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嘻嘻99      更新:2022-06-23 20:56      字數:5963
  第91章

    從湖邊回來之後,魏若就有些不太想理李浩淼了。

    晚間她們從老太君那裏回來後,李浩淼一直想和魏若說話,但魏若總是不冷不淡的。

    李浩淼知道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今日那樣做,讓她在下人那裏丟了麵子。

    他剛想說兩句話哄哄她,就見秋雲走了進來。

    她對兩人行了一禮後,對李浩淼道:“京裏來人了,現在正在前院等著,李管家讓我過來知會您一聲。”

    李浩淼和魏若聞言就同時抬頭看了一眼天色。

    這都這麽晚了,怎麽京裏還會來人?

    魏若這下再也顧不得生氣了,而是略帶著些擔憂的喊了聲公爺。

    李浩淼雖身在京郊,可對京城的情況了如指掌。

    他自是猜出了來人是誰派來的,也知道他們此行目的為何。

    李浩淼拍了拍魏若的肩膀,說了聲你放心後,便邁步去了前院。

    魏若一向是相信李浩淼的,她見李浩淼神色平靜便知道他早已提前猜到了此事。

    她的心裏便安定了下來。

    可她到底還有些睡不著,便拿了本書在那裏看了起來。

    這是本勸人向善的,講佛法的書,魏若原本看不進去這樣的書。

    可此時,或許正值深夜,又或許此刻她的心境變了。

    原本她是抱著隨手翻翻此書,打發時間的念頭的,可看多了幾頁,竟也看住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浩淼從前院回來了。

    魏若正看書看的出神,沒發現他回來了。

    李浩淼在她身後站了一會兒,魏若才發現他回來了。

    她像是這才回了神似的,先是放下書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後才問李浩淼:“現在什麽時辰了?”

    李浩淼就說:“差不多快到子時了,你怎麽不先睡?”

    他一麵說,一麵拉住了魏若的手,不許她揉自己的眼睛。

    秋雲也適時的拿來了熱毛巾。

    李浩淼從秋雲手裏接過熱毛巾後,抬手仔仔細細的為魏若擦拭眼睛。

    如此又過了一刻鍾,兩人才躺到了床上。

    秋雲臨出門前已經吹滅了燭台裏的蠟燭,整個房間內此時已是一片漆黑。

    兩人躺在床上靜默了一會兒後,李浩淼開口道:“顯之已經入京了,上午的時候,陛下在乾清宮見了他。”

    魏若其實剛剛坐在那裏看書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今日來人是誰派來的。

    因此聽到李浩淼說到陳顯之的時候,她一點都沒有意外的道:“陛下是怎麽說的?”

    “陛下先問了他庶弟的事情。顯之就說他庶弟的事情,確實是他治家不嚴的緣故,縱然有什麽懲罰,他也心甘情願的接受。”李浩淼道。

    魏若聞言就點頭道:“陳大人也確實隻能如此說了,不管怎樣,他總不能說庶弟分家後就不歸他管了。”

    李浩淼也讚同的道:“是的,這個在他給我寫的回信裏也有說過,所以我對此事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說完這話後,李浩淼翻了個身子,將魏若抱到了自己懷裏。

    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道:“顯之認完罪後,陛下也沒有說追究他的責任,而是話鋒一轉問起了他為何要查辦那位知縣。”

    魏若聽到這裏便知道戲肉要來了,她凝神靜聽。

    “顯之聽完後就說,這案子確實是那李氏歹毒,他是在收集到李氏及其表兄通奸並失手打死親夫的證據後,才斷定此案是錯判。但在斷定錯判的一開始,他隻以為是那王知縣的能力問題,也並沒有多想,直到那李氏派人給他送了賄賂。”說到這裏,李浩淼又停頓了一下,似是在想接下去要如何組織話語。

    魏若安靜的靠在李浩淼的懷裏,聽他繼續講述此事。

    李浩淼想了一下後,似是知道了該怎麽說了,便繼續道:“顯之說他在看到那賄賂時就在想,李氏既然知道打點她,那當初王知縣斷案時,她是不是也出手打點王知縣了。顯之就起了調查王知縣的想法,想著那王知縣若是清白的倒也罷了,可他若不是清白的,那就自有律法處置了。”

