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四時酒      更新:2022-07-20 13:32      字數:5393
  第25章

    “那怎麽辦?”那幹事問, “要不我現在讓小童回來?”

    “來不及了,人家那邊等著呢。”那人急得很,“你們這兒還有沒有會說英語的?”

    “沒了, 就他一個。”幹事又問, “高中那邊不是有教英語的老師嗎, 怎麽不讓老師去?”

    “你以為他不在嗎?”那人說著嘴角就抽抽,“他說他教書可以, 翻譯幹不了, 說這兩個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都一樣嗎, 會教不會說,搞不懂……”

    “你好,請問你們是找翻譯嗎?”

    幾人正愁呢, 忽然聽見一道清脆的聲音,一個長得挺漂亮的姑娘從椅子上站起來向他們走來。

    “你是?”

    陳校長一個不留神,就看見蘇葵朝那群人走去。

    “你好,我今天是來市裏辦事的, 剛才聽說你們要找翻譯?”蘇葵說,“我可以試試。”

    一群人都驚訝地看著她。

    那人懷疑問:“你會講英語嗎?”

    怎麽看她年紀不大的樣子。

    麵對這麽多人的注視,蘇葵依舊淡然:“當翻譯還是不成問題的。”

    “小同誌, 這可不是去玩兒的,咱們是去見外國人,可不是平時在學校裏說英語那種。”他以為蘇葵隻是在大學學過, 不放心問:“你真行嗎?”

    沒看那個老師都說沒轍嗎?

    “沒問題, 我可以試試。”

    試試?

    不過他都這樣說了,她還是說可以的話……那就相信她?

    反正一時也找不到別的辦法, 他拍板道:“那行, 你跟我走吧。”

    “等等。”陳校長這會兒才反應過來, 拉住蘇葵:“你要去給人翻譯?”

    蘇葵點頭:“校長放心,我去一趟就回來。”

    她又對旁邊的那人說:“同誌,能不能麻煩你們幫我們找個招待所,我們是今天剛到,還沒來得及找地方住。”

    “沒問題。”那人很痛快地答應了,讓教委的那個幹事陪陳校長去招待所。

    臨走前,蘇葵小聲跟他說:“如果沒有意外,等我回來,聯考的事就能解決了。”

    她本想的也是找市裏的領導,這下不正是機會嗎?

    陳校長就這麽恍恍惚惚地看著蘇葵跟人坐著車走了。好家夥,這可是汽車,他都還沒坐過!

    見蘇葵坐上車子依舊波瀾不驚,那人心裏又穩妥了三分,自我介紹道:“你好,我是咱們市裏方市長的秘書,我姓江。”

    代表團來楊市考察,省裏市裏都非常重視,市長都親自去了,所以這會兒他這個秘書才親自出來找人。

    “江秘書,你好。”她心裏稍稍有些意外,看來這次這個考察團不簡單。

    江秘書帶她去的地方是市政府的辦公樓,到了門外,江秘書不放心,又跟她說:“除了外國的代表團,咱們市裏幾個領導都在,聽說還有省裏的領導要來,你待會兒不要緊張。”

    可他一看,蘇葵哪有緊張的樣子,一派閑適淡然,那可是領導啊,她不怕?江秘書深深打量她一眼,這會兒他是真的相信蘇葵真的行了。

    江秘書先走進去,說他找的翻譯到了。

    正在和那幾個外國人拚命交流也不會的王老師鬆了口氣。

    可大家一看跟在他身後進來的蘇葵,又驚住了,這麽年輕?

    “你是在哪兒找的?”

    “是在教委那裏……”江秘書卡住了,難道說是在教委那裏找了個不認識的人?他是不是太欠考慮了?

    正怪自己呢,那邊蘇葵已經主動走了過去。

    辦公室很大,一群人坐著,幾位領導也坐在旁邊。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師正在那邊跟其中一個人磕磕絆絆地說著,大概是在說讓他們等等,他們已經去找翻譯來。

    那邊的外國人回他說希望他們盡快找到翻譯,他們這次考察的時間不多,考察完還要回國向公司提交報告,又說起他們目前有哪些項目。

    他說話的語速非常快,還帶有一些口音,王老師聽得雲裏霧裏,勉強聽懂幾個單詞,不知道怎麽回答。

    “您好,請問你們目前要考察什麽項目?”

