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者:嘻嘻99      更新:2022-06-23 20:56      字數:10924
  第27章

    老夫人拉著芸姐兒的手走到老太君身邊,問芸姐兒道:“芸姐兒認的這是誰嗎?”

    芸姐兒今年剛剛兩歲,已是能識得人的時候,自然知道眼前人是誰。

    “是祖母。”芸姐兒仍舊怯怯的道。

    芸姐兒雖是庶女可到底是老太君的親孫女,對於她,老太君還是很疼愛的。

    看到芸姐兒過來,老太君向她伸出了手。

    芸姐兒卻略有些害怕的往後退了退。

    二老夫人的兒媳三夫人見狀略有些擔憂的看向老太君。

    果然,老太君的麵色略有些難看。

    等到眾人要去吃早膳的時候,老太君留下了二老夫人。

    魏若退出去的時候就聽到老太君訓斥二老夫人的聲音。

    “你到底有沒有用心教養芸姐兒,怎麽她都這麽大了還這麽怕生?”

    五夫人和七夫人都是後來的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麽,七夫人悄聲問魏若:“二嬸剛剛怎麽了?”

    魏若看了一眼三夫人和四夫人後衝著七夫人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

    七夫人轉了轉眼珠子,等到用膳的時候,她坐到了三老夫人的兒媳六夫人的身邊。

    於是等到二老夫人過來的時候,就連五夫人都知道為什麽二老夫人會挨了老太君的掛落了。

    此時眾人已經用完早膳了,老夫人和三老夫人帶著各自的兒媳去了西側廳消食。

    三夫人和四夫人便留在東側間伺候二老夫人用膳。

    眾人隱隱約約的聽到了二老夫人訓斥三夫人和四夫人的聲音。

    “你們是想燙死我嗎?”

    “還是大家閨秀呢,連服侍婆母用膳都做不好。”

    七夫人乍舌,她悄聲對六夫人道:“咱們這位二伯母竟這樣威風嗎?”

    六夫人比七夫人早嫁進來一些,對二老夫人府上的事情也更了解一些。

    她悄聲對七夫人道:“這還算好的了,那會兒三嫂懷孕快生了,二伯母還讓三嫂站著伺候她,祖母知道後把二伯父叫過來訓斥了一頓,二伯母總算讓三嫂留在房裏休息了。”

    七夫人聽的瞠目結舌,雖說自古以來都有兒媳伺候婆母用膳的規矩,可稍微寬厚一點的人家都不會真的讓兒媳頓頓飯都伺候,更何況還是在兒媳有孕的時候伺候。

    “三嫂的娘家人知道了都沒說什麽嗎?”七夫人憋到最後也隻憋出來這句話。

    “就是三嫂的娘家母親來找了一次大伯母,祖母才知道了這件事。不過這件事情之後,二伯母雖然不讓三嫂伺候了,等三嫂出了月子卻把承哥兒抱到了自己房裏,要不是承哥兒後來病了,隻怕二伯母還不會把承哥兒還給三嫂呢。”六夫人悄聲道。

    七夫人聞言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她低聲對六夫人道:“咱們這位二嬸嬸可真是”

    一時之間七夫人竟想不到形容二老夫人的詞。

    眾人在西側廳等了一會兒,二老夫人方才帶著三夫人和四夫人出來。

    七夫人悄悄打量了一下三夫人和四夫人。

    三夫人麵色平靜,四夫人卻有些黯然的模樣。

    似乎是察覺到了有人在看自己,三夫人向七夫人看了過來。

    七夫人嚇了一跳,連忙收回目光。

    三夫人嘴角泛起一絲苦笑。

    眾人再次進入了老太君的正廳。

    老太君的房裏十分的熱鬧。

    承哥兒和毅哥兒正在房內一角不知道在玩些什麽,勇哥兒的奶娘抱著他站在一旁,勇哥兒看的十分的專注。

    清姐兒和寒姐兒則坐在老太君的下首,看著冰姐兒、芸姐兒、潤姐兒和橙姐兒玩木馬。

    看到眼前這子孫滿堂的模樣,老夫人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三老夫人卻眼神一黯,她的兒子成婚也一年多了,可因為李家男兒都要上戰場的緣故,她的大兒子新婚一過就去了邊境,兒媳到現在都沒能懷上。

