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後記
作者:神聖午睡      更新:2022-07-18 15:30      字數:5465
  第86章 後記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還記得,這篇小說連載第一章時,我就預告了這將是一個“小俗套故事”。我這話可不是謙虛。看韓劇《頂樓》的時候,我被編劇肆無忌憚的灑狗血驚呆了,但不管是從專業角度,還是內心誠實的看法,我都充分地明白:這玩意兒大家就是愛看。

    承認吧,我們都喜歡看逆襲、看打臉、看捉奸、看女神變小媽、看閨蜜愛上同一個男人、看突如其來的床戲……所以我就想把這些玩意兒在一本小說裏寫個遍。當然限於本國尺度,我也就寫到這兒了……

    狗血之所以吸引人,不僅是充滿巧合與衝突,也因為裏麵總是有某種強烈的普遍的欲望。所以,一個好的狗血故事,必然是一個關於欲望的故事。

    人類最直接的欲望就是食欲,在人生中,很多難忘的場景總是離不開食物的陪伴。所以我將美食,作為這個欲望故事的背景線。同時,我一直很遺憾國內沒有一個好的美食番作品,這次幹脆就自己來寫一個。

    在這個充滿小狗血的故事中,我選擇了經典的“灰姑娘變形記”成為主線。有灰姑娘,自然就要有王子。姚望就是一個標準的王子。但是,與霸總係列故事中那些十項全能的紙片人王子(比如我之前的《媚俗小說》中的霸總厲燁)不同的是,姚望出身幸運,並不代表他就天然地無所不能。如果說公主很容易傻白甜的話,王子多半也是這樣。

    姚望成長在霸總父親的陰影下,有公子哥兒的天真,也有優於普通人的家族傳承。因為從小備受寵愛,他在感情上就相對低能,有不自覺的傲慢,本能地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圍著他轉。比如,他喜歡自己偷偷摸摸搞點動作,就認為“隻要我對你好,你肯定都明白了吧”。

    如果對方足夠成熟,就會知道這不過是一種愚蠢和沒經驗。但在自卑的灰姑娘眼中,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輕慢。

    譚麗莎就是那個自卑的灰姑娘。她的自卑來自於她的外形,確切地說,是體型。毋庸諱言,因為種種社會偏見的影響,女性的自卑,最直接的就是覺得自己不夠美。

    傳統的灰姑娘逆襲,總是要在外形上有個很大的改變,王子才會愛上她。通話中的灰姑娘天生麗質,隻是缺一身好衣服。而在現代女性的故事裏,體重是個跨不過去的坎兒,是做不完的功課,所以我就把體重設定為這位灰姑娘需要解決的外貌問題。

    童話故事裏,美女永遠可以王者通吃,美貌即正義。實際上在愛情中,外貌的力量並沒有人們以為的那麽大。很多大美女大帥哥的情路並不順利,而很多感情上能力很強的人,外貌上的優勢並不明顯。

    在一段真摯長久的關係中,內在的重要性,比大家以為的要重要得太多。但是我們的社會,實在太喜歡宣傳“美貌無敵”的錯誤觀念了。

    所以,在莎莎的故事裏,我沒有讓她在外形上的改變太多,一直到故事的最後,她也仍然是個豐滿的姑娘。

    她更多的改變,是去掉內心的自卑感,而之後她的光彩和魅力也就自然綻放出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動態的。照片拍下來並不美的瞬間,實際上當事人可能會覺得很美。

    莎莎的變美之路,是懂得了揚長避短,正視豐滿的微胖身材也可以很美,不那麽擅長和喜愛打扮也可以很美,能幹的、有力量的、不那麽柔弱的女孩,也可以很美。

    莎莎事業上的逆襲相對順利,但其實該有的挫折和感悟也都有了。比如她的第一個感悟,就是同樣的人,在不同的平台上,結果就大不同。

    莎莎一直認真負責,工作努力,不那麽計較。可在一個糟糕的有毒的職場環境裏,她的優秀勤勉都成了被別人剝削欺負的特質。而涉世未深的她卻以為都是自己不夠好。這是很多年輕人都會有的誤區。

