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加密寶字
作者:竹筍君      更新:2022-06-28 12:27      字數:3207
  第19章 、加密寶字

    方巡檢如何不知濟善堂之事,那些個小孩還是他親自帶人救出來的,他也看不慣這等事,但積年巡檢做下來,要說最髒又有哪個地界兒髒得過他們這行?沒有背景的人,即便是京官又有誰敢往江南來?死在半途也不過換個人當,故此並不把這些個無家可歸的乞兒放在心上。

    但若真要解決也不過是抬抬手的事,看著眼前氣質斯文的男人,方巡檢忽想起那日就是這樣比他手下任何一個漢子都要瘦小的人,在滿地鮮血中站出來抗住了那把鋒利的重刀。若心中沒有一點正氣的人又怎麽做得到?那日之後在場的兵丁嘴上不說心裏哪個不佩服?若賞了他反能服眾,想到這方巡檢就歎:“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樣的小事本官自認還能做到,大郎且家去等消息,不出兩日必解決此事。”

    張大郎一聽這稱呼還有什麽不明白,道謝後便提著刀依舊巡邏去。

    方巡檢此人不說好但也稱不上一個壞字,等得一二日張大郎正跟著同僚一齊下了衙在館子裏吃酒,就見當時給他端茶的小廝滿麵喜色地過來,湊到他耳邊嘀嘀咕咕說了一陣。

    南水縣雖然富但衙門素來精窮,上頭哪裏肯出這些錢,方巡檢壓根就沒想過自家腰包,他也是從底層爬上來的狠受過些窮,若不是人生得機靈及時抱了知縣大腿,如今還不知在哪苦挨,就是如今家裏做一截臘肉他都能吃兩年,日日隻切一片下來沾飯,於是眼都不眨就把注意打到富戶身上。

    誰家女眷一年不買幾個丫頭小廝?就這幾個孩子還不夠他們分的。回頭隻讓夫人出門賞了回臘梅,各家誰還不知此事?第二日便有來了嬤嬤小廝領了孩子家去,雖做的是仆役的活兒,但簽的也不過是十年的契,苦日子能看到頭,就稱得上是極好的出路了,很少有孩子不願意。

    得知此事張家的女孩子誰人不高興?就連王阿婆都多吃了些飯食。隻魚姐兒還念著柳兒幾個想著過幾日去濟善堂看看她們還在不在,她心裏覺得柳兒是在的。若要跟姊妹分開,柳兒怎肯答應?

    李氏對自家人好對外人卻有些硬心腸,在她心裏張家這個大家庭的利益才是第一位,即使她吃點苦也不算什麽,柳兒幾個的事不過在她心裏過了一遭,醒來那滋味便淡去了,她高興的是殺千刀的拐子終於死了個幹淨,再也不怕有人盯上自家女兒。

    如此憂慮全消,李氏便高興地提了菜做起來。烏篷船實在太小,做幾桶湯水上去別的吃食便擺不下,所以她每天都隻撿著兩樣換著做。李氏用刀剁了魚蝦老藕,用夏日做的玫瑰鹵漬了,麵上再撒上一層糖水,這樣的甜鹵是食客最愛的不做不行,許多人便是衝著甜鹵找來的。

    第二樣做的就是關東煮了,想起女兒說的冷吃法子,李氏便先將串放在湯水裏煮熟,又起了一小鍋水放了自家釀的米酒和糖水和了醬料熬煮,直將汁熬得濃濃的一罐,才用小木刷給魚丸刷上。

    見魚姐兒兩個站在腳底下一直看,笑著取了兩顆下來:“要吃丸子嗎?這是娘新做的。”

    張知魚看著手上紅亮晶瑩的醬汁,一吃味道直接呆住了,這味道她太熟悉了,這可不是跟照燒醬差不多嗎?要不是她可以百分百確定她娘天生土著,她都想天王蓋地虎認親了。

    李氏看著女兒滿麵通紅,舔了口丸子就激動得滿地亂轉,一時也想起前兩日魚姐兒那回來的豬糖人,她看一眼都覺得傷眼睛,魚姐兒和夏姐兒兩個卻寶貝得不行。

    張知魚日日捧著豬哥,還小心地用糯米紙裹起來插在窗沿上,不讓它在屋裏暖化了,上個茅房還得讓妹妹拿著。

    誰曾想夏姐兒竟然監守自盜,等大姐等得一二分鍾,隻覺得豬哥渾身都散發甜香,她一個小小的餓肚子小孩哪守得住心神,見魚姐兒久不回來便卡擦卡擦吃了。

    吃了她又怕起來,撅著屁股趴在門上哭得撕心裂肺,把李氏嚇得菜刀差點挨到手上。

    李氏問她怎麽了,夏姐兒抱著娘語無倫次地大喊:“我吃了大姐的豬,我饞壞了,我把大姐的豬吃了,我真的饞壞了,姐姐不要我了!我不敢找大姐了!”

