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作者:梨落煎雪      更新:2022-07-04 14:55      字數:3210
  第111章

    陳貴人一朝封嬪, 還有了封號-婉,冊封儀式上,好容易才憋住了眼眶裏的淚。從潛邸到後宮, 十幾年的時間裏, 她仿佛透明人一樣, 原以為這一口氣一條命留著不過是為家人,沒想到人到中年竟然有了封嬪成為一宮主位的好日子。從前在春熙宮無論嘉妃如何刁難, 奴才們如何作踐, 她都忍得住, 不到萬不得已從不會紅眼圈兒,不曾想今兒這樣封嬪的好日子反而心口微酸,好容易才忍著沒讓淚滑下來。總算熬出了頭, 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吧?

    回宮重新洗漱更換了吉服後,舒妃、令妃、婉嬪去往翊坤宮向皇上和皇貴妃謝恩才算禮成。

    皇貴妃身著明黃吉服,腹部微微隆起,和皇上坐在一起,明黃成雙, 皇權的象征。

    三人分別跪下按照禮節行禮後,才算禮成。

    “今日是妹妹們的好日子,下午在暢音閣安排了小戲, 你們且去熱鬧,本宮有孕在身就不能去了,你們隻管熱鬧。”受完禮,皇貴妃神情語態也不複剛才的嚴肅,含笑說道。

    “再次謝過皇貴妃娘娘。”舒妃、令妃、婉嬪再次謝恩。

    “對了, 婉嬪, 去歲晉封讓你挑選宮室, 說是正式行了冊封禮之後再行挑選,本宮這些日子為你留意了鹹福宮,極為雅靜的宮室,也襯你,已經讓內務府進行修繕了,擇了吉日可搬過去。”皇貴妃說完看了看皇上,看皇上唇邊有笑意,知道自己這樣的安排皇上也頗為滿意。

    “嬪妾謝過皇貴妃娘娘為嬪妾操持宮室,不勝感激。”說著,婉嬪再次下跪謝恩,得了示意才站了起來。

    又說了兩句話,皇貴妃身子有些乏,便推辭要回去休息,乾隆便同令妃回了延禧宮。

    舒妃和婉嬪並肩出了翊坤宮,路過禦花園,風景如畫,婉嬪強忍著的淚珠兒總算滑了下來,舒妃向來同婉嬪走的近,知道她這淚珠的含義,尋常安慰的話就不必說了,尋思再三開口道:“如今你正式封嬪,也是一宮主位了,想來你額娘在家裏待遇也能好一些。”

    “若不是為了額娘和胞弟,我這口氣早散了。如今總算熬出頭了,我的日子好過,我額娘和胞弟的日子想來也能好過些了。”婉嬪說到這裏,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回到宮裏,婉嬪讓大宮女迎春從小庫房裏尋了五十兩帶有官銀字樣的元寶出來,這還是前幾年大節慶的時候賞下的,一直留著如今正好拿出來用,又撿了早前她親自縫製好的香囊扇墜之類的物件湊了四五樣,並兩方上好的徽墨,兩盒東阿阿膠,用紅布封了送到了京中母家。

    陳家接到了宮中來的賞賜也是驚喜,特別是婉嬪的父親陳益壽,早前把女兒送到了寶親王府做侍妾,多年未有好消息,一朝寶親王登基做了皇帝,原以為機遇來了,誰知道無寵的女兒也隻封了貴人草草了事,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冷不丁來了這麽一出,竟然也有這樣封嬪賜封號成為一宮主位的恩寵。這十幾年來,若不是偶爾往家裏塞一些銀錢,陳益壽早就把這個庶出的女兒忘到了九霄雲外,權當沒有這回事兒,哪管女兒在宮中的死活,萬萬沒想到還有收到這好賞賜的一天!

    接了賞賜謝了恩典,陳益壽把五十兩官銀供在祠堂內,餘下的則交由婉嬪的嫡母王氏向下分發。別看是香囊和扇墜兒,都是內造上供的料子,尋常人家哪裏見過這樣好的東西,王氏也看花了眼,挑了最好看的給自己和兩個女兒,然而妾孫氏到底是婉嬪的生母,再不情願王氏也隻能挑了一個土棕色的香囊給了孫氏。餘下的兩方徽墨給了兩個嫡子,婉嬪的胞弟庶三子陳貴全隻得了一個扇墜兒,還是在陳益壽不停的給嫡娘子王氏使眼色的情況下不得不割肉讓出。

    另有一封書信是婉嬪親自寫給陳益壽的,先問了父親母親,隨即又問了生母孫氏和胞弟安,提及自己在宮中每常念及家中父母親以及生母孫氏和胞弟,又問了嫡出哥哥姐姐們,隨後又叮囑希望父親能多照料生母孫氏和胞弟,否則就算在自己宮中得享尊榮也心不能安如此雲雲。

