陸子光抵達時,與會嘉賓還沒有到,但大部分作家已經到了,正在一起交談。

    徐奚年就是來得最早的,蘇葵一來他就看見了。

    “蘇葵同誌,我可是在這裏等你好久了。”

    見他走過來,蘇葵笑道:“您在這裏等我,該不是為了給我引見港城的幾位先生吧?”

    徐奚年怔住:“是陸所長告訴你的?”

    “我可什麽都沒說。”陸子光笑道,“你這麽急急忙忙地過來,這孩子又聰明,還能猜不到嗎?”

    陸子光又對蘇葵笑道:“本是打算為你介紹幾位先生,沒想到徐主編比我還關心你。昔日批評文章,今日惜才引見,徐先生也算是被你打動了。”

    徐奚年想起之前的事,倒沒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笑道:“陸所長,批評的事情是真的,我愛惜人才也是真的。”

    雖然蘇葵的創作不符合他對傳統的認知,但對於作品取得的成就他還是認同的。

    否則他也不會在作協會議上同意蘇葵參與了。

    不過剛才聽了蘇葵的話,徐奚年倒來了些興趣:“蘇葵同誌,既然你陸老師說你聰明,你不妨猜一猜,我要為你引見哪一位作家?”

    這時會議還沒有開始,大部分到來的人或是站在一起交談,或是單獨坐在椅子上不知寫些什麽。

    蘇葵環視一圈,目光就落在一位坐在椅子上的中年人身上。

    “我想您是想為我引見那位先生?”沒等徐奚年驚訝,她甚至繼續說道,“或許那位先生與您應該還有一些血緣上的關係?”

    徐奚年一時沒有說話,陸子光已經笑道:“你猜對了,那位徐誌達先生正是徐主編的一位遠方表親。”

    徐家祖上是個大家族,分出好幾支,遠在建國前,就有一支就移居了港城,雖然是很遠的親戚了,但這些年還是保持往來通信。

    這件事情,作協的人都是知道的。

    徐奚年看著蘇葵,發出一聲歎息:“說你聰明是說對了。”

    不過這樣的聰明誰不喜歡呢?他笑道:“誌達算是我的一個表兄,目前擔任港城聯華書店管理委員會的主席。”

    然後他又道:“聯華書店目前主要負責發行華國內地的圖書。”

    說完他就和陸子光一起笑著看著這個“聰明的孩子”。

    蘇葵了然一笑:“徐先生,看來您是想要我去自薦了?”

    “蘇葵同誌,這個機會,你可不要錯過啊。”徐奚年笑道,“這不隻是我個人的想法,還是宋主席交代的。”

    這還是宋萬章的意思?

    蘇葵心裏有些想法,卻沒有多問,隻笑道:“既然是幾位老師的意思,那我可一定好好表現。”

    徐奚年帶著她往徐誌達那裏去,然而不止是他們,此時又有兩個人也向徐誌達走了過去。

    徐奚年帶蘇葵走過去,同樣是熟稔地跟另外兩人打招呼。

    徐誌達年紀比徐奚年大一些,卻和徐奚年不一樣,他的麵容嚴肅,即便是和人交談也是不苟言笑的。

    “奚年,這位小同學是誰?”

    即便是麵對蘇葵這樣一個小輩,他的臉上也沒有和藹的笑容,說話也是冷冰冰的,不熟悉他的人可能會以為他在生氣,然而這隻是他慣用的情緒而已。

    徐奚年顯然很熟悉他,沒有在意他的態度,隻是笑道:“誌達兄,這可不是什麽小同學,或許應該稱呼她為小作家。”

    徐誌達看不出有任何表情,另外兩人卻有些驚訝,這麽小的年紀,能被稱為作家?

    其中一位開口道:“這位小同學已經開始寫作了?”

