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作者:嘻嘻99      更新:2022-06-23 20:56      字數:8162
  第30章

    三姑母雖說是庶出,但因為性格柔順的緣故,很對二姑母的脾氣。

    因此見她一哭,二姑母連忙安慰她:“三妹快別哭了,她和你發火也有別的緣由。”

    “什麽緣由?”三姑母聞言果然止住了哭聲。

    二姑母見這裏無人就悄聲對她道:“她娘家有個侄孫女,今年剛剛八歲。正月裏她娘家嫂子過來拜年,還帶她娘家嫂子和侄孫女去見大嫂了。”

    “她也想把她娘家侄孫女說給咱們毅哥兒。”三姑母一聽就明白了二老夫人的打算。

    “是的,不過大嫂說毅哥兒的婚事由他父母做主,那會兒侄子又沒回來,她才沒提起這事。”二姑母道。

    二姑母到底是自家姐姐,在她麵前,三姑母說話稍微沒那麽顧忌了。

    她就對二姑母道:“怪道她今日發那麽大的話,咱們然姐兒不論家世還是長相都比她那侄孫女好上不少,她看到了可不來氣。”

    “是呀。”二姑母拍了拍三姑母的手道:“所以你就別把這事放在心上了。”

    三姑母聞言笑了起來,她對二姑母道:“我之前隻以為她是拿我撒氣才會覺得傷心。現在既然知道這中間還有她娘家侄孫女這回事,自然不會再放在心上了。不過……”說到這裏,三姑母又擔心了起來。

    她悄聲問二姑母:“我不在府裏也不知道,二姐悄悄給我透句話,過來給咱們家兩位哥兒說親的人很多嗎?”

    二姑母聞言就笑:“別提了,之前咱們府上的人閉門不出,那些人找不到咱們便也罷了。”

    “自從進了正月,咱們開始和親戚們各處走動後,那些人就開始帶著各家的女孩過來了。不止是二嫂,就連三嫂都被人求著想讓她幫忙把自家姑娘說給咱們家哥兒。”

    三姑母正月裏回門那天,國公府隻招待了她們幾個姐妹,她並沒有看到外人。

    再有就是她夫婿不過是清遠侯府庶出老爺所出的嫡子,府裏有什麽事都要經過清遠侯夫人。

    而清遠侯夫人自然是顧著自家孩子的,縱然有人遞了拜帖想要上門拜見三姑母,清遠侯夫人也將這帖子拒了,因此三姑母也是今日才知道這事。

    她知道後嘖嘖了一聲道:“那大嫂她們還不挑花了眼?”

    二姑母聞言與有榮焉的道:“那是自然的,就連成國公府的世子夫人正月裏都上門了,她想說的人是恒哥兒。不過那會兒咱們家客人實在是太多了,二侄媳一直忙著招待客人,她也沒能和二侄媳說上話,臨走前便托了我跟二侄媳遞話。”

    “那你說了嗎?”三姑母聞言好奇的道。

    “當然,不過娘和大嫂知道後說要是以後再有人托我來說親,我就跟她們說兩個孩子被批過命,要等十四歲以後才能說親。”二姑母道。

    “娘和大嫂要對外這麽放話嗎?”三姑母聞言長大了嘴道:“可是十四歲才說親也有點晚了啊。”

    二姑母聞言就道:“他們畢竟是男孩,沒的說早說晚這一說。娘和大嫂隻是覺得現在定親的話,將來變數太多,還不如等他們長大再說。”

    “這樣也行。”三姑母聞言就點了點頭,然後她就開始擔心了起來:“可是我今天還帶然姐兒過來了。”

    二姑母見她像是有些後悔的樣子,便安慰她:“沒事,你之前也不知道這事,況且你婆母讓你帶孩子上門,不能不聽她的話嗎?”

