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對比出差距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6281
  第38章 對比出差距

    兄弟兩個到了院子,自有丫鬟來幫忙洗漱,又吃了一些東西墊底,兩人倒頭就睡,撐不住了。

    因為太累,還都發出了鼾聲。

    睡了一覺醒來,剛發出點動靜就有丫鬟們進來服侍。

    京城距離安麟府並不近。

    他們兄弟兩個一路快馬加鞭,哪怕賈珠有些身體不適都不曾停下來。

    就是因為要趕時間,要是晚了,林家就要算著日子扶靈回姑蘇了。

    現在兄弟兩個在姑母靈前親自上了香,這才安心。

    他們趕上了。

    明日,琛玉就要啟程扶靈回鄉了。

    醒來後,兄弟兩個自然要去拜見林府的老太太,這是禮數。

    因為身懷有任務,兄弟兩個在去老太太院子的路上一邊觀察,一邊思索。

    林府上上下下忙而不亂,主子說到底,也就那麽幾個。

    除去還未長成的表弟表妹,也就是老太太和姑父兩個人。

    想到給姑母上香時看到那些林家族人,賈璉心裏不禁有些複雜。

    聽說,之前姑父跟宗族那邊不僅血緣關係遠了,也並不親近,現在看來,早就發生了改變。

    宗族的力量毫無疑問。

    不知道他們對姑父之後的嫁娶有沒有什麽想法,若是有的話,到時候他們賈家身為原配娘家,又該是如何行事。

    當下要是原配去世了,續娶一般都會征求原配娘家人意見,這多是為了原配留下來的子女考慮。

    要是原配娘家不同意,鬧崩了把原配嫁妝拉走的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所以續娶會考慮原配家的意見,尤其是在有未長成子女的時候。

    為了持續兩家的姻親,就有了把原配的妹妹、堂妹表妹等嫁過去為繼室的情況。

    這樣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原配子女有親姨母照顧,不用擔心孩子被苛待,另一個就是不用擔心姻親關係斷絕,兩家人可以繼續互為臂膀。

    在收到了他們姑奶奶去世的消息之後,悲傷之餘,他們不得不考慮起這一個現實的問題。

    他們賈家的姑奶奶並沒有親生子,而這位前程大好的姑爺年紀將近四十了。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歲已經是當祖父的年紀了,但再看姑父的官位,哪怕他年紀大了,肯定會有不少人家願意把花季女兒許給他。

    一來就是三品誥命夫人,更妙的是他膝下還沒有嫡子。

    想要拚一把的人不會少。

    賈璉也是這麽覺得的,姑父續娶的可能性很大,要是他再續娶了,又跟賈家沒關係,不用想也知道繼室對他們原配一家也就是麵上情,要是有嫡子的話,更是隻會親近繼室那邊的親外祖家。

    這當然不符合賈家的利益。

    甚至對於賈家來說還不如庶子當家,那樣的話賈家還是林家唯一的外祖家。

    在他們出門之前,兩府的人就在商量府裏有誰合適。

    姑母這一輩,榮寧兩府都沒有適合的女子,隻能往族裏找。

    但是族裏有出息的人家……上不得台麵。

    送過來當繼室不太夠格,頂多是當個妾。

    是要送一個妾過來,還是在姻親家裏找一個適齡的女子為繼室?

    比如史家或者王家。

    賈璉知道為什麽他們不想斷了這一門親。

    榮國府和寧國府現在最有力的姻親一個是姑奶奶嫁的林家,另外一個是王二太太所在的王家,王子騰繼承了祖父在軍中的人脈,發展勢頭同樣很好。

    但賈家的定位,是要武轉文的。

    林家,就是文。

    珠大哥哥天縱之才,十四歲就考取了秀才。

    老祖宗他們對珠大哥哥抱以厚望,還想著姑父日後能夠拉珠大哥哥一把。

    最後商量的結果是,要是姑父續娶,由賈家牽線敲定繼室人選,好方便照顧黛玉。

    黛玉表妹還這麽小,給別人他們也不能放心。

    賈珠不由得掂量了一下袖子裏的信,這封信是他爹寫的,說的大致就是這些內容。

    不知道姑父看了是否會同意。

    他們兄弟兩個不知道的是,賈母對這件事報的希望不大,但賈林兩家發生了什麽齷齪的事隻有她一人知曉。

    在商量的時候她不好直言這事可能性很小,隻好不表態,讓他們去做。

    成了最好,不成也不失望。

    ——

    這場喪事毫無疑問是老太太主辦的,但她是長輩,不用在靈前守著,多是在自己院子。

    現在賈敏的娘家人來了,肯定要見一見。

    事實上在賈家人還沒有來到之前,老太太就已經把相應的準備做好了,每一次賈家來人,林家都不太順暢。

    更何況在她所看到的夢中世界,黛玉就是在賈敏這個母親去世之後沒多久被賈母接到了榮國府去的。

    現在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當時兒子願意鬆口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喪母長女不娶,容易讓世人懷疑這樣環境下的女兒沒有得到足夠的教養,心性存疑,也可能無法勝任主母職責。