    李氏簡直心裏愁得沒話可說,最後隻得親手捏了兩個一樣兒的泥豬才把夏姐兒哄回房去。

    張知魚見她苦著臉隻當李氏還在愁賣,便拍著胸脯保證:“娘你放心,咱們家就要發啦~”

    夏姐兒啃得一嘴的蜜汁也點頭:“發發發。”

    晚上李氏又跟丈夫道:“你覺不覺得你兩個女兒有時候真的有點不對勁?”

    張大郎神色一斂,沉重點頭:“打小就這樣出眾。大了可便宜誰家去。”

    李氏:……

    自張知魚買了筆墨回來,張阿公便每日回來都會抽半個時辰教她識字,等她把自己的名字記熟,就開始教她認藥材。

    大夫雖在民間頗有地位,但在士大夫眼力卻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低賤職業。一個好皇帝可能會肆意殺掉禦醫,卻不會肆意殺掉臣子。所以大多大夫若不是世家出身很少有財力獲得與士大夫相同栽培。民間的大夫就更不可能了,他們識字都是從認藥材開始,隻要記熟了常見藥材,學得一二本醫書,大體上就能把字認個七七八八了。

    張阿公唯一的書就是老胡大夫傳下的那本和他自己留下的、隱去病人名字的脈案。這裏邊充斥著許多經驗之談,甚至有的藥方很可能隻是湊巧遇上病人自愈而已。

    但對沒有民間沒有家族支撐的大夫來說,這些即使錯誤的經驗也堪稱寶貴。所有的疑問,老胡大夫都在後邊做了標記,告訴後人如果沒有其他辦法,可以一試。

    張知魚看著鬼畫符一樣的字,提筆模仿了一個大黃的黃字。

    張阿公見了就嘿嘿一笑,重新給她寫了個端端正正的黃。

    張知魚默默地看了會兒字又看阿公感歎道:“老胡大夫的字怎麽這樣?”

    阿公摸摸胡子得意道:“這是為了防止別人偷師,都是師傳徒的加密寶字,你可得好好學,以後被人偷了脈案也不怕。”

    張知魚又看了眼那個黃字,讓阿公又寫了一串字,這才知道大周朝的官文跟楷書又一點相似,隻是繁體增加了難度,但端端正正的字隻要仔細辨認,她還是能猜出大概是什麽字。

    明白這件事以後,張知魚就放心了許多,這樣她就能學得更快,隻需要注意大周朝文字時不要把簡體的習慣帶進去,添筆漏筆,假如遇上個喜歡搞文獄的皇帝那真可真是倒了大黴。

    張知魚是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一個人如果隻認識字也不過是高等文盲而已,她自己已經念過二十多年的書,知道念書的好處,就不願意夏姐兒幾個隻會認幾個人。無論在哪個朝代,懂得多的永遠比懂得少的人過得好。

    在她看來,如今的張家人就如同一塊蒙灰之玉,大多數時候都隻是憑著本能和經驗在生活而已,如果這個家還想要過得更好一點,這樣肯定不行,隻見著家裏的情況剛好了一點兒,張知魚打算這事等過了年再想法子。

    這一走神,字就寫得不成樣子,她人小手軟,那雞毛筆用碳水蘸著一點下去就暈,把張阿公從保和堂撿回來的廢紙一下就染黑了半邊,還是歪歪扭扭的,就張知魚自己看著都很有些老胡大夫的風範。

    張阿公看得眼睛都直了:“阿公可沒叫你打頭兒就寫加密寶字呐,咱們得先學解密。”

    張知魚被阿公手把手地教著寫心裏隻有一個想法:我神童的名聲,沒啦。

    李氏見了心裏也犯嘀咕,她不是沒見過字,街上到處都有寫了字的招牌,雖然大多數也龍飛鳳舞的,但比著魚姐兒的她還是覺得自己女兒寫得太醜!

    如今那關東煮和蜜汁串在春河上賣得紅火,不過三五日就賺了一筆。生意一好日日都要用船,王大郎隔得一二日便要去販菜,黎氏哪肯銀子這樣白溜走,就是李氏也覺得可惜。

    是以如今家裏的事她已經放了一半給梅姐兒管,預備著翻了年和黎氏一起租一艘大點兒的船用,免得王大郎進菜不方便不說,但凡做多點兒船上簡直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手上捏著錢,膽子也大了起來,李氏往日再不敢走近書鋪,她們這樣的人天生見了讀書人就自覺底了一頭,如今魚姐兒開始學字,李氏也生了些勇氣麵對這些人,你家有念書的,我家也有不是?於是難得竟站在門口問了一回字帖,知道便宜的二十幾文就能買到就動了心。

    張知魚是不是天生的聰明她不能確認,但念了書的人一定會聰明這個李氏還是知道的,以往是不能,被女兒說得多了,她也覺得似乎不是不能,如今魚姐兒學了,往後夏姐兒自然也可以。

    一本字帖全家女孩兒都能用,這樣算下來便不算貴了。

    作者有話說:

    這兩天不知道為什麽定的九點回頭一看總是沒發出來,這幾天都沒蹭上玄學。另外雖然沒人催過,但這幾章男主就要出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