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有人搶生意
作者:喵多多      更新:2022-06-27 11:33      字數:2132
  第459章 有人搶生意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但是這些貨源的確出自同一處,不然這麽多的商鋪,招牌也不同,卻能賣同樣的貨。”

    “而且我夫君曾跟我說過,而今的六公主自梳成婦人,終身不嫁,皇上覺得虧欠了這個女兒,將錢莊的差事也許了官職,是三品大臣的分例。”

    “隻是這三品官職也是有條件的,朝堂上有討論過,今年初始置辦錢莊便不計較,來年年底,盈利的數目若未能達到上頭的規定,六公主便要卸任。”

    “錢莊的收益並入戶部,相當於六公主與戶部尚書官職不分上下,戶部有查賬核實的權力。”

    任氏和玉竹夫人聽後,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好家夥,錢莊為了借錢出去,連貨源都尋到了,真是好算盤,既做了錢莊的生意,同時也搞垮了他們的生意。

    尤其錦繡坊的生意是攝政王夫人的生意,而六公主先前又與攝政王有婚約在身,這中間令不少人遐想聯翩。

    屋裏突然靜了下來,三位夫人都忍不住看向池小悅。

    池小悅卻是一臉風淡雲輕,笑看著三位夫人,說道:“生意呢,總得有競爭的,難不成咱們還做成壟斷不成,這也不利於市場的發展。”

    “錦繡坊的生意是要調整一下了,別人怎麽做生意,那就各憑本事。”

    三人聽了顯然有些心頭不好受。

    玉竹夫人和任氏一起在做生意有這種表情也沒什麽,現在便是呂氏也不太開心了,看來呂氏對六公主的憎惡也不小。

    任氏到底沒忍住,鬱悶地說道:“我瞧著李夫人都說了容國錢莊並入戶部一事,每年也有盈利的任務,咱們何不在此機會上利用利用。”

    玉竹夫人這一下也不顧平素的謹慎,跟著點頭。

    李夫人呂氏更是眼睛一瞬不瞬地看著池小悅。

    瞧著三人都是這意思,池小悅這是成了三人的智囊。

    隻是過了年,她和許謖要巡視產業,自個家中的賬目都沒有搞清楚,眼下怕是沒有時間幫她們出主意,再說開設錢莊,這才開始,即使真出了什麽事,六公主真就卸任麽?也難說的,人家有個皇帝父親在呢。

    池小悅不想三人氣餒,這便說道:“錦繡坊的生意,短時間可能會受影響,但以後還是會越做越好,我是有信心的,你們不用擔心。”

    “至於錢莊的事,來年有一整年,中間會出現些什麽事兒咱們也說不準,且看他們明年的情況如何,指不定自己就完成任務呢,再說這各地錢莊開辦不少,盈利多少才算合格呢?”

    幾人迅速看向呂氏,她丈夫李大人朝中三品大臣,也是皇上的近臣,總能聽到一些,然而呂氏卻是搖頭,“皇上召戶部定下的,此事並沒有傳開,我夫君也隻是聽了一耳,無意中提起我才記下的。”

    “而且朝中不許婦人妄議國事,此事我也隻與你們說一說,萬不可以傳出去。”

    幾人聽了,也就歇了心思,也對,現在出手還太早了,但是有王妃在,她們擔心什麽呢,將來有的是法子,搶他們生意,再結合以前騙她們的錢,六公主還真是不幹好事。

    從戲樓回來,池小悅立即寫信快馬加鞭送陵城去。

    布料賣得一樣就算了,茶葉也一樣,那就是出了內鬼,胡四夫人當年覺得那茶葉味道好,那會兒沒有她在各地售賣,茶葉根本不出名。

    當時胡四夫人嫌麻煩,順手將茶場給買了下來,既然是胡四夫人的產業,那外頭更不可能賣一模一樣的茶葉,所以定是茶場出了事。

    至於蘇杭兩地的布料市場,看來以後苗嫂子不必再去了,還是要自己研究新織料的,有柏家的支持,隻要能研究出新料子,都不成問題,所以依仗蘇杭一行的發現,不如招募厲害的織娘,高價聘請。

    池小悅寫信時,青妹也在旁邊,看到信上的內容,忍不住開口說道:“悅兒,咱們以後布莊生意都靠自己麽?”

    池小悅點頭,這是遲早的事,靠別人本就靠不住,一張文書能管製什麽呢,即使現在將對方送去牢裏吃牢飯,也吃不了多久的牢飯,對方不也成功地壞了她們的生意。

    池小悅寫信時又記起劇情裏曾提到過的蜀錦,容國玄陽城曾盛行過一段時間,但那是後頭的劇情,而且做蜀錦生意的商人正是巴蜀之地來的。

    按照劇情上的時間推斷,眼下這位將來在玄陽城成為大富人的蜀錦商人,而今大概還隻在當地有些出名,對方也是祖傳手藝,初始並沒有去外地行商的想法。

    是後來鬧饑荒,巴蜀之地離京城太遠,那邊百姓過得辛苦些,官吏也不太好管製,於是一家人來了京城,開始隻設小作坊,做些小本生意。

    後來無意中被皇宮尚服局的人撞見,大膽地用一款布料給宮裏的嬪妃做衣裳,之後蜀錦就火了起來。

    池小悅這麽一想,改變了思路,與其爭著杭綢料子,幹脆將這巴蜀商人現在就請去武陵郡陵城安家,陵城百姓如今很富足,日子比巴蜀時過得好不說,官吏也善管製。

    這麽一想,池小悅在信上落下這位商人的名字:“魏易。”

    魏易是通義郡人士,具體是什麽情況,那是劇中不能再小的配角,若不是他的錢財最後跟柏家一樣被一鍋給端了,根本就不會提到此人。

    而與這人一樣的幾位新晉大富人都在那一次淪陷。

    信寫好了,青妹立即派人送去陵城,心頭還有些疑惑,悅兒是怎麽知道巴蜀有這麽一位祖傳織布手藝的師傅,連名字和地址都知道,莫非是無心打探來的,所以悅兒早就知道京城裏錢莊幹的事,早就有了對策了麽。

    不知不覺,池小悅的先知在青妹眼中成了智慧的象征,更是對池小悅佩服不已。

    “青妹,咱們今個兒在戲樓裏知道的事還是不要讓孫夫人知道的好,她一直在鋪子裏,要是知道錢莊鼓勵京城商戶做生意的事,怕是要氣死。”

    池小悅和青妹商量好,決定瞞著她。

    隻是怎麽可能瞞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