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嘻嘻99      更新:2022-06-23 20:56      字數:4334
  第127章

    啟和帝坐在上首,聽到李浩淼說恒哥兒覺得若是近日就議親有些對不住陳二姑娘,所以想要自請去邊境後,他的眉眼就是一跳。

    “貴妃那裏必是不肯答應的。”這是啟和帝的第一反應。

    李浩淼微垂著頭,聽到啟和帝第一時間關心的還是貴妃的心情後,嘴角微揚。

    他沉默了一下後對啟和帝道:“恒哥兒是我們夫婦的長子,他現在又沒有成婚生子,我們自是不想讓他去邊境的。可看孩子近日裏著實有些消沉,想著讓他出去轉轉倒也不錯。”

    啟和帝聞言就笑話起了李浩淼:“你年輕時是多麽調皮的性子,倒如今倒也變成一個慈父了。”

    李浩淼聞言就露出了一個苦笑的表情,隨後歎道:“可見兒女都是父母的債呀。”

    他這話說的倒讓啟和帝感同身受了起來。

    等李浩淼走後,啟和帝就獨自坐在龍案前發呆。

    他一共有六個兒子。

    四皇子是個鋸嘴的葫蘆,又性格懦弱,自是無法擔當大任的。

    大皇子雖說是長子,可他耳根子有些軟,又一味的聽他母妃的,且對餘下這些兄弟們一點感情都沒有。

    他如果將江山給了他,隻怕大皇子鬥不過朝中的那些老狐狸們。

    二皇子倒比大皇子要好些,可他無甚風骨,為了拉攏朝臣,無所不用其極,他很是看不慣他的那些手段。

    三皇子比之兩個哥哥的性情都要剛硬,可他生性殘忍,昔年宮裏的一個太監不小心弄疼了他,他竟指著那個太監說要把他打死。

    雖則成妃掩下了這些事,可他眼線遍布皇宮,這些小事,又怎能瞞得過他。

    現在他還活著,三皇子做事還有些忌憚,昔日一旦他去了,那他必不會放過他那些兄弟們的。

    所以在五皇子未出生前,他就決定,就算他和貴妃注定命中沒有兒子了,他也不會把皇位傳給二皇子和三皇子。

    如果必要傳給大皇子的話,他也會先處置了淑妃,以免她在大皇子麵前進些讒言。

    好在貴妃終是為他生了個兒子,並且她們的兒子真的如他預想的那般,聰明又仁慈。

    那次他處理完政事覺得有些頭疼,便帶著陳福在禦花園溜達,正好碰上五皇子和晏哥兒帶著小太監們在禦花園裏胡鬧。

    他就站在暗處看了一會兒,隨後就看到五皇子和晏哥兒都小心翼翼的避開山石的一角。

    等兩個孩子玩盡興了,要離開了,他方才現身,攔住五皇子和晏哥兒問他們為何要躲著那處地方。

    五皇子就說那山石處有一窩螞蟻,他擔心踩到它們了。

    他就問五皇子,為什麽要擔心踩到螞蟻。

    五皇子就說,那畢竟也是一些生命。

    他當時聽到五皇子說的那些話後,險些感動的哭了出來。

    他早就發現五皇子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他對比他更為弱小的人和事物有著深切的同情心。

    可他也不是一個軟弱的孩子。

    他身邊有一個倚老賣老想要收服他的奶嬤嬤。

    他當時雖然不明白這奶嬤嬤為何要故意嚇唬他,可他是個聰明的孩子。

    看出那奶嬤嬤的不懷好意後,他立馬跑過來向他和貴妃告狀,還把那奶嬤嬤跟他說的話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

    他在宮中多年,哪裏能不明白這些奶嬤嬤的想法。

    不過是看著主子小,覺得主子好騙,就想擺弄他們罷了。

    當初幾個皇子包括平寧公主他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奶嬤嬤,但他們在一開始也都忍了那嬤嬤一段時間。

    這也在他的預料之內,他留著那些奶嬤嬤就是想用她們磨練孩子們的心性,看看她們什麽時候才能學會禦下的手段的。

    其餘的孩子們都是在五六歲的時候才有和那奶嬤嬤反抗的意識的。

    但他的五皇子卻是兩歲的時候,就知道跟他告狀了。

    這是一個聰明且不好擺弄的孩子,但同時他對下又有著深切的同情心。

    這些都是啟和帝理想的繼承人應當有的品格。

    在下定決心讓五皇子繼承自己的皇位後,他就在想要如何安置他那幾個兒子了。

    他肯定是不能看著他們去死的,但他也知道,就算這個時候,他明晃晃的去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再爭這皇位了,我的心裏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

