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者:鹹心      更新:2022-07-18 15:25      字數:9720
  第24章

    有了大生意,顧青青這幾天也不打算再來鎮上擺攤了。

    索性將剩下那幾塊沒賣完的豆腐都送給了楊阿婆,萬一明後天有老顧客找來了,便讓她幫忙說一聲。

    要製作八十斤的腐竹,家裏自是要添置不少東西。黃豆倒是還有幾鬥,不夠的就在村裏買,也省得大老遠地運回去了。

    主要是做腐竹的器皿,家裏就一個炒菜的大鐵鍋,肯定是不夠用的。

    顧青青到了鐵匠鋪,定製了四個圓形的平底鍋。她畫了圖,又跟鐵匠確認好了尺寸,才把定金給付了。

    這玩意得等工期,一時半會還真急不來。

    顧青青隻得再買一個鐵鍋湊合著用,鐵製品價錢不便宜,顧青青沒敢多要。

    她打算回去後,試試能不能在村子裏借。反正也用不了幾天,等她定製的平底鍋到了,就用不上鐵鍋了。

    思忖間,顧青青就已經到了昨日買大圓盤的那間鋪子了。她走進去,直接將僅剩的五個大圓盤都買了下來。還不忘再給家裏添置幾個水桶,大缸也要了一個。

    顧青青在四處采購時,祁母則是去了碼頭,把楊阿婆的孫子楊小哥叫上,他的驢車可以幫她們把東西都運回去。

    顧青青做事爽快,不多會,該買的東西就大概置辦齊全了。

    想著接下來這兩天,估摸著活不輕鬆,還要徹夜趕工,挺消耗體力的。

    沒有肉,人哪裏有勁。

    顧青青扭頭便去了肉鋪。

    因為她這兩天也不會再來鎮上了,為了保證能夠頓頓吃上肉,顧青青直接大手筆地要了五斤羊肉。

    肉剛買完,祁母就坐著楊小哥的驢車,來市場這邊尋她了。

    三人一起把東西搬上車,就直接往大溝村趕。

    到達村子時,正是飯點,顧青青這一輛滿載著貨物的驢車,自是引起了不少村民們的注意。

    驢車的後座,塞得滿滿當當的,不僅有缸,還有鍋有桶。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哪家在鬧分家,現如今要自立門戶了呢!

    直到看到祁母,才打消了這個猜測。祁家二房這一脈,就一個兒子,如今還未長成呢。

    進了村,驢車的速度便放慢了,有好事的嬸子便跟上來問祁母:“祁嫂子,你買鍋做什麽?是家裏的鍋壞了?”

    祁母認得過來搭話的婦人,之前在河邊洗衣服時說過話。

    祁母笑了笑,好脾氣地解釋道:“剛接了個生意,家裏一個鍋忙不過來。”

