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梨落煎雪      更新:2022-07-04 14:55      字數:5304
  第73章

    不過這騾子黛一斛足足有十支, 三斛就是三十支,就是她有十對八對眉毛的,一年也用不掉這些。剛好年下了, 倒是可以拿來賞人, 一份兩支再搭配一串壓襟, 剛好。

    至於這香料,不就是香水嘛, 蘇梨末拿著琉璃瓶子輕輕按壓了一下, 沾了些擦在手背上聞了聞, 還不錯,乾隆這廝偶爾的審美還是可以的,偶爾。

    近日時不時讓霜降親自送去一些吃食, 昨兒送了黨參烏雞湯並一碟子糕點,霜降回來學舌說皇後娘娘已經能下床了,點了檀香,坐在錦榻上閉目默念,想來是為七阿哥誦經。看來乾隆定然是把話攤開了講, 帝後二人的心結也漸漸打開了。喪子的疼痛短時間內不能消弭,但是至少夫妻之間不會隨著時間而漸生誤會生疏了,也是好事。

    想來, 今兒乾隆特地挑了這些好東西給她,多半也是為著這個。

    *

    臘月二十七,內務府發放各宮月例並節慶禮品的日子。有百福操持各宮都能如數領到,也沒出什麽大的差子,個別小地方也不算什麽修修補補的也就過去了。從太後到皇後, 各宮的賞賜也下來了, 收到嫻貴妃的賞賜之後, 蘇梨末才叮囑霜降和冬雪,親自帶了人去往各處送她一早就備好的節禮賞下去。

    每位妃嬪一串壓襟,寶石珠子也好,木珠子也罷,每款都用了不同的花樣去串,避免撞串兒。單獨給令嬪、慶嬪、舒嬪、陳貴人每人帶了兩根騾子黛,其餘妃嬪根據位份各送了一匹緞子雲錦之類的。知道嘉妃收到她送的東西大多時候都是扔出去不用的,因此給她的那份也沒花什麽心思,看得過去,有妃位的體麵就行。

    *

    因著七阿哥新殤,這個年過的異常壓抑。除夕夜宴是傳統,不得不辦,但是場麵不甚好看。座上的皇上和皇後盡量的維持平靜神色自若,但是眉宇間的疲憊感一覽無餘,旁人也不敢造次,生生挨了過去。初一大禮,忙忙碌碌的一天,晚上照舊移駕圓明園放煙火祈福。去年這時節,帝後恩愛,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過才一年的時間……

    初二合宮覲見太後。蘇梨末原本縫製了正紅色掐白狐皮子的新衣裳給景順,如今這大紅色也不適合聚會的場合穿,否則就是沒有心肝不知深淺了。挑了嫩黃色宮裝繡祥雲紋的,看著心裏暖暖的,又不那麽張揚刺眼。在太後那裏略坐了坐,就散了,想必太後也是顧忌著皇後的身子,加上所有阿哥公主都在難免刺心。

    聽著叫散了,蘇梨末就帶著永璋景順和永瑢出了慈寧宮,直到回到了景仁宮內關上了大門,永瑢才開口脆聲道:“額娘,我和妹妹表現的是不是很好?”

    “我和妹妹表現的是不是很好?”景順也學著永瑢的話,咯咯笑道。

    在去慈寧宮之前,蘇梨末就好生叮囑了景順和永瑢,不許她倆鬧得太歡,請了安規規矩矩的站著,沒讓開口,盡量少說話,更不可以同皇祖母皇阿瑪皇額娘撒嬌。

    聞言,蘇梨末蹲下,與二人平視,左右胳膊各摟了一個,笑道:“表現得非常好,額娘獎勵你們四盤點心,都是今兒天將亮的時候額娘親手做的。”

