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賺錢養娃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6-28 12:33      字數:3998
  第56章 、賺錢養娃

    臘月二十三, 這天是小年,許沁給手下的三個員工放了假。

    實際上就是趙大姐不來上班了,許敏和吳嬸子吃住都在城東宅子, 即便放了假也走不了。

    但兩人的狀態完全不一樣,許敏一大早就出去了,不到天擦黑不進門,以前是為了攬活兒, 現在是和張偉強一起閑逛看電影吃飯,甚至大冷的天一起壓馬路, 就是不肯在家裏多待一會兒。

    吳嬸子倒不是不願意出去, 她年輕的時候在村裏,有不少投緣的姐妹, 也經常串門, 但來到城裏認識的人不多,沒處去。

    她倒是想去兒子家,兒子不讓。

    前些日子她兒子來看她了,蔫頭耷腦的, 一問是不小心弄丟了三十塊錢, 她那兒媳婦是個厲害的,還不定怎麽罵呢, 為了不讓兒子挨罵,吳嬸子給了兒子三十塊錢, 提了提過年的事兒,他兒子話裏話外的意思,不想讓她回去。

    於是, 她就沒回去。

    吳嬸子一開始也出去閑逛了, 出去看看街上的新鮮事兒是不錯, 但出門就要花錢,她半輩子攢的錢都給了兒子了,手裏也就幾十塊錢,不省著點花是不行的,上街買了幾棵大白菜,還買了半袋子玉米麵,是農民進城賣的,一斤才五分錢,大過年的總要吃點好的,又狠狠心買了十個雞蛋。

    這些足夠她吃的了,她也就不出去了。

    許沁手裏有了錢,當然要過一個肥年了,過節的本質其實就是吃喝玩樂,中國人窮怕了,最重視的還是吃。

    她和鄰居劉大嫂一起去郊區農村買了兩隻肥雞,兩隻肥鴨子,王美蘭帶來的豬肉剩下的不多了,去黑市買了肉票,又去肉店買了幾斤,還買了半掛不要票的排骨。

    海鮮大餐不太可能,但市場上已經有賣魚蝦的了,估計是從臨縣運過來的,都是大路貨而且個頭也不大,勝在還算新鮮。

    許沁買了不少魚蝦,現在屋外就是天然的冰箱,白天的溫度也在零下之外,為了防止野貓偷吃,她特意找了個木箱子,把放進去,然後再密封上。

    孩子們從小吃得魚蝦少,她在鍋底下鋪了花椒,薑片和洋蔥,煮出來的蝦肉質彈滑,有一股子清甜味兒,孩子們都特別愛吃。

    一大盆蝦紅彤彤的,看著就挺誘人的,許沁示範了一下,“先掐頭去尾,然後再剝皮!”

    四麗一聽,覺得和剝雞蛋也差不多,立馬第一個伸出小手拿了一隻,三剛也不甘示弱,趕緊也抓了一個蝦。

    許沁剝蝦特別快,她都吃了三個了,孩子們才剝好了一個,三剛填到嘴巴裏嚼了嚼,開心的說道,“媽媽,這蝦肉太好吃了,比豬肉還好吃呢!”

    四麗也說,“媽媽,以後多買蝦,太好吃啦!” 一邊說,一邊拿起第二個蝦。

    大國和二強沒說話,但手上剝蝦的速度越來越快。

    許沁點頭,“以後隻要有賣的,我就多買點!”

    孩子們第一次吃蝦,難免貪嘴,一盆子蝦很快就見底兒了,她讓孩子們洗了手,沒每人給盛了一碗雞蛋湯,就著熱湯一人吃了半個白麵饅頭。

    她自己也不例外。

    中午吃了蝦,晚上她又給孩子們做魚吃,許沁最愛吃的是清蒸魚,但凍魚清蒸不太合適,她把刀魚收拾幹淨切成兩寸長的段,加上蔥薑花椒料酒醃製入味,然後炒糖色做了紅燒魚。

    刀魚本身肉質細膩,醃製之後去掉了魚腥味兒,經過紅燒之後添了些許甜味,更帶出了它本身的鮮味,口感也更加順滑了。

    孩子們之前也吃過鹹魚幹,但鮮魚和魚幹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三剛和四麗都怕魚刺,二強率先用筷子挑了一塊,嚐了嚐說道,“好吃!三剛,比魚幹好吃多了!”

