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封侯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3826
  第136章 封侯

    這功勞連一個孩子都能看得清楚,康熙當然看得更加分明,這也是他的功績,日後將會在史書上又留下一筆。

    他也在想,要怎麽賞她?

    如果是男子,加官進爵不在話下,但她是一個女子,還是一個妾,那麽他的賞賜就要換一種方式了。

    康熙還對雲氏抱有期待,這些小麥良種已經到極限了嗎?

    未必。

    現在雲氏也還年輕,看她的身體狀態,她未來應該不會短壽,而且她還在研究水稻良種,若是也能有所成就……

    總而言之,在他有生之年發現這麽一個人才是一件幸事。

    所以在小規模定點實驗三年後,康熙確認了這些良種的作用。

    在一般的土地,能增產三成五左右,若是上等地,肥料,加上精耕細作,甚至能堪堪達到五成!

    那些肥料用在水稻等其他糧食也有效果,按不同的糧食種類,增收半成到一成左右,這些都是常見的東西,隻是因為堆肥的手法、步驟不一樣,就能有這樣驚人的改變!

    凡是推廣開的地方,那些經年的老農在收成之日,都要跪地大呼聖上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才能勉強能抒發一點內心的激動。

    於是在康熙五十五年,雲舒瑤收到了意料之外的聖旨。

    之所以說是意料之外,是因為雲舒瑤設想過康熙會怎麽賞賜她,最直觀的一種就是給她爵位,從之前康熙給了她一個誥命來看,他不會忌諱她是女子就把她的功勞分攤給夫家。

    現在林如海、琛玉都有功勞,但主要的功勞毫無疑問是她。

    所以她封侯了,定豐候。

    這在雲舒瑤的意料之中,但這聖旨中還有一條,有一個前提,提到了林如海之妻雲氏。

    她現在還是妾。

    百姓抬妾為妻的不是沒有,民不舉官不究,但若是官員這樣做,就是一個明晃晃的把柄。

    隻要還有心於仕途的,都會愛惜羽毛。

    好比雲舒瑤現如今,她在林家跟正室夫人相差無幾,但在名份上就是差了一等,但現在,她被抬為妻了,而且無人可以拿這事說嘴。

    因為這跟一般的情況不同,一般人以妾為妻不可取,若是有功勞讓皇上同意,那另說。

    一開始雲舒瑤有些意外,但再想想也不意外,對於康熙來說這就是順水人情,但對自己,就是一個足以讓她“感恩戴德”的恩典。

    雲舒瑤確實也承這份情,她為繼室,那麽兩個孩子的身份就變了,從庶出成為繼室所出嫡子。

    他們管雲家也能大聲的叫一聲外家。

    除了雲舒瑤自己本身封爵以外,林如海也因功升官了,他在這幾年中已經成功進入了內閣,現在因為工部尚書致仕了,又成了新任工部尚書。

    就是琛玉,也因為因地製宜,升官了,從一開始的知縣到通判,再到同知,可以預見,隻要不犯錯,很快又能上升一個台階。

    而且他這一升官,總算是從地方回到京城附近了。

    等他上任,家人之間就不用相隔那麽遠距離相見不得了。

    兒媳婦也可以帶著孩子常回京城了。

    這些年,家裏的孩子多了一個,是唐婉欣跟去任上之後生的,是個女兒,名叫曦兒,今年已經兩歲了。

    收下聖旨,老太太已經歡喜的說不出話來了,她抖著手,自己腿軟,都不能靠自己起身,還是兒子扶她起來的,她已經失去了知覺,眼睛不能從聖旨上離開,這真的不是做夢?

    他們林家又有爵位了!

    雖然現在有爵位的不姓林,那也是自己兒媳婦!也是林家人!而且下一代又是姓林的了,一樣!

    越想,老太太就越是興奮。

    “你是個有福之人,我林家,也是個有福的!”老太太這時候突然覺得每年堅持給窮苦人家舊衣、施藥,積攢功德的事做的極好,一時半會或許看不出什麽,但隻要功德積攢夠了,也是會反饋的,所以這樣的好事落在了林家,幸好當初她沒有錯過雲家!

    林家命運的改變,少不得她!

    林如海也十分感慨,他這一步是托了她的福了,不然他想要當上尚書,估計還要等兩年。

    老尚書的年齡是大,也不是不能熬多兩年。

    府中下人更是人人臉上帶笑,這下好了,他們現在是侯府的人了!

    還是被皇上十分看中,親自題字的侯府!

    這道聖旨一下,就在京城裏震蕩開了。

    這幾年隻有接觸到這方麵的那部分人員知道,聽到了這道聖旨並不意外,大部分的人還是不知道的,尤其是老百姓。

    聽到別人說起來還以為是假的,“這真的是聖旨?還封侯了?”

    封侯多難啊,不是立下什麽大功勞,現在已經很少封侯了。

    有人語氣肯定:“當然是真的,今日頒發的聖旨,侯府的牌匾都已經做好送過去了,那可是聖上親筆!”

    有些人將信將疑了:“真的?”

    有人信誓旦旦:“真的,是我親眼看到那牌匾掛上去的!”

    又聽到有人說:“是真的,我娘子村子那裏種的就應該是這種小麥,神秘的很,我們外村人都不允許靠近,據說收成增加了很多,現在看來應該就是這個。”

    “我二叔也聽人說起過,他在衙門辦事,據說這個已經研究好些年了,現在估計是看準了沒問題才下旨嘉獎的。”

    百姓激動了:“那小麥增產若是真的,那侯爺真厲害,這還是一個女子!”

    雖然是女子讓他們有些不敢相信,但要是真的,別說是女子,就是妖怪也要拜一拜啊!