    整個大溝村都知道,祁家二房婆媳兩個,每天天不亮就挑著籮筐去鎮上賣豆腐了。之前還以為是賺點辛苦錢,沒想到這才短短幾天,生意就這麽好了,都得備上兩個鍋了。

    兩人說話間,又有村民湊過來問話,話裏話外的,便是來打聽賣豆腐究竟能掙多少錢。

    會有這麽一問,也是因為自從祁家二房開始做買賣後,他家的日子就肉眼可見地好轉了起來。

    之前的顧青青他們都見過,臉上幹巴巴的,現在不知道強到哪去了。就連祁母和祁望,精神頭也大都不同以往了。

    包括住在附近的村民,也常在村中念叨,每天都能聞到她們家飄出來的香味,饞人得很。

    麵對著村民們的層層追問,祁母始終笑臉迎人,沒有半點不耐,所幸家門口就在前麵不遠了。

    顧青青趁著人多,便說起了借鍋的事。

    尋常農家,家裏至多也就一個炒菜的大鐵鍋,這一借出去,家裏就吃不了飯了,自是出言拒絕了。

    也就幾個熱心的嬸子表示,可以等家裏做完了晚飯借,隻是第二天清早就得還回來。

    顧青青將這幾個嬸子默默記在了心裏,嘴上隻說等天黑了,便上門去搬。

    眾人說話間,就到了祁家的家門口。

    顧青青和楊小哥把東西搬進去,院子裏的祁望聽到動靜,也很快出來幫忙了。

    隻祁母一人依舊被村民們拖在了門口,繼續詢問做買賣的事。

    祁母無法脫身,顧青青也並不打算給她幫忙。太過好說話,自是會給自身帶來一些小麻煩。

    不多會,驢車上的東西就卸了下來,楊小哥駕車回去。

    他剛走沒一會,後麵就又緊跟著來了一輛驢車。

    祁母和村民們齊齊看了過去。

    村民們還在犯嘀咕時,祁母就已經認出來了,坐在最前頭的是祁老三。而在車後座上,則是他的一家老小。

    全家人都擠在一輛驢車上,為了省地方,所有人身上都抱著個大鋪蓋,裏麵應是裝著被子和衣裳。而在人的空隙處,又塞滿了各種鍋碗瓢盆。

    驢車從眾人身邊經過,在祁老大家旁邊的那幾間土胚屋停下。

    這個時候,村民們才發現,來人原是祁家的老三。

    祁老三很少回村,一回來,那必定是神采奕奕的,這次回來,卻有些灰頭土臉。

    哪裏有熱鬧,村民們就往哪裏湊。不必多說,此時又一窩蜂地往祁老三那去了。

    祁老三正忙著把車上的東西搬下來,見狀,有點笑不出來。

    現如今,他的鋪子也關了,住得地方也不得安生,思來想去,也就僅剩下回村這一條路可以選了。

    *

    祁老三的家門口熱鬧得很,祁母沒敢過去,趕緊關上院門,想把這事說給顧青青聽。

    顧青青此時正在灶房切羊肉,祁母不在,便把祁望喊進來打下手。

    祁望很少進廚房,身上那麽一點點廚藝都是餓著肚子的那兩天練出來的。

    不過他性格隨祁母,愛幹淨,做事也細致,打下手是足夠的。

    更何況他現在可是配合得很,畢竟中午要吃羊肉,自然是顧青青叫他做什麽,他便做什麽。

    祁母一轉身,就瞅見祁望正蹲在灶房門口擇菜,神情還十分認真。

    她倒也不是心疼,隻是有些意外,同時還夾雜著幾分對顧青青的佩服。

    自己的兒子她是知道的,一向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如今在顧青青的手底下,倒是什麽都會做了。

    祁母邁入灶房,將剛剛在門口發生的事情告訴了顧青青。

    顧青青聽後,麵不改色道:“在鎮上待不下去了,自是要回來的。”

    祁母有些許擔心:“三房的人不會怪我們吧?”

    “怪?當然不會了。”顧青青瞅祁母一眼,“他是恨死我們了。”

    祁母:“……”

    顧青青道:“他落到今日的下場,是他自己做了太多的虧心事,遭到了報應而已。”微頓,看祁母,“他那豆腐也害了不少人,咱們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祁母輕輕頷首:“你這樣說,我這心裏倒是好過了不少。”

    顧青青不打算再提祁老三的事,她滿腦子都在思考怎麽提高做腐竹的效率。

    想到這裏,她問了祁母一句:“娘,你剛剛在外邊看到丁嬸了沒?”

    祁母搖了搖頭:“沒瞧見她們一家人,應該是還沒回來吧,不然咱們回來那麽大的動靜,她肯定會開門出來看看。”

    顧青青頓了頓,索性將手裏的菜刀遞給了祁母:“娘,這肉你來做吧,就做上次的蔥爆羊肉,然後你看著再加兩個菜,我等會請丁嬸他們來家裏吃。”

    祁母有些奇怪:“又不是逢年過節,人家不肯來的吧。”

    顧青青一邊交代祁母,一邊洗手:“我要請他們幫忙,怎麽會不來?你就放心做吧,羊肉切三斤,剩下的明天中午再做。”

    說完,她就徑直去尋丁嬸了。

    隻是還未走到田邊,就看見丁嬸帶著他的三個兒子回來了。

    丁嬸的大兒子丁大萬,前些年一直跟著師傅給人砌屋,這兩日已經出師。因為暫時找不到活,便先留在家中幫丁嬸伺候莊稼。

    二兒子倒是不在家,顧青青最熟的還是丁嬸的兩個小兒子,三順和四利。他們每天跟著丁嬸在地裏忙活,話雖說得少,但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

