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賺錢養娃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6-28 12:33      字數:6463
  第88章 、賺錢養娃

    馬師傅比溫師傅歲數小, 但也有六十歲了,這幾個月雖然挺忙,他氣色反而比之前還好了, 穿著一套煙灰色的中式馬褂,上衣兜裏裝著老式懷表,看著特別有大師傅的派頭,他喝了一口茶, 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小許啊, 我問了兩個師兄弟, 都是上了歲數的人了,說但凡身體骨好一點, 都想過來, 也是實在沒法子。”

    其實這裏麵還有點事兒他沒說,前幾年特別亂,也不知道咋了,他的老父親還挨□□了, 一個老師傅能有啥呢, 文化也不是很高,也就有一手製衣服的手藝, 但家裏被翻了個底朝天,兩箱子存下來的好料子統統被燒了, 還有好多衣服也被燒了。

    不僅如此,老爺子還被帶走了,他那個時候還沒退休, 找了領導想讓幫著說情, 領導當年也是老爺子的徒弟呢, 誰知不但不幫忙,還把他也趕回家了。

    他又找了另外幾個師兄弟,沒有一個幫忙的。

    後來老爺子倒沒太遭罪,半個月就給放出來了,很多徒弟都來看他,馬師傅氣不過,把之前那些不幫忙的都給罵回去了。

    因為這個,領導記了仇,很快就把他開除了。

    許沁笑了笑,“沒關係,馬師傅您去忙吧,這事兒我都想好了,準備登報紙招人,北京城這麽大,一準兒能有不少人來!”

    在登報紙之前,她先跑了幾趟工商,把服裝店和裁縫店的營業執照跑下來了,之前她開裁縫店的時候,人家工商不受理,今年開前門的服裝店,她又去找工商,人家說相關政策還沒下來。

    幸而這回能辦了,把所有的手續都補上了,估計以後每個月要交一筆不小的稅了,不過,這是應該的,這樣才能讓人感到踏實呢。

    許沁平時有看報的習慣,現在北京大部分的報紙都是不打廣告的,隻有個別的報紙會有,她開車直接去了解放日報。

    報社沒有專門的廣告銷售人員,一個姓任的編輯接待了她,“這種招聘廣告,倒是從來沒有做過,版麵不太好安排。”

    許沁提前準備了兩份稿子,一份是招聘,一份是製衣店的廣告,“你看這一份怎麽樣?”

    任編輯這才點了頭,“我們這邊不負責廣告對接,負責對接的是一家專門的廣告裝潢公司,也在這院裏辦公。”

    許沁去了廣告公司,很快就談妥了,一條廣告可以占八分之一的版麵,價格是兩千四。

    這個價格委實不算便宜了。

    不過,因為信息缺乏傳遞的渠道,媒體特別單一,估計效果會非常好。

    廣告公司的業務員姓方,是個挺開朗的年輕人,“許同誌,你看你什麽時間方便,我去製衣店拍幾張照片。”

    “明天上午?”

    小方點頭,“成,明天九點我過去。”

    第三天,報紙上刊登了製衣店的廣告,不得不說,效果真的是太好了,比許沁想象的還要更好。

    很快,大柵欄的製衣店變得異常熱鬧了,顧客絡繹不絕,比開業那天還熱鬧呢,很多人跑大老遠來買衣服,還一買就是好幾件。

    許敏和小李看著空蕩蕩的貨架都有些發愁。

    以前,也出現過供不應求的顯現,但最起碼店裏還有一半的款式是有貨的,這可倒好,一到下午,基本上就沒有衣服可賣了。

    但她們也不好再催上貨了,因為裁縫師傅們,已經連著好幾天都加班加點幹活了。

    何大姐和郭大姐還好,到底減輕,四個老師傅可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也是真不容易。

    許沁這些天也是真忙,她狠了狠心,以孩子住院了為由,又請了一周的假,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這麽做的確有點不地道,也忒不對,但除此之外她沒別的辦法。

    要是說了實情,周老師說不定很生氣,也說不定讓她延期畢業。

    人要是有分身術就好了。

    製衣店廣告上也打了招聘,來應聘的師傅挺多的,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許沁選人的標準很簡單,就是要求手藝好。

    手藝不好,說破天也白搭。

    最後選出來二十個人,十個師傅十個學徒,十個師傅裏麵,四個是老師傅,六個是手腳麻利的年輕師傅。

    這麽著,人手一下子就多了,相應的機器設備也多了,家裏的兩間西廂房肯定裝不下了。

    許沁托何大爺在隔壁胡同賃了一處院子,比現在住的大小差不多,亦有四間正房四間廂房,因為是一下子全租了的,租金不算貴,一個月四十塊。

    簡單收拾了一下,把微風製衣的牌子挪到那邊大門口了。

    這天上午,一個小夥子過來送貨,他姓範,是齊家軍的一個小兄弟,看樣子年齡也不大,也就二十出頭。

    小範指著七八輛三輪車說道,“姐,你看,這縫紉機,這鎖邊機,都是最新貨,不但不要票,價格也和商場差不多!”

