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我是……生怕有個萬一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6534
  第119章 我是……生怕有個萬一

    太子是一國儲君,是這個國家的下任繼承人,在這個身份確定的時候,就會有一大堆人主動或者被動的站在太子的背後。

    太子,在儒家代表著正統。

    而現在這一道聖旨下了之後,正統被推翻了,他做了那麽多年的太子,況且前期他的表現一直很優秀,圍繞在胤礽身邊的人就更多了,現在他被廢了,諸多太子黨人人自危,還有許多人上奏折希望皇上能夠收回旨意。

    相對應的,大阿哥的勢力大漲,聲望也大漲,一時風光無二。

    賈家在家中閉門不出,心中忐忑,太子被廢了,皇上沒有收回旨意,而且一些跳起來希望皇上能夠收回旨意的奏折都被留中不發。

    從皇上的態度來看,沒有清算太子身邊人的意思,但大阿哥不是這麽想的。

    有句話叫做牆倒眾人推,太子手底下的人就沒有做錯事的嗎?

    有。

    隻是之前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要麽掃尾,要麽擱置,現在就被想要徹底將太子拉下馬的人抓住機會,一一彈劾,想要肅清太子背後的勢力。

    站在太子那邊的人多,賈家也在其中,但因為賈家遠離朝堂多年,開始沒幾個人想起來賈家來,從這就能看出賈家現在的地位了,不過相對應的,王子騰被彈劾了好幾回,還有其他四王八公,還有實權的,都被彈劾了。

    一時間,都特別安靜,有些被彈劾屬實的,也不想著走關係,而是直接壯士斷腕。

    遲了一些,賈家也收到了彈劾,雖然彈劾賈家的人不多,也足夠賈家一腦門汗了,顧不得別的,賈赦登門拜訪林如海,希望他能指出一條明路。

    賈政也一塊來了,苦著臉,這個時候也顧不上什麽麵子不麵子的了。

    林如海:“你們不必如此擔心,如果屬實,及時補救。”賈家在太子那邊沒多重要,犯下的錯也不重,有祖上的榮光在,皇上不會太狠心的。

    不過這話就不必對他們說透了。

    賈赦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妹夫,大阿哥那邊有門人來送話了,現在大阿哥……是最有希望的。”他們是有些心動的,卻拿不定主意。

    林如海頓時眉心緊皺:“何必?”

    現在大阿哥看起來是勢大,但一旦參與進去了,想要抽身就難了,而且這樣轉投,對於太子來說就是背叛!

    這一頭林如海在和他們兩個說話,另一頭王熙鳳也求到了林黛玉那裏,她連自己兒子都抱著過來了。

    出了這樣的事,她沒法安心,她也知道這個表妹不能決定那些大事,她來是求她幫忙寄存一些銀子,她送上一個盒子:“這是我的嫁妝壓箱銀,好妹妹幫個忙,要是沒事,就是虛驚一場,要是有什麽,就能派上大用……我是生怕有個萬一。”

    最近因為太子被廢,大阿哥對下一任太子表現的勢在必得,不少太子的人都被盯上了,有罪的一一清算,王熙鳳這是害怕了,太子,多尊貴的人啊,說廢就廢了,她也不是沒有拿家裏的名帖出去,仗勢欺人這一點肯定有,所以用盒子裝了一萬兩的銀票,要是真有什麽,她們也不用喝西北風。

    林黛玉看都不看,原樣推了回去,“二嫂嫂說的這是什麽話,假如賈家要是真的發生了什麽,妹妹不會袖手旁觀。”

    母親的嫁妝全部留給了她,當初母親出嫁時是榮國府最昌盛的時候,嫁妝十分豐厚,除了母親留給她的嫁妝之外,每一年祖母和父親都會給她添置東西,她的手上真不缺錢。

    要是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她會幫忙護住賈家的女眷和孩童,現在收了銀子又算什麽。

