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作者:明照萬裏      更新:2022-07-02 14:08      字數:2941
  第二百一十章

    每個人的出生新手村都是隨機的, 運氣好的投胎到富貴繁華地,風調雨順物產豐富,隻要勤勤懇懇做事, 最差也能混個溫飽,運氣不好的投胎到了苦寒酷熱地帶,就是從年頭忙到年尾,還要勒緊腰帶, 勉強過日子。以前玄州就是這樣的地方, 土地不算肥沃,白天熱的要死, 晚上就溫度驟降,以至於玄州人民養成了早穿棉襖午穿紗的習慣,以適應氣候。

    按理說,這樣的地方很少會有外來人口,畢竟日子再差肯定還是留在老家強,最近卻迎來了一批“移民”熱潮。外地的人前赴後繼的往玄州趕。

    “最近, 城裏人口變多了啊。”坐在茶攤休息的市民, 聽著各地口音, 納悶的很。

    “哈!你沒聽說嗎?現在知州發布了新政策,招攬人口呢!願意去作坊做工的,提前預支三個月的月例, 願意來開墾荒地的, 按人頭每個發五畝地, 在二十年內不交稅!如果是女子, 還能額外再加一畝地, 送上衙門的良種。”說話的人不住搖頭, “咱們怎麽就沒趕上這好時候呢!”

    “背井離鄉的, 肯定得要點利益才能驅動,多半也是沒家沒落的才願意過來,換成是你,願意拋棄現在的一切跑去江南嗎?”最早開口的市民擠兌他,“怕是舍不得吧?”

    那人隻是嘿嘿直笑。

    “不過衙門說的良種我倒是挺好奇,產量真的那麽高嗎?”

    “高啊!我小舅子就在衙門搞這個,我還能騙你不成?以前的水稻大約畝產一百二十來斤,新品種差一點都能有二百斤產量,照顧的精心,更是三百都不止,以後說不定米麵會降價哩!”真降價,對所有人都是好事,畢竟衣裳能省,飯卻是每天都要吃的,如果能少花錢吃到飽,當然是好事。

    “真的?”那人喜出望外,又有點狐疑,“你別是蒙我吧?”

    “你要是不信,就等著,這幾天不是大晴天嗎?衙門也貼了告示,讓所有人去圍觀看稻米收獲,現場收割現場收割,這總做不了假吧?”

    “真的?”

    “當然是真的,不過,嘿嘿嘿,想要去看也是要走門路的,你,加油!”這人得意的笑著,他因為小舅子的關係,搶破頭這才拿到這個機會,當然要炫耀一下。

    不過這樣的機會也不是人人都能搶到的,早早就被消息靈通的人選完了。到了收獲那天,一大早就有人去圍著那片試驗田,等著看成果,擠擠挨挨的人群圍在外頭,等著見證奇跡。

    在焦急的等待中,有個身穿青衣的青年站了出來,臉上帶著如沐春風的笑意,跟大家夥介紹這些種子的栽種區別,聽的眾人暈頭轉向,完全搞不懂這中間的區別。

    不過青年話鋒一轉,表示這種方法等到實驗成功後,會把方法按照批次,一點點告訴所有人。關係到自家飯碗的問題,大家立刻聚精會神瞪大眼,伸長脖子等著看效果。

    馬上有一隊人成後麵出來,揮舞著手裏的鐮刀,按照著田壟的位置,開始快速的收割起來,人多力量大,一畝地也沒花多少時間,就把稻杆放倒,再由人用一種沒見過的奇怪車子開始脫粒,最後把所有的穀粒匯聚到一起,上稱的時候,所有人都盯著秤杆等著結果。

    看稱的老漢揉了三遍眼睛,顫顫巍巍的報數:“一共,一共三百斤!”

    嘩,三百!這個數字已經超過大部分的穀子了,誰能不心動呢?

    眾人灼熱的眼神匯聚到那些淩亂散落的穀子上,此刻穀子在他們心中不亞於救人性命的靈丹妙藥。有人哭有人鬧,甚至還有跪地哭泣的。

    就連負責看稱的老漢也沒忍住背過身去,揉了揉眼睛。他想起了幾十年前,恰逢大旱,貧困的祖輩隻能吃樹皮啃草根,瘦成皮包骨,硬生生熬下一條命來,也落下不少病根早早去世。

    如今有了良種,以後再也不用餓肚子了!嗚嗚嗚,,

    緊接著,就是那些人去衙門排隊登記,到時候會隨機抽取一些人,讓他們領到種子,然後種進自家地裏。城內熱火朝天討論著這些話題,人人都在期盼,早點輪到自家。消息先從玄州輻射到臨近的城市,再通過商隊和親友間慢慢傳到外地去,再後來人人都曉得,有了良種啦。

    玄州地廣人稀,最缺的不是土地反而是勞動力,所以傳出類似的消息後,不少沒田沒產的民眾,心動了。

    反正也不會更糟,對吧?

