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船鴨和冬棗
作者:竹筍君      更新:2022-06-28 12:27      字數:3133
  第21章 、船鴨和冬棗

    正是吃飯的時候,張家的飯菜香已經飄得整個宅子都是。

    張知魚肚子餓得咕咕叫卻不得不忍住,眼饞地盯著灶上濃香四溢的陶罐,裏邊一隻鴨子已經煨得酥而不爛。

    李氏的手藝在春河上已經小有名氣,偶爾也會有熟客請她做了自己想吃的送去,這罐子裏做的就是客人指定的蘇式名菜母油船鴨。

    南水縣的船一條挨著一條,日日都有許多人在船上開火燒灶,這菜不知是哪位船家琢磨了出來,把鴨子取了骨頭,用糯米和著各類幹果加了香菇筍子做的丁一齊塞到鴨肚皮裏煮熟,再取了帶皮的豬肥膘、豬骨頭放在旁邊,最後倒入紹興酒、白糖和三伏天做的母油蒸整整一個半時辰方能做好。

    這樣精細的吃食,不僅南水縣有錢的人家愛吃,正月裏誰家不想方設法用平價食材做一道?連帶著附近的鴨子都吃貴了。

    孫婆子剛從院子裏洗了衣服回來,一看就詫異道:“怎今兒做了船鴨,家裏何時買的鴨子?”

    李氏看著鴨皮已經泛起油潤的黃光,取了筷子輕輕按下鴨身,見著一戳就一個小小的凹陷,就道:“早間黎嫂子殺了提過來的,說是有客人指明了要,做好了就給送過去。”

    這一早上光顧著做這道菜,反把下午的生意都耽誤了,幸好這一道菜的利潤就夠李氏休息一整日。

    李氏之所以接這道菜卻不是因為錢,而是為著多出來的食材。富人家送來的東西隻有怕不夠的,整個做了壇子也塞不下,多出來的就默認送給店家了。

    張大郎和魚姐兒兩個好不容易身子大好,李氏就有心給他們父女倆補補,船鴨味道好,又滋陰補虛,再適合他們吃不過。若自家做她也勉強做得,但像板栗、紹興酒她就拿不出,做出來的效果自然也不如。

    李氏找了個大壇子把著味將食材一起放下去做了,裝足客人的給送了去,剩下的就留著自家吃,雖然吃不上鴨子,但放了母油和原湯的汁水配著豬皮小菜也很下飯。

    吃得張家人個個肚皮都鼓了起來,夏姐兒吃飽了就想睡,但真讓她睡,那是萬萬不肯的,照她的話說:“這得耽誤多少玩兒的功夫呐。”

    吃飽後在凳子上迷糊了一陣,夏姐兒生怕一醒來天都黑了,就跳下地跺跺腳,看著大姐和小姑:“去找花妞玩棗嗎?”

    張知魚雖然嫩殼老芯,但白來的童年不耍白不耍,而且古代小孩能玩的遊戲還不少,光各種聲響形狀的哨子就能讓一條街的孩子都玩得不帶重樣,這會兒是冬日,竹枝巷子的女孩子最愛耍的是推棗磨。

    這是個極有意思的遊戲,隻有冬天她們才能盡情玩耍。張知魚和月姐兒點點頭,跟在矮冬瓜後頭一齊往花妞家走。

    李氏趕緊裝了一盒子早前做的蜜丸遞給張知魚,女孩子們在一起玩久了,難免會吃點小食,人人都帶一點湊起來也不少了。

    何況推棗磨得用棗子,棗子是補氣血的好東西,十幾文才能買一小把,誰家肯拿了給孩子耍?但寶妞家院子裏有顆大棗樹,每冬都能結許多棗,隻因那棗子不知怎麽長得又酸又小,賣也賣不掉,自家吃也吃不完,每年都好些爛在地上,全謔謔了寶妞娘也不心疼。

    話是這麽說,但鄰裏間的關係若不時時上心,改明兒吵了架,臉一變就開始翻舊賬的也不少,所以知點禮的主婦都不肯自家小孩平白使了人家的棗,再不好吃那也是別人家的。

    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周圍幾條巷子的孩子都會帶著長輩裝的不值錢的吃食來找花妞推棗磨。

    花妞家的門如今一吃了午飯就得等到晚飯時才關,裏邊的孩子總是來了一堆又一堆。

    張知魚去的時候,裏邊已經有些人了,花妞家離著張家隻隔了兩三戶,幾個小孩經常作堆,彼此都熟悉得很,一見她們來了,花妞就丟下正玩得歡的女孩子,重新拿了三顆鮮棗子,又從角落裏拿了一把東西過來。

    推棗磨不僅需要三顆棗子,還需要一根細細的竹篾。張知魚精挑細選了一顆最大的棗子豎著從中間分成兩半露出棗核來。再取了三根和牙簽似的小木棍,從大棗下邊插進去放在平底上,這樣瞧著就像一個小小的磨台,最後取一根小竹條兩頭也插了小棗兒放在棗核尖上推動,誰轉動的時候久誰就算贏。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裏玩得高興,忽然有人擠眉弄眼地朝門口努嘴。