    六夫人似是也有些傷神,略為黯然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老太君看到了六夫人的動作若有所思。

    “再過一會兒,客人們就要到了,你們把二老太君和三老太君她們帶到我房裏就好了,其餘的人就在大兒媳那裏招待吧。”老太君看向老夫人。

    老太君說的二老太君和三老太君她們指的是老太君這一輩的妯娌,她們輩分要長些,自然要由老太君先招待。

    老夫人連忙起身應是帶著弟妹和兒媳們出門自是不提。

    一出老太君的院子,大夫人就要回自己的院子。

    其實老夫人並沒有禁止她出席這些宴席,可她卻拒絕參加任何聚會,她總覺得那些人因為她孀居的緣故瞧不起她。

    老夫人不知道她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可到底不好勉強她,隻好由著她去了。

    隨著太陽漸升,客人們陸陸續續的到了。

    因為妯娌多的緣故,在招待客人這件事上,魏若並不是很累且因為來的都是李氏族人的緣故,眾人之間的氣氛要更為融洽。

    這一整天下來眾人又是敘舊又是吃席又是吃飯的,直到了晚間方才漸漸散了。

    送走客人後老夫人和二老夫人等人帶著各自的兒媳去了老太君那裏。

    老太君看著有些疲倦的樣子,她見幾個孩子仍是精神抖擻的樣子搖了搖頭道:“老了不比孩子們有精力了。”

    承哥兒和毅哥兒幾個今日也很是開心,今日府上來了許多跟他們年齡相似的小男孩,有些是兩人熟悉的,有些是兩人不熟悉的。

    他們人一多,毅哥兒就嚷著要出去玩,老太君不僅不攔著他們還在後花園圈了一塊空地讓這些男孩們玩。

    毅哥兒別提玩的多盡興了。

    看到母親和祖母進來,毅哥兒跑到了魏若身邊,他興奮的對母親道:“娘,我今天玩的可開心了。”

    魏若和老夫人同時笑了起來。

    老太君也笑,她指著毅哥兒道:“你倒是開心了,你弟弟今天可哭了很久。”

    魏若今天忙了一天沒功夫關注幾個孩子不知道怎麽回事,老太君就跟他解釋。

    原來勇哥兒雖小卻很喜歡看哥哥們玩,在房內的時候倒也還好,但哥哥們出去了他就不能跟著了,於是勇哥兒就急了,在乳娘懷裏哭了起來。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

    三老夫人就道:“咱們勇哥兒才這麽小點就知道湊熱鬧了。”

    “老四小時候也是這樣,總喜歡跟在哥哥們後麵玩。”二老夫人今日惹了老太君生氣略有些懊惱,看到眾人高興,她也忙湊趣。

    看到叔祖母們將話題轉移了開來,毅哥兒有些急了,他鬆開母親的手走到老太君身邊悄聲道:“曾祖母,您不是說等客人走了就讓我們出去放炮仗嗎?”

    老太君聞言笑了起來,她撫了撫毅哥兒的額頭後問二老夫人:“老四呢?”