    許沁仔細看了看,也挺滿意,笑道,“以後有你的好處,再買機器還找你。”

    齊家軍現在專攻進口電器,這樣的活兒不愛接,但介紹了一個人,就是小範,這小夥兒挺機靈,沒管其他二道販子買,而是一張硬座火車票殺到了廠家。

    這回許沁一共要了十五台縫紉機和十五台鎖邊機,還有一個其他縫紉工具,小範跑這一趟,掙了五百多。

    小夥趕緊說,“姐,你以後有什麽需要都找我,保證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

    機器和人都到位了,她趕緊又去了一趟杭州,因為剩下的布料不多了。

    四月份進的那一批貨早用完了,中間廠家也發來了兩批,質地和花色都說的過去,但肯定還是不如她親自去挑選。

    這回跟她一起去的是趙玲香。

    “你不怕家裏人知道啊?”

    趙玲香笑著搖頭,“怕什麽,我都跟我爸媽說了,他們都同意的!”不但同意了,還囑咐她了,讓她一定跟著許沁多學一學。

    她的父母雖然都是國家幹部,但跟楊嵐的父母做派不一樣,趙家父母不覺得做生意有什麽好丟人的,楊嵐在在大柵欄開了茶葉店,生意還挺好,這事兒趙玲香的媽媽心裏還挺羨慕呢。

    有錢多好呀,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買東西不用看價錢,楊嵐的媽媽,她還不了解,那是死要麵子!

    做火車到了杭州,趙玲香簡直開心死了,“真沒想到,原來南方城市這麽漂亮的,比北京可漂亮多了!”

    許沁笑笑,“各有好處,不過咱們這幾天可沒有功夫玩兒,得抓緊看料子呢。”

    轉悠了三天,挑選了上百種花色,進了大約五千米的布料,一下子花掉了四萬多塊。

    這下把趙玲香嚇了一大跳,“許沁,做生意需要那麽多本錢啊?”

    本來許沁以為,夏季過了,秋老虎馬上也過去了,估計再有半個月,北京的秋天就來了,真絲衣服銷路肯定就要差一些了。

    但這次廣告之後,顧客群一下子就擴大了無數倍,不少人都是物質條件特別優越的,不說別人,就說胡同裏的張畫家,人一下子來買了好幾套真絲睡衣,他的太太身條保持的還挺好,也買了好幾條旗袍。

    真絲衣服,其實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

    “也不是,這回情況特殊,我要多備點貨,一般不需要那麽多。”

    趙玲香這回來杭州,也是帶了不少錢的,她媽給了一千塊,他爸後來又偷塞了三百塊。

    一千三百塊在她心裏已經是一大筆錢了,當然了,和許沁一比就顯得特別少了,簡直少的可憐。

    不過趙玲香已經看準了一樁生意。

    “許沁,我有個事兒先跟你商量一下。”

    中午,倆人隨便找了一家飯店吃飯,趙玲香一口氣吃掉幾個小籠包子,有些猶豫的說道。

    許沁早就猜到了,“你是不是想進點真絲圍巾回去啊?”

    趙玲香有點不好意思的點頭,“是啊,會不會對你有影響?”

    上回楊嵐跟著來,是進了很多龍井回去,她這跟著轉了好幾天,杭州好東西倒是不少,但在她看來,沒有比真絲圍巾更合適的了。

    一般都是絲綢廠用下腳料做的,成本不高,批發價也挺便宜,她早就問過了,大的三元一條,小的才兩塊。

    回去翻倍估計都很好賣。

    許沁笑道,“沒有影響,這能有什麽影響,明天咱們就得回去了,下午就趕緊去買吧!”

    從杭州回來,許沁又趕緊去了一趟第二毛紡廠,訂了一批混紡和薄呢子布料。

    此時王府井的門頭房已經收拾好了,四麵雪白,地麵鋪上了瓷磚,門窗也都換了新的。

    就連訂製的鎏銅招牌也掛好了。

    許沁很滿意,說道,“小鄭,真是辛苦你了啊!”

    鄭立方笑了笑,“應該的。”

    最近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大柵欄那邊很多店鋪開張,都找他收拾房子,有的甚至連貨架都要他幫著訂。

    這可比原來盤炕盤灶修牆掙錢多了。

    當然了,很多時候活兒不是他一個人做的,一個人速度太慢,他時不時得找兩個小工,但刨除了這些,掙得錢還是很多。

    不算許沁這個活兒,這個月他都掙了三百多了。

    許沁問,“一共多少錢?”