    “看樣子寫作水平還不錯?”另一位也笑道。

    徐奚年和他們也很熟,能讓他這樣讚譽,倒是個不錯的後輩。

    “何止是不錯,幾位,別看這位同學年紀輕,發表的作品影響力可不小。”徐奚年笑眯眯地又丟下一個大雷,“這位小同誌待會兒可是要上台作報告的。”

    這下兩人都震驚了,能寫作是一回事,能被稱為作家是另一回事,再到能站上台作報告意義就更是完全不同了。

    也就是說,站在他們麵前的這個看起來還在讀書的小同學,竟不是什麽後輩,反而是能和他們處於同一水平了?

    連徐誌達的表情都微微變了變。

    徐奚年欣賞著幾人不同驚訝度的神色,不由得想起之前得知蘇葵身份時受到的震撼,這下這份驚訝也出現在別人身上了。

    他生出一種滿足來。

    這時他才向蘇葵介紹起幾人來:“蘇葵同誌,這位徐誌達先生你已經認識了。另外兩位一位是連懷國連先生,一位是謝劍俠謝先生。”

    他笑道:“這兩位先生都是極其擅長通俗文學寫作,這點倒是和你一樣了。”

    連懷國年紀比較大了,頭發白了不少,長相頗為和藹。謝劍俠年紀和他差不多,卻留著長發,穿著長衫,真的是古樸中帶著一絲俠氣,人如其名。

    兩人的名字都非常有特色,關鍵是,名氣太大,蘇葵認識。

    但蘇葵什麽都沒說,禮貌地向他們問好:“幾位先生好,我是蘇葵。”

    連懷國問道:“小同學,你還在讀書吧?”

    蘇葵點頭:“是的,我還在讀大學。”

    謝劍俠看著她笑:“才讀大學就已經創造出經典的作品了,還能上台作報告,英雄出少年啊。”

    此時,徐誌達開口道:“你創作了什麽作品?”

    蘇葵沒有被他嚴肅的態度嚇到,隻是謙和地說了兩部作品的名字。

    “《清河鄉之變》就是你寫的?”

    “你就是這部作品的作者?”

    連懷國和謝劍俠都驚訝起來了。

    徐誌達也問:“是你?”

    《清河鄉之變》目前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紛爭,除了參加典禮,幾人當然也關注到了這段時間華國文壇影響最大的事情。

    幾乎是每一份關於文學的報刊上都在為這部作品爭論,徐奚年甚至在上麵不僅發表了一篇文章。

    這樣大的事情,他們當然不會錯過,作品他們都是看了的。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這部引起了巨大紛爭的小說竟然是眼前這個年紀小小的人寫出來的。

    “看來幾位都看了這位小同誌的作品了?”徐奚年笑道,“怎麽樣,你們認為她有沒有水平能上台作報告?”

    作品當然是看過的,甚至當時他們還說,一段時間沒有關注大陸的作品,倒沒想到他們竟然出現了不一樣的風格。

    當然,他們對這種風格都是欣賞的,港城處於一個特殊的環境,對各種文化的兼容性更強。

    連懷國笑道:“作品當然是看過,卻不知道作者就在眼前。不過蘇葵同誌的寫作我是非常欣賞的。”

    謝劍俠還對蘇葵笑道:“蘇葵同誌,能創作出這樣轟動全國的作品,我們該向你學習才是。”

    兩人都是創作多年的大家,態度謙和,並沒有因為認為作者年紀小就看輕,相反,他們更加欣賞蘇葵這樣的年輕人。

    蘇葵同樣謙和笑道:“連先生,謝先生,說起文學創作,您二位才是大家,應該是我向你們學習才對。”

    說起來,她是認識這兩人的,不是在現在,而是在以前。

    由於特殊的背景,現今華國內地文學的作品基本是趨於政治化。鄉村小說,革命小說等成為主流,通俗文學並沒有發展的空間。

    但正如蘇葵所說,大家並不是失去了對娛樂的追求,這種需求是迫切存在的。

    幾位原本創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之前因為各種原因移居港城,由於那裏特殊的環境,通俗小說得到巨大的繁榮,甚至成為幾十年後的經典。

    創作通俗小說的幾位作家隨著他們的作品紛紛揚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這兩位。兩人當年都是大陸移居過去的,對祖國的文化感情很深。

    他們分別以“懷國”和“劍俠”的筆名在報刊上創作小說,尤其以武俠小說最為出名,影響力從港城延續到大陸,甚至在東南亞等國家也受到巨大的歡迎。

    幾十年來,他們的作品不斷被傳播改編。可以說影響力遍布整個華人地區,後世的人基本沒有不知道的。

    聽了她的話,兩人都笑了。

    難得遇見一個年齡這麽小的同行,連懷國起了交流的心思,問道:“小同誌,我之前看了你的作品,發現其中帶有很多通俗文學的影子,你寫作的時候是怎麽考慮到這個方向的?”