    一道流利的英語接上了他的話。

    史密斯一聽眼睛就亮了,這流利的口音,簡直像是他們本國人一般,他對蘇葵道:“你就是翻譯嗎,太好了!我們這次來是主要是為了華國瓷器的進口,之前和你們上級說好要去瓷廠看看,今天可以帶我們去嗎?”

    蘇葵把意思轉給了方市長。

    見她說話這麽流利,方市長剛也愣了愣,隨即放下心來。說既然翻譯到位了,今天就可以去廠裏考察。瓷廠那邊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他們了。

    蘇葵繼續轉達兩人的意思。

    見蘇葵穩住了場子,王老師終於功成身退,對江秘書說:“這翻譯可算來了,這跟這群外國人講話,不是要我的命嗎?”

    就像他說的,他雖然學過英語,平時國內也沒有交流英語的環境,也就課堂上能教教學生考試這種水平,要他來翻譯,還是這種專業的考察團,他就真的抓瞎了。

    這教委找來的人還真行。

    方市長和他們談好,就帶著考察團往瓷廠去,又讓江秘書注意,等會兒省裏的領導來了,就讓他們一起過去。

    蘇葵作為翻譯自然是全程陪同。方市長還誇讚蘇葵,好奇問她年紀輕輕外語怎麽說得這麽好,蘇葵隻說她學了很多年了,方市長笑得和藹,以為她是家學淵源。

    這會兒江秘書是真的放下心來,這女同誌沒說大話,她還真行。

    他們去的地方是國營紅旗瓷廠,楊市以前就是盛產瓷器的地方,不止建有一個瓷器生產廠,紅旗瓷廠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廠。

    建國後,紅旗瓷廠改名為國營紅旗瓷廠,這幾年由於瓷器出口的關係,規模擴大了好幾倍。

    紅旗瓷廠的駱廠長早就等在那裏了。

    “史密斯先生,你們打算先從哪裏看起?”蘇葵轉達駱廠長的意思,問他們是先看廠子的生產,還是先去辦公室,那裏他們整理了資料。

    史密斯卻沒回答,而是和旁邊人商量,然後,他竟然換了一種語言,去問另幾個幾乎沒說過話的人。

    蘇葵早就注意到了他們,雖然大家看外國人都差不多,但蘇葵分得出來,他們都不是一個國家的人。

    那幾個人中,有一位年紀最大,留著胡子,有些微白,眼神沉穩中又帶著一絲精明。史密斯不斷問他意見,顯然那個人才是做決定的人。

    蘇葵主動開口問:“這位先生是?”

    “這位是約瑟夫先生。”史密斯向她解釋,“他是我們這次考察團的負責人。”

    果然。

    他向蘇葵解釋:“約瑟夫先生是法國人,不會說英語。”

    他又換語言跟約瑟夫說話。

    “或許我可以和這位先生交流?”這句話,蘇葵竟然是用法語說的!

    史密斯和約瑟夫都驚訝地看著她。

    “我不是翻譯嗎?”蘇葵笑道,“您怎麽知道我不會說你們的語言呢?”

    他們當然不知道啊!他們來華國這麽久,除了專業翻譯,就沒遇見過幾個會說法語的人。

    誰知道今天會遇上一個會說兩種語言的人,更令人驚訝的是,她竟然都說得那麽好!

    “約瑟夫先生?”

    他臉上終於帶上了微笑:“我們想先看看工廠的情況。”

    工廠的廠區離他們不遠,從這裏走過去大概十分鍾。

    蘇葵轉達了約瑟夫的意思,方市長驚喜地看著她:“小同誌,你還能和這個外國人交流?”

    之前因為語言不通,這幾人都不說話的,有些冷淡,弄得方市長都有點尷尬,但也沒辦法,誰知道蘇葵一來,居然能和那個外國人講話!