    “娘和大嫂也是知道的,所以她們不也沒說什麽嗎?等過段時間,大嫂對外放出了這些話,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你那婆母估計也不會提這事了。”

    二姐說的也對,然姐兒和毅哥兒差不多大,毅哥兒能夠等到十四歲才說親,然姐兒可等不了,她婆母知道後一定會另外給然姐兒相看的。

    三姑母的臉色緩和了下來。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後便再度去了老君堂。

    ————————————————————————————

    “前段時間還有人來跟我打聽咱們清姐兒有沒有許人家呢。”三老夫人一邊打牌一邊壓低了聲音對老夫人道。

    老夫人正因為前日大夫人所提她外甥的事有些煩心,聽到三老夫人這麽說她一下子來了興趣。

    她見孫女們不在這裏,便沒了顧忌:“弟妹可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二姑母一進門聽到三老夫人說起清姐兒的婚事,她的手頓了頓。

    三姑母見狀就牽著二姑母的手入內。

    看到她們進來,三老夫人暫時止住了話音。

    老夫人笑道:“你們回來了,過來打一局吧。”

    三姑母此時已經有些想打牌了,便笑著說好。

    六夫人見狀便把位子讓了出來,三姑母順勢坐了下去。

    和六夫人一桌的四夫人見二姑母站著也要讓,二姑母卻道:“我前幾天打牌有些累了,先看侄媳婦打一局吧。”說完二姑母就坐在了四夫人身後,假意看她打牌,實則在側耳傾聽三老夫人說話。

    她們兩人坐下後,三老夫人繼續和老夫人說話。

    她對老夫人道:“大嫂還記得老國公麾下有個姓劉的參將嗎?”

    老夫人想了想道:“是不是那個祖籍是嶺南的參將?我記得他和三弟關係很好。”

    三老夫人笑著點頭道:“正是,他當初和咱們家老爺一起行軍,所以私交一直不錯,這次他夫人去我們家拜年帶著她的兒媳和孫子一塊過來了,我就和她多聊了幾句。”

    老夫人聽到三老夫人說起劉夫人的孫子就知道,她們說親的對象就是他了。

    不過祖父隻是一個參將,這身份也太低了吧。

    老夫人略微有些意興闌珊。

    三老夫人聞言忙道:“大嫂,這位劉大人雖說隻是個參將,不過劉家卻是嶺南世家,據說家中也出過好幾個進士。”

    老太君一聽也來了興趣:“他家既是書香世家,為什麽這劉大人卻參軍了呢?”

    也不怪老太君疑惑,這年頭的武將不是那麽好當的。

    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軍中是最講究義氣的地方,要想在軍中混的開,必須要有肝膽相照的兄弟。

    而什麽樣的關係都比不過父子兄弟之間的關係親密可靠。

    因此,現在軍中能晉升的那撥人基本上都是軍中世家出身,從曾祖父甚至更早的時候家中就有人從軍了。

    像劉參將這種人家,家中既出了好幾個進士,應當也明白軍中的情況,怎麽會讓家中子弟去從軍呢?

    三老夫人聞言忙和老太君解釋:“這位劉大人自小就喜歡舞刀弄槍,不愛讀書。劉大人的父親見他實在喜歡便也沒阻止。”

    “原來如此,怪不得他勢單力薄的還能做到參將,既然是自己喜歡的想必做起來就更用心了。”老太君恍然大悟。

    三老夫人也跟著笑:“是呀,不過到了劉大人的兒子和孫子這一輩又都喜歡讀書了,劉大人家中便為他們延請了名師。”

    “劉大人的兒子前年中了進士,現在在嶺南下麵的嶺安縣做縣令,劉大人的孫子去年剛剛中了舉人,現在正鉚足了勁兒準備考進士呢。對了,他還有個弟弟聽說讀書也很不錯呢。”

