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隨心所欲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3882
  第127章 隨心所欲

    雲舒瑤進行了反思,說她有沒有心什麽的,她是不承認的,隻是她這些年日子好過了,越來越隨心所欲了是真的。

    在一開始進林府的時候,她還是挺有職業素養的,剛進一個陌生的環境,當然要敬業一點,這時候表現很重要,會影響她在上級眼中的印象和薪資,所以她對直屬上司賈敏表現尊敬,林如海老太太那裏都會在節假日送上禮物,說些好話維持感情,她那也不是為了升職,純粹是為了日子好過一些,為了薪資,後麵她日子真的好過了。

    直屬上司賈敏去世了,兒子一天天長大,林如海又沒有第二個兒子活下來,她這個時候地位已經穩了,不用怎麽表現了,隻要她沒犯錯,基本不會產生什麽變故。

    她再怎麽表現,也升不了職,待遇也不會降低,這個時候已經相當於擁有了公司一部分的股權,可以拿分紅,那麽當一條摸魚的老油條不好嗎?

    她隻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想跟同事有什麽糾葛就不跟同事交際,這會影響她的分紅嗎?

    不會。所以她就隨心所欲了。

    ……這樣的話,從她不想產生過多交集的同事角度來看確實容易以為她沒有心。

    雲舒瑤反思了一下,知道了原因,但她並沒有改的意思。

    就算是嫁進來的正妻,跟婆家也很難處成相親相愛一家人,現在這樣就很好。

    ——

    瑛玉知道姨娘身子不好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回來,但她不是說回去就能出門的。

    做了人兒媳婦,回娘家就變成了一件難事。

    有些迂腐的,除了父母白事,幾乎就沒有了回去的機會。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流傳廣泛,不是沒有原由的。

    瑛玉和達春一塊兒回來,先去見了老太太。聽了祖母的話,瑛玉的眼眶頓時就紅了,站起身,搖搖欲墜,達春歎息一聲,扶著她離開了院子,去看梅姨娘。

    今日梅姨娘知道女兒回來,讓人好好的給自己梳洗上妝,看上去更有氣色一些。

    看到他們來了,梅姨娘很是歡喜,嘮嘮叨叨的說了許多話,瑛玉強忍住了悲傷,耐心聽著,也接過了她給她的幾個箱子,這就是姨娘留給她的念想了。

    她一輩子都不會動用裏麵的東西的!

    直到姨娘沒有力氣說話,昏昏沉沉睡去,瑛玉又守在她床前看了她許久。

    她看著病床上的姨娘,精神恍惚……姨娘她這樣看上去很小、很脆弱,好像下一刻就要消失了。

    她不明白。

    剛剛姨娘跟她說,對不起。

    為什麽要跟她說對不起?

    她說後悔了,讓她好好過自己的日子,無愧於心,日後才不會也後悔。

    問她後悔什麽,她又什麽都不肯說。

    離開院子的時候,瑛玉回頭看了一眼,姨娘……一個字都沒有提起梅家。

    之前她隔一段時間就讓她有機會多關照梅家,多照顧她舅舅他們的,發生了什麽嗎?

    瑛玉懷抱著不解,來到了雲姨娘這裏。

    她是來認錯的。

    “我姨娘她曾經說了一些不好的話……我是來代她認錯的,雲姨娘,對不住,多謝你不曾跟她計較。”瑛玉猜測這就是姨娘所說的後悔、對不起的人選。

    姨娘在後宅中接觸的人就這麽多,她對梅家之前是一直惦記著的,應該不會對不起梅家,那就是雲姨娘和楚姨娘了,她是知道的,自己姨娘那張嘴,有的時候真的是……勸了她也不聽,讓她很無奈。

    雲舒瑤有些訝異:“她說的?”