    “市長,約瑟夫先生說的是法語,我恰好也會一點。”蘇葵謙虛道。

    而方市長對著蘇葵直誇,也不知道什麽家庭才能培養出來,又誇江秘書這人找得好,竟然能找到這樣的人才。

    江秘書笑得有些僵硬。

    他也不知道啊!這小同誌隻說她會英語……不對,她說的是她會翻譯,好像沒說會哪國語言?誰能知道她都會翻!

    而約瑟夫對她來了興趣,竟然一邊走一邊跟她攀談起來,甚至向蘇葵介紹他們公司。

    蘇葵這才了解到,他們是威爾頓貿易公司的人。威爾頓貿易公司是跨國企業,產業遍布歐洲一帶,在世界上都有影響力。公司本部在法國,所以法國人很多,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人,所以代表團的人國籍不同很正常。

    他們帶的翻譯不在,約瑟夫隻能和自己人交流,顯得有些悶,這會兒見到蘇葵就止不住,甚至存了炫耀的心思。

    誰知蘇葵卻笑道:“威爾頓公司嗎?其實我對貴公司也有一些了解。”

    約瑟夫是真的驚了。

    蘇葵當然不是說假話。威爾頓公司確實是個很大的跨國貿易公司,前身是法國的一家貿易企業,後來當家人憑借超前的眼光,為公司發展了多種貿易,和幾個國家達成了合作,成為如今的龐然大物,甚至在後世都仍舊存在。

    蘇葵在國外待過幾年,甚至她有同學就進了這家公司工作,她就了解了一下。

    見約瑟夫驚訝,蘇葵就說起了威爾頓公司的崛起,想到這時候的世界局勢,還談到他們大致貿易的種類。

    “約瑟夫先生,您這次來,是看中華國的瓷器,想憑借瓷器來進一步打開歐洲的市場嗎?”

    約瑟夫已經說不出話來,這會兒他收起了方才的漫不經心,眼神有些複雜地看著蘇葵。

    蘇葵這樣說當然不是無的放矢。

    五六七十年代,華國正處於全民建設中,隨著文化的繁榮和國家的大力支持,瓷器行業在這個年代迎來了輝煌,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陶瓷藝術大師。

    從封建社會始,華國的瓷器就一直風靡全球,甚至以“china”稱呼華國,在這個華國其餘工業品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瓷器以造型精美,工藝高超迅速成為出口的大宗,為華國創匯。

    看兩人“相談甚歡”,方市長不禁問:“小蘇同誌,你們這說什麽呢?”

    這會兒他弄清楚了蘇葵的名字,稱呼也變成了親切的小蘇。

    聽她一段段的長篇大論,看那個約瑟夫似乎還被問住了。

    蘇葵當然沒有忘記自己是翻譯,跟方市長說起約瑟夫談到的威爾頓公司。方市長跟進這個項目,自然也是了解過的,借著蘇葵這個翻譯在,跟約瑟夫談論起這次的出口。

    紅旗瓷廠規模大,生產的瓷器種類也非常多,最常見的還是碗碟杯盤,其次就是各類花瓶擺件,多用於外銷。

    約瑟夫他們看中的就是花瓶擺件,此類瓷器具有藝術價值,銷量更高。

    這當然沒問題,瓷廠生產的這些款式雖然不多,但隻要達成合作,他們就可以投入生產。

    約瑟夫又問起瓷器的生產標準,他們要的是精品,能當高檔貨物賣出的。

    蘇葵轉達駱廠長和方市長的話:“對於出口物品,我們也有很嚴格的檢查程序,生產都是符合條件的,甚至你們那邊也可以派人來全程跟進,做瓷器的質量檢查。”

    這個年代能出口的,全都是精品。

    考察團裏有個人拿著一個粉彩花瓶,指著底下的底款問:“這是什麽?”

    這是個年輕人,說的也是法語。

    見蘇葵看他,他笑了起來:“我以前經常看見下麵有花紋,這是文字嗎?”