    “這位劉公子多大了?他弟弟呢?”老夫人心中一動。

    “劉公子今年剛剛十六歲,他弟弟今年六歲。”三老夫人喜滋滋的道。

    聽到劉公子隻有十六歲便中了舉人,老夫人的心神有片刻的鬆動。

    十六歲的舉人啊,不對,鄉試是在去年舉辦的,也就是說這位劉公子十五歲就中了舉人。

    十五歲的舉人,她那個大兒媳的外甥也十幾歲了,可是連個秀才都沒能中呢。

    老太君也覺得這個劉公子不錯。

    嶺南世家出身,祖父是參將,父親是進士,雖說這家世拿到安國公府麵前有些拿不出手,可架不住劉公子個人條件好,不過十幾歲就中了舉人。

    京中那些出身公侯之家的公子們雖說家世比他好,但論起學識可萬萬比不上這位劉公子。

    再有就是劉公子的家庭也很簡單,隻有一個弟弟,弟弟也才六歲。

    等他弟弟長成娶媳婦的時候,他們清姐兒的孩子也都多大了。

    妯娌間年紀差距那麽大,想必兩人之間也不會有什麽大的矛盾。

    就連二老夫人聽了劉公子這條件都有些酸溜溜的。

    這位劉公子不過十六歲就中了舉人,中進士也是早晚的事。

    二十出頭的進士放在哪裏也是出類拔萃的了。

    “他今年都十六歲了,可我們清姐兒才十歲出頭,隻怕年齡上有些不搭。”心動歸心動,老夫人卻在擔心這個問題。

    三老夫人笑道:“劉夫人說了算命的說劉公子要找年齡比他小幾歲的方能夫妻和樂,再加上這幾年劉公子想專心科舉,要是找那年齡和他相仿的隻怕會耽誤了那些姑娘。”

    老夫人聞言手指輕敲椅背。

    再等上幾年的話她們清姐兒倒也到了適婚的年紀了,若是那劉家真的能等的話倒也不是不可以。

    “這位劉公子長的怎麽樣?”老夫人越想越覺得心動。

    聽到老夫人問起了劉公子的長相,三老夫人就知道老夫人對劉公子的家世應當是沒什麽意見了。

    她對老夫人道:“我就是見了這孩子的長相才動了給咱們家孩子說親的念頭的,那劉公子身高八尺,長相俊朗,也就比咱們國公爺差了一點。”

    聽到三老夫人這麽說,老夫人的心動搖的更厲害了。

    她二兒子的長相不說放在京城,就是放眼本朝都能數得上號的。

    三弟妹既說這位劉公子的長相隻比他兒子差一點,那就證明他也是個長相俊美的男兒。

    家世過關,學識出眾,長相俊美,身高也不錯。

    這四項中若是劉公子隻占了一項或是兩項,老夫人或許還會有些猶豫,但要是幾項都占全了的話,老夫人還真是心動。

    “就是不知道他的性情怎麽樣了?”說起來老夫人也是個果斷的性格,可說到孫女的婚事的時候還是瞻前顧後的。

    可在座的諸位卻很是理解。

    她們也都是有女兒的,自然知道女子嫁人有多重要。

    哪怕是家世再顯赫的女孩要是嫁了那不靠譜的男子,往後餘生也少不了吃苦生氣。

    三老夫人當初給自己的女兒挑女婿的時候也是有許多的擔心,因此她很能理解老夫人的心情。

    她繼續笑眯眯的對老夫人道:“我也沒和他深入接觸過具體的倒也不知道,不過他進來給我請安的時候,我觀他神色溫潤就覺得這個孩子脾氣應當不會差。後來她們走了之後,我把老四叫過來問了一下,他對這位劉公子的評價很好,說他私下說話很風趣。”

    老夫人聞言在心裏盤算了起來。

    神色溫潤就代表這孩子心性平和,說話風趣代表這孩子性格開朗。

    如果三弟妹說的情況都屬實的話,這位劉公子應當還不錯。

    不過老夫人還有一個擔憂。

    “這位劉公子將來會回嶺南嗎?”老夫人略有些猶豫的問道。

    也不怪她擔心,這位劉公子既然出身嶺南世家,且他的父親也去了嶺南做官,那是不是代表著他將來也會回嶺南一帶。

    如果是這樣的話,哪怕這劉公子條件再好,她都不會答應這門親事。

    清姐兒的性格本就柔弱,若是留在京城,她們還能照看著,可若是去了嶺南的話,這天高皇帝遠的,誰知道劉家還有些什麽人呀。

    不說別的,光是那一大家子的女人就夠清姐兒喝一壺的。

    三老夫人聞言忙道:“這個劉夫人也跟我說了,她說她們家老爺說了,兩個孫子讀書都很好,如果回了嶺南的話恐怕日後科舉來京不方便,以後他們家就在京城定居了,孩子們就算外放也盡量找那離京城近的地方。”

