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盛世一統36
作者:路歸途      更新:2022-07-13 21:44      字數:5737
  第251章 盛世一統36

    玉米、辣椒、番茄……

    內閣顧閣老又有的忙了。

    此時快過年了,可顧閣老伏案幾天,經常往工部去,叫了經驗老道的農工來,每日帶著過去幾年選的兩屆進士們急匆匆的出門,是忙不完的政事。

    內閣中黃大人見人影晃動,還以為是人回來,而後才發現是他老眼昏花看錯了,不由看著還留在內閣伏案的幾人,恍惚中十分陌生。

    這內閣竟都成了顧兆的天下。

    全都是青年才俊,年輕氣盛風華正茂,聽著顧閣老調度指揮,而同他一起入內閣侍奉三朝聖上的老臣子,如今是退的退,病的病,莫名的黃大人心中也升起一股想退了的倦意。

    這些年他看明白了,聖上信重顧兆,鬥不過的,如今還要立哥兒為皇儲,以待繼承大寶——

    黃大人嘴上並未諫言,可心裏對聖上封曆天蒔為皇太子是很不滿的,這大曆竟要一個哥兒做皇帝,那能治好這個國家嗎?倒是顧兆家中哥兒科舉入仕,黃大人是看明白了。

    聖上是借這次海上回來的大功績由頭,看似提黎照曦科舉,實則是給皇太子鋪路的。

    罷了罷了,年後就告老還鄉。

    ……皇帝血脈不正,這天下是姓曆的又不是了。

    像黃大人這般不滿的朝中老臣多得是,可拿著聖上沒辦法,如今的大曆是光武帝打下來一統的,國庫私庫豐盛,過去朝中科舉選拔,都是顧兆選的能臣,悉心培養到各處,不缺錢不缺當官的,還能拿什麽要挾?

    時日匆匆,到了過年。

    告老還鄉的折子多了不少,顧兆全都遞給曆無病處理,看是挽留然後批準,還是直接批準不搞場麵,這都是帝後決定。如今天寒地凍,京裏下了幾場雪,京郊溫泉莊子工部的實驗大田還在看海上帶回來的種子苗苗,顧兆把項目交給底下人辦,終於能過個好年了。

    黎府熱鬧多了。

    王堅沒回去,天寒下雪,幹脆留在京裏,等年後開春回去,倒是孟見雲隊伍護送到了,沒怎麽停留就啟程回家了。

    李霖和元寶在的地方,對孟見雲來說才是家。

    過年要回家一家人團聚的。

    “京裏寒冷,氣候你要是不習慣了,就同我說。”黎周周跟王堅道。

    王堅笑說:“是冷了些,之前出海什麽都見識過,現在倒是身體皮實,什麽都能扛過去。”

    “都到家了,可別扛了,該休息休息。”黎周周道。

    王虎在一旁就說:“就是就是,俺就這麽說的。”話剛說完,就被王堅看了眼,王虎立刻老實巴交嘿笑一聲,說:“俺家老板說啥就是啥。”

    “……吃東西吧你。”王堅把剝好的栗子給王虎,“我不吃了,太甜了些,你吃。”

    這是王虎剛給王堅剝了一碗,如今剩下來的,全進了王虎肚子。

    黎周周看兩人相處坦然又帶著親昵默契,是真的為王堅高興。

    兩人是在船上拜了天地大海結成了夫妻的。當日海上遇難,九死一生的活了下來,後來就成了親,沒吹吹打打,沒三書六禮,有的就是兩人生死交付後的真情,抵得過世俗種種規矩。

    後來外頭傳教的說,海有海神,倆人婚禮就是海神見證祝福的。

    是另一種的浪漫。

    黎照曦可喜歡來王堅哥哥這兒聽故事,全都是外頭來的故事,對此很好奇,可惜他今年春要科舉,不能天天紮這兒聽故事,隻能帶著小思源去複習。

    “你們好好考,考完了,我跟你們好好講。”王堅說道。

    “哥你和虎子哥不走嗎?”