    聽得出,他並不是他們團隊裏的人。

    果然,約瑟夫說:“這是阿諾德,是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和我們一起來華國。”

    他的眼神和藹,像是很縱容他,又有一種麵對同輩才有的感覺。他那個朋友,身份應該不簡單。

    “你好,我是一名攝影師。”阿諾德指了指掛在脖子上的攝像機,款式非常古老笨重,但在現在看來已經很新潮了。看得出,他家境不錯。

    “我來華國是為了拍更多的照片。”他有一頭燦爛的金發,一雙湛藍的眼睛,舉起照相機,笑得很陽光,“我待會兒能和你拍照嗎?”

    他剛才就想跟蘇葵說話了,來華國後,好玩是好玩,就是語言不通,現在沒了翻譯,更是顯得憋悶。要不是看他們在談正事,他早就衝上來了。

    “阿諾德。”約瑟夫來這裏之前稍微了解了一下華國的風俗,知道他們都很含蓄,阿諾德的要求恐怕有些冒犯。

    “當然可以。”蘇葵卻笑道,“不過我希望你回去後能把照片帶給更多人看,讓更多人了解一下華國。”

    阿諾德眼睛一亮,當場保證,說回去給她登在報紙上,他也覺得華國的風貌應該被更多人看見。

    蘇葵再一次對他的身份有了猜測。

    蘇葵對瓷器沒有那麽多了解,不過她是來做翻譯的,有駱廠長在旁邊補充,她向阿諾德解釋起瓷器的底款,印章多半都是“國營紅旗瓷廠出品”。

    阿諾德說的花瓶下麵印的是“大清乾隆年製”,有篆書和楷書兩款,花鳥尊工藝精美,粉彩手繪色澤豔麗,十分具有藝術價值。

    她又解釋了這個底款的意思,約瑟夫又看了不少瓷器,有桃紅堆白手抓壺,釉下五彩瓶,雪景山水瓷板,均是工藝精美,審美水平高超,每一件都仿佛是藝術品。

    這也確實非常具有收藏價值,蘇葵隱約記得,這個年代生產的瓷器,在後世能拍賣出上百萬的高價。

    在這個年代憑借這種精品出售,給國家創下了不扉的外匯。

    團隊的人看完,也驚歎非常,商量過後,提出他們進口的瓷器種類想要自己挑選定製。

    這不是問題,駱廠長和方市長都同意了。

    蘇葵卻道:“瓷器種類可以定製,但瓷器底款我們希望印上同一個標識。”

    “是什麽?”

    “華國製造。”蘇葵補充,“中英文標識都要。”

    約瑟夫有些猶豫。

    蘇葵淡笑道:“使用華國製造的底款,就像是你們公司使用商標,我想您是可以理解的,對嗎?”

    她又對方市長他們說了,駱廠長問:“用瓷廠的名字不就行了嗎?或者用乾隆年製這種,外國人都知道是咱們華國的。”

    “不,他們真不知道。”蘇葵解釋,“底款多為楷書篆書,就像剛才阿諾德說的一樣,他們其實都當花紋,就算當文字也不明白意思。”

    方市長卻明白她的意思:“你是說在上麵把咱們華國的名聲打出去?”

    “市長,我是這樣想的。”蘇葵道,“光是瓷廠的名,並不夠響亮,既然是大宗的出口,我們為什麽不借此讓華國製造的名頭在國際上揚名呢?我們要做的,就是打出這個品牌效應,以後大家隻要看到華國製造,就會想到精品,想到品質,想到藝術!”

    方市長眼睛一亮,他處於這個位置,更加明白此舉的意義,他把手掌一拍:“小蘇啊,就按這個來,你跟他們談。”

    約瑟夫最終還是同意了,商標確實非常重要。

    到這裏,雙方算是對進口瓷器一事達成共識,所有人鬆了口氣。

    接下來,雙方談到了價格的問題。

    可就是這關鍵的問題出了差錯。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3-20 23:50:28~2022-03-22 22:47: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留白 5瓶;葉蘿莉、胖頭魚、清風悠悠、額?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