    顧青青找過來,其實是為了讓丁嬸的大兒子幫她在後院裏,搭個能放六個鍋的簡易灶。

    工錢就按正常的算,一天是三十文。

    顧青青把此事跟丁嬸一說,丁嬸自是沒有什麽不答應的,當即就讓丁大萬跟著顧青青去。

    顧青青又說家裏還缺人手,丁嬸要是也不忙的話,也能過來幫忙。

    丁嬸已然聽明白了,顧青青這邊是來了大生意,甚至夜裏都得趕工,自是忙不迭應了下來。

    她地裏的活並不著急,晚個一兩天也不礙事。

    說話間,一行人便到了祁家門口,丁嬸把鋤頭啥的都放回了家,才過去。

    顧青青領著丁大莊到了祁家的後院,祁掌櫃當年在正房後,是預留了一塊空地的,這可給顧青青省了不少事。

    顧青青向丁大萬確認好了搭土灶的位置,便放手讓他自己去做了。

    缺什麽東西也讓他自己去買,到時候給她報個賬就行,隻是速度得快,她希望這個灶今晚就能用上。

    做個土灶而已,需要的材料不過是些石頭、磚頭和黃泥,石頭和黃泥這些東西後山有的是,用不著花錢,隻是磚頭卻來不及去買了。

    所幸顧青青的要求不高,隻要求能堅持一段時間不塌就行,這樣的話,用石頭和黃泥也能湊合。

    隻是能同時放六個大鐵鍋的土灶,丁大萬有點想象不出來,不過顧青青對火力沒要求,可以嚐試著去做。

    顧青青將灶台的事交代完畢後,就往前院去了。

    家裏還有四鬥豆子,剩下的豆子都得在村裏買,這活交給丁嬸去辦是最好的了。

    顧青青告訴丁嬸:“要是豆子的品質好,那就有多少買多少。”反正生意又不止這一回,等腐竹在金老爺子的壽宴上露了臉後,她也不愁沒有生意上門了。

    顧青青將事情一一安排了下去,三順和祁望趁著吃飯前的這點空隙,開始推磨。

    三順比祁望隻小了一歲,身子骨卻比祁望壯實不少,兩人似是比起了力氣,誰都不讓誰。

    四利被顧青青派去給祁母洗菜了,她自己則是忙著用竹竿做晾腐竹的架子。

    各自手裏都有活,卻絲毫不顯亂。

    *

    村裏家家戶戶都會種豆子,但誰家的莊稼種得最好,丁嬸常在村裏走動,自是門兒清。

    顧青青派她去買豆子,她徑直就往那幾家去了。

    買回來的豆子,果然粒粒皆飽滿,品相都是極好的。

    顧青青一看,大為滿意,這人還真沒請錯,品質好的豆子,腐竹出得也多。

    豆子洗了一遍,顧青青便都倒進大缸裏泡著,算算時間,等入夜了,就差不多能開始磨豆子了。

    丁嬸買完豆子回來,祁母便開始張羅大家吃飯。

    村子裏請人幫工,除了工錢以外,都是要包一頓飯的。

    丁嬸倒也沒有多想,隻是進了灶房,一看灶台上那一大盆紮紮實實的羊肉,驚了:“嫂子,你這是……”

    祁母隻笑:“青青說,吃飽了才有力氣。”

    丁嬸拍拍自己的胸口:“我之前就聞到你們家這肉味了,還跟大萬念叨,要他幹活盡心一點,就當給自己家做一樣。哪想到你們做這麽多肉,也是可惜了。”

    顧青青正好進門來,聽到這話,便道:“吃到肚裏哪裏可惜了,丁嬸,你們一家晚上也來我這吃。”

    丁嬸忙不迭搖頭:“這可不行,沒聽說過這種規矩。我家幾個都是能吃的主,要是晚上再來吃一頓,這工錢我都不敢要了。”

    顧青青道:“這不是家裏湊不齊六個鍋嗎?讓你到我家來吃飯,就是想找你借鍋。”

    “借鍋有啥的,我現在就去把鍋搬來。”丁嬸當即要走。

    顧青青忙把她叫住:“灶都還沒搭好呢,現在不急,吃完飯再搬。”

    丁嬸想想也是這個理,便停下了腳步,扭頭看著顧青青,囑咐道:“不過晚上可不能再像現在這樣搞了,你們這一頓,可要花不少錢。”

    顧青青笑著點了點頭:“我也沒買太多肉。”