    王虎笑說:“俺家老板說了,不著急回去,放心吧。”

    黎照曦這下放心了,拉著思源專心備考——

    哥兒可科舉仕途此令一出,不用想也知道天下讀書人會說什麽,不外乎就是哥兒科舉做夢,等確認是真的,便有瞧不起哥兒的讀書人惱羞成怒氣急敗壞說些,哥兒能做文章滑天下大稽如何如何。

    這聲音京裏就有。

    曆無病是較這勁兒的,當即是發了令,言黎照曦雙親於社稷有功,免了黎照曦童生,直接鄉試會試。

    正巧光武十年就是科舉年,正巧三月春寒就能考秀才了。

    梁思源還要考童生試,不過思源不怕,他怕福寶哥哥緊張,外頭現在都打賭,賭福寶哥哥考不贏丟麵子,思源氣的不成,不敢跟福寶哥哥說這些,主動說他今年也考,要和福寶哥哥一起複習。

    於是倆現在鑽一處讀書了。

    “你別緊張,以你這水平,童生是準準的。”黎照曦安慰小思源說。

    思源乖巧點點頭,說:“福寶哥哥也是。”

    “我覺得我挺厲害的,但是沒考過,不知道其他人水平在哪。”黎照曦是自信的,但第一次科舉,還是阿爹換來的機會,不緊張是假的。

    顧兆幹了這麽多年閣老也不是吃白飯的,就說他在位快十年了,幾屆的一甲試卷都是他看的定的,這些人又到了他手下幹活。

    “爹給你看,保證沒錯。”顧兆是這麽說的。

    黎周周:“相公,你給他看,那是看什麽都好。”

    “那自然了,我們黎照曦是一頂一的好。”顧兆老父親驕傲自豪。

    黎照曦:……噘嘴。

    “爹!你好好看認真看。”

    後來這法子不成,當爹的對孩子有濾鏡,還是有下屬遞帖子要來府上拜年,顧兆才想起來,說:“正好了,爹把過去幾屆一甲全邀到府上,還有你那些文章做的好的朋友,全叫過來,咱們辦個交流會,你們好好聊聊,讓他們看。”

    黎周周也覺得這辦法好。

    這事後來傳出去了,自是有讀書人酸溜溜說道兩句,意思這麽多錦繡前程的文官去給一個哥兒看文章,真是白瞎浪費了,還有民間諺語說狗肉端不上席麵——意思黎照曦一個哥兒,就是得了這麽多大佬補課看文章,一朝一夕,也不可能考上的。

    讀書那是要苦讀,要十年如一日的。

    哥兒就不是能做官的料子。

    “聽聞閣老家的哥兒最是驕縱,之前打馬蹴鞠出去遊玩蛐蛐,哪樣都沒落下,根本不是認真讀書的人,如今卻跑來還說科舉,怎麽的,難不成他還想做官不成?”

    “都這般年歲了,考什麽科舉,不如嫁了人安安分分的。”

    “那定安伯也是,既是已經定了親事,為何遲遲不結親?莫不是眼饞這黎府風光,心底又嫌棄不願娶黎府哥兒?”

    “這你就是說胡話了,一看就是沒見過,定安伯對黎府公子再好也不過了,鞍前馬後的,陪著出街遊玩,隻是為何不成親,我也不曉得。”

    “聽說黎府公子已經二十八九歲了——”

    “又是胡說了,人家過了年才二十三歲。”

    “都一樣都一樣,這般年歲還不成親,老大哥兒的。”

    “那就不是你我能操心的,反正黎府公子吃黎府的,又不是吃你的,急什麽。”

    民間是說什麽的都有,不管是吵得、支持的、看熱鬧的、不屑的,反正該說不說,都盯著三月春的院試。

    與黎照曦一屆赴考的,那是暗搓搓火藥味好勝心更強,非要蓋了這位‘第一科舉哥兒’風頭,讓天下人看看,讀書科舉功名,還是男子更強。

    終於到了院試日。這屆的科舉,顧兆是半點手不沾。

    這日天不亮,黎府幾處院子就點了燈。黎大是半宿都沒睡好,早之前還去郊外廟裏給福寶求了福,如今穿了衣裳,問了時間,說:“福寶那兒亮了沒?沒亮先別驚動,讓他多睡會,不著急還早。”

    “老太爺放心,府裏上下都吩咐過了。”

    “兆兒和周周院子呢?”