    王熙鳳聽出來了,抱著兒子歎了一口氣,她生了兒子之後,膽子真的變小了。

    她這也是被一些事給嚇到了,擔心若真的有個萬一,多一條後路。

    黛玉提醒她:“二嫂嫂,薛家現在還住在榮國府,你得要多留心才行。”王熙鳳不由凜然,她也是知道她那表弟做了什麽糊塗事的,艱難的點了點頭,“多謝妹妹提醒。”他出去喝酒喝多了,鬧起來發生衝突不是一兩回了,確實要把表弟看得再嚴格一些,這個時候,賈家不能冒頭,薛家也不能。

    等到賈赦他們回去,賈母看到他們的臉色,就猜到了,果然,從兒子口中聽到了對投靠大阿哥的不讚同,她沉吟了一會兒,道:“我們先看看。”

    賈家到底遠離朝堂了,沒法第一時間把握住皇上的心思,現在皇上對太子不滿,若是對大阿哥也不滿呢?

    他們不用等太久,應該就能知道了,而且他們不答應,想必大阿哥也不會對他們怎麽樣。

    大阿哥身後的八阿哥和賈家不是沒有關係的。

    “這段時間是特殊時期,大家都在家中別出門。”她看向王二太太:“薛家那邊你出麵。”

    王二太太知道她的意思,點頭應下了,她有問過娘家,結果都是一樣,沒有拿定主意,讓他們約束好自己,過了這段風頭再說其他。

    他們家這情況還算好的,沒有白事也沒有喜事需要辦,有那些定了最近日期要成婚的,現在都悄無聲息的延後了。

    有些人更是連延後的機會都沒有了。

    王二太太看著賈母這不動如鍾的模樣,利落的去了梨香院。

    等人走了,就剩賈母一人,她跺了跺手中的拐杖暗自慶幸,慶幸元春當初沒有成功去到太子身邊,不然現在她們家就要完蛋了。

    元春許久沒有消息了,迎春也是,賈母不由歎氣,元春就算了,她在宮內,現在肯定是傳不了消息的,迎春明明在宮外,她這性子啊,賈母搖頭。

    現在八阿哥的兒子都有了,她就算是生個女兒也好啊,現在就等等吧,他們家雖然是站在太子的身後,但一開始也是皇上的意思,他們除了獻上一些銀子也沒做什麽,皇上應當不會清查的。

    大家都在關注著皇宮的消息,阿哥們也不例外。

    太子被皇上圈禁在了鹹安宮,一開始是由大阿哥看管的,但他和太子是老冤家了,現在太子一朝落難,太子身邊的人都被大阿哥給清算了,一個個被送進了刑訊室,而且太子的進言渠道也被禁止了,據說太子也被苛待,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知道,心生不滿,因此四阿哥得了一項任務,一起看管太子。

    四阿哥:“……”

    這是看管太子?還是看著大哥別太過分?

    不管心底下的心情如何,他去了鹹安宮,發現太子的住所空無一物,寒冷的天氣下別說炭火,連厚實的衣物都不足,吃的也是冷飯冷菜,身邊無人照料,二哥的身體冷似冰霜,已經在高熱了。

    若是他出事了,絕對會被牽連。

    四阿哥讓人送了衣物熱飯,還讓人去拿了藥丸子過來,大阿哥嗤笑:“老四,現在你做什麽好人?”當初太子可是把他從台階上踹下去,致使他暈厥的,之前因為君臣有別不敢吭聲,難道心裏真沒有絲毫芥蒂?

