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召見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3391
  第79章 召見

    琛玉過起了走讀,偶爾住讀的生活。

    平日裏多是在林府住的,早出晚歸,要是夫子那邊有什麽活動,或者有什麽事吩咐,他就會在他夫子那邊小住幾日。

    那位徐先生是個妙人,熱愛出遊,今日可能在小舟上遊湖,明日可能在田邊和老農聊天,後日可能就在山上登高遠眺。

    日常活動多姿多彩。

    林如海時不時出一份考題給兒子,確保他沒有玩野了,就不管了。

    每個人有每個人帶徒弟的風格,當初在給兒子選先生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徐先生的品性了。

    要是介意,當初就不會讓兒子去給他遞上拜帖。

    這種專業性質太強了,雲舒瑤早就不知道兒子學到哪裏了,她也不會為此焦慮,隻要保障他的後勤,就可以了。

    她現在每天都要關注一下小道消息。

    比如現在聖駕到哪裏了。

    做了什麽。

    召見了什麽人。

    當然,說了什麽是肯定不知道的,上麵那些信息也不一定準確,但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新聞還是挺有趣的。

    而且這回皇上帶了太子和十三阿哥,還有人給兩位阿哥獻美,這類的新聞,是傳的最快的。

    比如雲舒瑤就聽到康熙聖駕一路向南,到了金陵,下榻甄家,甄家送上奇珍異寶無數,然後甄家女成了太子侍妾的故事,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她差點就要信了。

    雲舒瑤問林如海:“是真的嗎?太子收了甄家女?”一雙眼睛裏滿是八卦的味道。

    至於說他不知道?

    不,八卦是天性,更何況這還不算單純的八卦。

    林如海沉默了一會兒:“是收了。”

    雲舒瑤:“我還以為是純粹的謠言,跟之前要說給你的甄應嘉堂妹有關係嗎?”更加興致勃勃了。

    林如海無奈:“你不是知道了?”

    是的,這個太子侍妾,就是之前甄家想說給林如海當繼室的人,這頭林如海拒絕了,回頭她就成了太子的人。

    這速度,這效率,沒的說啊。

    聽到林如海確認了就是那個人,雲舒瑤臉上抑製不住笑,這實在是有點可樂啊。

    林如海斜著眼看她,雲舒瑤就斂了笑容,義正言辭:“甄家真是太過分了!”

    林如海:“這算什麽過分,既然我拒絕了,對方適齡,自然該給她再尋良人。”林如海不會為了這個生氣,讓他不虞的是別的方麵。

    甄家,太高傲了。

    在康熙在金陵停留的時候,有人送上了一封請帖。

    當初林如海初來揚州,因為薛家勢力範圍就在這一片,他還借過對方的勢。

    這就是薛家。

    薛家家主妻子還有一雙兒女上門現在都在揚州,想要擇日上門拜訪。

    林如海收到了這封帖子,問琛玉:“你先生是不是要帶你去參加詩會?”

    琛玉:“是。”

    林如海點頭:“既然如此,就在詩會後吧。”

    這個詩會一年兩次,春秋各一次,是揚州及附近最有名望的詩會,要是能在此次詩會表現優秀,很快就能揚名。

    薛父收到了回帖,看了看日期,就知道為什麽會挑這一日了,他不由得關注起這一次詩會的表現了。

    詩會,考的自然是詩,但君子六藝,其他的也會隨機抽查。

    林大人的獨子在這一次詩會大放異彩,奪得頭籌。

    他今年不過十六而已。

    薛父看了看自己那已經十二歲,一本書都沒讀完的獨子,羨慕了。

    琛玉被冠以少年才子的名號,雲舒瑤問他,“高興嗎?驕傲嗎?”

    琛玉誠實點頭,然後又搖頭:“一開始誇我還是很開懷的,然後我去查了一下往年的頭名,和被傳少年才子的人數,還有他們現在的情況,我已經冷靜下來了。”

    雖然這個頭籌是他憑本事得來的,讚譽也多,但之前有這個待遇的人也不少。

    很多也是有真才實學的,隻是能有大出息的,還是少數,被誇一誇,不算什麽。

    而且他這次揚名這麽快,也有父親現在就在揚州執掌大權的緣故,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討好父親,他別說有些讀書的能耐了,就算沒有,隻是一頭豬,想要出名他們都能幫忙把名聲給傳出去。

    不能太當真。

    而且那些鹽商還是想要鹽引的,為了鹽引,無所不用其極,“還有在花樓傳唱……”說到一半,琛玉閉嘴,他說漏嘴了。

    舒瑤就斜著眼睛看他:“你點了姑娘?你自己也學醫,有些話我不用多囑咐你也知道,而且,花樓,你知道這是個能奪人魂誌的地方?”