    “陛下聽到後是怎麽說的呢?”魏若聞言便又問道。

    李浩淼就道:“陛下先開始沒說什麽,等到看完顯之呈上來的證據後,他就把那些證據拿給了在一旁側立的幾位禦史們看,說愛卿們一向喜歡彈劾官吏,怎麽這樣貪汙受賄的官吏卻仍舊逍遙在外呢。”

    “那些禦史們聽陛下說完後,便跪了下去請罪。陛下又說,單是一個去去康北某地的縣令,就能收受如此多的賄賂,更遑論其他人了。還說這兩年因著國庫空虛的緣故,他自己尚且要省吃儉用,可那些貪官們卻和地方上的豪強勾結在一起欺壓百姓。他必不能饒了這些貪官汙吏。”

    “說完這些話後,他就把刑部、宗人府和大理寺的大人們全都叫到了乾清宮,讓他們徹查京中官吏貪汙一事。並且他還任命景王為此次貪官查處一事的總負責人。刑部、宗人府和大理寺的大人們都要聽景王指揮。”

    李浩淼說完話後,魏若沉默了許久。

    京城內的王孫公爵以及朝臣們全都知道,景王是啟和帝的心腹。

    他又一向隻聽啟和帝的,但凡是啟和帝吩咐的事情,任何人來求情都是無用的。

    啟和帝任命他作為總負責人這件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別說別人了,就連魏若一個身居內宅的女子都感受到了啟和帝徹查貪官的決心。

    “那陳大人的事情呢?”半響,魏若才問道。

    李浩淼沒有想到他跟她說了這些事後,她竟首先關心的是陳顯之的事情。

    不過想來也可以理解,對於若若來說,陳顯之是毅哥兒未來的嶽丈,她自然更關注她。

    他就對魏若說了啟和帝對陳顯之的處置。

    “陛下說顯之查處貪官一事是職責所在,應該讚揚,但一碼歸一碼,不能因為他於政事上有功,就放過他的私事不懲處了。陛下讓顯之先回去閉門靜思,再寫封請罪折子遞給他。”李浩淼道。

    魏若聞言就鬆了一口氣道:“這樣已經很好了。陛下這樣子明顯就是不打算追究此事了。”

    “是的,不過有些人卻要恨上顯之了。”李浩淼聞言苦笑道。

    魏若聞言沉默。

    但凡這樣的事情,總會讓一些人的利益受損。

    那些利益受損的人沒法對啟和帝說些什麽,做些什麽,可不得埋冤上陳大人了嗎?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魏若聞言就道:“陳大人做的事情本就是造福百姓的事情,倒是那起子人搜刮來的都是些不義之財。他們若是想怨就怨罷了。大不了這個官陳大人不做了。”

    李浩淼聞言就笑了起來,他捏了捏魏若的腰道:“那這樣一來,等咱們毅哥兒的婚事公開後,那些人也會連帶著埋冤起我們或者毅哥兒了。”

    “他們要埋冤就埋冤。”魏若聞言斷然決然的道:“做錯事的是他們,咱們家又沒做錯什麽也不怕埋冤。”

    李浩淼再次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他對魏若道:“樂太妃和仁安長公主她們都是經曆過風霜的人了。此事也不會對她們造成太大的影響。但瑤姐兒畢竟年齡還小,我估摸著她除了擔憂父親之外,還會擔憂咱們家對她的態度會否因為此事生變。依我看,你還是派個人過去看看她才是。”

    魏若聞言也道:“你說的對,縱使仁安長公主知道這裏麵的內情從旁寬慰她,可她沒看到我們的態度前必不會放心的。我明日就派人悄去仁安長公主府上看看。”

