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南陽命案
作者:喵多多      更新:2022-06-27 11:33      字數:2175
  第360章 南陽命案

    葉九昭給妹妹喂飯,看著妹妹吃得開心,又說道:“以後梅姐兒也隻跟京城裏的貴女們玩,而不是這陵城裏趨炎附勢的小人。”

    京城裏的貴女也未必個個都好,池小悅倒不是很在意,不過將來她兄長成了相爺,京城裏的貴女都巴結著梅姐兒來,也沒什麽擔心的,何況她還是攝政王唯一的女兒。

    池小悅一家準備過完年再走,正月出發,二月中旬到京城。

    葉九昭中了舉後,遲大儒也叫他不必非得去學院了,在家溫習功課,將身體養得健朗了,入京城這麽長的路程也不辛苦。

    曾中又和張清羽兩人回了各自的家,也沒有待在學院。

    倒是聽說鄭公子離開了陵城,回京城去了,鄭府外留意的無心,親眼看到他離開的,想來如他這樣的貴子,是要趕著回去過年的吧。

    池小悅想著在陵城的最後一個年,她要過得熱鬧些,決定跟孫氏和青妹一起過,苗嫂子給府上送酒,胡四夫人直接送來了一頭牛。

    說胡四夫人膽子大,門路廣還真是的,送來的牛是一頭壯實的牛。

    吃是吃不完的,正好做成牛肉幹帶到路上吃。

    臘月時,池小悅正在做吃食,方便年後出行時吃呢,一直在溫習功課的葉九昭卻收到張清羽的信,看後臉色大變。

    吃飯的時候,葉九昭將張清羽寫來的信裏內容說了,他和曾中又年前已經去往京城了,這兩日就走,他們打算在半途過年,入了京城也能早些安頓下來。

    隻是葉九昭知道的,原先兩人是與葉九昭商量好的,年後一起走,為何臨時變卦,兩人還沒有來府上與他說。

    而且兩人出身雖不錯,也隻是小戶人家,帶的護衛家仆不多,這路途遙遠,若是與他們一起,至少無心帶著家衛四五十人,都是訓練了幾年的退役兵,怎麽說也比普通家衛強。

    派人送來的信,想來人都走了,留不住。

    池小悅聽到這話後,她突然想起鄭公子,莫不是三人一起離開的?但時日上對不上,或許是多想了。

    既然不與他們一起走,那就各走各的,總歸將來入了京城,不能上榜的,也會是兩種人生,終歸是要散的。

    臘月裏,池小悅一直忙碌著,準備的吃食有不少,孫氏和青妹都來幫忙了。

    過年時節,更是熱鬧,他們一家並沒有回莊子上去,今年的溫泉水也沒用上,不過在府裏過年,也是極方便。

    梅姐兒跟著管事的跑進跑出,過完年,兩孩子大了一歲,梅姐兒仍舊是兄長和母親手中的小寶貝。

    陵城的百姓也在這三年當中起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建的作坊需要大量女織工,婦人都學著織布刺繡,在家中的地位都變了,隻要勤快,家裏的生活也變得富有起來。

    這麽熱鬧的到初三,池小悅一行人決定出門。

    三輛驢車的吃食,五輛驢車上載著行李,還有兩輛牛車上全是書籍,用的是青妹的商隊,其他的驢車和牛車上麵全部拉著布料。

    苗氏和胡四夫人來送行,希望她們在京城能將生意做開,以後她們也有機會到京城去。

    遲大儒帶著學院的弟子們前來送行,看著這個得意門生,遲大儒很是感慨,這麽多年的栽培,算是還了許府的恩情。

    師徒二人在送別亭前坐著吃了一杯酒,葉九昭有些難過,看著學院裏的師兄師弟們,他說道:“我在京城裏等你們,你們記得要來。”

    真是一句鼓舞的話,瞬間讓這些師兄師弟們心頭激動,以後同朝為官,也是出自同門。

    與遲大儒告別,車隊上了官道。

    池小悅挑開車簾回頭看,看著陵城的城門有片刻的怔愣,她大概是徹底改變了小配角池氏的命運,應該能壽終正寢。

    放下車簾,梅姐兒偎在母親懷中,一臉期盼地問道:“娘,你說爹長什麽樣呢?可好看?”

    說起孩子他爹,池小悅的臉上露出一抹笑來,在梅姐兒的鼻子上點了一下,說道:“入了京城,你就能看到爹爹了,所以一路上你要乖一些。”

    梅姐兒一臉歡喜地點頭,似乎能入京城看到父親是她一路上的動力。

    從鼎州到玄陽城,曆時一個半月,還得走快些,中間不得耽擱。

    所以每到一處,無心提前安排人在前頭打點好,能住客棧就住客棧,實在不行的,便隻能山野中紮營。

    訓練有素的家衛,在野外生存極強,基本他們隻要落腳,新鮮的吃食上不成問題。

    池小悅做的零食肉幹,還能臨時充饑,一路上還算是最平順的,孫氏和青妹都還受得住,孩子們也還是很活潑。

    隻是越往北邊走,天氣越是冷,這正月裏出門,在外頭更是要小心注意,好在沒有遇上劫匪。

    這麽走了快一個月,也是累得很,一行人決定在下一座城池休息兩日再走,於是讓無心派人去前頭打點。

    晌午在路邊停下吃東西的時候略做休息,官道上來了一小隊人馬,對方隻有一輛馬車,四五名護衛,一看就知是趕考的書生。

    馬車裏的人許是瞧見了路上的眾人,立即停了下來,從馬車上下來兩位穿長衫的書生,提著書籃,這就來到了葉九昭麵前。

    “閣下也是入京城趕考的考生麽?”

    兩人顯得有些緊張,為了不讓人懷疑,他還將自己的路引拿了出來。

    竟然是巴州來的考生,真是不容易,怕是年前就得出發了,隔得也太遠了。

    葉九昭立即起身,向兩人作揖,如實說了,他的確是入京的考生。

    兩人一聽,連忙在一旁不請自坐,還向池小悅行了晚輩禮,這就說道:“這位同年,前頭就是南陽郡了,我們二人在此地徘徊了幾日不曾入城池,便是有些擔心。”

    “好在今天遇上了同年,瞧著你們的隊伍守衛也多,我們二人可否出些錢,一路順帶護我們入京城。”

    兩人顯然也不想跟著商隊走,商人逐利,讓他們不放心,而看上他們這一隊,便是他們的護衛一看就很強悍,裏頭也有赴京的考生,更是順路。

    同是讀書人,看在讀書人的份上,大家夥的也能在路上關照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