    鄭立方遞給她一張皺皺巴巴的紙,上麵一項一項寫的很清楚,所有加起來一共花了五百多。

    之前她已經給了五百訂金,現在隻需要再支付幾十塊錢就行了。

    不過,這紙上沒寫他的工錢。

    “小鄭,你這賬單不對啊,工錢多少沒算啊?”

    鄭立方有些不好意思,“不用算了,我不收。”

    許沁笑了笑,“為什麽不收啊,你這麽做不對啊,即便咱們是鄰居,也不能這樣啊!”

    鄭立方瞅了一眼專心擦玻璃的售貨員,低聲說道,“姑,我,我想問,我想問,你們寧縣那邊,訂婚都需要準備什麽?”

    他和許敏已經好了一段時間了,經常一起出去玩兒,但許敏沒提訂婚的事兒,他也不好提,本來鄭立方也是不著急的。

    但最近他有些著急了。

    他經常騎著三輪車去前門等著許敏下班,但好幾回了,發現總有一個男青年去店裏找許敏,兩人還有說有笑的。

    鄭立方暗中打聽了好幾天,打聽清楚了,男青年就是附近茶葉店的,也是北京本市人,家裏條件一般,但人家父母雙全。

    不像他,雖然有獨門獨院的院子,但家裏長輩都去世了,用北京老話說,就是他特別命硬,會克人,很多人家忌諱呢。

    他這條件,綜合起來並不好。

    許沁瞟了他一眼,五大三粗的小夥子那緊張的樣子,讓人看了覺得有些好笑,“訂婚?你要訂婚了,和誰啊?”

    鄭立方一愣,忽然才反應過來自己說錯話了,“不,沒有沒有,我就是隨便問問!”

    “訂婚之前,總得先提親吧,你托了媒人提親嗎?”

    鄭立方漲紅了臉,搖了搖頭。

    “老板,貨架到了!” 一個新來的售貨員跑過來,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嶄新的實木貨架很漂亮,往屋子裏這麽一放,立馬感覺不一樣了。

    許沁從包裏掏出提前準備好的培訓資料,人手一份,“回去都仔細看看啊,明天八點半準時來上班!”

    這一批除了招收裁縫,還招了一批售貨員,麵試的時候,已經在語言表帶和記憶力方麵做了篩查,留下的都是腦子好使,挺機靈的年輕姑娘。

    相貌也都在中上。

    她之前請的一周假期,實在是不夠用,又讓趙玲香幫著續了三天,但明天也已經是最後一天了。

    次日上午,她在新店給員工上培訓課,由於店裏已經掛上了第一批衣服,不少路人覺得好奇,還有一部分人注意到了招牌,微風製衣,不就是最近在報紙上打廣告的那家嗎?

    服裝店本身就鳳毛麟角,特別的少,店裏的衣服件件精美,更是少見,百貨商場裏也沒有這麽上檔次還洋氣的衣服。

    很多人都很想買。

    但許沁給出的答複一律都是,還沒有正式開業,不售賣。

    然後順便給姑娘們講了講什麽是饑餓營銷,當然了,饑餓營銷必須是適當的,比如開業之前是可以的,但倘若開業之後,還是三天兩頭斷貨,那恐怕是要流失很多顧客的。

    店正式營業是第二天,恰好是個周末,一大早許沁就去了王府井,這邊兒商場還沒開門,但已經有不少人等在外麵了。

    許沁從車上搬下來一摞一摞的衣服,都是剛剛做好的,此時小李和另外一個售貨員也倒了,趕緊幫著抬到店裏。

    最後一個箱子不大,但死沉死沉的,小李問,“老板,這裏麵是什麽啊?”

    小李就是前門店裏的小李,全名叫李玉萍。

    許沁笑了一下,交代道,“是宣傳海報,一會兒人到齊了,派兩個人去路口發一發。”

    這麽多張,當然不可能一張張手繪,找了一家印刷廠印刷的。

    小李答應了一聲,帶著兩個售貨員麻利的上好了貨。

    七點五十,所有的員工都到齊了,許沁簡短的說了幾句,然後指了指小李,“李玉萍以後是店裏的店長。”

    小李的變化是非常快的,以前她有些內向,現在性格開朗多了,她落落大方的說道,“大家好,我的工作經驗也不是很多,希望以後咱們互相幫忙,團結友愛,一起把這個店做的紅紅火火。”

