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是文盲呀
作者:竹筍君      更新:2022-06-28 12:27      字數:2812
  第12章 、是文盲呀

    因著張大郎受傷,張家人難得地久睡了會兒。等張知魚醒來時早食才剛擺上,要是往常,這會兒桌上就隻有她和夏姐兒月姐兒三個小的一塊兒吃二道飯,其他人早各自忙活去了。

    李氏等人到齊後先給公婆舀了碗稠粥,又給幾個小的一人端了小半個巴掌大的蛋羹。為著怕夏姐兒不肯吃飯,還特意滴了幾滴秋油和著米飯拌了。張知魚接過碗吃得津津有味,心裏卻敏銳地覺得不對。

    往常的早食,家裏七歲以下的小孩兒每人都有一個煮雞蛋,李氏常說雞蛋是補氣血的好東西,吃了它人就有力氣,今天自然也有雞蛋,但李氏是何等精明的主婦,她很少在家有外客的時候煮雞蛋,都是拿水化了蛋液一起蒸,這樣出來的雞蛋看著多,人人都能吃到,但實際上的耗損卻少了。

    張知魚雖也愛吃蒸蛋羹,但李氏受她娘沈氏的影響,就是認為煮雞蛋和雞蛋水最能補人,蛋羹,那是給她們當道菜吃的,而不是補品。

    所以今早的這道蛋羹隻能說明張家沒錢了,且得十分的沒錢才能讓李氏把她們的雞蛋都扣了。想到這張知魚就有些吃不下,她看著李氏的碗,裏邊隻有少少的一些魚肉和豆腐,這是冬日裏南水縣最賤的東西,家家戶戶都吃得起。

    李氏是一個標準的古代賢婦,她最擅長的就是虧待自己。一旦家裏有事發生,第一個受苦的永遠是她。

    張知魚看了心裏有些難受,將碗裏的雞蛋分了一半到娘碗裏道:“娘,你做的蒸蛋可好吃了,你也嚐嚐。”

    李氏自然不肯,在她看來這都是奶水一樣的東西,最是養人,魚姐兒還這麽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補怎麽行?便端了碗又想給她倒回去。

    張知魚見狀忙端起碗三兩下扒個精光,吃完便跳下凳子道:“娘,我不吃了,我已經吃好啦。”

    李氏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肚子,覺著果真圓滾滾的才把女兒嘴裏剩下的一點蛋細細吃了。

    雖她麵上不顯,心裏卻詫異於女兒的聰慧。

    今早起來趁著張大郎還在睡,李氏便打開銀箱子數了數,發現這一個月下來,家裏三個病人用的錢實在太多,不僅一個子兒沒攢下來,還從裏往外取了一些。幾個女孩兒如今連副像樣的嫁妝都湊不出來,以後又能說到什麽樣的婆家?想到這些她如何不焦心,便打算最近革了肉菜,等大郎的賞銀下來了再好好吃一頓。

    不成想剛做了個頭兒便被女兒察覺。

    李氏心裏感動魚姐兒孝順,想著如今拐子窩都被端了,不如放幾個小的出去放放風,老憋在家裏也不是個事兒。

    市井門戶若不是孀居的寡婦便沒一個嚴字可說,她也是打小就在巷子裏串著長大的,如何舍得讓兩個小的悶在家裏,便對張知魚道:“拐子都被抓走了,等會兒你也隨夏姐兒幾個一起出門耍耍。”

    要是之前張知魚保準高興,但這會兒她有更重要的事兒要做,便遺憾地搖搖頭道:“不行,我得等阿公一起去給爹紮針。”

    李氏還不知昨兒給丈夫紮針有大女兒的事,便道:“你又沒學過,紮什麽針,別給你爹紮壞了,到時家裏又賠出去一筆銀子。”

    張知魚有些好笑道:“娘,你真傻,我肯定是學過了才敢上手的,不然怎麽敢給爹紮?”

    李氏見她振振有詞,一時也愣了,忍不住開始回想魚姐兒什麽時候學的針,半天沒想起來後皺眉道:“你何時學了,我怎麽不知道?”

    張知魚就道:“昨日跟阿公學了一晚上呐,還給阿公幫忙治爹了,爹沒跟你說?”