    “小心刺啊,如果感覺有刺立即吐出來!”

    許沁囑咐了一句,又指著魚肉的中間部分說道,“盡量吃這裏的肉,邊上的都有刺!”

    四個孩子小心翼翼的吃著魚肉,許沁也慢悠悠的吃著,一邊吃魚肉,一邊喝白粥,時不時還吃上一口蒜炒油麥菜。

    冬天沒有鮮菜,市場上菜店裏賣的不是蘿卜就是白菜,最多能有點綠豆芽,這菜是林勇前兩天專門送來的,除了油麥菜,還有黃瓜,還有西紅柿。

    秋天那回許沁提到溫室種菜,林勇就聽到耳朵裏了,又專門去了一趟種子站,還去了人家的蔬菜基地去參觀,其實上回他就看到了,基地裏有很多泥坯房,挑開厚重的棉簾子就會發現,裏麵種的全是各種各樣的蔬菜。

    有水靈靈的小青菜,有爬滿架的黃瓜,還有長勢正旺,結滿了果子的西紅柿。

    林勇大開眼界,又去收購站問了,問人家要是冬天交鮮菜是什麽價,收購站的人挺激動,說有多少要多少,而且肯定給高價。

    收購站的人沒說出來具體數目,林勇就明白了,他要種出來,那就是鎮上第一份兒。

    秋收後地裏的活計少了,他就組織社員打泥坯,在地裏蓋了好些泥坯房子,種菜對地的要求挺高,要想種好必須用肥田種,因為占用了一片好地,村裏還有人有意見呢。

    他是村支書,他拍板的事情最終還是辦成了,泥坯屋建成後,他就去買了一批蔬菜種子,簡直是母雞孵小雞的心態,眼看著種子發芽了,芽苗長大了,第一茬青菜長出來,這一米八的漢子眼眶都濕了。

    不過這次林勇多了個心眼,沒把第一批菜直接上交,而是領著幾個社員挑著擔子坐著車來到了縣上。

    春天第一茬的韭菜上交是三分錢一斤,零賣是五分錢一斤,他們大著膽子賣一毛錢一斤,油麥菜黃瓜和西紅柿,都是賣一毛錢,本來以為會有人嫌貴,結果一到市場就被人瘋搶了。

    要不是提前給弟弟家留了一點,林勇都要空著手上門了。

    許沁給他出主意,下來的菜幹脆都拉到縣上賣,運輸不方便,可以找個貨車一次性拉過來,而且價格也要翻番。

    林東幫忙聯係了他開貨車的戰友,西山村已經來賣了三回菜了,每回都是很快就賣掉了。

    許沁之所以知道的這麽清楚,是因為每次來,林勇都捎一大包青菜給她。

    眼看著魚吃得差不多了,她從旁邊的爐子上端下來一個砂鍋,裏麵是燜好的白米飯,給孩子們一人盛了大半碗,澆上一點魚湯,都吃得挺香。

    林東下班回到家,走到院子裏就聞到了一股濃鬱的飯香,他今天和小馮去火車站了,吹了半下午的冷風,沒抓到一個小偷,就早早撤了。

    “好香啊,做什麽好吃的了?”

    三剛趕緊咽下一口米飯,搶著說道,“爸爸,媽媽做紅燒魚了,可好吃了!”

    二強補充道,“紅燒魚比紅燒肉還好吃呢!”

    四麗有不同意見,“紅燒魚好吃,但煮大蝦更好吃!”

    林東脫掉大衣,衝媳婦笑了笑,說道,“這生活可真好,又是魚又是蝦的!”

    許沁也笑了笑,“對啊,可惜你來晚了,魚蝦都沒有了,家裏也沒有掛麵了,倒是還有幾個窩窩頭,你吃不吃?”

    林東洗完臉用毛巾擦了兩把,“吃,餓死了,多熱幾個窩窩頭,不但不夠吃。”

    大國和二強到底大兩歲,能聽出來這是在開玩笑,三剛和四麗卻聽不出來,三剛趕緊說道,“爸爸,我看到廚房櫃子裏還有魚蝦,媽媽給你留了!”

    四麗則是疑惑的問道,“媽媽,咱家裏有窩窩頭嗎,我怎麽沒看到?”