    二老夫人忙道:“他在前院呢。”

    老太君就道:“使個人把老四喊過來讓他帶著侄兒們去放炮仗。”

    老太君話畢自有機靈的小丫鬟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二老夫人卻麵色猶豫的道:“娘,這放炮仗還是算了吧,那太危險了。”

    聽到二老夫人這麽說,承哥兒的麵色一黯。

    毅哥兒也有些擔憂的看向老太君似是擔心她改變主意。

    老太君見狀就道:“咱們家的男孩可跟那一般人家的男孩不一樣,戰場都上得更不用說放炮仗了。”

    她這話算是駁了二老夫人的話。

    二老夫人聞言還想再說些什麽,二姑母搶先道:“是呀,別說幾個哥兒了,咱們家幾個姑娘也想去看炮仗呢。”

    老太君聞言就道:“那有什麽難的,讓四孫媳也跟著出去看著吧。”

    “那我也去吧。”二姑母興致勃勃的道。

    老太君聞言笑了起來,她指著二姑母對老夫人等人道:“我看是她想出去看炮仗,她偏把這事推到幾個侄孫女身上。”

    這下不止老夫人等人笑了起來,清姐兒和冰姐兒等人也笑了。

    二老夫人卻笑不出來,她頗為厭惡的看了一眼二姑母

    三夫人見狀在心裏歎了口氣。

    這大好的日子,老太君興致正好,她這個婆母非要說些話討人嫌,二姑母怕她挨罵好心把話接了過去,她反倒像是恨上了二姑母的樣子。

    隻怕老太君待會兒要數落她了。

    果然,孩子們一出門,老太君的麵色就是一沉。

    魏若見狀就道:“孫媳那裏還要去看一下管事們收拾的怎麽樣了,待會兒再過來。”

    三夫人等人見狀也要跟著出去幫忙。

    二老夫人麵色一僵。

    老太君麵色和藹的對魏若道:“既然如此你帶著你妯娌們一起去吧。”

    魏若笑著點頭。

    眾人走後,這房內隻剩下老太君、老夫人、二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這婆媳四人了。

    老夫人和三老夫人低頭或是看著椅子上的花紋或是打量著手上的珠串。

    二老夫人麵色忐忑的坐在那裏。

    老太君神色沉沉的道:“等過了十五,我會派人把芸姐兒接過來,你讓人提前收拾好芸姐兒的東西吧。”

    “娘,這怎麽可以?”二老夫人的神色一變。

    這無緣無故的還是正月裏,老太君就要讓人把她那庶女接到府裏來,要是讓人知道豈不會說她容不得這些庶出子使得自家婆母都看不下去了。

    “怎麽不可以?”老夫人神色冰冷的道:“對芸姐兒你有盡到嫡母的責任嗎?”

    二老夫人神色微變,她抬頭欲想反駁。

    老夫人卻擔心她氣到了老太君,不待她開口,老夫人便道:“娘就隻得錦姐兒和芸姐兒兩個孫女,現下錦姐兒嫁到了南平,娘就是想親熱也親熱不得,弟妹把芸姐兒送過來就當是代替你們夫妻盡孝了。”

    三老夫人聞言也跟著勸:“是呀,二嫂就把芸姐兒送到娘身邊吧,況且咱們離娘這麽近,二嫂要是想芸姐兒了可以隨時過來看的。”

    被兩位妯娌一勸,二老夫人逐漸冷靜了下來。

    細想一下兩位妯娌說的也有道理。

    反正她也不想花費心思養一個庶女,之前把她養在身邊也不過是擔心若是放在妾室身邊會惹的世人笑話。

    老太君要是願意養那就讓她養好了,不過要等出了正月她把芸姐兒養的胖一點再送過來。

    “那就等出了正月,兒媳再把芸姐兒送過來。”二老夫人殷勤的問老太君。

    “隨便你。”老太君冷冷的道。

    二老夫人這件事解決後,老太君又轉頭看向三老夫人:“老六媳婦嫁進來也有一年多了吧。”

    三老夫人聞言忙道:“是的,她是前年冬月嫁進來的。”

    老太君想了想道:“你跟她說讓她不要著急孩子的事,等這次戰事結束我會和你們大哥說讓老六在家裏多待一段時間。”

