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2003!
作者:禹會塗山      更新:2022-07-16 16:42      字數:3403
  第119章 2003!

    顧成在申城拓展事業的時間正好是葉筱拍攝電視劇的周期。

    兩人都不在京城, 寧寧自然就被送回了盛京。

    此時,寧寧已經將近三歲了,顧成決定等他忙完了申城的事兒, 便送寧寧上幼兒園,葉筱和楊桂蘭也是這麽想的。

    不過,楊桂蘭卻想讓寧寧在盛京上幼兒園, 她舍不得寶貝孫女, 畢竟寧寧算是她和顧成葉筱一起帶大的,甚至她帶的時間還要更久一些。

    從繈褓帶大的孩子, 感情自然是不一樣的, 因此,楊桂蘭對寧寧總比對軒軒好些。

    不過, 楊桂蘭的偏心卻不會引起顧棟和林燕的不滿。

    一來, 軒軒是哥哥,寧寧是妹妹, 哥哥本來就要謙讓妹妹一些。

    二來, 林燕的音像店因為顧成的指點, 這些年賺得盆滿缽滿,她好意思挑理嗎,她自己都寵寧寧寵得厲害, 玩具、公主裙都不知道給寧寧買了多少。

    林燕如今對顧成是真的服氣了,連帶著對葉筱對寧寧都不是一般的好。

    腰包鼓了, 林燕也不再像從前那般斤斤計較了, 孝敬父母也越來越大方了。

    林燕簡直變成了男人心目中的賢內助,公婆心目中的好兒媳。

    顧棟不用為家裏的瑣事操心, 顧景山和楊桂蘭也對林燕改觀極大。

    這些年, 林燕已經把顧成的用人之道學了個徹底, 往往能把父母和兒子的事兒安排得妥妥當當,還不耽誤生意,不耽誤工作。

    顧棟則一心紮在部隊裏,終於在跟前世同樣的年紀達到了同樣的位置。

    顧成從申城回來之後,不管楊桂蘭如何想把寧寧留在盛京,顧成都沒有同意。

    畢竟盛京的教育跟京城相比還是差了不少的,而且孩子也漸漸大了,老人隔輩兒親,難免容易把孩子寵壞了。

    顧成覺得,他和葉筱雖然也慣孩子,但卻遠遠不至於把孩子寵壞。

    寧寧是千禧年的秋天上幼兒園的,小家夥兒此時,三歲零三個月。

    寧寧性格活波開朗,在幼兒園適應得很快,第三天便不哭了。

    楊桂蘭本來還擔心寧寧剛上幼兒園會不適應,天天不放心地在幼兒園門口兒守著。

    沒想到小家夥兒第三天便不哭了,一周後更是喜歡上了上幼兒園。

    為此,楊桂蘭還毫不客氣地鄙視了顧成一番,“寧寧啊,一瞅就不像你,你看看你當初上幼兒園的時候,天天哭得大鼻涕長淌,丟死個人,寧寧啊,一定是隨了筱筱,將來也一定愛學習。”

    顧成聞言,不由地翻了個白眼兒,“我哭得大鼻涕長淌,也沒見有人管我呀,某些人還不是該上班上班,該幹啥幹啥!”

    “呸!臭小子,你能跟寧寧比嘛,你要是也是個漂亮可愛的閨女,我就管你,哼!”

    “哎,兒子是草,女兒是寶啊!媽,幸虧你和我爸當初沒再要一個,要是真生了個女兒,我和我哥在這個家裏還有立足之地嘛!”

    楊桂蘭沒好氣地瞪了顧成一眼,“沒有,你們倆都給我睡大街去,臭小子!”

    楊桂蘭每天跟著顧成一起送寧寧上幼兒園,足足送了一個月,才回盛京。

    陸陸續續,寧寧四歲、五歲,顧成和葉筱開始根據寧寧的興趣給她報各種興趣班。

    葉筱自然是希望女兒學一門樂器的,最好是鋼琴,培養音樂細胞,又增強個人氣質。

    葉筱甚至幻想,將來她站在舞台上,給她鋼伴的人是她的寶貝女人,那將是多麽幸福的事兒啊!

    或者她和女兒還可以一起表演四手聯彈,即興鋼琴對話,她還可以教女兒聲樂,彈唱,等等等等。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寧寧在音樂之路上竟然完全不開竅兒,似乎也沒什麽興趣。

    顧成當然是早就知道這一點的,他的寶貝女兒他還能不了解嘛!

    隨他,五音不全,能對音樂開竅兒就怪了。

    寧寧學鋼琴學了不到半年便放棄了,然而同步學習的繪畫、圍棋和英語卻堅持得很好。

    接送寧寧上下幼兒園和興趣班的大部分都是顧成,如果顧成臨時有事兒,便會提前跟葉筱溝通,換成葉筱來接送。

    很少有兩人都騰不開時間的情況,僅有一次,是顧成讓江弘毅代勞的。

    顧成偶爾會去申城出差,他出差的時候一般會選擇葉筱不太忙的時候,如果正趕上葉筱也要出差或者非常忙,那他就隻能搬楊桂蘭來京了。

    2002年初,顧奶奶過世,老太太走得時候無病無痛,在一眾子孫後代地陪伴下,含笑閉上了眼睛。

    顧大伯和顧二伯希望顧奶奶臨走前幫他們說說話,希望能夠緩和他們跟顧景山和顧景素的關係。

    然而顧奶奶卻搖了搖頭,含糊地說了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啊!”