    四阿哥當做沒聽到:“大哥,這是我的職責所在。”

    回去後就寫了密折如實稟報,加上大阿哥大放厥詞言可代皇上斬前太子的話,沒多久,皇上說大阿哥秉性燥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的話就傳了出來,徹底斷了大阿哥的繼承之路。

    毫無疑問,大阿哥及大阿哥身後的勢力被狠狠打擊了,但他很快重整旗鼓,推出了八阿哥:“術士張明德說過,老八必大貴。”

    皇上聽了,麵上不動聲色,但回頭就讓九門提督托合齊把張明德逮捕了,之後又有三阿哥來舉報大阿哥,“通過蒙古喇嘛巴漢格隆等人,魘鎮太子……”

    皇上聽了,怒急攻心,在袖子底下的手都在顫抖,不久,之前聲明赫赫的大阿哥也被圈禁了,還是永久圈禁。

    之前最有可能登上皇位的兩個人,現在看去都沒戲了,

    三阿哥現在占了一個長字,然後就是承接了大阿哥勢力的八阿哥,他本就有賢名,現在這名頭越發廣了,有許多人投到了他名下,儼然是下一任太子的有力競爭者。

    賈母為此喜不自勝,就是賈赦賈璉等人也樂了,幸好他們之前沒有答應轉投大阿哥,現在皇上把他也給收拾了,反倒是八阿哥起來了,要是他真的贏了,迎春是皇上指過去的,等他登基了,封了一個妃位不過分吧?

    賈璉:“咱們是不是要表示一下?”

    王熙鳳:“用送東西給迎春的理由?”

    賈璉:“可以可以,這本來也是應當的,抓緊時間。”

    現在八阿哥熾手可熱,他們要是去的遲了,就不好了。

    他們在那邊高興,王二太太的臉拉的老長。

    如果是這樣的話,她倒寧願登上皇位的是三阿哥。

    ……

    一場戲碼接一場戲碼的上演,讓人眼花繚亂,雲舒瑤看京城裏的氣氛鬆快了些,就準備動身了。

    這些朝堂大事,本也跟她沒有關聯,因此她對現在的紛紛擾擾很淡定,雖然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但康熙朝的二廢太子事件還是很出名的,現在太子被廢,但過後他會重回太子寶座,之後就是他

    雲舒瑤留在京城也沒有什麽事兒要做,還不如去白麗縣,《百物圖》上寫的時間快到了,要是沒有別人知道的話,她去到那裏或許能趕個正好。

    她去白麗縣也是有正經名頭的,她讓父親幫忙買了一個莊子,送了不少種子過去,有糧種,也有一些水果幼苗,現在過去看看說的過去。

    家中的中饋兒媳婦接手了,她也過了剛接手手忙腳亂的時候,而且還有林黛玉在她身邊幫襯著。

    在兒媳婦管家的時候,孩子就送到老太太那裏,老太太幫忙看著,等她忙完了,再把孩子接回去。

    由兒媳婦接手中饋名正言順,老太太對重孫也是恨不得捧在手心裏,恨不得把孩子抱到身邊來,隨時能看見他,現在這樣,她們的需求都能滿足。

    雲舒瑤當然也疼愛這個孩子,血脈相連,怎麽會不喜歡?

    有些舍不得,到底還是怕生了變故,按照原計劃出門。

    在這方麵雲舒瑤覺得林家相當開明,她想要出門,隻要理由過得去,他們是不會阻止的。

    琛玉對她自己去白麗縣那邊不太放心,如果他不需要每日去翰林院的話,他是想要陪著一起去的。

    不過跟雲家那邊說了之後,那邊兩個舅母也會帶著孩子跟著一塊兒去,他放心了不少,雖然姨娘武力值出眾,但這也是出遠門了,有人互相照料當然更好。

    雲舒瑤沒有去過白麗縣,雲衡雲晏都帶著孩子去過,兩個弟媳也去了幾回了。

    他們分別從家門口出發,出了京城大門再匯聚到一起。

    雲舒瑤有兩個弟弟,長弟娶妻陳氏,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雲魏今年十二歲,女兒雲玲八歲。

    二弟娶妻楊氏,育有二女一子,長女雲琪今年十歲,次女雲琳今年八歲,兒子雲栩今年六歲。

    現在她們把孩子都帶來了,她們這一走,家中就剩兩個弟弟,這也沒什麽好擔心的,長這麽大,又不是不會照顧自己,她們去的時間不會太長。

    從京城到白麗縣如果一路快馬的話要一天時間,她們這一行人有婦孺有幼童,當然不能走的太急,這一來一回在路上就要用去四天時間,雲舒瑤計劃中去到白麗縣待幾日就有結果了,順利的話,十日內就能回京。