    有的人堅決不信:“這不可能是真的,肯定是說書人瞎編的,下地的不都是男子,有經驗的老農就沒有女子的,還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後宅婦人,這話傳的太荒誕了!”

    這話確實有道理啊,旁聽的人左右搖擺。

    相信的人依舊堅定:“你們也不想想,若是假的,能有聖旨?能直接給她封侯?皇上英明神武,誰敢犯欺君之罪?”敢去騙皇上,是覺得脖子太硬了嗎?

    “那我們要怎麽得到這良種,我想要這良種試一試,哪怕比不得聖旨上說的,增產一成那也極好了。”這樣家裏的湯水就能濃稠一些了。

    “是啊,要是真的呢,這種了家裏就能多打一些麥子了。”

    “快去看,衙門貼了通告,由裏正報上去有多少人想要這種良種,每個村限額,先到先得,老張你要報名試一試嗎?”

    那名為老張的中年漢子猶豫了一下,咬牙:“我先去通告那裏看看,看看讀書人怎麽說,若是真的,我就去報名,先用兩畝地試試!”

    有的人依舊質疑:“這絕對是假的,走走走,通告在哪,我去看看,我長這麽大就沒見過這麽好的麥種,要是種了,小心顆粒無收!”

    ……

    各種聲音都有,總的來說,因為康熙的那道聖旨,大部分人還是相信的成分多一些,想要讓他們完全相信,就得要他們眼見為實才行。

    眼見為實,也不是不行。

    有一些還沒有收割的地方公開了,想要去看的隨時都能去看。

    這良種是要推廣的,皇上當然不會阻止這個消息傳開。

    雲家現在京城裏雲舒瑤兩個弟弟都不在,他們都在外任,留在京城裏的是雲舒瑤的堂兄雲常,他是雲舒瑤大伯的長子,聽到聖旨下了,立刻就去了祖宗排位那裏告訴諸位先祖。

    他們雲家,有人光宗耀祖,封侯了!

    然後他立刻讓人去給二叔二嬸帶話,若是有空的話,進京一趟。

    雖然二叔現在不在白麗縣任職了,卻也在京城附近。

    而賈家上下都沉默了,這對於他們來說有兩個壞消息,一個壞消息是現在林家有了繼室,那麽林如海跟賈家的關係就更遠了一層,哪怕他又升官了,賈家也沾不到什麽光。

    第二個壞消息是京城多了這麽一位炙手可熱的新貴,但她們之前的態度並不好,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懷恨在心報複她們。

    易地而處,王二太太若是雲舒瑤,她不會放過以前位卑時看不起她的人。

    所以她的大腦一陣發暈,“這、這可怎麽是好?”

    然後她就告訴了賈母,賈母瞪圓了眼睛,有著明顯的不敢置信,王二太太滿嘴苦澀:“老祖宗,是真的,今日頒發的聖旨,整個京城都傳遍了。”

    賈母一陣氣息不穩,王熙鳳連忙勸道,“老祖宗你千萬別激動,身體要緊。”

    她這一說身體,賈母就驚醒了,閉上眼睛表示自己累了,要好好休息,她不能再聽了,也不想再聽下去了,她還不想死。

    跟林家的關係已經這樣了,林家對賈家吝嗇幫助,現在這樣跟原來其實也沒多大差別,她不用著急,至於報複賈家,那應該也不會,宮裏還有娘娘和小阿哥在,哪怕雲氏是為了她生的孩子,也不會對原配家做的太明顯的。

    賈母勸著自己想開了,王二太太卻是越想,心裏那口氣越堵得慌。

    賈家十裏紅妝嫁了一個嫡女給林如海,現在林如海風光了,卻跟賈家無關了,真是越想越嘔血!

    讓王二太太嘔血的事還有。

    因為公開讓大家觀看莊子裏良種小麥的種植情況,真有不少人去看了,不乏經驗豐富的老農,這一去,看著那麥穗,心裏就大致有數了。

    沉甸甸的分量不會騙人。

    “這是怎麽做到的,我種了幾十年的地,沒有種過這麽好的麥子!”

    “這就是那堆肥得來的肥料嗎,我回頭也堆兩個試一試。”

    “快快快,那邊有塊地可以收割了,我們快去看看!”

    收割的人手不多,慢吞吞的,有些人還自帶家夥下地幫忙了,然後又幫忙打麥穗、晾曬,過秤的時候,圍了一堆人。

    “這剛好一畝地,居然收了二百零一斤!”

    “我家也有上等地,一家人常蹲地頭精心伺候,也才收了一百四十二斤麥子!”

    眾人嘩然,議論紛紛。

    “定豐侯肯定是天上的星宿,得了紫薇大帝的命令下凡來幫我們來了,吾皇英明神武,就是那紫薇大帝的化身!”

    “據說定豐侯已經研究了二十多年才得到的種子,她女兒還嫁入了皇家,都不曾懈怠!”

    “據說她研究的堆肥方法裏正都帶人去學了,要推廣開讓大家都學,說是對很多作物都有效!”

    “女子也未必不如男,看看定豐侯,古往今來,能憑借自己封侯的有幾個?”

    “據說定豐侯十分聰慧,喜愛讀書,擅長養花弄草,我女兒也十分聰慧,不知道定豐侯收不收弟子……”

    聽著這些誇獎的話,王二太太胸口更悶了,她也不是沒有見過那雲氏,哪有這些人說的那麽神奇?

    她就不信了,這些人種了良種小麥都會增產,到那時候,現在誇的人有多少,罵她的人就會有多少,或許還會被以欺君之罪的罪名打入大牢也說不定,她先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