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賺錢養娃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6-28 12:33      字數:3591
  第114章 、賺錢養娃

    許沁為此琢磨了很長時間, 她把廠裏做好的包反複檢查,而且還給拆了兩個,上海的皮包和花大價錢買的名牌包, 也各自拆了一個。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做工上的確還是有差距,不過,這個慢慢可以改進, 再就是顏值和風格了,或許她可以把思路換一換, 做皮包畢竟和做衣服不一樣, 衣服的花樣再多,首先考慮的還是實用性。

    比如這批秋冬新款, 有一款很時髦的鬥篷大衣, 但根據門店反饋來的數據,銷售表現平平。

    反而是另幾款沒那麽誇張的大衣賣的更好。

    但皮包不同,特別是女用皮包,基本可以忽略到實用性, 因為隻要不是那特別小的包, 連手機口紅都裝不下的那種,就能滿足要求了。

    何況, 這個時代,還沒有手機, 口紅也還沒有普及,大多數女性的皮包裏,放的是手帕, 小盒的百雀羚, 以及一串鑰匙。

    換而言之, 女包隻需要美就可以了。

    沒有人會把花了大價錢買的真皮包裝筆記本,裝菜,或者背設備。

    許沁想通了之後,立馬重新設計了一批女包,這次樣品做出來,雖然還是同樣的料子,做工也沒有那麽完美,但看起來卻漂亮多了,質感也不錯。

    這天,小李來家裏匯報工作,看到桌子上一排的女包,忍不住問道,“老板,這是咱們廠新出的嗎?”

    她在國慶節組織的,現場解說的方法特別有效,漂亮的售貨員手裏拿著最新款的衣服,一一講解衣服的特點和優點,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兒,而且每隔一個小時還有抓獎的活動,雖然獎品都不值錢,但還是裏三層外三層,圍了好多人。

    最誇張的一天,王府井和大柵欄還有東單等幾個店,買東西和結賬都得排老長的隊。

    微風和初禾的營業額節節攀高,最近又創了新高。

    許沁點點頭,“對,小李,你覺得哪個最好看,你挑出兩個你覺得最好看的。”

    小李盯著十幾個包看了又看,十幾秒後,拿起一個灰色的和一個黑色的。

    “選好了?不會變了?”

    小李微皺眉頭,快速的把灰色的調換成了白色的。

    “不會再改了吧?”

    小李點頭,說,“不會了,不過,要是能選三個的話,我就加上那個灰色的。”

    黑色的是很方正的女包,有舒適的寬肩帶,鍍銅的五金件,更適合上下班用,同時兼顧了顏值,灰色的是手提包,造型同樣很簡潔,但比黑色的要小三分之一,手柄上係了一條真絲的方巾,顏值更高了。

    最漂亮的當屬於白色的,是用偏薄的小牛皮做的,包身沒有太多花俏,但包袋是金色的鏈條。

    許沁笑著問,“那你能告訴我,為什麽要選這三個包嗎?”

    小李說,“黑色的很百搭,而且夠大,可以把我隨身帶的筆記本和書都裝進去,特別實用,灰色的也很百搭,也很漂亮,但最好看的還是白色。”

    許沁點了點頭,問,“如果隻能選一個呢,不考慮實用的情況下。”

    小李不假思索的說,“那當然是白色的了。” 白色的皮包很不耐髒,但她愛幹淨,多擦幾次就可以了。

    許沁把白色的包遞給她,說,“送你了!”

    小李很喜歡,高興的接過去,問,“老板,這包要是賣的話,定價是多少錢啊?”

    許沁說,“近期內恐怕不會售賣,價格還沒定。”

    小李正要把自己挎包裏的東西都放到新包裏,許沁卻又拿起那灰色的,問,“小李,你沒覺得這個包做工質量都更好嗎?”

    這可是她花了一千多,從香港買回來的迪奧。

    當然了,選的是最便宜,也看起來最普通的小包。

    小李拿起來看了看,說,“這包做工是不錯,但款式很一般,我覺得,同樣的售價下,我可能不會買。”

    許沁笑了笑,翻開裏麵的商標給她看,“那你太沒有眼光了,這包我花了一千三。”

    小李驚訝的長大嘴巴,“一千三買這麽小一個包?”

    “你是不是覺得特別不值?”

    小李把灰色的包拿在手上,裏裏外外認真的看了看,說,“真的沒覺得特別好啊,這包為什麽賣這麽貴啊?”

    這麽小就賣一千三,皮衣廠生產的皮衣,最高檔的一件才賣三百塊錢,這外國的牌子,心真黑,也太宰人了。

    她搖搖頭,說,“太貴了,太不值了!”