    幾人在灶房說話間,便開始把碗筷從櫥櫃裏拿了出來,準備去堂屋吃飯了。

    四利年紀雖小,才八歲,但已經極有眼色了,見祁家堂屋條凳不多,便一溜小跑回了自己家去搬凳子。

    家裏難得這麽熱鬧,小小的一張四方桌,圍著坐滿了人。

    桌子正中,一個蔥爆羊肉,一個豆渣炒蘿卜絲,還有一個青菜蘑菇湯。主食除了白米飯,還有管夠的豆腐渣餅。

    這幾個菜的分量十足,一齊擺上來,看著很是像樣。

    丁嬸家的孩子也大都省吃儉用慣了,哪見過這麽多好菜,你看看你,我看看我,都有些不知如何下手,隻敢悶著頭去夾青菜。

    不像祁望,自餓了那兩天後,吃飯最是積極,一上桌,便專挑羊肉吃。

    顧青青也不多勸,對待丁嬸家這幾個勤勞的孩子,她也可以算得上是十分好脾氣了。

    直接起身,拿著湯勺去舀羊肉,從最小的四利開始,一人給了一大勺,就連今年就滿十七歲的丁大萬,她也沒落下。

    丁嬸趕緊起身拒絕:“他們吃不了那麽多,快別給了,你們自家人留著吃。”

    顧青青沒說話,又舀了一勺,徑直添入丁嬸的碗裏:“你們今晚上還得幫我幹活呢,這飯肯定是不能虧待你們。”

    祁母也來勸:“是呀是呀,就安心吃吧,我家這青菜、蘿卜啥的,還不都是從你家拔的。”

    顧青青這幾勺子下去,一大盆肉頓時下去了一半,她也沒收手,順勢又給祁母來了一勺。

    祁望跟三順擠在一根條凳上,此時眼看著羊肉越來越少,心裏著急得不行。

    生怕到他的時候羊肉就沒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顧青青手中的那個湯勺不放。手上的碗蠢蠢欲動,隻等顧青青給他羊肉時,他能及時伸出碗去。

    誰知顧青青給祁母舀完那一勺後,便不動了,反倒開始跟丁嬸說起話來。

    丁嬸實在是覺得不好意思,畢竟還沒開始幹活,一家四口就先吃了人家一桌好飯好菜。

    幾番推辭之後,拗不過顧青青,最後還是坐了下來。

    祁望眼看事情終於塵埃落定,眼神期待地望著顧青青。

    顧青青看見祁望要伸不伸的手,暗自憋著笑,想他這兩天的表現尚可,還是給他來了一勺,意有所指道:“別偷懶呀。”

    她這話是對祁望說的,倒是丁嬸家的四利連忙從飯碗裏抬起了頭,保證道:“青青姐,我肯定好好給你幹活,絕對不偷懶。”

    顧青青:“我相信你的話。”

    *

    丁嬸一家吃完這一頓飯,放下筷子,急於幹活。

    丁大萬依舊是去後院砌土灶,丁嬸和四利過去給他幫忙,三順和祁望則是負責挑水,顧青青便和祁母繼續在院裏做竹架。

    土灶砌得很快,一個時辰後,便有了大致的雛形。

    顧青青過去看了一眼,一個長方形的大土灶,兩列,每一列有三個灶口。看著雖有點怪模怪樣的,但顧青青沒意見,隻要能用就行。

    灶體剛砌好,還沒怎麽幹,不過因為顧青青著急用,丁大萬隻得先在下麵燒火,慢慢把灶台烤幹,出現裂紋時,他也能及時補上黃泥。

    待天黑後,灶台便幹得差不多了,丁大萬試了下穩固性,隻要不下雨,用個一兩個月是沒問題的。

    也是因為祁家現如今沒有空置的房間了,隻能砌露天的土灶。

    顧青青打算等掙到銀子了,便在後院裏重新砌幾間屋。到時候好好規劃一下,提前備好磚,搭個好一點的灶台,也免得風吹日曬了。

    吃完晚飯後,天就徹底黑了下來。

    顧青青和丁嬸帶著幾個小夥子,開始去借鍋。除了有一位嬸子因為家裏的婆婆不高興,臨時變了卦,另外三位嬸子倒是依言把鍋借給了顧青青。

    幾人把鍋搬了回來,放到後院的灶台上一試,尺寸卡得正正好。

    東西都準備好了,小作坊也該正式運營起來了。

    顧青青已然排好了班,丁大萬今天已經幹了一下午的活了,便讓他帶著兩個弟弟先回去睡覺,等到夜半了,再過來推磨。

    丁嬸沒回去,而是跟著祁母在後院學習撈豆皮,顧青青也不怕她偷學,腐竹本身也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不做豆腐的人,看見腐竹的製作過程,自是覺得稀奇。但做過豆腐的人,肯定發現過豆漿表麵的那一層油皮,隻是沒想到還能這樣吃。

