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害死了書生
作者:喵多多      更新:2022-06-27 11:33      字數:2163
  第399章 害死了書生

    從書房裏出來,青妹等在了外頭,梅姐兒已經睡下了,胡四夫人太過勞累,也都休息了。

    眼下是庫倉裏的那些茶葉,就今個兒一日,就被這些商戶給分走。

    青妹領著池小悅來到花廳,孫氏已經坐在了這兒,還泡了一壺香茶,整個花廳裏都是茶香味兒。

    三人坐下品茶,果然胡四夫人為了將生意做到京城,也是費了心思,恐怕是她茶園裏新出的茶,也不知她這一次又是在哪兒弄來的。

    “這一批茶要是在京城裏賣開了,怕是有點兒小名氣了。”

    青妹一臉歡喜地開口。

    孫氏在一旁點頭。

    池小悅叫兩人給她留一些,府上喝的茶要留夠,她還要準備一些送禮的。

    這事上,青妹和孫氏早已經準備了,“胡四夫人單獨給咱們的一車,京城裏沒得賣的那種新茶。”

    “悅兒盡管放心,那茶葉的味道,聽說香醇中帶著桂花香,是去年八月的新茶,工藝不同,最是適合女子品嚐。”

    那就好,看來胡四夫人想得周到。

    接下來幾日,陸續又來了商隊。

    苗氏為她們準備的成衣和布料,都是挑最好的送來京城的,成衣還是先前池小悅做的新款,在南邊市場賣開了,現在即使池小悅沒怎麽做新款,也不愁生意了。

    京城裏的衣裳款式的確還是以前的款,廣袖遇上窄袖,不知道會不會像當初的陵城那樣容易被人接受。

    布料是蘇杭兩地最時新的料子,經過苗氏的手藝一改良,變成了獨一無二的,尤其是成本低。

    從柏家進的原料,也是市場上難得見到的低價,所以這一批貨送到京城,其他布莊的生意可就難了。

    池小悅叫青妹全部分下去,成衣鋪賣不完,就批給小商販在街頭擺地攤,陵城的那一套用起來。

    這倒是讓孫氏有些懷念起自己在陵城開的成衣鋪,她真想在京城再開這麽一家。

    不過京城裏,眼下得到的那些鋪子,準備做成衣鋪的,早已經按照她們的裝修要求翻修了,到時候多了這麽多間成衣鋪,孫氏再做生意也占不了優勢呢。

    還是掌管著城西錢莊吧,最近青妹收到幾筆借款,多是做生意的商戶,收到的抵押物也多是鋪子,她們現在就喜歡鋪子,畢竟京城的鋪子難以得到手。

    經過三人這幾日的奔走,轉眼間錦繡坊三個字在京城外城如同雨後春筍般在各街各道上露了麵。

    開張也是快的,貨才上架就開張,沒有大行操辦,就這樣門一開,將促銷的布料成衣往外頭一放,臨時在門口支了個攤,隻賣了一個上午,名氣就出去了。

    這些促銷的貨一賣完,門口的客人多了,鋪裏上下兩層,進進出出來看熱鬧的不少,轉眼第一日的銷貨量超出三人的預期。

    那些當初生意做不下去,將鋪子抵押給他們的商人,如今在三人的扶持下又將生意做了起來,好不開心。

    裏頭大多是京城的本地人,都不待池小悅出麵的,有點兒什麽,他們自己擺定了。

    池小悅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可是城南錢莊卻不對勁了。

    城南錢莊的門一直關著不開,那些投錢的客人尋了好幾回,明知道是六公主,也不敢上公主府去,多是派人在鋪外等著,這麽一等便是好幾日。

    很快等的人多了,這間鋪子也在城南傳開,街坊們議論紛紛。

    而此時因為會試的榜單出來後,京城裏有幾處報案,死了四位考生。

    京城府衙門,捕快經過這幾起案子仔細考查,發現都很相似,那便是這些考生多是寒門,也有的家裏有些錢財的,但死前都曾大手大腳地消費了一把。

    明明連住的地方都不難尋到的貧寒地步,卻突然某一日有了錢,住進了客棧,還能吃上肉和白米飯,之後更是去會詩樓裏結交同年。

    這原本也沒有什麽,但是榜單一出來,突然就自殺,不是跳樓骨折進醫館的,便是一包藥沒了命的。

    在走訪打探中,捕快更是得知這些死者都與城南錢莊有關不說,還有不少考生也曾在城南錢莊借了錢。

    所以這事兒若不製止,接下來數日,每天都會有考生尋死。

    京城府衙終於重視起這案子,很快府尹將案子稟報給了刑部,接著是傳入朝堂。

    皇上頭一回聽到有人在京城開錢莊,做印子錢生意。

    容朝律法中的確沒有這樣的律法,開錢莊隻是民間百姓集資的表現,也是生意的一種。

    但容朝本就對商人評價不好,商人的身份也低下,雖然富紳權貴也會有生意上的行為,但他們不是真正的商戶那樣,一年到頭隻鑽研生意,隻想著怎麽去欺壓百姓賺得差價利益。

    皇上一生氣,就要徹查城南錢莊借錢自殺案,非得將背後的東家抓起來不可。

    這印子錢的律令也得重新製訂,那投錢的利錢也真是高得嚇人,可不能助長了這風氣。

    退了早朝,消息傳到了六公主府上,葉秋燕不僅閉門思過,她還在抄經書,這也是許妃的安排,每日抄經書,不得踏出院子。

    直到攝政王平安歸京城,葉秋燕才有機會重見天日,若是攝政王沒了,那麽這些經書也將是葉秋燕的陪葬之物。

    此時一位丫鬟匆匆進來,將今日早朝的傳言稟報給了葉秋燕,一時間,葉秋燕嚇得手中的筆都掉地上了。

    她不過是派人去收回借款,借款收不回,那自然是毀了他們的路引和功名印,當初借錢的時候不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楚。

    如今錢沒收回,人被逼死了,死了就死了,竟然鬧出這麽大的動靜,竟然鬧到朝堂上去了。

    葉秋燕當初借錢的時候真沒有想過這事,才後知後覺地知道,悔不當初將錢借給這些考生,國之根本便是這些讀書郎,而她竟然如此粗心。

    城南錢莊被查封了,消息也傳到了城西樓。

    那會兒青妹和孫氏正在與幾位商戶談鋪裏準備給他們投錢的事。

    從借錢出去的高利到現在的直接投資,占有他們鋪麵的一部分控製權,然後將他們的茶葉、成衣、布料換走他們現在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