    三老夫人聞言驚喜不已。

    回去之後二老夫人氣憤不已的對貼身嬤嬤道:“說我沒盡到嫡母的責任,這上上下下的哪個不需要我操心,我哪裏有時間盯著那個小丫頭片子。”

    她的貼身嬤嬤宋媽媽聞言緊張的道:“夫人,小聲點。”

    二老夫人原本想說怕什麽,但想起在家的丈夫,她還是住了嘴。

    可她心底到底有些不忿,在給芸姐兒收拾東西的時候就有些拖拉。

    芸姐兒的姨娘原本聽說老太君要把女兒接過去養十分的高興。

    哪知道自家夫人一直在拖,她急的不行卻不好去催夫人,隻好暗自祈求老太君不要忘了這件事,派人來催一催夫人。

    那日家宴過後再過幾日就是元宵節了。

    按照慣例,啟和帝並不在元宵節宴請群臣,眾人在自家過節就行了,但皇室宗親們還是要進宮的。

    魏若也帶著孩子們一起進宮了。

    這也是啟和帝的旨意,他希望貴妃在這樣的日子也能見到孩子們。

    南嬤嬤早早的等在了景和宮門口,看到魏若進來,南嬤嬤連忙迎了上去。

    “夫人總算是來了,娘娘念了您一早上。”南嬤嬤擁著魏若進殿。

    “娘的身子還好嗎?”魏若問南嬤嬤。

    南嬤嬤笑眯眯的道:“娘娘很好,院正說小主子也長的很好。”

    說話間,幾人已進了內殿。

    貴妃正坐在榻上,平寧公主苦著臉坐在她身旁繡花。

    看到魏若進來,平寧公主就要扔下手上的繡架過去。

    貴妃咳了一聲。

    平寧公主再也不敢動了。

    “這是怎麽回事?”魏若行完禮後,見貴妃隻顧著跟孩子們說話便坐到了平寧公主身邊,悄聲問她。

    平寧公主嘟了嘟嘴道:“娘讓我學女紅。”

    魏若聞言恍然。

    平寧公主向來喜歡舞刀弄槍,讓她學女紅簡直比要了她的命還要難受,怪不得她今日苦著臉。

    “姐姐,你頭上的碎發這麽多了嗎?”平寧公主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看著魏若。

    她這一嚷嚷,貴妃的目光也看了過來。

    魏若解釋道:“我在家配了些藥膏塗在頭發上後頭發就多了。”

    貴妃聞言也來了興趣:“這藥膏這麽有效果嗎?”

    魏若還沒說話,平寧公主就道:“肯定有效果啊,你看姐姐這滿頭的碎發。”

    “就是現在半長不長的看著有些不好看。”魏若頗有些苦惱的摸了摸自己的頭發。

    貴妃聞言就安慰她:“等頭發長長一點就好了。”

    平寧公主卻道:“那藥膏姐姐還有嗎?我也想用一下。”