    他們也絕不會放棄的。

    他當初爭位時是經曆過那一遭的,這皇位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所有人隻要自己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成為這九五至尊,就能讓這天下人包括自己的仇敵對自己俯首稱臣。

    在這樣的誘惑下,大家都是寧願死去,也不會放棄爭奪皇位的。

    因為皇子的驕傲不允許他們連爭鬥不爭一下就低頭。

    所以就算知道他心裏有了合適的人選,他們也絕不會放棄。

    既如此,那他就把火燒的更旺一些,讓他們的矛盾更激烈一些。

    等到他們鬥的三敗俱傷,再也沒有登上皇位的希望的時候,他再出來收拾殘局。

    到那時,不說別的,他總能保住他們的性命。

    思及此,啟和帝將目光放向了桌案上,那裏放著一個盆景。

    這盆景是貴妃擔心他總是低頭看折子會傷了眼睛,讓內務府的人找來的。

    思及貴妃,啟和帝的眼中就閃過一絲柔情,隨後他就想起了恒哥兒。

    他和李浩淼都不希望恒哥兒在這個時候去邊境。

    因為他那幾個兒子現在都還對爭位充滿希望,若是恒哥兒在此時冒頭,他們一定會眼也不眨的盯著他的。

    邊境那裏又勢力龐雜,若是恒哥兒真在那裏出了什麽事,貴妃一定會接受不了。

    這隻是其一。

    其二就是,若是他那幾個兒子真因為擔心安國公府的勢力再度起來,對恒哥兒下手了,那安國公府和他們可就真成死敵了。

    所以恒哥兒是絕不能去邊境的。

    但他也能理解,恒哥兒現在的鬱鬱,和李浩淼作為父親對兒子的那份寬容。

    所以他剛剛問李浩淼,說邊境那裏是肯定不能去了,讓恒哥兒去安西行不行?

    上次萬有齡雖說剿滅了安西的土匪,可那裏還有幾支零星的土匪勢力在。

    讓恒哥兒去安西,既能曆練一下他,又能讓他散散心,倒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李浩淼果然是不想讓兒子去邊境的,在聽說他想讓恒哥兒去安西後,立馬就答應了。

    思及此,啟和帝就抬腳去了景和宮。

    安國公府那裏自有李浩淼去說,貴妃那裏還得他去勸一勸才是。

    啟和帝到景和宮的時候,貴妃正站在那裏看小宮女做胭脂。

    看到啟和帝進來,她就笑盈盈的走了上來。

    “怎麽想起自己做胭脂了?”啟和帝一邊牽著貴妃往裏走,一邊笑著問她。

    貴妃聞言就笑道:“平寧進宮給我帶了幾個胭脂方子,我看著有趣就讓宮女們做給我看看。”

    啟和帝聞言就笑道:“這樣也好,你有個事情做也不覺得無聊了,要是缺什麽讓內務府裏的人給你送過來。”

    貴妃一麵給啟和帝奉茶,一麵笑道:“現在倒也不缺什麽,若是到時候需要了,我打發他們過去要就是了。”

    啟和帝一麵點頭,一麵飲了口茶。

    將茶杯隨手遞給宮人後,啟和帝就對眾人道:“你們先出去吧。”

    宮人們知道主子們是想說些私房話了,連忙悄無聲息的退了下去。

    待貴妃坐下後,啟和帝同他說了恒哥兒想去邊境,但他和李浩淼都覺得太危險,所以就讓他去安西的事情。

    貴妃聽完啟和帝的話後,臉上果然露出了一絲擔心的神色,但她想了想又道:“雖是出遠門,但安西那裏到底沒那麽危險。”

    啟和帝看她不反對,就趁熱打鐵的對她道:“是呀,況且浩淼肯定不會讓他一個人去安西的,那裏又隻有一些土匪,倒也不算危險。”

    貴妃聞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就無奈的點頭道:“我心裏是很不想讓他去的,但他到底大了,又有了自己的主意了,就讓他出去散散心吧。”

    歸根到底,貴妃還是心疼恒哥兒沒了未婚妻。

    啟和帝自是知道她的心思的,他伸手將貴妃抱在懷裏後,輕聲細語的對她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就讓他出去走走吧。”