    李浩淼頷首應是,他見魏若似是對查處貪官的事情不感興趣,便也沒再說下去了,而是抱著她徑直睡覺了。

    第二日一早,魏若便派了薑嬤嬤親去了仁安長公主府上。

    瑤姐兒見魏若不僅派了自己最倚重的嬤嬤過來,還讓那嬤嬤溫語安慰自己,她原本忐忑的心便暫時安定了下來。

    魏若見瑤姐兒無事,便暫時沒有再管她了。

    她見京城裏這幾日暫無旁的事情發生。

    而李浩淼又每日去外院找門客說話,沒時間陪她,便把重心暫時放在了孩子們身上。

    她們這次過來時把孩子們的先生們也帶來了。

    因此這次來別院,孩子們除了換個環境,另或作息時間隨著季節變化改變了之外,其餘起居生活一如在國公府一般。

    也因此,魏若隻在剛來的時候,關注了一下他們,看他們能否適應在莊子上的生活。

    其餘時間都沒怎麽管他們了。

    她這幾天暫時沒事便又觀察了一下他們的日常起居,見他們雖說各有各的小毛病,但大方向上倒沒什麽問題,便也撂開手沒管他們了。

    然後,魏若就覺得自己有些無聊了。

    之前在府裏的時候,她又要管家又要照顧幾個孩子,還要外出交際,每日裏忙的不可開交。

    可莊子上本就事少,幾個孩子們又大了,不用她再多操心。

    晏哥兒雖然年齡還小,但他現在更喜歡到老太君那裏同勇哥兒及燕姐兒一塊玩。

    魏若覺得小孩子確實應該多和同齡人玩耍,便也不攔他。

    除非他自己困了或是想她了要回來,否則她絕不會主動打發人接他。

    閑下來的魏若就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些什麽打發時間。

    就在魏若在那裏絞盡腦汁苦想的時候,她聽到了幾個小丫鬟在院子裏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

    那幾個小丫鬟在說打絡子的事情。

    魏若聽完後就讓那幾個小丫鬟進來教她打絡子。

    這幾個小丫鬟差不多七八歲的模樣,都是今年剛被選到魏若院子裏的。

    她們頗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且有覺得魏若平日裏待人和氣,便真的教她打起了絡子來。

    秋雲和蘭兒見魏若原本有些蔫蔫的模樣,現在有幾個小丫鬟陪她玩之後變的興致勃勃了起來。

    她們倒也樂得見魏若和人說話,開心開心。

    於是她們就在院子裏的棗樹下放了一張大桌子,又把那些針線筐什麽的拿到了桌子上擺著。

    魏若就這麽和幾個小丫鬟一起,學起了打絡子。

    等到李浩淼回來的時候,她們的長桌上已經放了好幾個絡子了。

    那幾個小丫鬟原本正和魏若說話說的開心。

    有一個小丫鬟還對魏若道:“夫人,您的這個地方打錯了,不是這樣打的。”

    魏若剛要說話,就聽身後秋雲和蘭兒向李浩淼請安的聲音。

    因她是背著門的,所以沒看到李浩淼。

    還未等魏若站起來,那幾個小丫鬟已是嚇的站在那裏發抖。

    魏若知道她們年齡小,看到李浩淼肯定害怕,便笑著讓她們先退下了。

    李浩淼看到此情此景,略有些無奈的摸了摸鼻子。

    他剛剛進來時看到若若高興,想要讓她多開心一會兒便沒有聲張。

    哪想到最後還是被她發現了。

    “這是在做什麽?”李浩淼走到魏若身邊後問她。

    魏若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先給他讓了個座。

    等李浩淼坐下後,她才說自己在跟小丫鬟學打絡子。

    李浩淼見她打的幾個絡子,連那幾個八九歲的小丫鬟都比不上有些想笑。

    但他又有些擔心自己若是真的笑出來,會讓若若惱了,便隻是咳了一聲。

    隨後,他拿起魏若打好的絡子問她:“這幾個絡子送給我行不行?”

    魏若聞言卻道:“這幾個絡子打的太醜了,還是等我再練一練了再專給你打一個。”

    李浩淼卻已將那幾個絡子揣了起來,他收起這些絡子後對魏若道:“以後的事以後再說,這幾個絡子是你第一次打。意義自然不一樣。”

    魏若見他看重的是這個絡子所代表的意義,而不是樣式是否精美,倒也覺得感動。

    隨後她就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給李浩淼做的針線活太少了?

    不然他怎麽會這麽珍惜自己打的這幾個簡單的絡子?

    魏若就問李浩淼:“不然,我趁著空閑時間學一學針線活?”

    李浩淼聞言就驚訝的問道:“你不是素來不愛做針線活嗎?怎麽如今好端端的要繼續學針線活?”