    等她的腐竹賣出去後,有心的人隻要一研究,腐竹的做法肯定是瞞不住的。

    撈豆皮簡單,難的是控製溫度,下層的水要沸了,得及時往鍋裏添冷水。

    等丁嬸學得差不多了,祁母便回房睡覺。現在顧青青和祁望還在前院推磨,丁嬸有什麽問題,就可以直接去問她。

    夜半時分,祁母過來接替丁嬸,丁嬸則是回家把大萬和三順叫了起來。

    像顧青青這樣分了兩班後,夜裏幹活也就不至於太熬人。

    一整夜,祁家的前後院是燈火通明。

    進度還是挺可觀的,一整晚石磨都沒歇過,磨了快六鬥的豆子。

    反而是撈豆皮這邊進度有些慢,雖是六個鍋同時開工,但還是存了好幾桶的豆漿來不及消耗掉,隻能白天繼續趕工。

    天剛蒙蒙亮,顧青青便把那三個借來的鍋送了回去。

    早飯是祁母在後院裏做的,特意騰了一個鍋出來,把早飯做完後,就又繼續用來做腐竹了。

    丁嬸起來時,祁家後院的六個鍋就隻剩下三個了,而一旁的水缸裏,裝的全部都是熱氣騰騰的熱水。

    丁嬸家平日洗個澡,為了省柴火,都舍不得多燒熱水。此時一大缸熱水,就這麽任它放涼,自是看不過眼,索性把熱水提回去洗頭洗澡。

    自己洗完後,還不忘招呼自家幾個小子也去祁家的後院提熱水,從頭到腳洗了個遍。

    祁母也有樣學樣,洗了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後,才回了自己的房間補覺。

    家裏現在熱水就是多,隻要還在做腐竹,想怎麽洗就怎麽洗。

    丁嬸這一大家子洗完澡後,便把家裏的空桶都騰了出來,去河邊給顧青青打水。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不少村民都看了過來。

