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舍棄妻子的男人
作者:喵多多      更新:2022-06-27 11:33      字數:2219
  第314章 舍棄妻子的男人

    許謖沉默。

    先前金學政派人在城外五十裏扮成匪徒劫走了往來客商的貨。

    於是那夜,許謖也就順勢地將兵馬調去城外五十裏圍剿山匪的假象,給了金學政救人的機會。

    從而借機揪出縣衙地方官員中幫金學政和嶽知縣的小官都有哪些,而後也可以借著嶽知縣得到金學政的證據,不然隻處決一個嶽廣中,根本不能對付到五品官員的金學政。

    而且姓劉的被抓後,金學政就休了劉氏小妾,與劉家徹底斷了關係,這樣一來,劉家賬本也無法牽扯到金汀秋。

    隻是這一招是好用,卻沒有想到嶽知縣會舍棄自己的妻女,帶著兒子獨自逃命。

    隻注意著嶽廣中的許謖,在無用跟去的另一隊人馬中,看到了官道上被金汀秋殺了滅口的孟氏母女。

    嶽廣中秋後問斬,家眷流放,想來這些貴女們也吃不得流放之苦,也是一死。

    隻是這一死是自己丈夫安排的,卻也有些讓人唏噓。

    “派人去陸路與水路暗中搜查,若是小嶽氏真的出現了,便當場擊殺,她若真的以此來脫身,想來也無法以嶽家身份現身,這世上也不會再有她的名姓。”

    無用應下,這就下去安排。

    無心卻在此時將自己去嶽家宅子裏翻到的一些紙稿碎片送了來,卻是有些麵色凝重,其中一疊紙稿中,有一封信,上麵寫著「許二公子親啟」的字樣,而這封信是在西廂房裏發現的,顯然是小嶽氏寫給公子的。

    許謖也有些意外,看上麵的字跡,信已經準備了多日,小嶽氏到底想要說什麽呢?

    信的確是嶽可欣準備了多日的,她想將這封信尋機會私下交給許謖,是為了自己保命,而不是現在嶽家家破人亡之時被搜查到。

    這封信裏的內容,正與當初交給齊姑姑的賬本是一樣的,她想著還能求得一線生機,但是全沒了,信也落到了角落裏。

    信件小了,裝不下賬本,但是許家囤糧的數目卻寫得清楚,而且紫角衣問過這一本賬的事也說了出來。

    終於到了今時今日,許謖才知道嶽可欣能讓紫角衣統座幫忙,恢複嶽知縣的官職,原來是這個原因。

    而許謖怎麽也沒有想到,父親不僅在美嶺屯鹽,而今更是在北地囤糧,一個答案呼之欲出。

    許謖很快將信燒了,交代無心不必再操心這邊的事,守著他家媳婦就好。

    至於嶽府翻出來的其他紙稿,他翻看了些,也看到嶽可欣與紫角衣往來的一些底稿,以及竟然還有與他姑母的一些往來。

    嶽可欣與她父親一樣,將這些證據都留了起來,而今卻讓許謖看到了許久不為人知的內幕。

    當初小嶽氏竟然派人去追殺昭兒,好在昭兒讓陵城鏢局將小嶽氏給引開了,而後獨自去的美嶺,許謖對這個用盡心思的女子,極為厭惡,這些東西正是她最真實的一麵。

    至於許家,許謖麵色凝重,想起姑母的話,姑母想要換許家家主之位,或許他可以給大哥寫封信,相信這一切大哥也不曾知道吧。

    他想讓大哥回京城去接掌家業,這樣便可以解了姑母的後顧之憂,而不是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

    許謖很快寫下密信,利用許家的送信渠道快馬加鞭往燕北送了去。

    陵城又換新知縣了,新知縣上任,監察禦史卻不怎麽入衙門,在家陪著媳婦,孩子就快要生了呢。

    池小悅卻是沒閑著的,今個兒苗氏再一次將她織好的一匹布料送到了東院,與池小悅商量。

    池小悅與苗氏一起看布料,再與先前買回來的布料對比,方發現,不僅織出來的布料一樣,便是布料的紋路也是一樣的。

    誰說做不出杭綢料的?

    苗氏見池小悅麵上一喜,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了,說道:“配色是我的專長,而你帶回來的布料,這織紋卻是鄉間幾位婦人幫我的。”

    “眼下用上我苗家祖傳的配色,這布料我感覺比杭綢可能還要更受歡迎些。”

    於是苗氏拿了幾匹她親自配出來的新顏色,這裏頭一匹竟然是金黃色,這種顏色極為富貴,顏色也是鮮亮。

    還有一匹桃紅色,與以前的桃紅色有著明顯的不同,更鮮亮了,顏色更接近桃花的顏色的。

    “如何?”

    苗氏期盼地看著她。

    池小悅點頭,說道:“這布料,我看著都想做新衣穿了。”

    而後那些普通的顏色,也與原來的提亮了幾個色號,穿在身上更是好看。

    “隻是這成本卻是難以壓下來,我算了算,一匹布料加上這些顏色配出來,得十六兩銀子的成本。”

    杭綢料單賣是十八兩銀子一匹,但顏色上反而比苗氏的差一點兒,若是他們現在毫無人氣,也賣到了十八兩銀子一匹,在外地市場恐怕爭不到一席之位。

    沒有名氣,前期隻能薄利多銷。

    而且布料的成本高了,那做出來的成衣成本也就跟著高了,原先定下的價錢就難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苗氏已經很厲害了,將成本壓到十六兩銀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池小悅看賬本,苗氏倒是記得仔細,這一次不僅收各村的桑葉,還包下了村頭的山地,準備大量種植,而先前買下的桑樹,也交給了村裏人幫著摘,也是按著同樣的價格收的。

    看完成本的賬本,池小悅知道了,所有環節都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是熟悉度。

    若是訂單量大,那麽做同樣一款布料,一款就得上千匹,自然手速就上去了,而且他們要招大量的女織工,都要熟悉這種手法。

    難怪杭綢料能便宜賣,又能在全國出名,那是因為人家有成熟的女織工市場,以及熟悉的手法做的量也上去了。

    眼下隻有青妹手中的三支商隊,池小悅想再找一人,弄到幾支商隊,這樣一來,訂單量能穩住了,那麽苗氏就能大量招募女織工,辦作坊。

    池小悅合上賬本,對上苗氏擔憂的眼神,說道:“那咱們的布料按十七兩銀子一匹賣。”

    苗氏聽著,卻是擔憂,解釋道:“這成本是我獨自完全的過程記錄的,也就是說開作坊後,要保證每位女織工的手速與質量都有我這樣好,還有染顏工工人也要有我的熟悉度,不然成本還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