    這才是他當初欣賞這部作品的地方,他能在作品中看到許多通俗的文學存在的影子,卻巧妙地和目前的時代背景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韻味,很是奇特。

    蘇葵道:“我創作的這部作品其實是想要通過一種讓人愉悅的方式,讓大家能在裏麵得到一些啟發,倒沒有刻意考慮過將通俗文□□用其中。”

    連懷國沒有因為她的直言而批評她的寫作方式,反而誇道:作品能讓讀者感到愉快,就已經是一種成功了。”

    卻聽蘇葵說道:“其實在讓讀者愉悅方麵,我更加欣賞您二位的作品。”

    謝劍俠笑了笑:“你還知道我們的作品?”

    “略有一些了解。”

    徐奚年這時道:“你們不認識這位小同誌,這位小同誌卻是認識你們。”

    徐奚年想起第一次在火車上遇見蘇葵,和她交談的時候,就和蘇葵談到了之前移居港城的幾位作家,其中就有這兩位。

    當時蘇葵就和他聊起過他們的作品。徐奚年當然認識這兩位,知道他們所處的環境與大陸不同。見蘇葵拿他們來舉例,佐證通俗存在的必要性,當時就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兩人一聽都來了興趣,問起蘇葵對他們作品的看法。

    徐誌達從之前確認了蘇葵的身份後就再也沒有開過口,依舊是嚴肅認真的樣子。但徐奚年卻看得出來,蘇葵說話他都在認真聽。

    雖說蘇葵是來自薦的,而自薦的人仿佛很難打動,但蘇葵同樣沒有著急,知道事情其實正在進行中。

    她跟兩位先生說起了自己對作品的看法。

    “連先生,您的作品是基於曆史上的題材來創作,將故事融入進曆史的厚重中,比如您寫的第一部小說《十年大明》……”

    “至於謝先生,您的作品完全和您的名字相同,充滿了一種俠氣。”蘇葵笑道,“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風格。您作品裏,不管是《天刀》《四極》還是《驚鴻劍》,裏麵的主人公不管是什麽個性,什麽身份,始終都存在著一種為國為民的情懷……”

    蘇葵對他們的作品可謂是如數家珍,隻是後來他們的創作並沒有被引進,她知道的隻是在他們在離開大陸前創作的作品。

    但即便是如此,也足夠兩人驚歎了。

    然而還不止,蘇葵甚至道:“這些作品中,有祖國厚重的曆史,有傳統俠義精神的再現,歸根結底,其實都是兩位對故土的情懷。”

    她歎道:“故土難離,我想您二位現在的作品也是同樣充滿了這種深重的家國情懷吧。”

    一番話說完,兩人都有些怔住。過去創作的作品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從前那些創作的確蘊含了他們深刻的情感,然而他們是看著通俗小說從衰落走向絕跡的,直到換了一個地方才看到它重新有了生命力。

    經過這些年的衰落,原以為或許再沒有人能記得,沒想到竟然會有人能他們以前的作品全部說出,並且還給了他們那樣高的讚揚,甚至——看到了他們內心想要表達的真正情感。

    兩人心中不是不震撼的,甚至被引出了那種深藏在心中的惆悵。

    “蘇葵同誌啊——”連懷國歎息。

    謝劍俠臉上也有些懷念之色,仿佛想起了當年父親為自己取“劍俠”這個名字時對書中江湖義氣的向往,而他也確實帶著這個名字刻畫出了一一幅幅傳統武俠文化中的愛恨情仇,刀劍光影。