    京城有不少大臣把地買到了白麗縣,誰叫京城周邊的地早就被圈完了呢,因此這一路是平坦的,沒有什麽路匪。

    她一人一輛馬車,兩個弟妹帶著孩子分別一輛馬車,不過隨後沒多久,陳氏就在休息的時候帶著兒子登上了雲舒瑤的馬車,來和她說話。

    兩個弟妹中,雲舒瑤和陳氏往來更多,也更熟悉,因為二弟妹和幾個孩子是在二弟中進士之後才搬到京城的,之前他們跟在父母身邊。

    她說要來聊天,雲舒瑤一開始以為就是閑聊打發時間,不過隨後陳氏讓雲魏回了自己的馬車上,雲舒瑤就知道,她有別的話想說。

    什麽是不能當著雲魏的麵說的?

    想到雲魏的年紀,雲舒瑤猜到了。

    陳氏要說的確實也是這個。

    雲家是漢籍,不用選秀,這個年紀可以定親了。

    “姐姐,孩子到了年紀了,我們給他相看了一些人家,都有些不足。”

    不是背後有哪位皇子,就是家裏的長輩或者女孩本身有不合適的地方,夫妻兩個看來看去,都沒相看到如意的,這才想著能不能請大姑子幫忙看看。

    林家的人脈比雲家廣。

    陳氏:“我們知道自家事,也沒想著高攀,高門嫁女低頭娶婦的道理我們懂,隻是魏哥兒是我們這一脈的長孫,日後要頂立門戶,他的妻子人選要更慎重些。”

    雲舒瑤明白,“這事我記下了,他年紀還小,可以慢慢找。”

    陳氏苦笑:“我明白,隻是那些好人家的女兒多是這個年紀定親的,太遲了,她們都定親了。”

    雲舒瑤也不由歎氣,確實:“我回頭讓婉欣多注意些。”

    陳氏笑著道謝,然後就跟雲舒瑤吐起了苦水,雖然雲家沒有官位顯赫的人家,但雲家有顯赫的親戚,還有珞玉進了阿哥府,難免被卷進了漩渦中,哪怕是旋渦的邊緣,也不是一般人能安然脫身的。

    “姐姐,夫君他的意思是若是有合適的機會外放,你覺得合適嗎?”

    這是想要避開京城亂局的意思。

    雲舒瑤:“我回頭問問。”

    看她二話不說答應了,陳氏心裏鬆了一口氣,家中提過很多回,盡量不要麻煩這個大姑子,有什麽事自己解決,她們也是這麽做的,但現在京城風起雲湧,他們想要避開不難,隻是去的地方需要好好斟酌。

    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避開這個旋渦的。

    到白麗縣了,林家和雲家的馬車分開,雲舒瑤去了林府的莊子,她帶了不少東西,明日再去雲家,雲家的馬車自然是直奔雲府。

    去到莊子的時候,下人們提前收到了通知,已經在候著了,她要住的地方也提前收拾了出來,雲舒瑤直接入住就可以了。

    這裏的莊子當然沒有多精美,但地方夠幹淨,齊整,這就足夠了。

    雲舒瑤翌日帶著禮物去看父母,宋氏笑成了一朵花。

    孫子孫女在身邊,女兒也來了,她上下打量一番,沒發現哪裏不好,滿足的看著女兒,回頭又看看兒媳孫子孫女,天倫之樂就是這樣了。

    和宋氏在一起說的是家常,然後雲舒瑤和雲慶梁去了書房,讓下人離開,打開門窗說起了朝堂之事。

    雲慶梁憂心忡忡,“京城最近發生這麽多事,你們還好嗎?”他用手指比了個四的手勢,“他那邊可有什麽動靜?”