    其中有一個借鍋的嬸子正好碰到了丁嬸,聽說祁家後院有熱水,也趕緊回家拿水桶過來提了。

    陸陸續續地來了幾波人後,顧青青趕緊讓丁嬸他們把熱水提到前院去。

    後院裏晾滿了腐竹,一個不小心,把架子撞倒了,那損失就大了。把熱水放到前院,他們想怎麽提就怎麽提。

    白天沒什麽活,想睡覺的可以回去睡,不睡覺的便都去山裏砍柴,後院顧青青一個人看著就夠了。

    夜裏,還是跟昨天一樣,繼續借鍋做腐竹。

    顧青青算了下,今晚上磨完這四鬥豆子,八十斤腐竹就差不多了。也是幸好這兩天天氣好,不然腐竹沒地方晾,那就壞事了。

    還未到半夜,豆子就全部磨完了,幾個年輕人便各自回房睡覺,隻丁嬸和祁母還守在後院裏撈豆皮。

    這活磨人,又是大晚上的,一個人在這裏守著特別容易犯困。現在兩個人一起說說話,聊著聊著,不僅活幹完了,天也快亮了。

    兩人把東西收拾了一下,又熱了幾個饅頭吃,便各自打著哈欠回去睡覺了。

    雞叫的第一聲,顧青青就睜開了眼睛。

    原本還想著時間還早,可以睡個回籠覺,但一想到三位嬸子的鍋還沒送回去,最後還是穿衣服起來了。借別人的東西,就是有這些不方便。

    從裏間出來時,就看到祁望在小榻上睡得死沉死沉的。

    以前還時不時能聽見他從榻上摔下來的動靜,這兩天,許是累得狠了,祁望是沾床就睡,身都不帶翻一個的。

    顧青青關上房門,先去後院把鍋給三位嬸子送了回去,為了感謝她們的慷慨相助,顧青青還一家送了一袋腐竹,讓她們嚐嚐鮮。

    弄完這些,顧青青又去後院看了看腐竹的幹燥情況。

    此時後院的那一整片空地,除了正中的土灶以外,四周全部塞滿了鬱鬱蔥蔥的竹架子,而在架子上,又都掛滿了淡黃色的腐竹。

    按照之前的約定,今天下午她就得把腐竹送去金老爺子那了。

    所幸,第一批腐竹晾得差不多了,顧青青估算了下,應該是有將近五十斤,第二批還得再在家裏晾上一天,明天下午送過去,也能趕得上。

    此時,顧青青是徹底沒了睡意,正好她這兩天,因為家裏事多,也沒去山裏鍛煉了。幹脆趁著大家還在睡覺,去山裏轉悠一圈。

    *

    上午的時候,一輛馬車慢慢駛入了大溝村,車夫在村口問了路,才找到了顧青青的住處。

    祁家的大門緊閉著,馬車上下來了一位衣著幹淨整潔的微胖婦人。

    婦人姓潘,人稱潘廚娘,常在各個村鎮給各家籌辦宴席,因手腳麻利,手藝也不錯,便被金家的人挑中,過幾日負責給金老爺子的壽宴做菜。

    像她這樣的廚娘,金家還請了十來個。管事的說了,壽宴那日要是菜做得好,有賞銀。

    就算是不為賞銀,各個廚娘也要鉚足了勁表現。金老爺子的壽宴貴客雲集,要是哪道菜得了哪位貴客的賞識,不僅有賞銀,對她以後籌辦宴席也大有益處。

    潘廚娘還聽說,那位金員外還特意從江南花了大價錢請了一位師傅。競爭不可謂不激烈,潘廚娘也打算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下自己。

    然而今早,她本在後廚準備自己明天要做的菜式,誰知被管事的派到這裏來學一道金老爺子特別偏愛的菜。

    潘廚娘打量了下周邊,不過隻是尋常的小村落而已,難道還有什麽隱世大廚,在此地休養生息?

    潘廚娘想不明白,還是上前去拍了院門。

    門沒鎖,她一使力,院門就咯吱咯吱地緩緩向兩邊開了。

    “有人在嗎?”潘廚娘邁了一條腿進去,朝院子裏喊道,然而沒人應聲。

    難道不在家?

    潘廚娘正在心裏嘀咕時,背後就傳來了一道女聲。

    “找誰呀?”

    潘廚娘回頭一看,見是一位身形高挑的姑娘,忙道:“我找一位姓顧的姑娘,就是在鎮上賣豆腐的那個,我是金家派來的廚娘。”

    顧青青頓時明白了,請她進去:“你找的就是我,進來吧,是來學涼拌腐竹的吧?”

    潘廚娘忙不迭頷首:“是的,就是學這個。”頓了頓,又道,“聽說金老爺子特別鍾愛這個腐竹,也不知道難不難?”

    “容易。”顧青青將自己的背簍和砍柴刀放回灶房後,便領著潘廚娘去了後院。

    潘廚娘一繞過正房,看清後院的景象後,便驚呆了:“這是什麽?”許多黃色的長布條,似衣服一樣被晾在竹竿上。

    “這個就是腐竹,等會我們就是要涼拌它。”顧青青在竹架之間穿梭,挑了幾根較軟的腐竹,問潘廚娘,“外麵的馬車是你們的吧?”

    潘廚娘:“金家派來的車。”

    “那等會你們順便也把腐竹帶過去吧。”

    潘廚娘自是答應了。

    涼拌腐竹做法雖簡單,不過對於不同濕度的腐竹,要泡多長時間的水也是很重要的。

    沒泡開的腐竹發硬,泡過頭的腐竹又沒嚼勁,這個度還是比較難拿捏的,不過等有了經驗後,這就不算什麽了。

    顧青青也沒藏私,將分辨的法子一一告訴了潘廚娘。

    待選好腐竹後,顧青青便領著她回了前院,從頭到尾地演示了一遍涼拌腐竹的做法。

    因她挑的都是剛做沒多久的腐竹,倒是省了泡的這個過程。

    潘廚娘也沒想到這麽簡單,腐竹焯完水後,就直接放調料開拌就行了。

    顧青青道:“這個調料你也可以不按我的來。”

