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者:五點零九      更新:2022-07-09 16:00      字數:3252
  第一百一十二章

    翌日早朝結束, 李彥逐剛走進禦書房,就有人稟告,陳言時正等在宮外, 說有要事求見。

    吊兒郎當的陳言時說有要事求見,李彥逐以為是宣平侯出了什麽事,馬上道:“快宣。”

    陳言時走進禦書房, 開門見山道:“微臣得知陛下對和親一事極為頭疼,特前來獻策。”

    李彥逐聽見陳言時如此說,不由笑了起來, “看來是亦槿告訴你的。”

    陳言時道:“是, 那丫頭怕因為自己而讓兩國產生嫌隙, 微臣也認為此事還是盡量別傷了和氣, 陛下強硬拒絕難免讓長公主心生怨恨,召國國君又寵愛這個姐姐,若正好別國趁此機會要與召國結盟, 再加上心懷不軌之人煽動,恐對我大興不利。”

    李彥逐麵露驚訝讚賞之色,“都說你是紈絝子弟不學無術, 看來都是對你的偏見。”

    “世人總是如此。”陳言時搖動著折扇, “斷章取義自以為是。不過也無妨,若謾罵我能解他們煩悶, 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吧。”他苦笑道:“隻希望我在乎之人不誤解就好。”

    李彥逐不禁有些佩服陳言時的胸襟, “戶部侍郎一職恰好空缺,你來坐此職位如何?”

    陳言時忙跪地道:“微臣惶恐, 如今承襲祖父爵位, 做個閑散侯爺挺好, 陛下今後若需要我, 召我入宮即可。”

    李彥逐拍拍他的肩膀,扶他起來,輕歎一口氣,“怨不得你能和亦槿做誌同道合的好友,你們都不喜束縛。”

    “可惜,如今我們都被束縛了。”陳言時原本想踏遍大江南北,不僅僅是大興朝,他想去的地方還很多,若有可能,他還想揚帆遠航,隻是如今宣平侯年歲已大,他放心不下,還是決定留在宣平侯身邊多陪伴幾年。

    “不過如今的束縛,我們都心甘情願,應該就不算是束縛。”

    李彥逐沉思片刻,“朕會盡量給她自由的。對了,你所獻是何計策?”

    陳言時問道:“陛下可知,召國國君對和親一事是何態度?”

    “前段時日拒絕後,召國國君曾來信說,不會再繼續堅持和親一事,也打算給長公主賜婚。”

    “賜婚?”陳言時道:“陛下可知要賜婚的是何人?是否愛慕長公主?”陳言時深深歎一口氣,“情之一字,沒有放下隻有替代,或許並不適用所有人,但大多數人皆是如此,想要讓長公主徹底放下對陛下的執念,需得她對旁人心動。”

    李彥逐輕輕搖頭,“這個倒是不知,但朕在召國時,記得有個小將軍愛慕長公主,也不知三年過去了,那位小將軍是否娶妻。”

    陳言時抱拳道:“陛下,請讓臣前去召國。”

    “你要做什麽?”李彥逐似有所感,“莫非你是想讓被賜婚之人或是那小將軍前來勸說長公主?”

    陳言時道:“僅僅勸說是不夠的,微臣需秘密前去召國探聽清楚,再想對策,還請陛下準許。”

    “好!”李彥逐道:“你拿著朕的令牌和書信前去,朕再派一隊人馬護送你。何時啟程?”

    “越快越好。”

    ……

    翌日一早,陳言時辭別了宣平侯,踏上了去召國的路。

    等沈亦槿知道的時候,陳言時已經走了一日,她十分擔心,“陛下,我知曉這個計策或許管用,但若是召國國君所賜婚之人本就不願意娶長公主,或是那位小將軍已經娶妻了又該如何?若陳言時帶回的人願意迎娶長公主,卻還是不能打動長公主的心又該如何辦?”

    李彥逐神情沉重,“現在唯有死馬當作活馬醫了。陳言時有句話說得對,就怕馬青荔回召國後,吵嚷著要出兵,別國利用此事拉攏召國,對我大興不利,或許召國國君不讚同,但定然有朝中大臣讚同,加之馬青荔態度強硬,就怕會起戰事。若陳言時帶不回人,或是那人不能打動馬青荔我再想他法。”

    沈亦槿坐在椅子上低著頭道:“我知曉此事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陛下同意和親……”

    李彥逐心中一緊,回頭看過來,就聽沈亦槿繼續說道:“可我一想到陛下有別的嬪妃,哪怕陛下並不喜歡,我也覺得很難過。”

    李彥逐緩緩走到沈亦槿身後,慢慢半蹲下來。

    沈亦槿卻還低著頭說著,“盡管如此,我更不願意看到兩國起戰事,我……”

    下一刻,她的嘴唇壓上了一根手指,“你的擔心不會發生的。”

