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作者:五點零九      更新:2022-07-09 16:00      字數:3363
  第一百零六章

    門外等得焦急的宋辰遠看見初綠出來, 忙迎上去,“初綠,有光如何了?”

    初綠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 “宋公子醒了。”

    宋辰遠抬腳就進了屋,沈亦槿看著初綠的神情就知道她的這個方法應該是管用了。

    她並不著急進去,而是上前拉著初綠道:“我相信不多日宋府就能有好事了。”

    初綠雖不知宋辰遠有何想法, 但卻知自己需配合好,還不能直接告訴沈亦槿宋公子要給她名分之事。她當作沒聽懂沈亦槿的話,“姑娘, 我們進去吧, 宋公子應該很想見姑娘。”

    兩人進屋, 沈亦槿聽著裏麵宋辰遠的關切之言, 停在了門口,拉著初綠的手道:“初綠,你需記得, 此次是你救了宋有光一命。”

    初綠突然明白了主子和宋有光為何都會愛慕沈姑娘,她似乎有著不同於旁人的思想,讓她顯得那般特別, 自己這個本應該厭惡她的人, 也不自覺喜歡了她。

    宋辰遠看著她們進來,對沈亦槿招招手, 讓出了床邊的位置。

    沈亦槿緩緩走過去, 宋有光笑看著她,第一句話就是, “沈姑娘, 從今往後我不會再提迎娶之事, 我們還能是朋友嗎?”

    沈亦槿欣慰地笑了起來, 眼中有淚光,她知道宋有光的心態已然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或許如今還一時不能徹底放下她接受初綠,但她相信他們終將會有個好的結果。

    “當然。”她聳聳肩,“如今我在上京還有旁的朋友嗎?”

    初綠馬上道:“姑娘,還有我。”

    這話惹得房內幾人都笑了起來。

    從宋府出來,沈亦槿突然想到,上京的朋友中她還有陳言時呢。

    雖說陳言時去四處雲遊了,也不知什麽時候才會歸來,但她跪在大雪中時,宣平侯終是給了她溫暖的,這一個暖手爐的恩情,她不曾忘記,再說,陳言時曾為他做過太多事,如今他不在上京,作為拜把子的義妹早就該去看望宣平侯了。

    之前被困在宮中來不了,如今自由了,她理應要常來。

    翌日,沈亦槿拿著自己新做的紅豆糕,來到宣平侯府,輕輕叩門。

    門還未開,聲音先傳了出來,“侯爺不見客,請……”

    話沒說完,小廝卻在看見沈亦槿的時候愣住了。

    沈亦槿微微歪頭看著隻開了一道門縫的小廝道:“別來無恙呀。”

    這小廝常在陳言時身邊伺候,一看見他,沈亦槿就想起自己被陳言時潑水,為了玉寒蘭草搶他鸚鵡,還有三天兩頭就要到宣平侯府叨擾的時候。

    小廝回過神來,忙到:“沈姑娘,你怎麽來了?公子很久沒回來了,府裏冷清了不少,還是那時你總來府裏的時候有生氣。”

    沈亦槿道:“你剛說侯爺不見客,但還請通報一聲。”

    小廝沉思半晌道:“不用了,姑娘先請隨我進來吧。”

    自從公子走後,之前不喜歡鸚鵡的侯爺卻會時常到公子房間逗逗鸚鵡,還時不時對鸚鵡說些話,說得最多的就是有關與公子的,也偶然會提及沈姑娘的名諱,他覺得侯爺應該是願意見到沈姑娘的。

    來到正屋前,小廝道:“姑娘稍侯,我去通報一聲。”

    片刻後,小廝一臉歡喜出來道:“姑娘,請。”

    沈亦槿點頭感謝,走進了正屋。

    一進門,就見宣平侯手裏拿著個鑲嵌在龜殼內的橢圓水晶石片,正費力地看著書。

    她走過去道:“我來為侯爺念書吧。”

    宣平侯頭也不抬地道:“被趕出宮了?可有地方去?”

    沈亦槿道:“我可不是被趕出宮的,是我不想留下。”

    宣平侯這才抬起頭來,打量了沈亦槿半晌,“你呀,還是當初那個調皮搗蛋的女子,言時長這麽大,也就和你拜把子這件事做對了。”

    “隻可惜,他沒學到你的孝順之心,當初你為了救沈將軍甘願跪在雪中求情,而言時呢,老夫都快要入土了,也不見他回來。”

    沈亦槿安慰道:“侯爺,我相信他應該就快要回來了。”

    宣平侯擺擺手,放下手裏的書坐到床前的軟榻上,又指著榻上小桌幾的另一邊,“坐。”他眯著眼睛看沈亦槿的食盒,“給我的?”

    沈亦槿將食盒拿到桌幾上打開,裏麵放著一盤紅豆糕,“這紅豆糕我加了很多冰糖,侯爺嚐一嚐合不合胃口?”