    “好誒。”永瑢吧唧到蘇梨末臉頰上親了一下,景順也有樣學樣,在另外一個臉頰上親了一口。

    蘇梨末起身拉著二人進了正殿,永璋陪同在側。

    霜降上了四碟子糕點,又熱了牛乳兌了蜂蜜給永瑢和景順吃,永璋則坐在錦榻上陪蘇梨末說話。

    “永瑢近日表現的非常好,想來也是你日常耳提命麵的效果。永瑢雖然調皮一些,但是額娘的話和你的話,他還是很能聽進去的。七阿哥夭折,你皇阿瑪和皇額娘悲痛的很,阿哥所裏你年紀大一些,日常除了好好照顧弟弟們,更要謹言慎行,萬事不要爭著出頭,日常要多留心多注意,咱們不欺負別人,但也不能被人輕易欺負了去。”永璋已經十歲出頭了,蘇梨末並不拿他當小孩子看,而是當做同齡人一樣溝通。古代人成熟本就早,何況是皇家。

    “特別是近身伺候你和永瑢的奶娘、嬤嬤、宮女、太監們,忠心伺候也就罷了,你也放尊重一些,不可隨意折辱,他們做奴才要伺候人已經很辛苦不容易了,沒得為了一些雞毛蒜皮不當緊的事兒去責罵他們,白叫他們寒了心。若是不忠心伺候,生了異心或者歹心,警覺了不要輕易出手,免得打草驚蛇,讓人遞話來給額娘,額娘給你們撐腰。”

    “額娘放心,這些孩兒都知道。伺候七阿哥的奶娘出了岔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宮裏也有一些流言。孩兒知道輕重。”永璋小大人似的持重老成。

    “到了二月裏,五阿哥七歲了想必也要去上書房讀書,額娘在太後那裏聽了一耳朵,說是過完年會從世家子弟裏挑選一些適齡的給你們當伴讀。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世家子弟裏也有一些頗為聰穎好學上進的,你們在一處多研究學問,萬不可起了攀比爭執。”蘇梨末把心裏的顧慮說了出來。永璋身強體壯,在摔跤練拳上頗有天賦,但是讀書騎馬射箭上就平平了。若是不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到時候出了岔子再溝通,就不那麽有效了。

    “額娘說過的話,兒子都記得。勿以人之長比己短,勿以己之長顯人短,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短處。做好自己,明日比今日好,後日比明日好,就是好的。”永璋點頭道,眸中似有星子,亮晶晶。

    “不錯。”蘇梨末十分欣慰。這兩年裏時不時說的話,永璋是真的聽到耳朵裏去了。很多時候,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非要鬧點事出來,找別人麻煩,也讓自己不痛快。過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強。

    “人之初,人,之,初,初,不是粗……”

    “人、之、粗,粗,不是粗……”

    耳畔傳來永瑢和景順的聲音,蘇梨末扭頭看去,隻見永瑢在教景順念《三字經》,笑著搖搖頭,讓他們兄妹自己聯絡感情。

    觀察了一會兒,發現這永瑢不得了,愣是把她用在永瑢身上的法子,用在景順身上,甚至還舉一反三,一句話,念對了才可以得一塊糕點放在自己麵前的盤子上,還不能吃,要繼續念下一句,再念對一句再疊一塊,堆積木似的,而且糕點疊在一起還不能倒塌,倒了就要重新開始。

    然後學會念五句之後,要把前麵學會的五句背誦出來,背會了,才能吃一塊糕點。

    景順一到十五的數字還沒念會,這可好,已經開始背三字經了O(∩_∩)O

    “養不教,父、父之過,可是,皇阿瑪沒教導六哥呀,不是師傅教導的嗎?”景順蹙著眉,奶聲奶氣道。

    “皇阿瑪自然會教導的,等六哥再大一點,開始練習騎射,皇阿瑪肯定會教我騎大馬,拉大弓。”永瑢抬手彈了一下景順的小腦瓜,脆聲道。

    “大馬,多大的馬?”景順好奇寶寶。

    “這麽大!”永瑢張開雙手擴胸比劃,然後回過神來扣了兩下桌子小臉兒瞬間嚴肅:“不要岔開話題,養不教,父之過,繼續念。”

    “養不教,父、父之過。”

