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禍福相依
作者:喵多多      更新:2022-06-27 11:33      字數:2158
  第379章 禍福相依

    這家錢莊,卻是六公主暗中開的,開在了城南,不管是巴結還是討好,總之這些銀錢從城西樓就這麽運到了城南。

    而六公主給出的條件,便是一千兩銀子利錢付二百五十兩,多了五十兩銀子的利息,可把這些夫人給樂壞了,躺著賺錢,還不怕六公主跑路,畢竟她可是皇室公主,與池氏相比,穩妥多了,尤其利錢高,還能順帶結交。

    這吸引投錢的手段的確高明,轉眼錢莊得到了不少錢,可是得了錢,一入庫就得計息錢。

    六公主葉秋燕不想這利錢自己貼,立即尋到了接盤的客人,那就是這些入京趕考的考生,以借一千兩銀子給三百兩銀子的利錢從錢莊高利借出。

    很快這些沒有盤纏的考生紛紛加入了借錢的行列,隻憑功名路引,就能在京城租入客棧,就能在考前吃上一頓飽飯。

    有的甚至因借得多,考前更是用錢也大方了。

    這些借錢的,都是將前程和命運都押在了這一次會試之上的,隻要高中,他們便能衣錦還鄉,至於那借下的銀錢,到時候還怕還不上麽?

    尤其這些榜下捉婿的京城權貴,總能想到辦法的,然而若是不能借錢,他們還沒有參加會試,指不定給餓死了,或者凍死了,好好的前程也耽擱了。

    這借錢消費在考生中成了一種風氣,受過太多的苦日子的寒門子弟更是借錢的主力軍。

    隻是池小悅的錢莊,她得到了許妃的這一筆錢以後,不再接受外頭人投錢,而是將錢迅速投入到了先前不曾收回的鋪契田契之上。

    做印子錢生意的這段時間,池小悅的確虧錢了,但她也落到了不少京城的好鋪子,當初她們想買,有錢都沒有門路。

    而今池小悅將這些押下鋪契的借款人仔細分析了一下,但凡是生意經營不善不得不借錢的,她便挑揀出來,而那些因賭錢或者為了花銷吃好喝好押上財產契紙的,卻是不予理會。

    從數十位借錢的客人當中,挑揀出二十位行商失敗的生意人,裏頭大多是京城本地人,祖輩都在這兒生存,繼承的也是祖產。

    如今池小悅給他們機會,隻要願意與她合夥做生意,她能將祖產還給他們,但是要占一半的生意控製權,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做生意才導致生意失敗的。

    有錢果然好辦事,現成的鋪子,有做糧食生意的,有做成衣生意的,還有雜貨鋪吃食小店,如今全部重新修繕,隻做三種生意,茶莊、成衣鋪以及布莊。

    在他們按要求翻修鋪子的同時,信也送去了陵城,胡四夫人收到信,必定帶著商隊入京城,她當時想來京城做茶葉生意的想法,如今實現了。

    以後還是青妹和胡四夫人打理商隊,來往幾座城池之間,而池小悅和孫氏,卻坐鎮京城開立鋪子。

    至於前期,那自然是要虧利息錢的,池小悅會在這一個月裏頭想辦法弄到兩萬兩銀子的利錢,再說服許妃繼續投錢,至於其他人,她都不再考慮在內。

    就在池小悅忙著生意的同時,也很快迎來了會試。

    無心還沒有從南陽郡回來,看來鄭家的手伸得長。

    至於葉九昭的那兩首詩轉眼沉寂下來,葉九昭並沒有放棄,他又寫了一篇賦文,借用前朝最出名的陳家慘案來控訴這世道的不公,權貴們官官相護的手段讓這些寒門子弟寒了心。

    這一次的賦文卻比先前的兩首詩還要明顯,才傳出去,就直接在朝堂上討論起來。

    這一下國子監祭酒葛延對葉九昭這個人越發好奇,而鄭尚書卻是第一個彈劾葉九昭的,借著天下寒門子弟的言論,這是在逼迫朝廷,無憑無據的事,竟然是說得如此狂妄。

    誰知朝臣中,大理寺卿李裕站了出來反駁,天下寒門子弟與權貴子弟沒有什麽不同,他們都是容國未來的國之棟梁。

    至於賦文中的案子,或許真有的這種事呢。

    隨著李裕說起案子,同時也公開了,他經過這半個月的考察,就在近幾個月內,便出現六起入京趕考的考生死亡、失蹤的記載。

    有的結案了,有的失蹤案子沒辦法結,隻能通知家人四處尋找。

    這還隻是登記在冊的,而李裕查到的數目還不止這些,遭劫匪下落不明的又有六七人,名姓也隻能知道個大概,能尋到其家人的,就派人通知一下,尋不到的便是下落不明。

    隨著李裕說起這一番話,勾起多少文官的思緒。

    有不少文官便是憑著十年寒窗苦讀才坐到今天的位置,感同身受。

    隻是這話落到鄭尚書的耳中,卻是心頭一驚,大理寺為何要查這些考生的案子?莫非是奔著南陽案去的?看來這個葉九昭不能留。

    眼下葉九昭不過是位舉子,就敢如此囂張,將來要是真的考中了進士,有了官職,豈不一直惦記著南陽案,這樣一來,兒子永無寧日。

    朝堂上,皇上卻並沒有因為葉九昭的賦文而動怒,百官也看不懂皇上的意思,此事隻好作罷。

    散了早朝,葛大人立即出宮,這就去看一看葉九昭到底是個什麽人物?這麽大膽,為了同窗押上了自己的名聲和前程。

    這一點真是佩服他的勇氣,葛大人自問自己絕對做不出來,人都是自私的,何況前程就在眼前,大可按住心思,將來高中後再想辦法。

    城西樓府邸,馮翌和雷翰看到了賦文,到底沒忍住,還是來拜訪了葉九昭。

    三人一起入京城,與普通的同年是完全不同的,馮翌兩人擔心葉九昭這樣下去將自己搭了進去,鄭家隻手遮天,著實可怕。

    葉九昭聽了兩人的話,反而一臉堅定地說道:“我師父曾跟我說過,入了京城,不必太畏怯,皇上是位明君。”

    “我師兄之死,這口氣我咽不下,如今會試在即,反而是我的機會,若是我高中再提及此事,輕則丟官,重則誅九族,連累我娘。”

    “可是現在我隻是一位舉子,我現在提出來,反而一身輕鬆,至於鄭家的報複,即使我什麽也不說,鄭公子當初的案子便是我寫的狀紙,他會放過我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