    “至於小劉大人他去嶺安縣是因為劉家家主跟劉大人說嶺南接下來會著力發展嶺安那一帶,如果小劉大人去了那裏會很容易出政績。小劉大人比較想做點實事便和劉大人說要去嶺安,不然的話,劉大人原本是想他留在京城的。”

    老夫人聽完總算是稍微放心了,不過她並不打算就這麽應承了三老夫人。

    向來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雖說劉公子條件好,可她們清姐兒也不差,老夫人覺得她得多看幾家再做決定。

    不過這麽一來,她就得快點給清姐兒相看了,不然以劉公子的條件隻怕也不會一直等著清姐兒。

    “明日的宴席,劉公子應該也會來吧。”老夫人問三老夫人。

    三老夫人便道:“他祖父是老國公的舊部下,肯定會全家過來的。”

    老夫人聞言看向了老太君。

    老太君便道:“那你到時候把那位劉公子帶過來給我們看一看。”

    三老夫人高興的應承了下來,自覺自己要是給清姐兒說成了這門親事會非常的有麵子。

    老夫人雖說應承了相看劉公子卻還想看看別人,因此她心裏總裝著一件事,接下來打牌也有些心不在焉。

    二姑母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到了晚間,眾人散了之後,老夫人使人叫來了魏若。

    “您要給清姐兒相看人家?”魏若那會兒在外麵,並不知道三老夫人和老夫人說的事。

    老夫人本不想同魏若說大夫人的事情,但她覺得魏若是安國公府的當家主母,清姐兒的婚事必定繞不開她,因此她便將大夫人的打算告訴了魏若。

    魏若聞言目瞪口呆。

    “大嫂是怎麽想的?清姐兒可是咱們國公府的大小姐?”魏若十分的震驚。

    倒也不怪魏若震驚,這世人自來都是娶妻向下看,嫁女向上看,怎麽到了大夫人這裏竟想著把清姐兒嫁給他外甥。

    就算她大姐是她親姐姐,可她們家那門第跟國公府根本就不能比啊。

    老夫人聞言搖了搖頭道:“她那性子不提也罷,我現在就擔心她會趁著我不注意偷偷讓她那外甥和清姐兒接觸。所以正月裏我和她說了把她外甥送到書院去,也算是拖一拖她們。但這樣也不是辦法,還是得快點給清姐兒說個人家才是。”

    魏若見老夫人說著說著都有些著急了,忙道:“娘不要著急,這事還是要慢慢來。那劉家是明天上門嗎?”

    老夫人連連點頭:“是呀,但我想著也不能隻看劉家,明天咱家不是要來好多人嗎?你回去跟浩淼說一說讓他看看那些來的人裏有沒有合適的?”

    “要這麽看嗎?”魏若聞言有些猶豫的對老夫人道:“就這麽單單看一眼隻怕也不知道性情。”

    老夫人就道:“性情什麽的可以私下裏打聽,我是想先看看這長相和行事怎麽樣,若是這兩方麵都不錯再說下麵的事。”

    這倒也是個法子。

    和魏若說完清姐兒的婚事後,老夫人說起了讓魏若帶著清姐兒管家的事情。

    魏若心知一定是大夫人和老夫人提要求了,對於清姐兒,魏若是沒有任何意見並且有著一絲憐惜的,因此她很爽快的答應了老夫人。

    並且對於管家,魏若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她想讓五夫人和七夫人也幫著她一起管家。

    不過魏若還沒有和李浩淼商量過這件事,因此她便暫時沒有做聲,預備著等晚間和李浩淼商量過後再說。

    魏若回去後先和李浩淼說了給清姐兒相看的事。

    “你說娘讓我看看明日來的那些少爺們怎麽樣?”李浩淼驚訝的問魏若。

    魏若點頭笑道:“是呀。”