    涼拌腐竹做好後,顧青青給潘廚娘嚐了嚐。

    潘廚娘吃完後,倒是明白金老爺子為什麽喜歡這道菜了。最沒想到的還是做法這麽簡單,味道卻絲毫不差。

    潘廚娘對自己明日拿賞銀有信心了。

    顧青青讓潘廚娘自己親自去後院挑選了新鮮的腐竹,再做了一回,兩個的味道差不太多,這便算出師了。

    顧青青便把還在東廂房睡懶覺的祁望叫了起來,一行人拿著麻袋,將竹架上幹透了的腐竹取了下來,又在村裏找人借了個大秤,稱了下重,正好五十斤。

    把腐竹送上馬車,潘廚娘也就走了。

    辛苦了兩天,顧青青也給全家人放了個假,在家休整兩天。

    第二天下午,顧青青又把剩下的那三十斤腐竹背上,獨自去了金家。

    到了金家的後門處,顧青青說出了自己的來意,並要求見下負責此次壽宴的管事。畢竟八十斤腐竹,隻給了定金,剩下的賬還沒結呢。

    原以為管事的現在肯定在忙,她估摸著還要等一會,沒想到很快就來了。

    管事的一看到顧青青,便問腐竹還有沒有貨,還能不能再加上幾十斤?

    顧青青這才知道,今天中午,她做的腐竹在金老爺子的壽宴上很受歡迎。

    據說剛開始還是按照原計劃,每桌都隻上了一斤多的腐竹,誰知大家都很喜歡,沒多久,盤子就要見底了,管事的隻得趕忙又安排人往各桌加了半斤。

    顧青青便知道按照這種吃法,她預備的那八十斤腐竹,肯定是撐不到第三天。

    顧青青實話實說道:“家裏還有十來斤存貨。”

    “這麽點肯定不夠,你再回去多做些,起碼還需要三十斤。”管事的歎了口氣,“也是今天沒經驗,你那碗腐竹作為前菜,上得快。明後天便把涼拌腐竹稍稍往後壓一壓,或許會好一些。”

    說完,管事的將一兩銀子遞給了顧青青:“老爺子的壽宴不能出岔子,更是不能扣扣搜搜。你就再辛苦一天,明天下午,最晚後天上午,你一定把腐竹送到,到時候少不了你的賞銀。”

    有錢不賺王八蛋。不就是再加一晚上的班嗎?

    顧青青滿口答應了下來。

    管事的還怕她回去太晚,耽誤了做腐竹,要派馬車送她。

    顧青青想了想,時間確實比較趕,便接受了他的好意。

    不過坐上馬車,她也沒急著回去。先讓車夫帶著她去鐵匠那看看,她定製的平底鍋做好了沒?

    時隔四天,鐵匠隻打好了兩個平底鍋。

    顧青青爽快地給了錢,有一個是一個,先拿回去用用,也省得在村子裏四處借鍋了。

    到了家裏,先把家裏的豆子都給泡上,同時把她又接了一單的事情告訴了祁母和祁望。

    得知又來了生意,祁母自是欣喜若狂,唯獨祁望仿佛一副天都塌了的模樣,哀嚎道:“那是不是今晚上我又不能睡覺了?我的命好苦呀……”

    顧青青見狀,直接道:“咋就苦了?昨天和今天,你算是歇了兩天吧。你看看丁嬸他們家,昨下午就又到地裏開始伺候莊稼了。”

    祁望被顧青青這番話說得啞口無言,可是他又實在不想再過這種日子了,每天就是圍著那個石磨轉。

    祁望想了好半晌,才嘟囔出一個還算理由的理由:“可我的學業都荒廢了……”

    “行,我懂你的意思。”顧青青痛快道,“今晚上把金老爺子這一批腐竹做完,明早我就給你束脩,讓你回去讀書。”

    祁望楞住,顯然是不太相信。

    “不信我?”顧青青當即掏出了荷包,數了三十個銅板出來,又往裏加了兩個銅板,將錢遞到了他的手上,“拿著,你明早就回私塾,多的那兩個銅板,給你中午在鎮上買包子吃。”

    祁望將信將疑,不太敢接:“你真給我?”

    “不要我就收走了。”顧青青開口。

    祁望趕忙接了過來:“我要我要!”

    祈望拿到錢,一副賺到了的表情。

    顧青青見狀,心道:高興成這樣,難道他沒發現這是他這兩天的工錢嗎?

    被無端扣了一天工資的祈望,此時還在傻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