    而賈母別的不看,她是國公夫人,又是黛玉的親祖母家,兒子相信去到她那裏,黛玉肯定能得到很好的照料。

    再一個就是當時兒子的所處的情況不妙了。

    當今聖上生養了太多有出息的皇子,雖然早早的就定了太子,但是太子最終並沒有坐上那個寶座。

    前期還好,後期隨著聖上年紀越來越大,皇子們越發年富力強,在那樣的大漩渦裏,隻忠於皇上的路不好走,選一個下注的路也不好走。

    無論怎麽做都會討另一方不歡喜。

    當時兒子又遠離京城,多年在外為官,對京城的局勢無法第一時間掌握,也沒有過於親近,而且在朝中有地位的人提點,單槍匹馬在外打拚。

    即使有聖上的信任,但還是太容易出問題了。

    也是因為當時兒子在那個敏感的位置坐了太久,才有了後來的禍事。

    他不動,就已經成為了某些人的眼中釘。

    兒子發現了不對,察覺到了危險,為此,他選擇把唯一的血脈送回京城。

    天子腳下,國公府第,就能遠離揚州的是是非非。

    所以才有了黛玉榮國府之行。

    現在這兩個問題都不存在了。

    黛玉沒有了母親,還有她這個親祖母教養。

    兒子現在走的路線跟夢中的世界也不一樣了,遠沒有那麽敏感和危險,他不需要顧忌這些把血脈送走。

    但她還是要謹防賈珠賈璉兩個這次來的目的。

    除了給賈敏上香,就沒有別的目的?

    就她了解的賈母可不是一個唾麵自幹的人物。

    她就不信賈母會把她做的事情跟其他賈家人說,或許還做著有朝一日,林家能夠不計前嫌的美夢!

    現在賈敏去世了,老太太相信這也不在對方的意料之中。

    想要做點什麽維持兩家的關係是很可能的。

    有臉的人可能會有自知之明,但是有些人的臉早就沒有了。

    來的這兩個都是賈敏的侄子輩,跟瑛玉珞玉兩姐妹的年紀相差不大,賈珠據說在議親了,但是那賈璉不知道定親沒有,他今年十四歲,瑛玉珞玉十一歲了,就差了三歲。

    說起來又是表哥表妹,不得不防。

    在夢中世界看著他黛玉被那王二夫人明裏暗裏的嫌棄,老太太差點氣死了,如果不是黛玉成了孤女,那個寶玉配他們家的黛玉?

    開什麽玩笑,一個五六品官的嫡次子和三品官的嫡長女?

    他那早逝的兄長還有一個兒子,賈家二房的家業按照禮法來說大半都要給他的侄子賈蘭。

    他本身又不上進,動不動就說庸碌之流,天生還有一顆博愛的心,就愛年輕好看的姑娘媳婦兒,年老色衰的老婆子就覺得髒汙,誰日後要是嫁給了他,後院裏的一大堆女人就能讓人心力交瘁。

    而且他十一歲就已經和身邊的丫鬟好上了,這回來的兩個人一個十七歲,一個十四歲,按照他們家的傳統應該早就有人了,當然要和他們家的女兒隔開點,避嫌。

    她是絕對不會允許林家下一輩和賈家聯姻的。

    除了這個可能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提出再娶一個賈家的女人了。

    對於這個老太太隻想冷笑,做夢。

    再有……看兒子的樣子,他還不想續娶,現在她也不想強製要求他。

    等到賈珠和賈璉見到了老太太,倒是沒有發現什麽不對,寒暄了幾句,說了對姑母的哀痛,然後就是對黛玉表妹的心疼,好好表了一番真情,他們就去幫忙了。

    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姑父。

    還有兩個做事十分利落的表妹。

    年紀不大,指揮起下人做事來已經很是自然,而且下人們也很聽話,顯然,這兩個的表妹都是有威信的。

    讓賈珠和賈璉都不由一呆:“表妹……好生能幹。”

    林如海聽了,不由一笑。

    不過嘴上慣常還是要謙虛的:“也就是這點能耐罷了,不足掛齒。”