    “清姐兒不過十歲出頭,娘怎麽就想著給她相看了呢?”李浩淼極為的不解。

    魏若想了想將大夫人是如何想要將清姐兒嫁給她那外甥,三老夫人是為何提到了這門親事以及這位劉公子的家世情況一一說給了李浩淼聽。

    李浩淼聽說自家大嫂想將侄女嫁給她那外甥後,眼中閃過一絲怒氣,但他到底是個男人不好直接說嫂嫂的不是,隻得坐在那運氣。

    魏若也不打擾他,隻是端了杯茶遞給他。

    李浩淼接過茶杯喝了一口,方才再度開口:“娘年紀大了,清姐兒的婚事還得你跟著多操點心。”

    他是現任安國公,既然開了這個口就證明清姐兒的婚事他不想讓大夫人插手了。

    魏若聞言卻有些為難。

    清姐兒的婚事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大夫人本就難纏,若是這婚事出了什麽差池,隻怕她會三天兩頭的過來跟她鬧。

    李浩淼雖不常在內院打轉,卻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這位嫂嫂的性情,他本是聰明之人,略一思考也明白了魏若的顧慮。

    李浩淼將茶杯放在桌子上後,伸手將魏若拉入懷中。

    他的胸膛堅硬又寬闊,魏若的心跳略有些加速。

    李浩淼溫聲對魏若道:“我明白你的顧慮,但是大哥早早的就去了,他又隻得清姐兒一個孩子,我們怎麽樣也得把清姐兒給安置好了。清姐兒的婚事說難也不難,我們最怕的其實是選中的人對清姐兒不好,這個自有我們去操心,你隻要幫著把她的嫁妝什麽的置辦好就可以了。”

    魏若原本還有些擔心,但李浩淼這麽一分析她也覺得挺有道理的。

    老夫人和李浩淼唯一擔心的就是女婿對清姐兒不好,大夫人如果想鬧也隻能在這一點上鬧起來。

    而李浩淼明說了女婿的人選不用她插手,她就隻用做些雜事就可以了,那她還怕什麽呢?

    不過這樣一來,她手上的事就太多了。

    魏若正想和李浩淼談一談管家的事,聞言便道:“潤姐兒和橙姐兒也快兩歲了,因著橙姐兒對畫畫感興趣,我準備請一位女先生帶著她先提前打一下基礎,還有潤姐兒總得也幫她選一個她喜歡的才藝讓她學一學。不過我這段時間太忙了,根本顧不上她,但翻了年怎麽也得好好的看一看她的興趣才是。”

    “這樣一來事情就有些太多了,您覺得我找五弟妹和七弟妹幫我一起管家行不行?”鋪墊了一通後魏若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

    讓五夫人和七夫人幫忙一起管家是魏若近段時間一直在考慮的事情。

    先前五夫人和七夫人還沒進門,二老爺和三老爺又都分了出去,家中人口簡單,魏若管起來自然遊刃有餘。

    可隨著孩子們漸漸大了,五爺和七爺又成親,魏若漸漸覺得有些分身乏術了。

    前段時間因為她驟然昏倒的緣故,二姑母幫她管了幾天家,可等她病一好,二姑母說什麽也不肯再幫忙了。

    魏若明白她的顧慮,她畢竟是出嫁女又孀居在娘家,管起家來名不正言不順,恐怕會讓人說嘴。

    因此魏若也不強求,可她卻覺得必須要找人幫一幫自己了。

    “你願意讓五弟妹和七弟妹幫忙管家嗎?”李浩淼略有些吃驚的問魏若。

    “不可以嗎?”魏若聞言略有些忐忑。

    她問的是不可以嗎,而不是不願意,那就代表她擔心的是這麽做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可你不擔心自己的地位嗎?”李浩淼決定和魏若直入主題。

    魏若聞言略有些詫異的道:“怎麽會呢?我的地位和管家有什麽關係,再說了有您在,就算我不管家也沒人會小看我。”

    魏若明白李浩淼的意思,她也是侯府出身,自然明白當家主母為了保證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一向不許其他人染指管家大權。