    陳二丫就是這其中的一個,她聽說這事,鼓足了勇氣帶著親娘,一邊問路一邊徒步跋涉,靠著一點微薄的積蓄終於趕到了玄州,在看到玄州高大城牆那一刻,差點腿軟的倒在路邊。

    陳二丫勉強站起來,目的地是到了,但是還沒有問清田的事,她還不能倒下,拖動著酸麻的腿腳,準備挪到城門口問清楚。

    等走近才看到,城門口搭著好幾處攤子,排了好多好多人,還有人維持秩序,“這邊這邊,新來的人想要領土地的,這邊排隊,拿出文書資料來,提前拿在手上!”喊了三遍後才停下,把想要插隊的人拉下去。

    陳二丫看出自家娘手腳都沒力氣,於是把人扶到牆角坐著,自己去排隊。排隊的也至少有十幾個人,陳二丫等著等著,就覺得手腳發麻心髒猛跳,眼冒金星後咚一聲,突然就不省人事。

    等她醒過來時,隻覺得嘴裏甜津津的,一股甜水正順著喉嚨往裏留,陳二丫跟著咽下去,這才緩緩張開沉重的眼皮。

    她這是,怎麽了?

    “你沒吃東西,餓暈了。”

    陳二丫扭頭,看到自己半靠在一個天仙樣兒的姑娘的懷裏,破爛的衣裳把姑娘的水藍衣裳蹭出幾個灰色手掌印,無比醒目,陳二丫臉漲的通紅想起來,這衣裳一看就很貴,她怎麽賠得起?

    “你現在還暈著,別那麽快動作,來,把剩下這點糖水喝完。”姑娘溫柔說道。

    陳二丫砸吧嘴回憶那股味道,甜滋滋的,比她們自家的紅糖還好喝,紅糖放久了發酸,這個糖卻是純正的甜味,陳二丫不舍的推開碗:“給我娘喝,她也沒吃東西。”

    “她也有,你看。”

    陳二丫側頭,果然她娘正在狼吞虎咽的喝著糖水,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喝了糖水也有了力氣,陳二丫勉強爬起來,跟自己娘靠在一起,千恩萬謝的感激恩人。

    “沒事,這本來就是我該做的。”藍衣姑娘笑了笑,“你們先在旁邊等一會兒,等輪到你們再去登記。”

    陳二丫又是講不完的感謝,然後耐心的坐著,伸長脖子去看登記處。

    藍衣姑娘看出她的焦慮,於是幹脆給她解釋,遷了戶籍後又該怎麽去開墾荒地,如何的落戶等等,如果有一技之長,還可以順便做個登記,一旦同行業缺人了,會有人上門來問願不願意去做工,什麽技藝都沒有但是肯吃苦的,還可以去各處作坊應聘,總之在玄州隻要肯賣力氣,總能尋到一碗飯吃。

    陳二丫不住的點頭,把這些信息牢牢記住,打算到時候再商量。

    這時陳二丫才看到,藍衣姑娘背後還站了一個男子,正含笑的看著她,安靜等候。等到藍衣姑娘說完了,二人這才轉到旁邊,低聲商量著什麽,陳二丫能聽到幾個音節。

    “我覺得,這個地方還缺個休息區,萬一再碰到長途跋涉的,可以先喝口熱水,然後坐著休息休息。”

    “這個的確很需要,就是不累也會渴,另外登記人員也是,每隔半個時辰提醒他們一次喝水。”

    “還有,我覺得可以把絹花作坊也挪一個過來,給女員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糖坊跟肥皂坊需要的能幹活的,但是絹花作坊更需要心細的女性。”

    “可你要是把絹花作坊轉過來,路上的運費就占了大頭,不虧本嗎?”

    “肯定會少賺,但是除開玄州外的幾個城市,同樣也有市場,再說了本地女子就不能愛美嗎?”

    藍衣姑娘低頭,“那隨你。”

    “我這不是跟你商量嗎?咱家的事情當然商量著來,你可是主人唉!”

    藍衣姑娘瞪他一眼,但是眼睛亮晶晶的,充滿了陳二丫看不懂的情緒。

    他們又在登記處站了一會兒,看到有條不紊排隊的人群,轉身離開,二人一起拉著手說說笑笑,背影慢慢變小變淡,卻是說不清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