    倒也不怪李浩淼詫異。

    他當初,初和若若成婚之時,不是沒有幻想過能夠穿上若若親手做的衣服的。

    兩人洞房之後,要去拜見祖母她們的那個早上。

    若若倒是讓丫鬟捧上了一身的衣服過來。

    按照此時習俗,新郎成婚第一日傳的衣服,須得由新娘親手所做。

    他當時見這衣服做工精美,倒很驚訝自己的妻子竟如此會做針線活。

    等到晚間兩人坐在一起閑談的時候,他就誇若若針線活做的好,今日他的兄弟們都在誇他這身衣服做工很細致。

    若若聞言先是臉紅了一番,隨後才慢吞吞的告訴他,他身上這身衣服不是她做的。

    他當時沒想到若若竟沒親自動手為他做衣服,更沒想到若若竟如此坦誠的告訴了他事情的真相,也因此他的表情可能有些驚訝。

    若若看了他的模樣更臉紅了,就和他解釋,說她自小就不太會做針線活,隻要一拿針就會被紮著,她母親當初在府上時還有人逼著她練習針線活,但母親進宮後,她的針線活便荒廢了起來。

    李浩淼聽她這麽一說,便知道瑞陽候府或許能保證若若的日常起居,但再細致的事,那府裏就沒有人再幫她打算了。

    他本就對女子會不會做針線活這件事不在意。

    現在既已聽她說了原因,他倒也沒再多問了。

    不過,等後來他和若若熟悉了之後就發現,她針線活不好不止是因為無人盯著她練習,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自己不想學。

    自知道若若對做針線不感興趣後,他就對穿上若若親手做的衣服這件事不抱希望了。

    如今乍一聽到她要學做針線,他就頗有些不敢置信。

    魏若見他這樣,有些臉紅的道:“那人在每個階段的想法都不一樣呀。我以前不想學不代表現在不想學呀。”

    李浩淼看到魏若這樣不知道想到了什麽,他先是笑了一下,然後才對魏若道:“那你學吧,不過萬事還是以身體為主,不要太累著自己了。”

    魏若笑眯眯的應了。

    她本以為李浩淼既然沒有多問,那麽這件事暫且就這樣過去了。

    哪知道在房內的時候,李浩淼問她,她是不是為了他才想學做針線。

    魏若其實確實有點李浩淼說的這個意思,但被他就這麽直接問著的時候,她還是有些害羞的,特別是在現在這種情景下。

    她便抿了嘴不說話。

    今日在門外值夜的人是秋雲和青林。

    兩人原本正站在廊下打瞌睡,忽然聽到裏麵傳來幾聲悶響。

    秋雲被嚇了一跳,隨後趕緊轉頭,打量這附近是否有小丫鬟在。

    青林卻紅了臉頰,她若有所思的低下了頭。

    房內,魏若也被李浩淼剛剛的動作嚇了一跳。

    “好了,我說,我說。我就是為了你學的。”魏若最後求饒道。

    李浩淼吩咐丫鬟打水進來,說他們要沐浴。

    秋雲和青林先是將沐浴室裏的熱水準備好。

    她們倒好熱水出去後,李浩淼便抱著魏若去了沐浴室。

    秋雲見她們進去了,便帶著青林再次進了裏間。

    青林的臉更紅了。

    接下來兩日,魏若怎麽都不肯讓李浩淼再碰她了。

    李浩淼前兩日剛吃了頓美味大餐,覺得頗為滿足。

    因此魏若這麽一說,他果真老老實實的抱著魏若睡了兩夜。

    魏若倒也不用像前兩日那樣打哈欠了。

    老太君看她現在精神像是好了一點,就說她:"你們前段時間出去玩累著了,看你臉色都有些不好了,可見人還是要好好休息。"

    魏若聞言紅了臉。

    她們在莊子上濃情蜜意,京城那裏卻是風雨已來。

    自從啟和帝下令徹查京城官吏貪汙一案後,京城的王孫公爵之家人人自危。

    有些有門路的人家紛紛或是自己或是托人想要打探一下景王的口風。

    可景王既接了這個差事,又知道這是塊難啃的骨頭,又怎會隨意許諾別人呢?

    景王府也開始學起了安國公府,除景王需要因為公務外出外,其餘人等連同王妃和世子等人一律都待在了家裏。

    眾人進不了景王家的門,便想去景王家的姻親家探一探口風。

    他們最先想到的其實是安國公府,可是安國公日前已經帶著家人們去了京郊別院避暑,又有前段時間他們府上的長輩好似生病了一事,他們總不好在這個時候找到莊子上去。

    於是京城眾人要麽往負責承辦本次案件的其餘大人們身上使勁,要麽往景王妃及其餘王府家人的親眷家裏使勁

    那些大人們知道啟和帝既已指了景王承攬此案,那麽此事必由不得他們弄鬼,他們尚且擔心自家或自家姻親會出事,又哪裏顧得著這些事呢,

    而景王或許能管得了自家府上的人,卻管不了所有的姻親,由此又引出了另一段公案,當然這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