    現在大阿哥、二阿哥沒了可能,就把邊,德妃娘娘雖然出身包衣,後來卻是抬旗了,現在更是四妃之一,最主要的是四阿哥被佟佳氏撫養過,她在去世前被封為皇後,那四阿哥就占了半個嫡子的身份,可以說得上貴字。

    八阿哥不用說,他現在接受了大阿哥的實力,加上本身賢名在外,是呼聲最高的。

    不過四阿哥在朝堂上的名聲不怎麽樣,也沒有露出過奪嫡的野心。

    相比起三阿哥受文臣的擁戴,八阿哥的左右逢源,四阿哥可能性不太高。

    雲舒瑤隻說了一句:“父親,天家的事說不定,據聞皇上時常提起太子。”

    雲慶梁一開始不懂,但隨後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太子是皇上一手撫養長大的,在他身上傾注的心力和感情超過了所有兒子,現在太子雖然是被圈禁了,但他的勢力沒有怎麽受損。

    皇上莫不是後悔廢太子了?

    但就算後悔了,皇上說廢也廢了。

    在用過飯後,雲舒瑤就提出要去牙羅寺裏上香,問宋氏他們去不去。

    《百物圖》上麵標注的地點就在那牙羅寺附近的山裏,她隻要借口去那裏上香,然後在周圍散步的時候路線歪上那麽一歪,應該就能找到了。

    隻要真有靈植,雲舒瑤相信這麽近的距離應當是沒問題的。

    宋氏沒有懷疑,“牙羅寺附近的梅花開了,我們正好去賞梅……”

    雲舒瑤一連去了三天,把牙羅寺周圍的景色都看了一個遍,順利的在一個隱蔽的石潭裏找到了一朵盛開的蓮花,那個石潭被那一僧一道設置了障眼法,她好不容易才破開,守了三日後,成功收獲了九顆蓮子。

    她把這九顆蓮子依次服用了,吃下最後一顆後,雲舒瑤異能成功突破了七級的關卡。

    她全力以赴的話,一日內就能催生水稻小麥數個來回。

    這就是天材地寶的功效,不怪那麽多人為了這些寶貝費盡心思,如果她老實一步步走,想要升到七級,保守估計需要十年。

    而現在,服用一顆對的靈植,隻需要幾天。

    要是她會煉丹的話,效果還會更好,現在直接服用,按照《百物圖》上說的,有些牛嚼牡丹了。

    但再牛嚼牡丹,雲舒瑤不會,也不知道什麽煉丹的途徑,也隻能這樣。

    而且異能等級更高了之後,雲舒瑤可以感覺到異能和修煉是有些共通之處的。

    隨後雲舒瑤去莊子的田地轉了兩圈,挑了不少小麥優質種子。

    這裏種植的小麥用的都是她送過來的種子,比一般的小麥表現的更好一些,但還是老樣子,性能不夠出眾,而且性狀也不穩定。

    然後她用了蓮花所在的石潭潭水,再試著用異能催生,發現這些小麥比她之前催生出來的小麥種子植株更高、根莖更粗壯、結出的果子更飽滿,相比起沒有優選過的小麥,它一棵結出的果實能提升三成左右!

    那石潭水看著平平無奇,實際上也是好東西,雲舒瑤當然不會錯過,用儲物袋收了不少。

    她決定反複用這石潭水來養小麥,看看這些性能能不能穩定,沒有異能提供後,又能不能繼續延續下去,另外還要看看抗倒伏、蟲害、天氣等各種因素的綜合,若是都能過關,這就是她想要的良種了。

    雲舒瑤都不由有些感慨,這麽長時間了,她費了這麽多功夫,良種提升的特性有優勢卻不夠出眾,現在總算看到了希望。

    在回去的路上,雲舒瑤心情都是愉悅的,帶了不少東西回京,不過現在帶的東西旁人知道了肯定會奇怪,因為她帶的不是什麽特產、禮物,而是小麥、還有用壇子裝著的清水。

    回到了京城,迎接她的琛玉看到了這些東西:“……”

    帶小麥就算了,還帶水,這是姨娘的什麽新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