    隻要看到他的表情,就不會有人真的相信他的話。

    這一回喪事,林家這三個子女可是好好出了一回風頭。

    要不是時機不合適,就有人立刻要遞話頭來試探結親了。

    尤其是琛玉,他對外,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目光,讓林如海看了,心中自豪。

    賈珠看出來了,他沒有賈璉那麽善談,應和了兩句,就把信拿了出來。

    林如海看也沒看,微微一笑,讓人把信收走:“這信我收下了,回頭我會仔細看的。”

    賈珠也不覺得不對,明天就要扶靈回姑蘇了,姑父現在忙再正常不過。

    忙的何止他們。

    雲舒瑤也在忙。

    她在檢查出行的行李。

    琛玉身為唯一的兒子,扶靈回鄉責無旁貸,雖然他年紀才十一,但在這個時候,十一歲也不算很小了。

    有些早的,都能成親了。

    而且他也不是一個人回去。

    一塊的有夫子,還有林湧等人。

    回到宗族,琛玉還會在族裏住一段時間。

    一開始雲舒瑤當然是不放心的。

    但是看著老太太和林如海給他安排的行李和人手,再看看抽條了的,又在習武的兒子,擔心就減少了。

    這樣的條件出門還會出事,概率太小了。

    幾個月後他就會回來了,而且還會跟宗族裏的人打好關係,對他的未來,有利無害。

    隻是,理智是這麽告訴自己的,看著兒子一行人的身影越來越遠,雲舒瑤還是歎了一口氣,心生不舍。

    珞玉挽上手臂:“姨娘,弟弟不會有事的,別擔心了。”

    珞玉還有些遺憾。

    她去不了。

    她也想去宗族那邊看看。

    雲舒瑤很了解她:“等事辦完了,去莊子上小住?”

    姑蘇去不了,莊子還是沒問題的。

    珞玉精神一振:“大家都去嗎?”

    雲舒瑤:“你問問老太太,應該是沒問題的。”

    珞玉點了點頭,打起精神:“好,回頭我問問。”

    這陣子見了太多人,她想去清靜點的地方待著,本來也是要為嫡母守孝,去鄉下合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小妹可以換個地方別那麽傷心了。

    看著她眼淚洶湧,真擔心她哭壞了眼睛。

    想來去莊子上走走,小妹的心情應該可以好一些。

    “說起來,姨娘你畫的真好。”

    姨娘送了小妹一副太太的畫像,這幅畫把太太的神韻幾乎都畫出來了,黛玉晚上都要抱著這幅畫才能睡的安穩些。

    雲舒瑤拍了拍她的手:“你別放下畫筆,有一天你也可以。”

    珞玉沒有再說話,隻是粘的更緊了。

    說到底,她的年紀也不大。

    這陣子幫著祖母一塊兒主事確實學到了很多,心裏也不是沒有感觸的。

    如果換成是姨娘去世的話,隻是這麽一想,珞玉就覺得自己估計也會跟黛玉妹妹一樣把眼睛都哭腫了。

    之前忙,她就算想待在姨娘身邊也不得閑,現在事終於告一段落了,她不想離姨娘太遠,恨不得跟姨娘一直黏在一起才好。

    辦理喪事總是耗心耗力,不少人有那體弱的,一場喪事沒辦完,第二場喪事又來了。

    林府內也差不多,上上下下都飄起了藥香味,不是說全都病了,也有去疲勞安神的。

    同時閉門謝客,開始休養生息。

    賈珠和賈璉留了下來。

    他們要拿到了姑父的回信再回去。

    林如海沒寫信,他們就先不提回去的話。

    剛來也沒多久。

    要是立刻出發,他們的身體也吃不消。

    緩了兩天,雲舒瑤迎來了試探。

    老太太派人來傳話,說她精力不濟,請她幫忙管理部分家中瑣事。

    雲舒瑤聽了不由默然。

    現在她的情況就相當於她上麵的直屬上級走了,然後她作為上級手下最有實力的那個人,雖然沒有升職,但有望得到一部分上級手中的權利。

    麵對這個餡餅,雲舒瑤推了。

    上有老太太,下有珞玉她們,還有這麽多經驗老道的嬤嬤們,她何必去淌這渾水。

    做的再好,有什麽用?

    隻要林如海還想要當官,他就不可能扶妾為妻。

    她就算賣力的幹活了,也得不到升職,頂多就是拿到有限的那麽一些權利。

    繼續當一條鹹魚管理自己的私產不香嗎?