    而到了新的平台,她的優點有了用武之地。漸漸地她也認識平台的重要性。所以在故事的結尾,譚麗莎決定突破已有的舒適區,選擇了奔向更適合自己的平台。

    每個主角成長路上都要有導師。在譚麗莎的逆襲之路上,她的閨蜜們,她的前男友們,服裝店小哥出身的Chris,甚至她的情敵,都是她的導師。而在我看來,這也是人生本來的麵目。人生的導師不等於貴人,更不隻是一個人,成長有時候來自於你的對手。

    說到她的情敵,作為言情小說的標配“惡毒女配”,其實Catherine和莎莎的性格是很像的。她們都有好強的一麵,心裏都有欲望,也都有不服輸的勁頭。隻是兩人出身與家庭都不一樣,就導致行為軌跡不同。

    在社會新聞中不難發現,富豪階層其實並不先進文明,他們內部經常維持著類似封建社會的嚴重的重男輕女觀念。

    在這樣的環境中,Catherine被培訓成了一名本能的宮鬥選手,以征服優秀男人為人生重要目標。姚望就是她的標的,為此她不擇手段地區戰鬥。

    當她為了追求姚望,無意中卷入服裝廠麵對腹黑的廠長時,她的戰鬥才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那是她的高光時刻。

    不過,我不喜歡寫人物前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所以,即便是Catherine已經在事業上找到感覺,出於慣性,她還是會對姚望產生占有欲。而最後與姚望決裂後,她毫不猶豫地立刻出手挖角。我覺得,這樣的她,其實比那個裝溫柔接近姚望的她,要可愛和有力量得多。

    人還是那個人,但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截然不同。

    這個故事中,還有好幾個這樣的錯位人物。比如Tiffany,福妮兒。很多讀者說福妮兒前後判若兩人。實際上,福妮兒從頭到尾都沒有變過。她一直就是古靈精怪,滿腦子鬼點子。比如,她特別喜歡給別人起外號,還教給譚麗莎怎麽勾引姚望,而她的一部分策略確實也奏效了。她會在健身房拍風情自拍,投其所好臨時學幾個拿手菜裝賢惠糊弄顧峰。她不會烹製帝王蟹,卻裝作自己害怕殺生,惹得大男子主義的顧峰對她十分憐愛。

    可終究她和顧峰是不合適的一對。她再機靈,再會削足適履,他們的不合適也隨時都在折磨她。

    在錯的人麵前,你做什麽都不對勁。在一段錯誤的關係裏,一個調皮活潑的女孩,也會變成一個惶恐不安的怨婦。

    同樣的錯位人物還有天天。當譚麗莎以為他是實習教練,和譚麗莎發現他是個學生時,她對他的評價和感覺,就截然不同了。

    天天一出場,我就將他所有的心機告訴了讀者。於是很多讀者會覺得天天很可怕。但是,如果我不告訴大家這些小伎倆背後的心機,隻是讓天天這樣表現出來,那恰恰是很多女生最喜歡的體貼和用心。

    對於天天的學渣身份,我也做了很多次暗示。在江南看工廠時,他最沒興趣。做直播時,他台詞都背不好。但是現在的讀者總有一種錯覺:一個人隻要一個地方機靈,就一定十項全能。所以很少有人意識到天天是個學渣。反而有很多人猜他是另一個富二代。

    其實,隻要是個成年人,哪怕是姚望這種富二代,每天也要工作,也要考慮事業多過感情。

    唯有學生時代,是多數人一生中過得最接近貴族的一段歲月。學生才可以滿腦子都是戀愛,一天到晚琢磨戀愛技巧。為什麽校園戀愛那麽美好,就是因為大家都不用考慮太多現實。

    但單純就真的意味著絕對的美好嗎?不見得。現在很多作品裏寫姐弟戀,就把弟弟寫成一種完美的生物,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這跟老男人找個小姑娘就萬事皆足其實也沒有什麽本質區別,也是一種青年崇拜。

    小奶狗情人當然擁有青春美,體力肯定是好的,但心智上的成熟也必然有所欠缺。一個會談戀愛的小奶狗,大概率不是學霸,而是學渣——想想看,當陳明碩上大學的時候,他會是那種情聖嗎?