    “也點了燈。”

    黎大點點頭,知道這倆也同他一樣睡不著,起了個大早。

    時候差不多了,該出發了,不止是黎府出動,門前一排排的馬車早早等著,定安伯府的、順親王府的、嚴家的、梁家的、鄭家的、黃家的、陳家的、金家的……

    來的都是各府的同黎照曦一輩的——還有表弟堂弟,大早到了黎府門外,也沒敲門叨擾,就排著隊在外頭等候,等車馬多了,下了馬車一同閑聊兩句,隻是說的心不在焉,都等著裏頭的動靜。

    等黎府大門開了,馬車備好了,出來人時,雙方打了照麵——小輩們上前作揖行禮的。

    林康安最是心機,叫了嶽父。

    顧兆對此等小手段不放在眼中,都是他玩剩下的,不過小林這危機感有些過頭了,在場的除了小黑、思源、曆延綿外,都已經定親成親,孩子都有了。

    不至於的。

    昭州三傑那三位——陳十七、黃郎溪、陳慶恩,這三位就是福寶童年玩伴,是堅實的友誼。至於沒成親定親的,那更不提了,小黑對外是小狼狗,可在黎照曦眼裏,隻有小狗二字了,雖說痞帥痞帥能唬人。

    顧大人看在二哥的顏麵上,用詞修飾,沒用‘賤嗖嗖’三字。

    人到齊了出發去考院吧。

    太平正街上的馬車見過氣派隊伍壯大的,但沒見過是幾家合起來的,還都是京裏有了名的門第,圍觀百姓瞧著熱鬧,問:“……怎麽這麽多家一道走啊?”

    “今日可是院試日子,黎府公子要科舉的。”

    “就是第一個哥兒科舉的黎照曦?”

    “可不是嘛,還能有誰。”

    於是一道瞧熱鬧,還有數車馬人家的,百姓聽得連連咋舌,這位小公子科舉可不得了了,這麽多人送。

    到了考院門口。

    苟貴也在,還有一頂素色再尋常不過的馬車,不過看周圍便衣侍衛,還有苟貴那警戒模樣,就知道車馬裏坐著有誰了。

    “福福哥哥!”小柿子先從馬車裏跳下來。

    苟貴看的驚心膽顫的,“誒呦我的少爺喲——”

    “伴伴我不會摔的,我可勇武了。”小柿子站在地上揚下巴,“對吧爹。”

    “對對對,你隨著我勇武,隨你阿爹聰慧,這是你顧伯伯說的。”曆無病意思有事找顧兆,從幾天前就開始磨他,要出宮送福福哥哥科舉,今日天不亮就起來站在寢殿門口喊父後。

    要不是親生的,曆無病是想揍的。

    容燁說:“你去吧,別耽誤了福寶考試。”

    帝後二人未下馬車——真下馬車,被認出來大動幹戈的,很容易影響其他考生心態。黎照曦見帝後皇儲,那是當親人一般,叔叔阿叔弟弟的叫,可其他人不是,這才是考秀才,天子龍顏豈是尋常百姓可見的?

    於是小柿子帶著侍衛去送他福福哥哥去科舉了。

    “別緊張,別怕。”

    “加油黎照曦。”

    “福福哥哥,考試順利。”

    “福寶哥哥加油。”

    ……

    黎照曦在親人好友相送下,心中堅定自信的進了考院。

    光武十年春,曆史上第一位哥兒科舉院試,十日之後,榜單出來,案首黎照曦,籍貫寧平府縣西坪村人士。

    黎照曦所答試卷也被張貼了出來,據稱不服爭辯的、落榜的考生見此卷,駐留許久,而後是心服口服的,也有負隅頑抗故意找茬貽笑大方的。

    “你不用跟我嘴硬,黎照曦的試卷就在此,有本事你把你的文章貼出來,大家評斷評斷,我是服氣了。”

    “對,既是考試評判的就是文章,你口口聲聲提什麽哥兒,你自詡君子,如今卻輸不起,惱羞成怒攻擊黎照曦哥兒身份,可真是丟盡男子的臉。”

    “不恥與你為伍。”

    黎照曦成績連同手抄試卷封存起來,顧兆寫了信,讓豐運送往滁州,他家師兄聽到福寶成績後,已經紅了眼眶,聽思源說好像喝多了醉了一場。

    ……老師師娘見此,應當也是高興的。

    信傳過去,白茵纏綿病榻多年,見了信讀了福寶做的文章,容光煥發精神起來,說了三聲好,還讓下人送上酒,要與孫沐飲酒慶祝。

    夫妻二人喝著酒,隻是喝到了最後便是啞聲哭了起來。

    翌日,白茵便去世了。

    消息傳到京中報喪,孫沐特意在信中交代,莫要打擾福寶今年秋闈,他們在天有靈,定是想看福寶繼續科舉考試的……

    同年十月秋闈,院試案首黎照曦參加科舉,再度得了案首,隻等來年開春殿試,來擇取名次,不過兩次成績下來,打的那些看笑話說嘴的人臉疼。

    光武十一年春,黎府黎照曦連中三元,摘得了狀元之位。同時半月之後,兩件白事,一是滁州來信,孫沐去世。二是西坪村來信,顧阿奶去了。

    顧兆初聞報喪信,沒回過神來。

    “怎麽就走了?”