    可魏若其實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問題。

    有李浩淼和家中長輩們在,這個問題根本不可能發生。

    魏若擔心的反而是五夫人和七夫人是否願意幫忙管家。

    俗話說管家三年,豬狗也嫌,魏若覺得這差事其實是有些吃力不討好的。

    李浩淼聽說她的顧慮後笑了起來:“你放心,她們肯定會願意幫著管家的。”

    在安國公府這樣的大家庭中,所有人都不是獨立的生活的。

    她們不僅要和主子們打交道,有時候也要和仆婦們打交道。

    雖則因為安國公府治家甚嚴的緣故,那些仆婦們也不會欺負主子們,可她們也不會因此高看誰一眼。

    管家就代表著五夫人和七夫人會直接管著英國公府的一部分仆婦。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那些仆婦既然在兩人手底下做事,自然會對她們尊敬一些。

    就衝這一點尊敬,五夫人和七夫人就不會拒絕。

    李浩淼既然明白了魏若的心意,自然不會不同意。

    他對魏若道:“這幾天家中都有事,等過兩天閑下來了我會和娘說這件事的。”

    魏若見他願意攬事,心內還是有些高興的。

    這天晚上,她十分的柔順。

    李浩淼越發的盡興。

    ————

    安國公府宴會當天。

    劉公子坐在馬車裏略有些緊張的摸了摸自己的衣領。

    劉公子的母親王氏見狀笑了起來:“別理了,整齊的很。”

    劉公子微微有些臉紅,他的弟弟也偷笑起來。

    “夫人咱們到了。”小廝在馬車外輕聲道。

    王氏等人聞言忙下車。

    這一下車,她忍不住咂舌。

    這英國公府停的馬車也太多了吧。

    王氏見婆母從前麵的馬車上下來,連忙趕過去扶她。

    劉夫人扭頭看了一眼孫子,見他站在那裏一表人材的樣子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四人一路沉默的進了國公府。

    老夫人這裏已是人聲鼎沸,因著時不時有人進來的緣故,老夫人讓丫鬟婆子們在後堂設了架屏風,姑娘們和年輕的媳婦們就坐在屏風後麵。

    劉公子跟著劉夫人一起向老夫人行禮。

    老夫人知道他就是未來的孫女婿人選之一,看他看的很認真。

    饒是劉公子比較老成,此刻也有些緊張。

    老夫人打量了他一眼後笑著對劉夫人道:“真是恭喜夫人了,兩個孫子都是一表人材看的我可真是羨慕。”

    劉夫人聞言笑道:“夫人說這話可真是折煞我了,您府上的少爺們才是人中龍鳳呢。”

    兩人互誇了幾句話,就有嬤嬤們帶著劉公子和他的弟弟離開了。

    他們會被帶到男賓那邊去。

    沒能看到安國公府的大小姐讓劉公子覺得有些失落,可他轉念一想,安國公府的大小姐是未出閣的女兒,哪裏能讓她輕易看到呢。

    這麽一想,劉公子的心下又平靜了起來。

    王氏見老夫人見過自家兒子後也沒什麽別的表示以為她是沒看上兒子,略微有些失落的擰了擰帕子。

    她跟著婆母坐到了廳內一側。

    老夫人像是沒注意到這婆媳二人似的,繼續和接下來進來的來客會麵。

    王氏越坐越覺得心焦,她坐了半響後實在忍不住了,輕聲問劉夫人:“娘,老夫人該不會沒看上咱們子善吧。”子善是劉公子的字。

    劉夫人眉眼不動的道:“老夫人今日事多,自然不會一直拉著咱們子善說話,等晚上再說。”

    王氏抿了抿唇,按下了接下來想要說的話。

    互相問候、吃宴、看戲

    在國公府的一日過的極快,很快就到了賓客們要走的時間了。

    魏若剛走到老君堂門口就見薑嬤嬤麵色著急的走了進來。

    她神色慌張的對魏若道:“夫人,宮裏來人了。”

    這個時候宮裏來人?該不會是母親那裏出了什麽差池吧。

    魏若心中一緊。

    她麵色嚴肅的隨著薑嬤嬤去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