    沈亦槿偏頭看見李彥逐半蹲在自己身側,李彥逐將她轉到自己正對麵,“你所說的戰事,你所說的和親,通通都不會發生,因為我都會處理好,我會守護好你,也會守護好大興。”

    沈亦槿撫摸著男子的臉龐,不禁想起,剛重生時,她還曾想過要殺了他,若當真如此,沈家會更悲慘,而她也不會活到現在,早就被廢太子殺了。

    重生後,她一步步所選擇的路,到了如今,她才明白,這是一條最正確最美好的路。

    “陛下,我當然相信你。”

    李彥逐笑了起來,“亦槿,你之前總說不相我,而如今你卻一直在說相信我,這份信任我不會讓它落空的。”

    他為沈亦槿捋過耳邊的發絲,“正月二十七那日,就是馬青荔所說的日子,若陳言時沒傳消息回來,你去信給馬青荔拖延幾日,若一切順利,你則安心待在這裏,等我接你回宮。”

    沈亦槿點點頭,“好。”

    陳言時快馬加鞭,隻用了三日就到了召國,他又累又困,但他深知時間不等人,也知要見一國國君並非那麽容易的事,好在之前他遊曆之時,遇見過一個召國的世家子弟,這才拿著令牌順利見到了召國國君。

    誰知在他說出請求,召國國軍宣召被賜婚之人覲見後,出現在他麵前的竟然就是他結識的那個世家子弟。

    陳言時進一步詢問後得知,原來此人也是李彥逐所說的小將軍。

    他十分驚喜,而那小將軍也很樂意配合,兩人即刻啟程回了大興,前後不過八日。

    陳言時將小將軍帶到禦書房時,兩人皆風塵仆仆。

    李彥逐不顧兩人身上的塵土,先擁抱了小將軍,“必成,好久不見。”

    當時在召國時,因為馬青荔姐弟的緣故,他也時常同梁必成一起探討商議,馬青弦能登上皇位,梁家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梁必成看著李彥逐不禁感慨萬千,雖說梁必成知道自己愛慕之人愛慕著李彥逐,但他卻討厭不起來李彥逐,要不是此人的謀略,他們梁家也會因為八皇子奪嫡失敗而落敗。

    李彥逐又擁抱了陳言時,“陳言時,你辛苦了。”

    陳言時即刻問道:“陛下,給我杯茶,這一路馬不停蹄,累死我了。”

    李彥逐道:“賜座,上茶。”

    陳言時大大喝了好幾杯茶,他累壞了,顧不上說話。

    倒是梁必成先說道:“陛下,我國長公主給陛下帶來了困惑,國君深感歉意,特讓我帶長公主回去,和親一事,今後不會再有。”

    在他看來,大興兵力比召國強大,且還有李彥逐這樣有謀略又懂兵法的帝王,召國是在沒必要同大興過不去的,再者,他雖為武將,但一直都希望止戈為武,天下太平,並不願起戰事。

    李彥逐坐在禦書房的龍椅上,看向梁必成的神情十分誠懇,“國君能諒解,朕很感激,隻是長公主對這件事有些執拗,還希望必成你給予配合。”

    陳言時緩過些勁來,說道:“梁兄,回來的路上我問你心裏還有沒有長公主,你怎麽回答的,一直在你心裏啊。我說兄弟,你此次來,若聽我的,定能讓你抱得美人歸,讓長公主心甘情願同你回召國。”

    李彥逐不由問道:“你們何時稱兄道弟的?”他可是記得,在召國時梁必成還不認識陳言時呢。

    “陛下,微臣遊曆各處,前段時間正好到了召國,遇見了梁兄。”

    解釋完,陳言時繼續對梁必成道:“梁兄,我那個義妹和陛下之間的事,我也告知你了,現在是長公主威脅我義妹,說她若是不離開,召國就會出兵……”

    “召國絕無出兵之意。”梁必成馬上強調。

    陳言時和李彥逐對視一眼,是呀,在兵力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召國肯定會這樣說,若是有他國加入,誰知道會不會生了野心。

    再說梁必成不過是武將,做主的可是召國國君。

    陳言時安撫道:“陛下自然是知道你們無意出兵,這不是長公主威脅我義妹嘛。這樣,長公主約我義妹正月二十七,也就是明日在護城河相見,屆時,你去勸阻一番。”

    梁必成起身行禮,“陛下,在下願此時前去勸阻,不必等到明日。”

    陳言時馬上道:“你現在去無用的,聽我的,先別讓任何人知道你來了大興,明日前去勸阻即可。”

    梁必成看著陳言時,內心有些狐疑。

    陳言時繼續道:“你信我,就能抱的美人歸,若不信我,你此次就白來了,怎麽,還怕我害你不成?”

    梁必成雖有疑問,但卻更想搏一把,“陳兄要害在下,路上就害了。好,那就明日。”

    聽到他如此說,李彥逐和陳言時心照不宣對視一眼,他們要的就是梁必成這句話,且明日可不僅僅是勸阻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