    張知魚一回頭就見著桂花一個人髒兮兮地站在門口往裏看。

    小孩子是最懂眼色的,樣樣撿著大人學。開始爹娘祖母不讓他們和桂花玩,孩子們隻是覺得奇怪而已,但小夥伴那麽多,幾天就把桂花忘個幹淨。日子一久,再見到桂花就會嫌棄她髒了。

    一個胖胖的小丫頭就跑過去把門一關,還揮揮鼻子嘻嘻哈哈笑:“桂花你不香啦,臭孩子不能跟我們玩兒。”

    這話好似一記重錘狠狠敲在了桂花心坎上,她看著往日夥伴們個個穿著幹淨的衣裳,身上甜蜜蜜地散發著娘親的香氣,一下子整張臉都白了起來。她沒有一刻比現在更清楚,自己真的沒有娘了。

    隔著一條門縫,張知魚看見桂花暗淡下去的眼神,心中有些不忍。

    好在人群裏也不盡是無知的小孩,七八歲對她們這樣的門戶來說,已經是開竅的年紀了。往日跟桂花一起玩的小毛就丟下棗子開了門,從腰上掏出一個小荷包遞給桂花,“這是我娘給我做的蝦餅,可好吃了。”

    花妞跟張知魚差不多大,做為東道主她也很講麵子,不想做趕客出門的惡事,但她也不想桂花進來,就揀了兩捧棗子塞到桂花手裏,“你就在這兒吃了再家去吧,你嫂子又要搶你呢。”

    桂花羞得臉通紅,好似衣服被人脫了個精光,心裏凍得慌。

    張知魚看她臉上有著微微的潮紅,大冬日的穿的褲子腳腕還少了一截,就問:“我給你把把脈怎麽樣?我聽阿公說過很多了。”

    桂花之前已經在純氏那裏聽過張家姐兒識字了,這會兒又聽她說自己在跟著阿公學看病,眼前就浮現出大哥做事時總要避開自己的樣子,下意識地脫口而出,“不可能!”

    夏姐兒坐在門檻上小腦袋一點一點的,立刻抬頭凶巴巴地道:“怎麽不可能,我大姐就是學了,我爹還是大姐以後是小神醫,要去保和堂坐診呢!”

    桂花聞著鼻尖傳來的一絲肉香,肚子裏跟水開了似的翻個不停,臉色瞬間更紅了。

    這樣的小孩兒在現代愁的還是寫不完的作業,桂花卻已經開始為生計擔憂了。張知魚想起桂花娘平時連煮過肉的刷鍋水都要下了黃瓜做道葷湯,如今卻全便宜了大媳婦兒,自家女兒卻過得比小叫花還不如。

    遂摸出李氏裝的丸子,給眼巴巴的小妹和月姐兒塞了一個在嘴裏,把剩下的遞過去,“還是熱得呢,你快吃吧。”

    桂花好些日子沒吃過魚肉了,實在饞得慌,就小心地接過來靠在花妞家牆邊上吃,不知不覺就被張知魚摸了脈。

    最近張家人的脈都被她翻來覆去摸了個遍,但除了自家爹的脈跳得又快又有力和王阿婆的比較弱外,其他人她都沒摸出什麽區別。

    但跟桂花比起來,這差別就大了,張知魚閉眼凝神聽起來,順著指尖似乎都能聽到咚咚咚的血液流動,但桂花的脈跳得很慢,比起夏姐兒的弱了不知道多少倍。

    更深的她暫時看不出來,但一看她這樣子誰不知道她身子虛?

    張知魚想起大中午的純氏都不給桂花一頓飯,就氣不打一處來,“你的脈聽起來還沒夏姐兒強,嫂子是不是不給你飯吃?你告訴你爹了嗎?”

    桂花縮回手,把吃過的盒子用還幹淨的手擦了擦還過去:“我有的吃,就是吃不飽,爹不管這些呢。”

    張知魚看著她這幅消沉的樣子,一雙堅定明亮的眼睛在她麵前一閃而過,“我有幾個連家也沒有的朋友,她們如今還住在善堂學本事呢,她們打算學好了就出來找小工養活自己,你也得找機會學點東西,以後就不怕你嫂子了。”

    “可是本事怎麽會傳給我,我家還有侄兒,大嫂說家裏的都是侄兒的。”

    “笨,不教你你不會偷著學嗎?”月姐兒也把包裏的糕遞給她道。

    桂花看著張家姐兒發亮的眼睛,純氏的話在嘴邊打了幾個轉都沒說出口。

    張知魚見她嘴巴張張合合半天都沒吐出一個字,就問“是不是沒吃飽?”

    夏姐兒一聽有人沒吃飽就睜了眼,把自己兜裏揣的糕給桂花,“小可憐,快吃,娘說要長身體不能餓呢。”

    在她心裏,吃不飽那就是天塌了一般的慘事啦。

    桂花接過糕,眼眶一熱,就將純氏的話說了,“我大嫂叫我來問你們家賺了多少錢,還讓我問你們是不是都在念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