    瑛玉:“是。”

    雲舒瑤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雲舒瑤沒有說什麽原諒她、不介意之類的話。

    瑛玉也沒想著要雲姨娘開口說原諒,她有些羞愧:“我也要去楚姨娘那裏跟她說一句對不起。”

    雲舒瑤點點頭,“你等等。”她把之前梅姨娘送給她的盒子遞給她。

    沒什麽分量,裏麵的應該是銀票,雲舒瑤也不知道裏麵有多少,沒有打開看過:“你姨娘的,拿回去吧。”

    瑛玉看著這個小盒子,呆了一呆,隨即搖頭:“雲姨娘,你收下,這是我姨娘的賠罪,哪有拿回來的道理。”她更堅定了,那句對不起是姨娘對雲姨娘她們說的。

    姨娘或許受限於眼界沒有教育她太多東西,但她愛護自己的那顆心,是沒有變過的,親母女之間,哪裏來的對不起?

    怕她再推回來,瑛玉直接就走了,“雲姨娘,我現在去楚姨娘那裏了。”

    雲舒瑤隻好先把盒子放下,過後再給她也行。

    對不起嗎?這是臨終反思?

    雲舒瑤看向梅姨娘院子的方向,沒忍住歎了一口氣,她覺得,這話是梅姨娘對瑛玉說的可能性更大些。

    若是跟自己說的,之前就會說了。

    沒多久,梅姨娘就熬不住了,自吐血之後,活了四十三日,這還是周大夫盡心維持的結果。

    她的去世大家都心中有數,隻是瑛玉還是大受打擊。

    她雖然已經預料到了這個場麵,但等這一幕真的發生了,她還是受不住,躺在床上大病一場久久不見好轉,讓達春著急的在床前轉圈:“你上心,你怎麽就忘了我,你這樣,我也會傷心!”

    瑛玉不答,隻埋頭到他懷裏,大哭一場。

    瑛玉在這裏難過,在興台府的高姨娘在知道女兒逝世的消息後,呆坐在凳子上看著北方良久,眼淚慢慢的流了出來,“我的蕊雪啊,我的女兒……我連你最後一麵都沒見到……”

    林家那般家大業大都沒保住女兒這條命,女兒啊,你怎麽讓我白發人送黑發人?!

    高氏痛哭了一場,理智才慢慢回籠,心裏知道不妙,暗暗下定決心,日後外孫女那邊一定不能疏遠了。

    瑛玉本就與自己、與梅家隔了一層,想要梅家日後還能去京城發展,瑛玉這條關係是不能斷的。

    日後等林老太太和林大人去了,想必也不會再拘著梅家不讓去京城了,到那時候……

    不管有人悲傷還是歡喜,日子仍在一天天流逝,遠在西北某地的琛玉這個時候正在地頭田間,查看糧食的生長情況。

    他是縣令。

    一個貧苦地方的縣令。

    來到了這裏之後,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他的家世,沒多久大家都知道了。

    他們都默認為他來這裏沒多久就會高升離開,所以這裏的地頭蛇沒有怎麽為難他,他想做什麽也不會刻意為難,深刻體驗了一下什麽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但就算手下這些人沒跟他爭權,琛玉一開始如果不是有經驗豐富的師爺幫他理順,他也會手忙腳亂。

    在官場上來看,縣令官職不大,但是對這一縣之地來說,就是他們的天!這些百姓的吃飽穿暖,生老病死都跟他息息相關。

    理順了之後,琛玉就做了一個勤勉的上官,帶著手下的縣丞等人經常跑來跑去,鄉下也沒少去。

    在種地這方麵,他不是經年的老農,卻也能說得上經驗豐富,每年他都扛過鋤頭,拿過鐮刀,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人,看他對農事說的頭頭是道,那些地頭蛇也不敢隨意搪塞他。