    八點半,整個王府井大街,一直到東單這一大片,都變得特別熱鬧了,街頭巷口到處都有擺攤子賣東西的。

    當然了,人最多的當然還是王府井商場,各邊櫃台上人滿為患,結賬都要排很長的隊伍。

    微風製衣也不逞多讓,顧客絡繹不絕,以至於許沁都變成了專門收錢的,因為其他售貨員實在是太忙了。

    有些人是好奇路過,還有一部分人看過報紙上的廣告,看到店裏的衣服比圖片上還要漂亮,還要精致。

    這麽有檔次的衣服,在別處是沒有賣的,就連王府井商場裏麵都沒有,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裏買衣服,不需要成衣票,隻需要付錢就可以了。

    進來的顧客,很少有空著手走的,沒人至少都要買上一兩件。

    臨近中午,貨架子上已經空了一大半,而且進店的客人,也沒有明顯減少。

    看來不可能有時間去外麵吃飯了。

    許沁讓小李去附近的國營飯店買了不少肉包子,自己則開車回了一趟家。

    這次新店開業,成衣備貨是非常充足的。

    孫師傅笑眯眯的問,“小許,今天王府井新店生意怎麽樣?” 早上拉走的那一批新衣服,裏頭有七八件旗袍都是她做的。

    許沁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一半左右都被賣光了,旗袍一件也沒剩。”

    孫師傅心滿意足,“真沒想到,現在竟還有那麽多人喜歡旗袍!”

    隻是不知道,買旗袍的人穿著合適不合適,以前做旗袍,可都是量體定做的。

    許沁將幾大箱子衣服裝上車,在胡同口碰到一個學徒拎著一兜熱饅頭和一兜肉包子回來了。

    溫師傅和馬師傅住的不算遠,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郭大姐和何大姐也可以回去,其他人就不行了。

    就得出去買點對付一頓。

    要想雇個人做飯也是不行的,因為原來的廚房,是其中一間東廂房,她和房主商量了,已經把鍋灶給拆了。

    中午這頓飯錢,等回頭發工資的時候,她一定得給額外補足了。

    許沁把衣服送到王府井,小李心細,還留了兩個肉包子,隻是早就涼透了。

    她就著熱水啃包子,此時已經下午一點多了,一波波的顧客進店,感覺比上午還多了。

    許沁站在櫃台後專心收錢找錢,忽然,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趕緊低了低頭。

    她想趕緊溜到店外,但現在所有的售貨員都在忙,她也不能這麽轉身就走。

    隻能把頭低了又低。

    有時候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很快,售貨員領著周老師和一個老年婦女過來了,“老板,一件連衣裙,六十,結賬!”

    許沁不抬頭不行了,她笑得特別甜,態度特別好,“周老師,您來店裏買東西了,不知道您能來,不然我就開車接您去了,您來了真是逢畢生輝啊,還有沒有喜歡的,再挑兩件吧!”

    周老師不近視,也不花眼,今年才三十來歲,剛才進店的時候,許沁沒看到他,但他是一眼認出來了自己的學生。

    原來說請病假,而且還說孩子住院了,其實都是撒謊,跑這兒賣衣服來了。

    倒是沒想到,他這學生竟然是老板。

    周老師黑著臉,遞過來幾張大團結。

    許沁不肯收,“周老師,感謝您一直對我的照顧,這衣服送您了!”

    周老師可不吃這糖衣炮彈,扔下錢就走了。

    

    第二天許沁去上課,不用說,挨了一頓訓,周老師還說,如果再有下次,他就向向係裏反映,到時候學校肯定會讓她延遲畢業。

    一整天,許沁的心情都有點鬱悶,其實,兼顧學業和事業,她也覺得挺累的,而且還要操心幾個孩子。

    隻是,她也沒有別的選擇,除非,能請到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替她打理裁縫店和兩個服裝店。

    但這樣的人才,可遇不可求,而且服裝業也有行業堡壘,也不可能這麽快上手的。

    放下午她順道把四個孩子接回家,大國和二強兩個在討論學習上的事兒,三剛則是興致勃勃的跟媽媽分享學習裏的趣事。

    四麗手裏拿著兩個彈珠,不停的在兩個手掌中倒來倒去。

    回到家,王嬸子已經做好了飯,四麗見有煮好的五香鵪鶉蛋,趕緊給許沁剝了一個,“媽媽,你今天是不是不高興啊?”

    許沁一愣,笑道,“沒有。”

    三剛此時也忽然想起來,今天回來的路上,媽媽都沒說幾句話,他也趕緊說道,“媽媽,要是有不高興的事兒,說出來就好了,悶到肚子裏不好!”

    林二強給媽媽夾了一塊他最喜歡的紅燒肉,“媽,你說吧,誰欺負你了,我和大哥去狠狠的教訓他!”

    林大國點了點頭,“媽,我們替你教訓他!”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1-13 22:44:14~2022-01-14 20:04: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灰灰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zxh 5瓶;27238738 2瓶;看書樂無窮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