    如果顧奶奶真的幫顧大伯和顧二伯說話了,看在老太太的麵子上,顧景山和顧景素無論如何也不能拒絕。

    不過顧奶奶雖然老,卻不糊塗。

    這麽多年,是誰在給她養老,孝順她,關心她,她清楚。

    是顧景山和顧景素啊!

    是!老大老二會說,他們窮,沒有那個條件!

    但沒有條件難道還沒有心嗎?

    她活著的時候,老大老二不盡心,她快死的時候卻求到她,讓她怎麽幫他們說話。

    她也不是不心疼老大老二,隻是這麽多年寒了心罷了!

    顧景山送走了老媽之後,不知道是因為這段時間勞累還是傷心的緣故,竟然突發了心髒病,好在發現得及時,送去了醫院,做了心髒搭橋手術。

    這一年,顧景山64歲,原本按照他的職位可以65歲退休,如今,因為身體出了問題,隻能提前退休了。

    顧景山退休後,先跟楊桂蘭一起去京城住了幾個月,享受了一段時間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順便調養身體。

    當顧景山的身體恢複到醫生說:可以出遠門了!

    顧景山便帶著楊桂蘭去旅遊了。

    忙忙碌碌了大半輩子,都沒有帶老婆子好好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那怎麽能行呢!

    顧景山和楊桂蘭沒有計劃地慢慢走著,一走就是幾個月。

    然而就在這幾個月,顧成的師娘也病危了。

    2002年,或許注定就是不幸的一年。

    顧成想通知顧景山和楊桂蘭趕緊回來,不過卻被梁滿漢攔住了。

    梁滿漢覺得,老婆子能病病歪歪地挺到現在,不容易了,走了也是一種解脫。

    既然她解脫了,就不要束縛別人了。

    老顧的身體剛好點兒,好不容易帶媳婦兒出去散心一趟,因為這事兒打斷他們沒有必要,而且,大老遠地奔波,老顧的身體也未必扛得住。

    梁滿漢沒有孩子,但有顧成這個徒弟,唐立這個徒孫,喪事還是辦得極為體麵的。

    喪事過後,顧成把梁滿漢這個孤家寡人帶去了京城,與此同時,也把顧景山和楊桂蘭叫了回來。

    此時,已經是2002年10月了!

    顧成清楚地記得,S病毒首先開始傳播便是2002年11月中旬,地點,粵省。

    一邊,顧成開始跟親朋好友說,他聽朋友說,粵省出現了十分厲害的傳染病,也就是瘟疫,讓大家都盡量不要出遠門,更不要去粵省。

    另一邊,顧成也給不少部門投遞了匿名信,希望國家能夠早發現早控製,避免災難的發生,至於能否奏效,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京城出現病例實際上已經是2003的春天了。

    春節過後,顧成便把顧家餐飲旗下的所有店麵統統掛上了“店鋪升級,敬請期待”的牌子,統統暫不營業。

    方海和徐濤也因為顧成的極力勸說,給所有員工都延長了春節假期。

    唐家,顧成更是直接讓他們先呆在了盛京,畢竟申城的疫情情況顧成並不了解,留在盛京才更安全。

    唐立對於顧成的話一貫是百分之百執行的,所以顧成並不太擔心他。

    年後,顧成便沒有再送寧寧去幼兒園了,小家夥兒可能要在家裏憋上一段兒了。

    至於葉筱,顧成也讓她推了一切能推的工作。

    葉筱見顧成極為鄭重,便果斷答應了下來。

    顧成在過年期間幾乎通知了所有親朋好友,口罩、酒精要多囤一些,還有其他生活物資也要多囤一些,出門帶口罩,回家就消毒,並且一定要勤洗手,等等等等。

    眾人雖然都照做了,但他們此時卻遠遠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直到京城開始爆發!

    顧成覺得,他的無數封匿名信似乎沒有起到什麽作用。

    一隻小小的蝴蝶,終於不能改變大勢啊!

    或許他能通過努力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他卻無法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顧成用了後世流行的網絡語言,一個“苟”字,帶著家人、朋友苟了幾個月,終於苟完了這場災難。

    入夏,S病毒消弭於無形,京城又恢複了勃勃生機。

    顧家餐飲旗下的所有店麵重新開業。

    方海、徐濤、唐立也紛紛忙碌了起來。

    寧寧再次走進了幼兒園和興趣班,小家夥兒開心得不得了。

    葉筱也終於完成了研究生的畢業答辯,順利畢業。

    顧景山和楊桂蘭又開始旅遊了,梁滿漢看著,羨慕不已,顧景山邀請他一起,不過老頭兒倔的啊!

    說什麽,他才不當電燈泡呢!

    顧成看不得兩個老頭在那你一句我一句地強嘴,他讓顧景山和楊桂蘭兩口子自己愛上哪溜達就上哪溜達。

    至於他師傅羨慕,那就給他師傅報個老年團唄!

    這個年代,旅行社已經很發達了,各種旅行團簡直不要太多。

    而且,跟團多好啊,操心少,還能認識一些朋友,何必當電燈泡呢!

    梁·不願意當電燈泡·滿漢,瘋狂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