    魏若聞言摸了摸平寧公主的頭發,不少但是也不多。

    她在心裏問係統是否能將這藥膏分一點出來給幼妹。

    係統說可以不過它要稀釋一下藥性再給她。

    魏若等了一下後從荷包裏拿出一個青色的瓷罐遞給平寧公主。

    平寧公主如獲至寶,她見這藥膏是透明的,摸著也不黏當即就要讓宮女伺候她塗上。

    貴妃倒也不阻止,因著她月份漸大的緣故,陛下特意下旨讓她留在宮中安養,因此她們今日隻用待在景和宮就可以了。

    魏若見母親不反對便要親自給平寧公主塗抹藥膏。

    潤姐兒和橙姐兒也湊趣跑到了母親身邊。

    毅哥兒卻有些無聊的樣子,貴妃見狀便讓陳雲帶著他去院子裏玩。

    “一定要照顧好毅哥兒,不能讓他摔著了。”貴妃囑咐陳雲。

    陳雲連連應是,跟著毅哥兒小跑著出去。

    南嬤嬤喚人拿來了貴妃的妝奩,滿殿的人都圍了過來,貴妃也讓人扶著站到了魏若身邊。

    魏若一邊給幼妹塗抹藥膏一邊用指腹在幼妹的頭皮上傳導紅光。

    這麽一番弄下來倒也用了一盞茶的功夫。

    “我把能量也調低了,她這個估摸著要五六天才見效。”係統對魏若道。

    魏若將係統的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平寧公主。

    聽到隻用五六天就能見效,貴妃的眉眼一動。

    魏若忙道:“娘現在還懷著孕,等您出了月子再用這個。”

    貴妃頗有些失望,可到底顧及著肚子裏的孩子,不過她嘴上卻對魏若道:“那你到時候別忘了這件事。”

    “肯定不會忘的。”魏若笑眯眯的道。

    保泰殿裏

    啟和帝聽到太監稟報的事情笑了起來,他對內侍吩咐道:“待會兒讓禦膳房多做幾個貴妃喜歡的菜送過去。”

    內侍連忙應是。

    魏若帶著孩子們在宮內待了大半天到了晚間才回家。

    回來時潤姐兒和橙姐兒都睡著了,毅哥兒還是活力四射的。

    二老夫人等人剛剛吃完飯,此時正坐在正廳同老太君說話。

    看到魏若進來,三老夫人就笑了起來:“侄媳婦可算是回來了,不然咱們都沒個恭喜的人。”

    “怎麽了?”魏若不明所以。

    三老夫人就道:“咱們國公爺和恒哥兒就要回來了。”

    “什麽?”魏若聞言略有些吃驚,倒也不怪她吃驚,實在是前世這個時候前線戰事仍舊吃緊,國公爺怎麽可能在這個時候回來。

    老太君聞言就和她解釋:“老二帶著恒哥兒生擒了蠻族的首領,那些蠻族已經投降了。”

    這又是一個和前世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前世直到她死都沒能聽到生擒蠻族的消息。

    果然這一世許多事情都改變了,不過

    “恒哥兒也去了嗎?”魏若的臉色稍變。

    見她似是有些害怕的樣子,老太君忙安慰她:“老二也是有把握才帶著恒哥兒去的,況且這次能生擒那蠻族首領,恒哥兒也立了大功的。”

    在老太君的講述下,魏若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原來國公的下屬發現了蠻族首領的蹤跡,國公知道後便要帶人追擊。

    哪知道恒哥兒聽聞後也跟著要過去,國公原本不欲帶他過去的,但恒哥兒堅持要去,國公便把他帶了過去。

    在追擊的過程中,他們一度追丟了,恒哥兒卻說那蠻族首領一定是往北去了。

    國公便問為什麽,恒哥兒便說北邊有那那蠻族的糧草營地,且北邊的地形易於躲藏,如果他是那蠻族首領也會帶著人往北走。

    國公一想恒哥兒說的也有道理,便帶著大部隊向北追擊果然抓到了那蠻族首領。

    “恒哥兒有沒有受傷?”聽完老太君說的話,魏若問了一句。

    老太君聞言略有些小心的看向魏若道:“聽說隻是受了一些皮肉傷,其他的倒也無礙。”

    魏若聽說兒子又受傷了心中抽痛,可她麵色仍強笑著道:“能夠為陛下上場殺敵也是咱們恒哥兒的福氣。”

    “話雖這麽說可老二實在是太大意了,恒哥兒這麽小應該讓他留在營地裏才是。”老夫人也很心疼自己的孫子。

    老太君聞言也道:“等老二回來要和他好好說一說,一些小戰役讓孩子上也就算了,這種還是太危險了。”