    看著時節,琛玉把姨娘給他的那些種子種了下去。

    因為姨娘的態度,琛玉很慎重,相關的人手也是刻意選拔過的,還在旁邊開了一些田地當做對照組。

    他剛拿到種子的時候就發現了,從賣相上來說這些不同的種子不愧是姨娘精挑細選出來的,顆粒都很飽滿,但要說有什麽讓人驚豔的表現,琛玉還是不相信的。

    選擇良種有不少人在做,就是普通鄉間的老農也是一直在做的,每一次的播種,都用最好的做種子,一代又一代,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一個讓人欣喜的結果。

    不信歸不信,琛玉還是很上心的,等到這些種子長出來之後,琛玉來對比了,之後發現跟對照組有不小的差異。

    對照組的田裏大都是整齊的,而姨娘給他的這些種子,這一片高,那一片地,這一片粗壯,那一片纖細,看上去就不齊整,但確實有些看上去很好。

    等到成熟了,有些小麥十分表現的優異,數量多,顆粒飽滿,有香氣,簡直可以當做祥瑞敬獻給皇上了。

    琛玉十分震驚。

    這就是姨娘這些年辛苦的成果?這麽厲害的種子已經培育出來了?

    但再看看旁邊,琛玉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又冷靜了。

    旁邊那一小片稀稀疏疏的,比下等田裏的收成還差。

    但這用的卻是同一個袋子裏的種子。

    琛玉懷疑起來,是不是路上不小心跟別的袋子裏的種子混淆了?

    不然怎麽差異這麽大?

    差異大的不是隻有這一處,這個小莊子的田地不多,伺候的人卻是廢了老多功夫了,就是因為這不同的表現,不精耕細作絕對伺候不來。

    莊頭有些戰戰兢兢的站在縣令大人的旁邊,說別的都是磕磕絆絆,但一說到地裏的這些東西,他就滔滔不絕起來。

    這塊地長的好是用了什麽施肥的,那塊地絕收是因為被蟲子吃光的,那邊的地一旱就焉了的……

    琛玉都記了下來,然後去村子裏看百姓的收成,對比一下,然後把稅收的事也一塊兒督促了,跟著他跑來跑去的縣丞和衙役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圈,心裏十分無力。

    如果不是縣令大人的吃穿用度和談吐不是寒門可以供養的起的,他們真的懷疑他的出身。

    他怎麽這麽喜歡往鄉下跑?

    而且他不僅跑,還喜歡跟百姓說話,說家裏的收成,說家裏的孩子上學情況,說稅收徭役……之前這裏還能做些手腳潤潤手,現在基本沒了,大家不敢再插手了,縣令大人是真的會發現的,被他發現了,那就要被罰了。

    在這地方本來就沒有什麽外快,現在好了,外快的途徑又少了一個,如果不是大人想辦法引了不少商人歸來中轉,他們日子可能都要過不下去了。

    琛玉才不會管他們心裏怎麽腹誹。

    怕苦怕累?他一個縣令都要經常跑鄉下防止出現意外,曬黑了幾層,

    想都別想,都給我動起來!

    至於之前的那點手腳,隻要不過分,琛玉也就睜隻眼閉隻眼,水至清則無魚,若是強求天下都是清明,琛玉覺得比登天都難,他不會那樣苛刻自己。

    而且說到底,還是這裏太窮了。

    不僅是百姓窮,這裏的官府也窮,窮到有個什麽意外,連衙役的月銀都發不起,現在開了商路,來往的商人多了,稅收也多了,才緩了口氣,琛玉相信這裏會越來越好的,若是那一小片豐收的小麥明年還能繼續這樣,那這小地方或許還有名揚天下的機會……

    雲舒瑤收到了兒子的信,說了那些種子的收成,還主動說了下一年會繼續種下去,雲舒瑤欣慰的點點頭,看來是引起他興趣了。

    對這個結果她不意外,那些種子就是她送出去的。

    這也是充實“證據鏈”的一環。

    好東西,總是來之不易的。最近彈窗厲害,可點擊下載,避免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