    他也歎道:“你說的沒錯,無論我們去到哪裏,創作了多少部作品,裏麵的情感都是不會改變的。”

    這些年他們在港城創作了無數了小說,始終不變的就是保留這種情感。

    兩人看著蘇葵,眼光裏滿是慈愛。

    想起這段時間在報紙上看到的爭論,連懷國甚至安慰她道:“蘇葵同誌,不必要把那些批評放在心上。就像你說的那樣,作品最有價值的不是任何創作方式,而是其中蘊含的情感。”

    謝劍俠對她笑道:“你能創作出受人喜愛的作品,這就是作品最大的價值。”

    是的,他們在蘇葵的作品中,同樣也看到了一種深刻的情感。

    此時此刻,他們是真正把蘇葵這個小同誌當作忘年知音了。

    徐奚年卻笑著說道:“蘇葵同誌,說完這兩位先生的作品,是不是也該說一說這位徐先生的作品了?”

    幾人都看向蘇葵。

    *

    蔣美琴沒想到那天過後居然還能看見那個女孩。

    譚惟倫他們也受邀參與了這次交流會,她與譚惟倫到的時候,就看見那天當翻譯的那個女孩正站在幾位作家身邊,幾人仿佛相談甚歡。

    “美琴,你在看什麽?”

    蔣美琴道:“這不是作家交流會嗎,那個女孩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整個會場,蘇葵是這裏麵最年輕的麵孔。

    然而一說完她就後悔了,因為她看見譚惟倫看向那邊,眼裏露出了驚歎的目光。

    他道:“也許是跟著老師來的。你見過她?”

    蔣美琴跟他這麽久,怎麽會不知道他在想什麽,當即心裏就不舒服起來。可譚惟倫的性子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當下也隻能壓下那點心思,說道:“隻是見過一麵,那天我看見她在給一個外國人當翻譯。”

    蔣美琴沒說她們去求藥的事情,譚惟倫也不關心,隻是說道:“翻譯麽……”

    蔣美琴心裏又開始翻滾起來。

    最重要的是,除了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她還確實覺得這個女孩有些眼熟,隻是一時怎麽也想不起來。

    她擰著眉:“也不知道一個翻譯怎麽來了這裏,這裏也沒有外國人。”

    譚惟倫聽見了她話語裏的些許不平,隻是笑笑:“我們過去就知道了。”

    “正好,我也有事情要跟徐誌達先生談。”

    蔣美琴根本攔不住也不敢攔他。

    這邊,徐奚年正笑眯眯地等著蘇葵開口,他讓蘇葵來自薦,可就是看準了她在作品評價方麵有著超高的天賦。

    他們作協裏麵哪一個不是知名作家,水平高超,這個小同誌不也能精準地評價嗎?甚至有好幾位還有了大的收獲,他是完全相信蘇葵的能力的。

    連懷國和謝劍俠兩人同樣很有興趣,想知道這個小同誌還能有多少驚喜。

    徐誌達也好像等著她開口。

    “徐先生的作品麽……”見大家都看著她,蘇葵沒有像之前那樣發表長篇大論,反而是歉意地說道,“可惜我對徐先生的作品卻是不熟。”

    徐奚年驚訝地看著她。

    怎麽可能?這世界上還有蘇葵不熟悉的作家?這話當然是開玩笑,卻表達了他真實的疑惑。

    在他看來,蘇葵此人可謂是博古通今,古今中外作家隻要是能流傳到大陸來的,她幾乎全部知曉。

    而現在她竟然說不熟?

    蘇葵真的不熟嗎?

    顯然不是。

    她笑了笑,正要說話,卻見到有兩人走了過來。

    “徐先生。幾位先生也在。”他風度翩翩,先向幾位打招呼,然後將目光轉向蘇葵:“這位小姐是?”

    作者有話說:

    蘇葵:我,一個平平無奇的閱讀理解機器人罷遼

    感謝在2022-04-07 23:42:18~2022-04-08 23:54: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長樂 5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萌物懶羊羊 20瓶;你看起來很好吃哦。 5瓶;留白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