    如果說是環境不好必須去爭就算了,現在老太太顯然要培養兩個孫女,她這邊有珞玉在,就不會吃虧,等到日後珞玉出嫁,琛玉也到了娶媳婦的時候了,到時候新媳婦管家更名正言順。

    雲舒瑤也不擔心珞玉他們做不好,雲舒瑤從他們八歲起,就開始教他們看賬本算賬了,要是遇到了問題,也不用愁沒有人教他們怎麽解決。

    現在有這麽一遭,估計是想看看她是不是“膨脹”了。

    她推了,看似不識好歹,但這樣表示她知曉分寸,老太太才會滿意,她滿意了,對兩個孩子也會更滿意,更重視。

    果然,回頭老太太就送了一套素首飾過來。

    事後梅姨娘知道了這件事,脫口而出:“雲氏她是不是傻?!送上門的肉都不吃?”

    她們想要點權利多難啊。

    也就是在家裏辦大事忙不過來的時候能沾一下手,現在好不容易老太太鬆口了,雲氏居然還拒絕了?

    梅姨娘望眼欲穿的看著老太太院子的方向,等著來人。

    雲氏拒絕了,她不會啊!隻是老太太怎麽就忘了她呢?

    她翹首以盼,卻一直不見來人。

    珞玉提了去莊子上的事,老太太答應了,不過要過一段時間。

    等賈家人走了之後再去莊子也不遲。

    而賈珠和賈璉在林家待著,發現了更多林家跟賈家的不一樣。

    姑母去世了,林家上下的哀傷做不得假。

    姑父公務在身,沒多久就忙碌起了公事,鮮少看見他。

    在家的表妹也很少能夠碰到,但是家中下人們張口大小姐的安排,閉口二小姐的安排,老太太居於幕後,家中卻一點不亂。

    黛玉被帶在老太太身邊,跟著一塊兒念經,也慢慢的恢複了過來。

    ——看上去好像有沒有一個太太都無關緊要了。

    而且姑父一直沒有提起信的事,讓他們兄弟兩個都有些七上八下了起來,難道……姑父不打算續娶?

    縱使他們的消息在這裏不大靈通,也知道有不少人想要把女兒許給姑父的,他看了信了嗎,到底是怎麽想的?

    事實上,在賈珠賈璉觀察林家情況的時候,林家人也在打量這兩個人。

    雲舒瑤還給珞玉布置了作業,讓她觀察這兩個人後,寫一份觀後感出來。

    看看她能看出什麽。

    這個作業有趣。

    珞玉提起了精神。

    這兩個表哥有什麽不一樣?

    有。

    還很多。

    一個是二房長子,大排行占了長。

    一個是長房長子,大排行第二,卻是爵位繼承者。

    按理來說,應該是長房長子地位更高,但是她看到的,卻是小表哥更聽從大表哥的話。

    這不僅僅是因為大表哥的秀才功名。

    還有他們兩個學識也是天差地別。

    大表哥舉人有望,小表哥……連啟蒙書籍都不能完整的背下來,就更別說去參加科舉了。

    另外就是讓珞玉不開心的一個點了。

    大表哥還好,他不愧年少已經是秀才,大多數時候手不釋卷,埋頭苦讀,就算是病了也拿著書,但那小表哥是個閑不住的,不愛讀書,而且坐不住,如果不是年紀還小,估計就要出門去玩了,那雙眼睛還總是往漂亮丫鬟們的身上瞧。

    他是不是以為自己掩飾的很好?她都看出來了。

    珞玉把這些東西整理了一下,寫下來交給了雲舒瑤。

    珞玉不懂:“姨娘,為什麽呢?要繼承爵位的不是大房嗎?”

    怎麽偏偏大房的繼承人養成了這樣?要說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是,看看二房的長子就知道了。

    賈家的一等將軍就沒意見嗎。

    雲舒瑤:“他生母早逝,賈將軍續娶,夫妻都不管事,現在賈府是二太太當家,他自小也是跟在二房長大的。”

    或許有一段時間他還以為自己就是二房的兒子呢。

    珞玉:“……”

    她懂了。

    都是二房長大,結果一個少年英才,一個紈絝子弟。

    這些,林如海看的更透徹,他還親自考較了一番。

    賈珠確實是可造之材,就是身體弱了些。

    而賈璉……琛玉五歲就能比過他!

    林如海對賈家的情況也更清楚。

    現在看到這對比,他忍不住想,如果賈璉生母還在,繼母也不是這等性子,是不是結果就會跟現在截然不同?

    這讓他聯想到自身,再一次堅定了不再娶的想法。

    然後他才拆開了二舅兄的信。

    信裏的內容在他意料之中。

    他果然不知情。

    想到那個夭折的幼子,林如海心中一痛,就連敏兒逝世,也少不了生產那次元氣大傷的原因。

    嶽母不提,既然如此,就由他來做這個惡人吧。

    想必以二舅兄的性子,日後隻會羞於提起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