    景和宮裏啟和帝已經說服了貴妃,安國公府那邊李浩淼也在極力的勸說老夫人。

    魏若是早就知道這件事的,且她也覺得恒哥兒出去走走也不是件壞事便沒反對。

    老太君在聽說李浩淼要把恒哥兒送到安西後,也是沉默了沒說話。

    但是老夫人卻是十分的反對。

    “他剛剛出了這一檔子事,現在就去安西,實在是有些倉促了。”老夫人頗為不讚同的道。

    說白了她還是擔心孩子在路上會出什麽事。

    李浩淼就無奈的道:“可讓他一直留在京裏也不是個辦法,他最近確實沉默了許多。”

    老夫人聞言想起恒哥兒近日的沉默,低頭沒有說話。

    她到底還是心疼孩子的,在掙紮了一番後,還是點頭應了。

    於是,恒哥兒定下了六月份啟程去安西。

    毅哥兒原本也想跟著過去的,但他的婚期就在明年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都覺得先辦完他的婚事才是緊要,因此並不許他過去。

    恰好三爺那邊聽說恒哥兒要去安西,便帶著承哥兒過來的。

    他是來求李浩淼,讓恒哥兒把承哥兒也一並帶到安西。

    承哥兒比恒哥兒兄弟大兩歲,之前議定了三夫人的娘家侄女為妻,去年七月份的時候,兩家把婚事辦了。

    魏若因那時剛生完孩子,便也沒有過去。

    不過她倒是讓薑嬤嬤帶去了給新人的見麵禮。

    承哥兒成婚之後,整個人倒是比以往成熟了些。

    因為之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二老爺府上隻有他一個孩子。

    所以他並未像恒哥兒和毅哥兒那樣自小就跟著父親體會過戰場的風沙。

    可他到底大了,又成家了,三爺覺得他不好總待在家裏了,正想找個地方把他塞進去磨練一番,就聽到公府這邊說恒哥兒要去安西了。

    三爺就帶著承哥兒過來了。

    李浩淼想著多一個承哥兒正好兄弟兩個有個照應,便爽快的答應了。

    於是承哥兒也定下六月份隨同恒哥兒一起出發。

    消息傳出後,三夫人便帶著承哥兒的心腹原氏過來道謝。

    原氏是個說話爽朗,行動利索的女子,三夫人就是看中了她的能幹,才取中了她。

    她一來就和潤姐兒說上了話,魏若見她們話說的投機,就讓原氏帶著潤姐兒和橙姐兒出去玩去了。

    三夫人則對敏哥兒十分的喜歡。

    她們婆媳在香蕪院待了一會兒後,又隨著魏若一起去了老君堂。

    老太君看到她們高興,便又讓人把二老爺和三老爺他們喊了過來。

    不過四夫人和八夫人都沒有過來,這前後腳懷了身孕,不方便過來。

    三老爺那裏,六夫人過來了,但是九夫人沒有過來。

    老太君一問才知道九夫人昨晚摸出了喜脈。

    她十分高興的對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道:“咱們家總算又有了幾件喜事了,這樣才是興旺之家的征兆啊。”

    老夫人和三老夫人也十分的高興。

    三老夫人就笑著奉承老太君道:“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咱們家又能多三個孩子了。”

    老太君一聽這話就更高興了,那離別的感傷也消散了一些。

    恒哥兒要去安西的消息傳出來後,京內眾女眷的心緒就亂了起來。

    她們不約而同的跑到魏若這裏來打探恒哥兒訂親的消息。

    魏若早就得了老太君的囑咐,對外就說,等恒哥兒從安西回來後再定親事。

    官眷們知道後自然心裏很不是滋味。

    她們中有許多人的女孩是再也耽擱不起的了,若是等世子爺回來再定親事,那她們閨女怎麽耽擱的起。

    有那些心中不甘的人就在老太君和老夫人麵前嚼口舌說:“世子爺和三少爺一樣的年紀,若是三少爺成婚生了孩子,可世子爺還沒成婚,那你們公府的嫡長孫要怎麽算呢?”

    聽者本沒意,但奈何說者有心。

    老太君和老夫人縱是一開始沒往這邊想,此刻也不由得深思了起來。

    若是毅哥兒真的先恒哥兒一步生下嫡長孫,那這日後家中不是有些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