    不過,天天和譚麗莎在一起,雖然是一連串的錯誤引發,但仍然是一段美好的經驗。他們彼此是有成長的,這並不是一段糟糕的關係。

    Catherine和天天也有點對照組,都比較有心機,也很好勝。但讀者普遍更能接受天天,覺得Catherine更壞。其實Catherine並沒有很壞,她做的小動作,隻是引人誤會。之所以大家覺得她壞,是因為她更不坦蕩。

    可是,她之所以不夠坦蕩,是因為在傳統價值觀裏,女孩子就是不能坦蕩地表露出野心和欲望。戀愛中,傳統淑女不能主動。即便是心裏主動,也不可以表現出來。她困於淑女身份,隻好暗戳戳地戰鬥。

    Catherine心裏是有能量的,所以我讓她在後期爆發了出來。她的工於心計,不服輸,欲望強烈,甚至一點點的不擇手段,配得上更大的舞台。

    我覺得Catherine也代表了很多女孩子的狀態。太多的女孩子,從小被約束在一個框架裏,再成功的事業女性,也要在感情上被人指指點點。而成功的事業男性,感情怎樣都不會被指點,有任何不好,全都是女方的失敗就對了。

    我沒有給Catherine發一個官配。我覺得她的野心,在戀愛裏是裝不下的。同樣沒有官配的,還有陸霞和Chris。他們都有清晰而具體的夢想,也都被出身所累。所以,在他們人生的前十幾年,向著夢想走去是唯一的任務。他們這時候大概都沒有心思去想戀愛的事。

    陳明碩作為愛情小說中必不可少的霸總,貢獻了一段類似於初戀的感情戲。他是很多學霸的縮影。人生的前多少年,都在完成“一個優質男人的自我修養”,連婚戀都是這完美鏈條中的一環。前妻雅文毫無疑問是與他相似的,接近於完美的人物。

    人在年輕時,因為有青春紅利,這樣“正確”的生活方式會維持一個繁榮的上升期,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可一旦到了中年,失去了青春這個天然引擎,問題就顯現出來了。他和她都很難將人生的GDP繼續拉高,就不可避免地會開始懷疑這種生活的意義。

    福妮兒的性格終歸是需要一個霸總男友的,而陳明碩也總歸需要一個類似於賢內助的角色。所以最終福妮兒選擇了不那麽有錢,但人品更好的霸總。而陳明碩也選擇了有一點飛揚跳脫,但其實大體也還是獨立女性的福妮兒。

    故事裏還有好幾位配角,也都是我用心寫的。顧峰是喜感的反派,很多暴發戶男人其實就這樣。有錢是真有錢,長得可能也不差,但真要接觸下來,那真是,每個頭發絲裏都隱藏著某種低文明特征。

    姚大有是亦正亦邪的人物。有時候大家覺得他人還可以,有時候又覺得他有點壞。我對他的評價是:他是極端自我的。在整個故事裏,他其實還是最看重獨子姚望,而這其實是他愛自己的延伸。

    姚大有並非毫無人情味,但他認為感情也可以像生意那樣去掠奪,並享受掠奪成功的快感。他搶兒子女友時,心裏一定會有一種隱秘的快感,這是老獅王向兒子展示自己威勢猶在。

    同時,姚大有也不是那麽全能的霸總。他的成功裏,時代紅利占了很大的部分。

    陳柔櫻和姚大有是天生一對。她和Catherine的生活環境類似,但是她的天性卻更適合這種教育。很多人覺得陳柔櫻工作能力很強,出去工作也不會差。這是大錯特錯了。

    陳柔櫻一直在做悅己的事,不管是打扮還是開派對,還是長袖善舞地與男人周旋,都是在展示她的美和魅力。這是她從小最大的自信心來源,是她最擅長也最喜歡的事。

    但你猜,她會願意真的去給中產階級媽媽服務,給她們的孩子開派對嗎?她願意像Catherine那樣,和腹黑廠長鬥得天昏地暗嗎?她能像譚麗莎那樣,趴在桌子前做數據表,從早到晚跑工廠嗎?