    老師是去年深秋去的,不過臨走前吩咐家中孩子,不讓給京裏報信,隻待來年春黎照曦殿試完再報,還讓把黎照曦卷子和成績給他燒一份報信。

    黎周周抱著相公輕輕拍了下,一晃多年,他見老師師娘時,師娘就身子骨不好,老師多是消瘦,當年回村時,阿奶雖是腿腳不便,但頓頓還要吃肉,胃口很好,村中多說阿奶長壽之相。

    可仔細一想,回村時已經是十年前了。

    最後一次見老師師娘也是五年前的事了。

    顧閣老請旨回鄉奔喪,聖上聞言,下了旨意封顧寧氏為太安人……

    顧阿奶去世,在村中人看來是喜喪,活到了八十九歲,後半生享盡了福,不缺吃穿,子嗣孝順,顧家幾房皆是殷實,子孫還中了科舉,顧家也算是有了底氣,是高壽老人享福離去的。

    死後還有皇帝老爺封的誥命,這在整個寧平府縣,包括宛南州城,顧阿奶可是獨一份的殊榮……

    顧兆在村中守孝三個月,京中聖上派人來請,不過顧兆寫了信表明遲一些回去,他們一家還要去一趟滁州。

    黎大就在村中。

    顧兆黎周周黎照曦,還有林康安四人去了滁州。

    孫沐白茵合葬,埋在一起,早已封墳,墳上已經長了青青矮草,四人親自動手修整,顧兆跪在墳前燒了紙錢上香,說了許多事情。

    “師爺爺師奶奶,我考中狀元了。”黎照曦低聲說:“我想親自來報信,我作畫也有了增進,師奶奶您替福寶看看,看了您和師爺爺可不能笑話福寶的,福寶已經很棒了……”

    顧兆在墳前站了許久,而後吐了一口濁氣,牽著周周的手。

    “周周,以後老了,找塊喜歡的地兒,我們也埋在一起。”

    “好。”

    人生太久,功名利祿,生老病死,各種折磨,苦難、失意、悔恨、痛楚,回首半生,顧兆沒想起來自己有什麽磋磨苦難,記起來的都是幸福快樂有周周的記憶。

    要是哪天死了,同周周躺在地下,也是一件幸事。

    死亡新生輪回反複,自然規律,沒什麽可怕的。

    顧兆和黎周周心意交替,無需言語,從滁州北上時,更為從容平靜,也更為珍惜當下時間……

    光武十二年春,黎照曦與林康安結親,並未說嫁娶,京中貴族圈子議論紛紛,皆說不合規矩,可這黎府打破的規矩又何嚐隻有這個。

    光武十三年夏,海上通商部第二次出發,這次船隊有二百艘,帶頭出航的是昭海伯王堅。

    同年,大曆土地上大片播種著外來新奇的種子,百姓們沒聽過玉米、辣椒、西紅柿是什麽,隻是衙門給免費發了,他們就去領,還有農事官教的,最初沒人敢種太多,隻想著半畝一畝地的先試試看。

    外頭的東西誰知道好壞呢。

    光武十六年夏,因過去幾年,朝中反複諫言光武帝選秀廣納後宮,這次的小朝會上,光武帝宣布退位,讓位皇太子曆天蒔,彼時曆天蒔年十三歲。

    聖意已決,退位前封閣老顧兆為一等輔政大臣,直到新帝成年。

    此時顧閣老年五十二歲,曆經康景、天順、光武,如今輔佐永熠新帝,四朝老臣,權傾朝野,再無人可撼動其地位。

    如今的赫赫權勢,回首最初,一切開始在那次見麵。

    “我是來……”賠罪。

    “來、來——周周你什麽時候來娶我呀?”

    開門見來人的黎周周,對上未來夫婿的雙眼,熟悉的容貌,陌生的雙眼,像是換了人一般,再聽聞話當場愣住,臉羞窘的通紅,也是自此認定了。

    攜手一生,白頭到老,不離不棄。

    作者有話要說:

    去年11月3日開坑,日更沒斷過,快八個月,之後番外日更字數會在三千到四千。

    寫什麽會標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