    “是呀。”二老夫人和三老夫人等人聞言紛紛應和。

    三夫人卻一臉若有所思。

    她的承哥兒比恒哥兒還要大一些,可恒哥兒都上戰場殺敵了,承哥兒還在家裏呆著。

    之前老國公過來問他們願不願意讓承哥兒跟著上戰場的時候,她和婆母都強烈的反對。

    待到恒哥兒和毅哥兒遇險的消息傳來之後,她為兩個孩子難過的同時也覺得慶幸,幸虧自己沒有讓兒子上戰場。

    可哪知道,邊境竟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夕之間恒哥兒和毅哥兒竟在戰場立了大功,特別是恒哥兒,不過八歲就跟著父親活捉了蠻族首領,這樣的功勞足以讓他在軍中立威了。

    往後至少二十年,軍中定會被國公爺父子把持著。

    有了這樣的夫君和兒子,哪怕不靠貴妃,她這位嫂嫂也能在京城橫著走了。

    想到這裏,三夫人的眼中閃過一絲羨慕。

    自從知道安國公和恒哥兒要回來後,魏若就開始帶著丫鬟們打掃恒哥兒的廂房。

    不過這也不費什麽事兒,縱使他不在,丫鬟們也會每日按時打掃房間,遇上大晴天的時候還會把被褥拿出去曬一曬。

    魏若真正需要操心的是給安國公和恒哥兒置辦冬裝,按照老太君的說法,兩人大概會在二月份回來。

    那會兒還是天寒地凍的,恒哥兒又正是長個兒的時候,該置辦的衣服還是要置辦的。

    好在國公府什麽都不缺,老太君又吩咐先緊著恒哥兒的衣服來,倒也在兩人回來之前將衣服置辦好了。

    這其中又發生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是關於午門獻俘的事情。

    陛下知道安國公活捉了蠻族首領後龍心大悅,他下令要朝中群臣去京城外迎接安國並舉行午門獻俘儀式。

    按照慣例,啟和帝是不會親自去城外的,但他要指派皇子帶領群臣去城外。

    現下沒有太子,這皇子的人選就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而能夠左右陛下心意的貴妃就成了焦點中的焦點。

    因為陛下下令不許人去景和宮打擾貴妃的緣故,眾人並不敢直接去找貴妃,但找不到貴妃也可以找魏若呀。

    安國公府頓時門庭若市。

    有些人來了魏若是可以不見的,但幾位皇子妃來了魏若卻是不得不見的。

    偏偏那些皇子妃來了之後什麽也不說就是給魏若送禮,魏若自然不敢接,推說自己好久沒進宮不清楚宮裏的情況。

    皇子妃們就說不用你知道宮裏的情況,你隻要去貴妃那裏美言幾句就是了。

    魏若本想直接拒絕,但貴妃宮裏派來的嬤嬤卻向魏若搖了搖頭示意她接下這些東西。

    魏若隻好收下了這些東西。

    等那些皇子妃們走後,魏若便問薑嬤嬤:“嬤嬤為什麽讓我應承下這件事?”

    薑嬤嬤細細的同魏若解釋:“若是夫人一個都不應的話,隻怕諸位皇子和皇子妃會對您生怨覺得您不好拉攏,您不如全都應承下來,等到了宮中將皇子妃們給您的東西交給貴妃,剩下的貴妃知道怎麽做的。”

    “可娘現在還懷著身孕,我不想讓她操心。”魏若略有些猶豫的道。

    薑嬤嬤聞言欣慰一笑。

    娘娘自進宮後便一直掛念著彼時還是瑞陽侯府五姑娘的夫人,為了夫人能夠順利長成嫁得如意郎君可謂是殫精竭慮。

    索性娘娘這一番籌謀沒有白費,夫人也知道體恤娘娘的辛苦。

    想到這裏,薑嬤嬤的話語更輕柔了,她對魏若道:“您不用擔心,娘娘會把這些東西交給陛下的,陛下最喜歡的就是娘娘在他麵前從不隱藏秘密。”