    陳益壽看了這封信,心下了然,今兒婉嬪這些賞賜一是為了告知家人天大的喜事兒,二是為了讓他好生照顧其生母孫氏和胞弟,否則婉嬪就算在宮中也必不能安心,要問責下來。

    看完信沉吟了片刻,陳益壽強硬的吩咐下去,讓嫡妻王氏親自帶人把家中最寬敞的小跨院收拾了出來,之前是嫡長女的院子前兩年已嫁人空了下來,給孫氏和庶三子陳貴全居住。婉嬪的胞弟陳貴全是家中最小如今剛滿十九,早該說親白耽誤了兩年,直到今年才又開始議親,如今女兒榮升婉嬪,其胞弟的婚事,自然可以挑更好一些的來說了,沒準還能光耀家族門楣。嫡妻王氏再不滿也無可奈何,拗不過陳益壽隻能聽從。如今好不容易他們陳宅出了這樣揚眉吐氣的事兒,陳益壽怎麽可能因為嫡妻而讓他的女兒婉嬪娘娘不滿。

    有了思量後,陳益壽快速寫了封回信讓送賞賜的宮人帶了回去。

    且說婉嬪收到其父陳益壽的回信,看到陳益壽對自己生母和胞弟的安排還不算完全泯滅良心,也能鬆口氣了。她被送到寶親王府為侍妾之前,和生母孫氏、不足三歲的胞弟陳貴全一同擠在後罩房最逼仄的屋子裏,她也隻能睡在屋子裏用紗櫥隔斷開的方寸之地,潮濕窘迫,如今總算能讓生母搬到大一些的小跨院裏,胞弟的親事也能被重視,而不是隨便打發了。

    若說正式冊封為婉嬪有什麽好處,對她來說就是這個了。

    熬油似的熬了這十幾年,總算熬了個資曆出來。

    *

    四月初十,寅時一刻(早上4點15分)左右,延禧宮令妃胎動不安,偏殿候著的接生姥姥立刻去正殿伺候,日常負責給令妃安胎輪班的三個太醫也及時趕到了延禧宮。

    因著皇貴妃有孕不好進產房,後宮中以蘇梨末位份最為尊貴,因此不得不去延禧宮坐鎮,睡眼朦朧中聽到消息趕緊起身由霜降伺候簡單梳洗更衣趕去了延禧宮,舒妃、慶嬪、婉嬪也先後趕到延禧宮。

    這個時辰皇上正在上早朝,蘇梨末便差遣了延禧宮的宮女去候著,一旦皇上下朝了,及時告知令妃臨產之事,請皇上過來坐鎮。

    蘇梨末坐在錦榻上,看著進進出出的宮女端著一盆一盆的血水,手心直冒冷汗。生孩子真的是鬼門關打轉。特別是聽著裏麵時不時發出的一聲悶哼,配合著接生姥姥的調息用力再用力的聲音,蘇梨末隻覺得一陣陣心慌。

    此刻,不知道是身體本能的害怕,還是蘇梨末內心的恐懼,隻覺得手腳發麻。

    如果,如果乾隆十年臘月裏,原身不是因為生產四公主景順難產,搶救了多日還是耗幹心血去了,她也不會機緣巧合穿了過來,更不會有後來的種種。

    “孩子胎位有些不正,怕是要難產啊……”接生姥姥一路小跑到殿外才稟告道。

    聞言,蘇梨末深深吸了兩口氣強穩住心神,抬高聲音道:“本宮定要你們保令妃和皇嗣平安,伺候的太醫呢?這節骨眼還不進去伺候等什麽呢?若是有個什麽閃失,等皇上下朝過來怕是要摘了爾等的腦袋。”

    聞言,接生姥姥忙不迭進去,太醫也顧不得其他趕緊進寢殿站在屏風外指揮接生姥姥再次努力。

    “令妃,你且安心好好生產,本宮已經派人去候著皇上了,一下朝就過來。本宮也讓宮女去翊坤宮拿對牌鑰匙,去宮外緊急接院判宋仁進宮,他是婦科聖手,隻要他來了,一切都會好的。本宮就在外麵候著,有什麽事兒你讓人告訴我。”蘇梨末此刻也不知道自己哪兒來的這麽高的嗓門兒,然而喊的聲音小,生怕裏麵令妃聽不到。但凡,當初原身生產的時候有人能如此幫她掌大局,也許……

    生死關頭,渾身撕裂了般疼到難以忍受,生怕今兒一屍兩命要交代在這裏,突然聽到蘇梨末的聲音,令妃心頭一熱又緩過來了些能撐住了,配合著接生姥姥和太醫的說辭去做,慢慢的推動調整胎兒的方位。

    一個時辰後,太醫院原判宋仁火急火燎趕到了延禧宮,拿出金針幫令妃施針定胎,約莫又過了小半個時辰,胎位正了不少,令妃也能好好生產了。

    巳時二刻,乾隆剛見完大臣忙完朝政,就聽李玉進來通傳,延禧宮令妃娘娘正在生產中,便立刻擺駕去了延禧宮,剛走到延禧宮正殿掀開簾子,正要跨過門檻,就聽到裏麵‘哇哇哇哇哇哇啊’嬰兒啼哭的聲音,乾隆喜上眉梢。

    蘇梨末等妃嬪看到皇上來了,忙起身請安。

    “裏麵如何?出來個人匯報一聲。“乾隆詢問道。

    接生姥姥剛接生好,剪了臍帶,正準備擦一擦包起來,聽到皇上的聲音便加快手中的速度快速包好,和其他兩個接生姥姥一同抱著嬰孩出來了,喜氣洋洋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是位公主,母女平安,娘娘生產後累極,此刻已經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