    琛玉乖巧點頭:“姨娘,我知道,我隻是去坐一坐,什麽都沒做,酒我都沒喝。”

    那酒裏多少放了一些東西“助興”,他聞出來了。

    有的人想要,但他一口都不想喝。

    雲舒瑤:“你心裏有數,要是做了什麽不該做的,別怪我教訓你。”

    應酬去坐坐就算了,敢點姑娘,嗬嗬。

    她管不了別人,自己兒子還是能管一管的。

    琛玉正襟危坐,感覺皮有點發緊:“姨娘,我保證。”

    然後立刻轉移話題:“姨娘,我去船上吃了一道燜河鮮味道極其鮮美,隻是需要用到的魚不好打,我定了兩份,今晚會送過來,姨娘你嚐嚐……”

    可能是因為姨娘一直很重視口腹之欲,琛玉和珞玉在有條件的時候都不會委屈自己的嘴巴,在外麵吃到了好吃的,家裏又沒有的,會帶回來,家裏人吃一份,然後再一份給廚娘研究,能研究出來更好,研究不出來也沒事。

    翌日就是宴請的那一天,薛父看到林如海還有他旁邊的琛玉的時候,眼裏的羨慕都要溢出來了,“恭喜林大人,虎父無犬子,林公子的才名很快就會輻射整個江南,乃至整個大清了。”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家的,實在頭疼。

    林如海臉上的笑意都因為他這一誇更盛了兩分:“薛公謬讚了,他這要是運氣,這就是蟠哥兒,我記得才十二吧,一表人才啊。”

    薛蟠這個頭比同齡人要高,有些胖,看上去就壯,看上去就知道是個養的住的。

    就是看上去性子確實不大穩當,那雙眼睛滴溜溜轉,臉上還有些蠻橫氣息。

    兩人進入了商業互吹階段。

    琛玉笑聽著,在剛看到他的時候還有些意外,等告一段落才問:“薛叔叔,怎麽看你消瘦了這許多?”

    薛父笑了笑:“前不久病了一場,最近才養好身體。”

    林如海:“原來是這樣,薛公還是要多加小心。”

    他們在那裏寒暄,那雲舒瑤和薛太太,還有薛寶釵在內宅說話。

    薛寶釵今年十歲了。可以看得出是個美人胚子,而且她性格還是比較活潑的,就像是很多被父母寵愛的小姑娘的樣子。

    她們第一次見麵,而且身份有別,所以就說一說花草,說一說首飾,再說一說兒女,彼此互誇一下,再吃點喝點什麽東西,時間就過去了。主場是男人那邊,薛父帶著妻小一塊上門表示的是一種態度。

    然後雲舒瑤就不再出門了,提前讓人買了一些物資堆在庫房,也就是林如海管的是鹽務,其他管民生治安的大人已經把揚州城來回給篩了好幾遍了,確保之前鬧事的鹽商們不會再死灰複燃,市容市貌等等也都給檢查了好幾遍,而且有些人家還被提醒了一些“內容”,要是萬一皇上有好興致把他們叫了過去,好讓他們知道應該怎麽回話。

    這就是麵子工程了。

    他們在這邊是無法知曉皇上什麽時候過來的,就算等的著急了,難道還能催著他往這邊來?

    要是有什麽感興趣的事情,多待一陣也是正常。

    不過到底康熙不是一個耽於享樂的皇帝,他來了。

    林如海本來就是第一批次去迎接的人,然後就被留下了。

    林如海早就做好了準備,提前寫好了厚厚的折子,準備好了腹稿,隻等著皇上召見。

    他當天沒有回來,雲舒瑤讓人送了換洗衣物過去,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有人來傳話說,是讓雲舒瑤和琛玉都換衣服去見駕。

    衣服早就準備好了,換上,過去路上雲舒瑤有些激動,雖然但是,這可是一國元首!近距離見麵、近距離說話,還是挺容易讓人激動的,同時又在心底裏暗暗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因為這是個一言不合對方就可以砍你腦袋的時代,注意些是必須的。

    她和琛玉被帶過去的是一個涼亭,涼亭外麵站了一些護衛,裏麵坐在主位,穿著黃色服飾的就是康熙了。

    這個時候的康熙,五十多歲,保養的很好,看上去要比實際年紀要年輕不少,林如海在他的下手坐著和他下棋,看到他們來了,康熙放下了一枚白棋,暫停。

    雲舒瑤請安,康熙:“你就是雲氏?”

    他打量了一番,是個美人,還是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美人:“你是怎麽想到的曬鹽法?”

    雲舒瑤早就想好了理由,在和老太太、林如海說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

    總之就是林如海的任命下來後,因為他的職位,她想要幫忙,加上她經常下廚,看多了廚娘做菜,偶然有一次泡了鹽水沒有喝,放在那裏,結果暴曬了一天後,水幹了,碗底卻有白色的粗鹽結晶留在那裏,就此受到的啟發。

    “那烈酒提純又是如何想到的?” 這麽長時間,康熙已經確認了,烈酒確實對戰場上的外傷治療有奇效,可以挽回不少受傷士兵的命。

    雲舒瑤:“提取花露水受到的啟發。”

    康熙看她不卑不亢的樣子,對著林如海笑了笑,“卿家有福氣。”

    然後問雲舒瑤:“你立下大功,可有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