    還記得陳言時說侯爺喜歡吃甜的糕點,這盤紅豆糕是她特意為宣平侯做的。

    宣平侯拿起一塊看了看,咬了一口,慢慢咀嚼,緩緩咽下道:“不錯,正和我的胃口,比府中的廚子都做得好。”

    “侯爺喜歡吃,我就常做。”沈亦槿盯著宣平侯就像是看自己的親人一樣。

    “反正我又不能離開上京,給父親盡不了孝,怎奈我有一番做糕點的好手藝,不如就孝敬您吧。”她起身給宣平侯倒一杯茶遞過去,“我是陳言時的義妹,陳言時不在,我代他盡些孝也是應當。”

    說完委屈巴巴地看著宣平侯,“侯爺不會不認我這個孫女吧。”

    宣平侯放下手裏的紅豆糕哈哈大笑起來,“你看看,這紅豆糕我都吃進肚子裏了,如今想不認都不行了。”

    沈亦槿俏皮地笑了起來,趴在桌幾上問道:“我還會做水晶糕、桂花糕、綠豆糕、玫瑰餅……”她撐著下巴,“總之我會做的糕點可多了,侯爺還想吃什麽,我過兩日給侯爺送來?”

    “我都喜歡。”宣平侯慈愛地看著她,“我老頭子這輩子沒福氣,陳家就隻剩下言時這一個獨苗了,沒想到快入土了,還能白得一個孫女,看來是老天憐憫老夫啊。”

    沈亦槿覺得有些心酸,心裏也有些怨怪陳言時,宣平侯年歲已大,他該在身邊盡孝,不應再遠行的。

    “等陳言時回來,我替侯爺好好教訓他。”

    “好呀。”宣平侯笑得眉毛都翹了起來,“他最聽你的話了。”

    沈亦槿沉默半晌,起身拿過方才宣平侯看的書道:“侯爺,我給您念書吧。”

    ……

    這之後,沈亦槿幾乎每隔兩日都會到宣平侯府來,帶著自己做的糕點,同宣平侯說說話,再幫宣平侯念念書。

    不到宣平侯府的時候,她就安靜地在自己的小屋裏刺繡縫製衣服。

    生活簡單又平淡。

    而宋有光也再沒有來過。

    直到除夕那日的早晨,宋有光和初綠才一同來了,給她帶了好些年貨,沈亦槿連連推辭,說隻有她和初綠兩人,東西太多了,吃的吃不完,貼的窗花福字也不需要那麽多,還有炮竹,她也隻留下了兩掛炮,聽個喜慶就好。

    宋有光沒有執意都將東西留下,順著沈亦槿的意思隻留下了些許年貨,三人簡單閑聊了兩句,沈亦槿要留兩人吃午飯,宋有光說還要回府準備除夕的事,便告辭了。

    兩人剛走,宣平侯府的小廝來了,也給她帶了好些年貨,沈亦槿不好駁了宣平侯的好意,便都留了下來。

    晌午時分,芷寧回來,看著堆滿院子裏的年貨,再看看她起了個大早去老遠的集市上采購的年貨,不禁說道:“早知道我就不去了,就為了圖個便宜跑那麽遠的路,可把我累死了。”

    沈亦槿笑著給芷寧遞過來一杯茶,“今日是除夕,我們也用不了這麽多東西,拿去給周圍的鄰居分分吧。”

    來到這個小巷子也近兩月了,因寫書信的緣故,她和周圍的鄰居也都相熟了。

    芷寧躬身接過茶,一口氣喝了下去,應道:“好。”

    送年貨時,鄰居們都十分熱情,留下了東西又紛紛給她們回了禮,兩個人滿手拎著東西出去,又提了滿手的東西回來。

    這份樸實的溫暖,是沈亦槿曾經在瘴城體會過的,濃厚的煙火氣息,讓她的內心既平靜又滿足。

    主仆二人將年貨拾掇好,便開始貼窗花貼對聯,掛紅燈籠,再準備年夜飯。

    天色很快黑了下來,兩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都特意避開了不怎麽愉悅的話題,說著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氣氛倒也十分歡快溫馨。

    芷寧鮮少飲酒,不勝酒力,沒喝兩杯就醉了,沈亦槿扶著芷寧躺上了炕後,拿出了早就買好卻被她藏在院落角落的紙錢。

    她蹲在院牆處,邊燒著紙錢邊自語,“娘,女兒好想您,每年除夕都有父兄陪在女兒身邊,今年女兒隻有芷寧了,也不知還要多久,女兒才能和爹爹哥哥團聚。”

    說著說著沈亦槿的眼中就噙滿了淚,“娘,女兒真的好懷念前世那般無憂灑脫的日子,如今女兒的心好像被困住了,再也回不到從前那般了。”

    手中的紙錢燒完,她坐在紙灰邊,遙想去年的除夕,一家人雖在流放的路上,卻是團團圓圓的,今年實在太過冷清,她仰頭看著黑絲絨的夜幕上,孤孤單單掛著兩三個點點的星子,耳邊聽著熱鬧的炮竹聲和鄰居院落的歡笑聲,讓她內心更覺孤單。

    這是她獨自守歲度過的第一個沒有家人陪伴的除夕之夜,沈亦槿歎息一聲,也不知今後還要度過多少個這樣的除夕。

    一陣寒風吹來,她打了個冷顫,吸了吸酸澀的鼻子,攏了攏身上的披風,緩步走進了屋內。

    下一刻,一個黑色身影自院牆跳入,輕輕落在了院內。他看著屋內微弱的燈光,和窗影下晃動的人影,抬手描繪著人影的輪廓,一筆又一筆卻始終無法畫出女子的樣貌。

    他靜靜站在院中,直到屋內的燭火都熄滅了,還不曾離去,他多想潛進屋內看一眼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可他卻心生膽怯,不敢再出現在她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