    ……

    千叮嚀萬叮囑,又同永瑢說了一些話,略坐了半個時辰,蘇梨末就讓永璋帶著永瑢回了阿哥所。

    臨走,永瑢還同景順兩個小奶娃嘰裏呱啦說了一通話,聽過去,似乎是在說讓景順好好背《三字經》下次見麵要抽查的。蘇梨末笑著搖搖頭,真有你小子的。

    *

    正月裏後宮氣氛依舊沉痛,乾隆看富察皇後雖然慢慢解開了心結但是依舊思念亡子,把阿哥所裏永琮用的東西都搬來了長春宮偏殿,時不時進去撫摸一番,暗自垂淚。

    乾隆考慮再三,決定去東巡,讓富察皇後離開熟悉的地方去外麵散散心,還還願,看看民生百態,登高遊覽,或許會心情好一些。

    這是乾隆登基十多年來,頭次東巡十分隆重,禮部等相關負責部門緊鑼密鼓開始籌備,後宮這邊嫻貴妃也加入了忙碌的大軍,日夜不消停,舒嬪也聽其安排協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太醫院宋仁日日進長春宮請平安脈,每每親自抓藥熬藥看著皇後服用了才會離開。滋補的藥膳方子也寫了數張。

    唯一讓富察皇後展顏片刻的一件事情就是,乾隆年前就在給幾位阿哥們挑選伴讀,到了正月裏總算定了,最後鎖定了五位七到十歲之間的世家子弟或清貴子弟,其中一位就是富察皇後的胞弟傅恒的二公子福隆安,年八歲,給五阿哥永琪做伴讀。

    進宮給阿哥們做伴讀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去上書房之前,富察皇後親自攜了福隆安給乾隆請安之後,帶著他來了慈寧宮給太後請安。

    這些日子,知道太後情緒低落,蘇梨末時不時讓奶娘嬤嬤們抱了景順去慈寧宮陪著太後給太後逗樂解悶兒,今兒上午做的三色糕點十分不錯,蘇梨末就親自帶著景順和糕點一眾伺候的人來了慈寧宮。

    富察皇後領著福隆安進了正殿,給太後請安之後受了蘇梨末和景順的禮,這才坐在了錦榻上。

    “這是誰家的哥兒,模樣俊俏,到跟前兒來哀家瞅瞅。”太後抱著景順坐在錦榻上,看到富察皇後帶了個小子進來,樂嗬著問道。

    聽到太後召喚,福隆安依著規矩上前,再次行了叩拜大禮,字正腔圓有條不紊道:“福隆安給太後請安,恭祝太後聖體金安。”

    “是福隆安啊,傅恒家的老二,快起來快起來。幾年沒見,大小夥兒了。哀家上次見他,也就和景順這般大,口齒剛伶俐,轉眼功夫都這麽大了。”太後笑著同富察皇後蘇梨末說道。

    蘇梨末看了景順一眼,景順忙不迭從錦榻上滑了下來,整理了衣衫,這才走到福隆安跟前兒,雙手疊在一起福了福,奶聲奶氣道:“哥哥好。”

    景順這小禮節逗得太後和富察皇後展顏,看向景順眸光裏多了些讚賞。都是純貴妃教的好啊。

    聞言,福隆安忙躬身行禮,“給四公主請安。”

    “哥哥生的好看,比我六哥還好看。”景順仰頭看著麵前的少年笑嘻嘻道,小手搖動,銀鈴鐺鈴鈴響,清脆悅耳。

    福隆安這才躬身抬頭看清楚了麵前這個粉雕玉琢太陽般明亮的小丫頭,墨色瞳仁黑白分明,清澈見底,水意深深,笑靨盈盈,不由抬手拍了拍她的頭,聲音溫和了些許,“乖。”看著小丫頭眼眸彎彎似月牙,心裏也跟著軟和了兩分。

    “……”蘇梨末是真沒想到景順這小丫頭會蹦出這麽一句話來,看來妥妥的顏狗。永瑢生的像極了乾隆,小小年紀桃花眸十分惹眼,已經是這紫禁城裏最好看的少年了,如今可好,在景順眼裏,這福隆安可是比她六哥都好看。

    不得了!

