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梨落煎雪      更新:2022-07-04 14:55      字數:2530
  第1章

    乾隆十年,臘月二十三,瑞雪豐年。

    蘇梨末目光呆滯地躺在床上,望著案幾上新插的紅梅花出神。

    屋內攏了兩三個炭盆,暖融融的,冰雪浸潤過的紅梅花被暖意包融,冷香襲人。

    這是她穿過來的第三天。

    身體的原主人是乾隆的純貴妃,剛生產完二十二天,尚未出月子。

    雖居貴妃之位,卻不多受乾隆寵愛,又無甚家世,不過因著是潛邸舊人,素日裏又最是溫順聽話,肚子也爭氣,先後誕育了三阿哥永璋、六阿哥永瑢,才於乾隆十年正月裏熬了個貴妃資曆出來。

    畢竟在這後宮,多子就是多福。

    隨後,乾隆不過偶爾興起寵幸了一次,竟又懷上了。

    不過這次,爭氣的肚子可壞了事兒。

    生產時大出血,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卻出氣多進氣少,最終還是沒挺過去,於兩天前替換了芯子。

    穿越前,蘇梨末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日常上上班,摸摸魚,追追劇,盤盤串,抽抽盒,小日子倒也舒坦。

    不曾想,一覺睡醒卻到了這勞什子地方。

    早知道會這樣,那天晚上說什麽也不會熬大夜追劇到四點……

    但凡好好養生,早睡早起,保溫杯裏泡枸杞……

    唔……

    欲哭無淚。

    不過既然上天給了她重生一次的機會,這次她一定要好好養生。

    三天裏,陸陸續續有宮嬪過來探病連帶恭賀她產女之喜,人參鹿茸藥材補品,肚兜喜被錦緞繡帕,各色賀禮,擺了足足倆張長條桌。

    所幸她高居貴妃之位,還在月子裏不用拘禮,多數時候都是別人向她行禮,她靠在軟枕上受了就是。

    不過這三天裏倒是從她們嘴裏了解到了不少情況。

    如今這後宮裏,位份在她之上且活著的僅兩人,一個是富察皇後,一個是潛邸側福晉升上來的嫻貴妃。

    那個生育了大阿哥永璜和早夭二皇女的富察氏,於雍正十三年,也就是十年前薨逝了,享年27歲,追諡曰哲憫皇貴妃。死在寶親王府邸,生前半點尊榮沒享到。還是乾隆十年正月大封後宮的時候,看在大阿哥永璜的麵子上追封的。位高命薄!

    還有,那個家世牛掰轟轟,清宮劇常年主角之一,且深受乾隆喜愛被稱為知音的高貴妃也於幾個月前薨逝了,享年29歲,諡曰慧閑皇貴妃。位高命薄!

    位份在她之下,育有皇子且活著的也是兩人。

    一個是家喻戶曉的五阿哥永琪他額娘,潛邸舊人現居永和宮的愉妃。印象中她好像活到了七八十歲,還被乾隆翻過牌子。目測是個養生大戶。

    另一個就是曆史上生育了四個皇子的淑嘉皇貴妃金氏,享年42歲。當然人家現在活得好好的,誕育了四阿哥永珹,居住在春熙宮的嘉妃。聽說她現在又有了身孕,三個月不到點兒。

    不過似乎有些不高興,因為和富察皇後撞胎了。

    今歲七月富察皇後伴架蒙古途中有孕,滿打滿算如今六個月。

    嫡子二阿哥早夭,帝後對這一胎寄予了厚望,盼著能再得個嫡子。因此,合宮上下,最重要的是乾隆的目光,日日都聚焦富察皇後身上。可不氣壞了嘉妃。

    看過不少清宮劇,對這段曆史略有了解的蘇梨末當然知道,這一胎的確是男胎,皇七子永琮。可惜吧,這娃命不好,早夭。

    不過乾隆皇帝的十七子,十女,又有多少是活到了成年的?不用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至於其他的嬪、貴人、答應,烏泱泱的一群人,她也沒記住。隻記得有兩三個年輕貌美,姿色頗為出眾。