    魏若恍然大悟。

    母親是想把皇子妃們向她送禮的事情直接告訴陛下,而以陛下對母親的寵愛,他一定會將事情考慮周全的。

    想到此,魏若向宮內遞了牌子後帶著東西直接進了宮。

    乾清宮

    啟和帝看著桌子上擺著的那些東西,略微好笑的搖了搖頭。

    他對何福道:“你們娘娘啊就是長不大,什麽事情都得朕來解決。”他這話聽著像抱怨,可誰都能聽出他話語間的寵溺之意。

    何福笑容滿麵的道:“那也得咱們娘娘心裏有您,不然她也不敢什麽都跟您說。”

    不得不說,何福不愧是啟和帝身邊內侍第一人,他可以說是十分的知道啟和帝喜歡聽什麽。

    啟和帝果然龍心大悅。

    笑過之後,啟和帝對何福道:“把李大人叫過來擬旨吧。”

    何福不敢耽擱,連忙去內閣所在的辦公處喊人。

    魏若前腳剛出宮門,後腳啟和帝就下了旨意。

    而這旨意也讓眾人的下巴都驚掉了。

    他並沒有偏袒任何一個皇子而是讓四個皇子一起去城外迎接安國公。

    四個皇子一起去倒也不是不可以,隻是這麽一來他們就沒法知道啟和帝的心意了。

    但無論怎樣,迎接的人選確定下來了,眾人也隻得消停了下來。

    這第二件事情則跟三老夫人的女兒錦大姑娘有關。

    嫁到南平的錦大姑娘是老太君的長孫女,三老爺雖是庶出,可在二老爺的芸姐兒未出生前,老太君的孫輩中隻有錦大姑娘一個女孩,因此老太君心裏也是很疼她的。

    她長大後由父母做主,許給了南平一個武將世家做宗婦。

    那許家家境殷實,南平又離京城隻有半天的路程,老太君和三老爺夫婦對這門親事都很滿意。

    錦大姑娘嫁過去三年生了兩個女兒,她婆母見她性子爽朗,處事妥帖,便把家交給了她當。

    她自己則安心在家帶兩個孫女。

    這次出征,錦大姑娘的夫婿許英明也跟著一起過去了。

    她聽說娘家兄弟失蹤了,祖母和伯母又都病倒了十分的著急,當即就要啟程回京城的。

    老太君知道後派人過來南平勸住了她,對她說她們身邊有人照顧,讓她不要擔心,安心在家照顧好公婆和孩子們。

    老太君都發話了,錦大姑娘隻好留在了南平。

    不過留在南平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她能及時知道兄弟們的消息。

    要是問她為什麽能及時知道兄弟們的消息,那就要說起她公公了。

    她公公以前在老公爺麾下做事,對安國公府的事情十分的上心。

    他一聽說安國公在前線失蹤,立馬便派人去了前線打聽消息。

    前線的李將軍知道許家和國公府是姻親,自然不會瞞著他。

    因此錦大姑娘比魏若她們還要早一天知道安國公和侄子們沒事的消息。

    她聽公公說安國公府也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便徹底放下心來。

    等安國公等人還活著的消息傳開後,她一麵要應付上門來拜訪探聽消息的人,一麵讓人預備著正月裏會娘家的年禮。

    哪知道老太君卻派人過來囑咐她,讓她正月裏先不要回娘家,等她兄弟回來她再來道賀。

    錦大姑娘有些不明白祖母的意思,她公公心裏卻跟明鏡似的。

    老太君這是不想在安國公回來之前橫生枝節。

    因此,自那以後,許家也開始緊閉門戶。

    正月裏不得不出門走親戚的時候,麵對別人旁敲側擊的打聽安國公府的消息,許家的男丁和女眷們全都是一問三不知。