    張大郎昨晚迷迷糊糊地回來倒頭便睡到早上,何曾說過什麽?於是李氏隻當她說胡話,她以前這麽大的時候偶爾也會把夢裏的事當真。

    或許是穿了一回,身子小了心也跟著小,張知魚見她娘不信,好似受了巨大的冤屈一般纏著李氏道:“娘,我說的是真的,我真給阿公幫忙了。”

    見魚姐兒這個賴皮樣,李氏有些拿不準了,便看向爹。

    張阿公見魚姐兒眼睛都要鼓得比金魚大了,就笑道:“這孩子是記性好,比我還能記得住,待會兒還讓她給我打下手。”

    李氏一聽不是魚姐兒親自紮針便也放了心,隻當爹在哄小孩兒,便囑咐道:“到時候不許給你阿公搗蛋,乖乖地看著你爹就行,等你爹好了讓他給你買梅花糕吃。”

    張知魚點點頭,不多會兒又狐疑地看著李氏:“娘,你真的信了?”

    李氏把筷子碗一收,頭也不抬地道:“當然了,娘還能騙你?”

    如此,張知魚便高高興興地隨著張阿公去了小藥房,一進門兒就見她爹張大郎已經默默地脫了上衣老老實實地坐著。

    張阿公先看了下他的傷口,沒發燙也沒鼓,便把針拿出來看著魚姐兒道:“行針的順序你還記得嗎?”

    一晚上過去,張知魚雖還記得卻不敢十分保證,便又問阿公要了書默默地看著背。張阿公見狀也跟著一起記,實際上這書早就被他翻爛了,可以說倒背如流也不為過。

    但不是能記得住便能成為良醫,還得有悟性和手感,像他自個兒就是屬於天生手感不好的人,紮針很容易下偏位置,老胡大夫以前就常說他要麽做個殺豬匠要麽做個老殤醫,這兩樣不需要十分精細的手感也能做得。

    張阿公當然不會覺得自個兒辛辛苦苦學醫是專為了將豬宰得漂亮些,便選了廣瘍醫這行兒,雖在杏林頗受些眼色,但到底也是個大夫。

    不過昨兒晚上他便發現,魚姐兒背了書後指的位置每每都再精準不過,一下針便能覺著一股小小的氣流順著針流轉。

    那邊張知魚半點沒察覺阿公在想什麽,隻默默地蹲在地上閉著眼想著她的小銅人,在腦中不斷地糾正小木人標錯的位置,在心裏過了幾遍後,才對張阿公道:“阿公,我記著了。”

    聞言張阿公便取了針,順著張知魚指的位置往下紮,這次比昨晚還要順利,還沒紮完張大郎就已經睡熟了。

    張知魚看著他爹的樣子再一次為針灸術震驚,收了針後,便興致勃勃地拿著書找其他的針灸圖,結果翻到底兒都沒見著,便轉頭問道:“阿公,怎麽隻有一張針方。”

    張阿公手一抖差點兒沒把針給揚了,哆嗦著道:“不可能,一共有五個方子,這可一個都少不得。”

    張知魚上次出門忙著給爹看病,除了保和堂的藝術招牌其他字都未曾打量過,還不知道大周朝的官文究竟是何樣子。

    心中仍覺著自個兒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忘了在大周朝自己過於隻是個會看圖說話的文盲,又翻了一遍,還不曾見得畫了圖的針方,全是鬼畫符似的字,頓時也慌了,高聲道:“壞了阿公,你把方子弄不見了。”

    張阿公差點沒被嚇暈過去,把頭一探也跟著她一起翻起來,翻著翻著他就覺得不對了,明明都在啊。

    看著魚姐兒視若無睹地翻法,一看就知她隻當所有的針方都是製成圖的。

    張阿公才想起來,這孩子壓根兒不識字。女兒都是跟娘學的,李家就靠著個腳店賣些小食過活兒,便不識字也做得,家裏自然不會另廢嚼用送孩子啟蒙。

    李氏不識字,當然魚姐兒也就不識字了。

    不過不止魚姐兒,周圍也沒哪戶人家的女孩識字的,就是她爹張大郎也是當差後在衙門裏,為了方便才慢慢認得幾個字了。這原是極為平常的一件事兒,張阿公卻無端地惋惜起來,實在是跟其他的小孩兒比起來,魚姐兒便顯得機靈太多。

    作者有話說:

    今天還得壓一下字數,特別想蹭榜單。明天還是三千。有在看的小可愛,謝謝你們~

    感謝在2022-02-28 05:41:19~2022-03-01 06:59: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是小可愛啊~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