    陳柔櫻有她的本事,不代表她願意努力工作。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何況,她如果真的去開個派對公司,要多少年,才能掙得一件法國高定婚紗?而在這過程中,她又哪來的時間,去打扮,去維持自己仙女一般的形象呢?

    聰明如她,當然知道如何選擇。

    姚望的媽媽,青姐,楊思竹,和Catherine的媽媽,也是那個時代的女性代表。在那樣一個時代中,她們每個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走向了不同的領域。

    姚望的媽媽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型賢內助,雖然最終的結局是被丈夫“拋棄”,但這種奮鬥過的女人,格局當然是不同的。

    青姐並不是什麽商業天才,她是勤能補拙的代表。即便是遭遇了楊思竹不負責任的攪合,並且出現了譚麗莎和陳明碩這樣的勁敵,她也沒有放棄。所以她最終是獲勝者。有人說,也許青姐可以去更好的平台。但那就是以後的故事啦。至少在這一局裏,她贏到了最後。

    Catherine的媽媽和楊思竹都選擇了依靠男人。但前者目標明確簡單,就是吃齋念佛做大奶。而後者明顯不安分得多,嫁了個教授,但又還有更多的欲望。她會彈鋼琴,可以教小孩,但自己並不是教授。可想而知她受過良好的教育,可是在她的人生選擇裏,從來就沒有奮鬥這個選項。

    說到鋼琴教授,我特意把圓圓的鋼琴老師設定為一名女教授。而陳明碩為女兒選擇的教授,自然非同凡響,是名教授。所以,這是一位隱藏的事業女性。

    這個故事的最後,幾乎所有的主角團都選擇了離開,去往更廣闊的天地。陸霞是去務農,譚麗莎要去工廠。Catherine,Chris,都要去工廠,去生產的源頭。在我心目中,這才是真正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譚麗莎最開始的專業是機械,而她也出生於工人家庭。所以她從血液裏,從來就不是一個柔弱型的女主角。

    而最後一幕,很多人以為,莎莎和姚望這就算在一起了。其實莎莎還沒有答應姚望,她隻是很高興他會陪她一起麵對接下來的旅途。而姚望最終也沒有說出一句深情的甜話,那句“我們現在就在一起吧”其實也沒有比“咱倆湊合湊合”好到哪裏去,而這種偷偷摸摸的舉動,他在當初送她健身卡的時候也做過了。

    隻是此刻,莎莎已經一點點地擺脫了自卑。而姚望也想清楚了,反正就是想和她在一起,反正就先跟上去再說。

    所以,也許他們還會曖昧一陣子,也許他們當晚就幹柴烈火地在一起。一切皆有可能。

    最後我想說,非常感謝大家幾個月以來的耐心閱讀。我的每個小說都會和之前有所不同,也因此總會被一些老讀者說“失望”,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期待的那種重複。比如在這一部小說裏,男主磨磨唧唧,最後也沒有和女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結束時,很多人都沒想到居然就這樣結束了。總覺得至少要正式告白並且在一起了,故事才算圓滿解決。

    但這終歸是一個灰姑娘的故事。我覺得,當灰姑娘不再是灰姑娘時,故事就結束了。至於以後她選擇王子還是學渣,那都不重要啦。

    最後,我還想偷偷地告訴你們。其實,要按照我的原始設定,莎莎會在這個故事裏,一口氣把所有類型的男主都深度地、全方位地體驗一遍。經濟適用男,小奶狗,中年霸總……但這麽寫,就徹底斷絕了商業化的可能性。所以我一番思考後,讓天天成為了本書中唯一的實質性男主。

    總之,感謝大家幾個月以來的陪伴。咱們下個故事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