    許沁逗她道,“有啊,咱們今天中午不還是吃了?”

    四麗皺著小眉頭,有點生氣的說道,“媽媽撒謊,中午的菜是大蝦和拌黃瓜,喝的是雞蛋湯,吃得是白麵饅頭!”

    馬上要過三歲生日的娃,記性還真不錯。

    許沁摸了摸她的小腦袋,立即跟她解釋了,“四麗,我和你爸爸是在開玩笑,同時也是想考考你,看你還記不記得中午吃的飯。”

    四麗撅著小嘴巴哼了一聲,但高冷的小表情沒維持幾秒,立馬就甜甜的笑了,得意的說道,“媽媽,昨天孫老師還誇我了!”

    許沁問她,“老師為什麽誇你啊?”

    四麗用更得意地語氣說道,“孫老師昨天教了一首詩,我是第一個背下來的!”

    許沁眼睛一亮,“是嗎,四麗這麽棒啊,能背給我聽聽嗎?”

    林四麗搖頭晃腦的背完了《憫農》,臉上一副求表揚的表情,“爸爸媽媽,我背的好不好?”

    林東和許沁自然都說好,林東誇女兒,順便也把自己誇了,“四麗,爸爸小時候就是這樣,一般的古詩或者課文,看幾遍就能背下來了!”

    然後又充滿希望的看向三剛,“來,你也背一遍!”

    這首唐詩郎朗上口 ,而且很簡單,林三剛也背下來了,但遠不如四麗背的流利。

    許沁誇道,“三剛也很棒啊,媽媽在你這個年齡,還不會背唐詩呢!”

    林東卻是有些失望,他很認真的瞅了妻子一眼,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許沁是個聰明人,畢竟不聰明不可能考上高中,但現在來看,小時候四五歲了還不會背唐詩,估計能上高中是許支書托了關係。

    這麽說,大國和二強有點笨,是隨了許沁。

    不對,大國不是他們的孩子,但原來的周隊長是特別精明的一個人,難道大國也是隨了她的親媽?

    林東敢這麽想,但不敢這麽說,不但不敢這麽說,還要違心的跟著誇,“三剛背的也很好!”

    許沁早看出來他口是心非了,不過也不說破,吃完碗裏的最後一口米飯,放下筷子說道,“我去給你熱飯啊!”

    她買了那麽多魚蝦,中午晚上都做了不少,當然給林東各留了一盤子。

    林東跟著她一起來到廚房,不管不顧的摟住她,使勁兒親了親她的額頭和臉蛋,說道,“家裏辛苦你了,咱媽上午幾點回去的?”

    許沁把一個蒸鍋塞給他,自己端著一盤蝦,又要端起一盤魚,林東單手拎著鍋,把魚給搶過去了,“你拉門簾子!”

    夫妻倆回到堂屋,許沁把魚蝦和饅頭都放到蒸鍋裏,蒸鍋裏添了水,放到燒得很旺的爐子上熥好,才回答道,“對,今天上午走的,我爸來接她了。”

    林東點頭,“這段時間真是辛苦媽和你了,我今年不值班,除夕就能休息了。”

    這年月一年到頭也不放假,也就國慶節和勞動節放兩天假,有的單位勞動節也不放假的,或者組織職工義務勞動,春節一般單位不放假,以前的口號就是“三十不停幹,初一接著幹”。

    所以除夕能在家過年,都算是特別好的了。

    三剛四麗還有點小,還不太記事兒,但大國和二強都有記憶了,以往過年,爸爸基本都不在家。

    二強立刻高興的說道,“爸爸,咱們過年回村子嗎?”

    前幾天他無意中聽到姥姥和媽媽的對話,說過年如果爸爸上班,就在城裏過年。

    城裏當然比村裏好,但二強也想回村裏,一個是有點想以前的小夥伴了,另一個,當然也是想炫耀一下。

    他現在有新衣服新鞋子新書包,還有好幾個新玩具,姥姥說了,村裏小孩兒可沒有穿呢子外套的,也沒有穿皮棉鞋的。

    而且村裏也沒有比他更好看的小男孩了。

    到時候肯定好多小孩都會羨慕他。

    大國聽到這個問題也忍不住支起耳朵聽。

    林東點頭,“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