    其實,曆史上,這福隆安,的的確確是景順的額駙,這……這……不是巧了麽!緣分這東西,真是攔也攔不住。

    既然如此,提前會會這小女婿也不錯。到時候再找永璋問問看看他在上書房和演武場的表現如何,若真是個好苗子,以後把景順嫁於他倒也能放心。若是空有其表,蠟樣銀槍頭,也能早早斷了這條路,再做打算。

    太後同福隆安閑話了幾句,福隆安雖然年紀小又不經常進宮來,但是一應規矩教的很好,不卑不亢,不驕不躁,說起話來也是有條不紊的,像極了傅恒年少時,太後十分滿意。

    人都說三歲看大,如今八歲的年紀,也是頗能看出一些東西的。

    蘇梨末並不多話,隻坐下下首的錦凳上,聽著太後皇後和福隆安說話,拉著景順站在她旁邊聽著。

    “純貴妃帶了好吃的糕點,讓四公主帶你去嚐嚐。”太後說著遞了個眼色給如畫,如畫領了福隆安和景順去旁邊的圓桌子上坐。

    富察皇後聽到這句話,看著二人坐在圓桌上吃糕點,畫麵十分和諧,心下也就了然了幾分。想必太後不僅對福隆安來給阿哥們當伴讀十分滿意,隻怕還另有深意。如此,等下回去她定要修書一封給母親和傅恒,讓好生教導福隆安,萬不可早早結親,宮中怕是另有安排,以學業為主,修身養性為上,不可亂了心性。

    且說富察家接到了皇後娘娘的傳信,自然是喜不自勝的,福隆安是傅恒現有的兒子裏最聰穎最規矩的一個,也是重點培養的對象。都知道四公主如今是這紫禁城唯一的小公主,深受太後和皇上的喜愛,時時去慈寧宮陪伴太後,想必教養的也好,若是將來真有那一日,也是他們富察家的榮幸。且皇後的嫡子夭折,與子嗣上再無可能,若是能讓福隆安尚了公主,對他們富察家也是百般利好。因此無有不從,從此更精心的培養福隆安,直到大婚前,房中都沒出現過任何鶯鶯燕燕,貼身伺候的也盡是小廝。富察家是如此教養的,福隆安自己更是潔身自好,從不近女色。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

    又坐了會兒,蘇梨末看時辰不早了,也就先帶著景順告辭了。

    “這個哥哥好看,以後景順可以經常在宮裏見到他嗎?”

    景仁宮正殿,蘇梨末幫景順去了金鎖福牌換了家常穿的衣裳,聽到這句話,蘇梨末噗嗤一聲忍不住笑了,“他是你皇額娘弟弟的兒子,排行第二,你以後可以叫他二哥哥,他啊,是你皇阿瑪挑選來給你五哥當伴讀的,會經常出現宮裏,但是不是後宮,是上書房,演武場。”

    “哦哦,行叭。”景順嘟嘟嘴說道,“皇阿瑪什麽時候給女兒挑一些伴讀,那不是有人陪女兒玩了嗎?”

    “……”果然是小孩子心性,三兩句話注意力就挪到了別的地方,蘇梨末笑道:“等你再大一點,額娘讓你皇阿瑪挑幾個同齡的女孩子來同你一起讀書習字練習六藝可好。”

    “好!”景順咬著下嘴唇,咯咯笑道。

    *

    正月裏,乾隆無甚進後宮的興致,大多時候是在長春宮伴著富察皇後或者是獨宿養心殿的,蘇梨末這邊也隻讓小合子送了兩次新鮮玩意兒並一些雲錦緞子之類的,旁人那邊就更是毫無音訊了。

    令嬪每日都會去法華殿給七阿哥誦經一個時辰,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停了,脫去素服重新裝飾自己,又是正月裏撿了些精致好看但又不過分鮮豔紮眼的衣衫首飾來裝扮,提了親手熬煮的參湯送到了養心殿。

    乾隆感念令嬪的苦心,這一倆月來日日為七阿哥不辭辛苦,心中十分安慰,當晚就翻了令嬪的牌子,翌日又送了些釵環首飾過去,皇後也特意挑了幾件送到了延禧宮以作嘉獎。見狀,蘇梨末也挑了兩匹上等的雲錦送了過去。

    卷王就是卷王,這般苦心孤詣著實讓蘇梨末佩服的。

    反觀其他人,一時間心急心焦暫時也找不到出路,空看年華如流水。

    作者有話說:

    等回頭正文完結了,在番外部分也會再交代景順和福隆安,嗷嗷,青梅竹馬真是讓人喜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