    其實所有的奢飾品,包括服裝和女包,溢價很多是普遍現象,因為一旦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有這種需求。

    換而言之,一定要買貴的東西,很多人尋求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名牌所帶來的心靈附加價值。

    許沁笑了笑,說,“一千三是太貴了,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出質量又好,同時價格還不能太高的皮包。”

    現在廠裏做女包的車間不大,工人也不算多,也就二十來個人,但貴精不貴多,高薪聘請的這些師傅手藝都不錯。

    每次許沁提出新的要求,有時都近乎吹毛求疵了,這些師傅也都照做了。

    這麽忙了兩個多月,樣品質量越來越好了,但許沁還完全沒有想要量產的意思,倒是崔廠長有點著急了。

    雖然歲數大了,服裝上的審美也都是這一兩年才提高的,但他也看出來了,師傅們做出來的皮包,甭管是做工質量還是款式,都無可挑剔。

    廠辦的小姑娘,嘀嘀咕咕的說了好幾次了,說廠裏做的那些漂亮皮包能買就好了。

    “小許啊,這邊地方太小了,我都量過了,西邊那一片挺寬敞的,蓋一排廠房沒問題,現在天冷了,得抓緊蓋,要不然下了雪,就得等開春了!”

    許沁說,“崔叔,不急,天氣預報這兩天就有雪了,還是等開春吧。”

    崔廠長說,“過年可是旺季,這些包都挺好看,要是年前做一批,那能賣不少錢呢!”

    許沁笑了笑,“崔叔,要真蓋車間,那還得招工啊,上哪兒找那麽多熟練工去?”

    崔廠長也笑了,“這事兒好說,我就厚著臉皮,去找找幾個老家夥,實在不成,我去皮件廠吆喝吆喝,一個月一百塊的底薪,還能招不到人?”

    底薪一百塊,另外還有獎金呢,現在的二十二名工人,雖然還沒給廠裏創造一毛錢的價值,但每個月竟然會有五十多的獎金。

    這是許沁的意思,畢竟她是老板,崔廠長也不好太過幹涉。

    許沁說,“崔叔,現在做出來的包還不是太好,工序還需要再磨一磨,品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崔廠長挺失望,說,“那好吧,那廠房就等到開春再說?”

    “好。”

    俗話說,隻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許沁業餘時間幾乎全花在這上麵了,臨近過年的時候,還讓朱經理找了一個上海皮包廠的資深老師傅,給人家包吃包住包機票,每天日薪一百塊,請人家來指導工作。

    許沁原來的舊吉普留在上海,送給上海辦事處用了,她用新買的吉普車拉著老師傅逛了□□故宮頤和園,老師傅挺高興,半輩子的經驗和真本事都沒私藏,經他指點,做出來的包的確更好了一點。

    整體的精致度又抬高了一個層次。

    但比起香奈兒和驢牌,似乎還是差了那麽半口氣兒。

    許沁懷疑自己也是先入為主,把她買來的幾個包混在一起,讓小李,讓許敏,還有門店一些時髦的小姑娘來挑,一半以上的人都挑了這兩個牌子。

    看來,並不是她的心理原因。

    許沁再次認真排查,發現這次倒是很簡單,許敏說,“這些包都很漂亮,咱們廠裏做的也一點不差,但有皮子味!”

    小李他們也是這麽說的。

    這個問題倒是很好解決,許沁把很多幹花放到包裏麵,沒過幾天,那種不好聞的皮子味兒就消失了。

    至此,十幾種女包的款式算是定下來了,但許沁並沒有太滿意,品控不管是做工,還有很重要的原材料的質量,為了能采購到好皮子,她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皮革廠。

    打算過完年再去一趟上海,因為她發現,上海出產的女包,且不說別的,皮料是很好的。

    “媽媽,你怎麽才回來啊,我們都等你半天了!” 林三剛一聽到大門響,就趕緊跑到了院子裏。

    許沁把自行車停到一邊,說,“學校今天開年級會議,媽媽不能早退,今天是你的生日,三剛,祝你生日快樂!”

    三剛還以為媽媽忘了呢,聽到這話又高興了,帶著幾分得意說道,“媽媽,我們期末考試成績下來了,我數學語文都考了一百分!”

    屋子裏有火牆特別暖和,許沁脫下羽絨服,大國接過去給她掛好了,三剛指了指盆裏的洗臉水,二強手裏拿著毛巾,四麗將香皂遞給她,說,“媽媽,你快洗把臉吧,洗了臉好吃飯。”

    五歲多的小娃娃,說話卻是一副大人的腔調。

    這小姑娘最近沉穩多了,主要是收到了數學競賽的毒打,十月份她參加了全國小學生數學競賽的初選,很順利的被選上了。

    但十二月份的正式比賽,一共有三輪考核,第二輪她就被刷下來了。

    參賽的孩子大都是三年級以上的,像林四麗這樣的屬於少數,但,當時她的對手,也是一個五歲多點的小姑娘。

    那個小姑娘的水平遠高於她,以大比分把她打敗了。

    這一回的比賽,讓林四麗真正意識到,她是有點小聰明,但遠遠不是班主任所說的天才。

    以前許沁不止一次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現在四麗才是真的信了。

    許沁洗完臉,用幹淨的手擼了一把四麗的小臉,說,“都快吃吧,今天媽媽忙,明天周末,補一下三剛的生日,明天上午咱們一起去做個大蛋糕好不好?”

    北京現在做西點的地方還是不多,有的大酒店已經有外售櫃台了,但做出來的東西也沒好吃到哪裏去,而且也沒有訂蛋糕的業務。

    現在能買到純正的奶油了,王府井商場就有,有了奶油,對她來說,做蛋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

    作者有話說:

    手好很多了,估計明後天就不用獨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