    話說,富察皇後這邊六個月,嘉妃才剛三個月不到點,一時間宮裏兩位有孕有身份的主子,合宮上下喜氣洋洋。

    且馬上又是年下,宮裏事兒多,因此大家的注意力沒怎麽聚焦在她這個生了女兒在鬼門關兜了一圈兒的冷灶貴妃。

    倒是好事兒。

    她也有時間有功夫好生調養一下這虛弱不堪的身體,和努力去接受兩子一女的現實。

    畢竟穿越前,她連戀愛都沒談過,這一睜眼,三十二歲了不說,嗬,大兒子八歲,小兒子不足兩歲,喏,還有一個尚未滿月的繈褓小奶娃。

    提到這個小奶娃,蘇梨末倒是頗為感慨。

    沒錯,這個女兒正是鼎鼎大名被譽為佛手公主的皇四女。生來手指帶蹼,簡單的說就是手有殘疾。擱現代也不是什麽大事,一個小手術也就了啦。在這古代倒是破為費勁。

    得虧伺候生產的羅太醫仁心仁術,一句“恰似佛手,此為大吉之兆啊”,解了困局。

    兼之多年未有公主誕生,乾隆皇帝歡喜不已,倒是頗為疼愛。每日派人親自過問,進的香不香,穿的暖不暖。

    皇帝的喜怒,皆在一念之間。

    這萬惡的封建王朝。

    可蘇梨末拿它沒辦法,隻能盡量融入。

    幸虧這宮裏自有一套邏輯,阿哥們都養在阿哥所,伺候的奶娘麽麽一堆,無一不周。眼下倒是不必擔心三阿哥和六阿哥的事兒,日後自會相見。

    倒是這四公主,說的好聽是佛手公主,到底先天不足,還是得多費心好生養著,為此皇帝特別準許沒挪去阿哥所,留在景仁宮裏。

    兒女雙全,有錢有權,仔細想想這開局、似乎還行。

    畢竟在這後宮裏,也是幾人之下的地位,隻要努力苟住做個合格的老鹹魚,賽過乾隆的壽數活它丫的九十九,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眼下她先要養身體!

    畢竟剛從鬼門關兜了兩圈回來,她這個身子虛弱得很。

    剛想到這裏,就聽到大宮女霜降領著三四個小宮女進了寢殿,走上前來,“娘娘,今兒的補藥熬好了,小廚房進了一碟子蜜餞,娘娘吃了好解解味兒。”

    聽到蜜餞,蘇梨末緊鎖的眉頭鬆了下來。這古代的湯藥真不是人喝的!

    早日養好身子,遠離中藥!

    這般想著蘇梨末支起身子,隻見小宮女冬雪忙不迭過來攙扶,頗為伶俐。

    蘇梨末端起碗噸噸噸三口灌了下去,就著另三個宮女的手漱口飲水擦嘴,順道用銀簽子挑了一塊蜜餞含在嘴裏。唔……

    喝個藥就有四五個宮女伺候,一開始蘇梨末十分不適應,但是為了不露出馬腳忍了下來,不過才兩三天的功夫,倒是逐漸習慣了。

    別說她如今虛弱不堪,就是好好的人,每日裏衣來張口飯來伸手,也是廣大鹹魚的福音。

    啊,這萬惡的封建王朝,萬惡的後宮。

    怪不得多少人擠破頭要往上爬,畢竟在這後宮,身份地位就等於銀錢,沒錢寸步難行,一碟子蜜餞也弄不來。

    更何況,都是如花的年紀,隔壁小張小李小王住的獨立宮室,年薪一千兩,二三十個伺候的人,流水的美食吃不完,花樣的賞賜拿到手軟,旁邊的小趙小崔小宋擠在一個宮殿,每日的吃食還不如隔壁宮女吃得好,這誰能忍。

    誰不是媽生爹養,貌美如花?辛辛苦苦來這世上走一遭,誰又比誰差?

    哎,此刻蘇梨末倒是理解了清宮劇裏那些爭破頭的女人,不過都是可憐人罷了。

    作者有話說:

    真·鹹魚清穿日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