    如此到了一月底,許家知道安國公等人要回來後便讓錦大姑娘帶著女兒們回娘家住兩天。

    錦大姑娘是在李浩淼等人回來的前兩天趕回來的。

    老太君看到她回來十分的喜歡,也不讓她回三老夫人那裏,而是把錦大姑娘和她的兩個女兒可姐兒和萌姐兒留在了老君堂。

    陪著錦大姑娘一起回來的還有許家的家仆,她們見自家奶奶竟如此受老太君喜歡,回家後對她也更恭敬了一些,當然這是後話。

    三老夫人更是樂得見老太君在許家人麵前給女兒做臉,那幾天走路都是帶風的。

    錦大姑娘就這麽在老君堂住下來了。

    她的大女兒可姐兒今年五歲了,小女兒萌姐兒剛剛學會走路。

    可姐兒是武將家的姑娘,性子十分的活潑,她在房間裏根本待不住。

    錦大姑娘在陪老太君等人說話的時候,可姐兒就一直嚷嚷著要出去。

    錦大姑娘十分的不好意思,她對老太君等人道:“她平日裏在外麵玩慣了。”

    老太君聞言笑道:“我們武將家的姑娘就該這麽活潑才是。”

    因此老太君不僅不攔著她,還讓李嬤嬤多找幾個丫鬟婆子跟在可姐兒身邊。

    潤姐兒和橙姐兒很喜歡同可姐兒在一起玩,自她來了之後便一直跟在她身後,看到她能出去,便也要跟著一起去。

    老太君和老夫人樂得見幾個小姐妹親近。

    兩人囑咐丫鬟婆子們要看緊幾位姑娘後便任由她們在家裏跑來跑去。

    隻留下可姐兒和勇哥兒,看著姐姐們的背影嗷嗷一哭,倒把老太君她們笑的不行。

    老太君還對錦大姑娘道:“你們小時候也是這樣,那時候你兄弟他們出去玩,不帶你和你弟弟,你們幾個也是這樣對著她們哭。”

    眾人聞言笑了起來,老夫人先是讓奶娘抱著勇哥兒去裏間睡覺,又讓人拿來果子遞給萌姐兒吃,萌姐兒有了果子吃立馬不哭了。

    眾人見狀又笑了一回。

    如是這樣過了幾天,安國公一行終於回京了。

    二月十三,這日正是安國公帶著軍隊回程的日子。

    幾位皇子早早的就帶著群臣去了城外候著。

    魏若也帶了孩子們進宮陪貴妃一起等待消息。

    貴妃的預產期快要到了,啟和帝擔心她知道恒哥兒受傷的消息後會受刺激便沒有告訴她這件事情。

    但今日恒哥兒覲見完啟和帝後需要來景和宮拜見貴妃,到時候恒哥兒受傷的消息就瞞不住了。

    因此啟和帝一早就讓內侍通知魏若,讓她帶著孩子們陪在貴妃身邊。

    魏若也擔心母親的情況自然不會推脫。

    貴妃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她現在已經到了走幾步都會吃力的地步,可饒是如此她還是想到宮門外等著恒哥兒。

    魏若自然不許,她和南嬤嬤在一起勸了好久總算是打消了貴妃的心思。

    “嬤嬤,你派個人去看看怎麽恒哥兒還沒來?”貴妃等了許久都沒見恒哥兒過來十分的著急。

    南嬤嬤聞言也不吩咐別人而是親自出了內殿去詢問恒哥兒的蹤跡。

    潤姐兒見狀嘟了嘟嘴,她扔下手上正在玩的積木,然後跑到貴妃身邊拉著她的袖子道:“娘娘不能偏心哥哥。”

    貴妃之所以忽略了潤姐兒她們是因為她已經許久沒見到恒哥兒了。

    要說偏心還真沒有,甚至從私心上來說她更喜歡的是兩個外孫女。

    這會兒見到潤姐兒這麽說,貴妃忙摸了摸她的頭道:“外祖母怎麽會偏心呢,外祖母可是最疼咱們潤姐兒的。”

    潤姐兒抿了抿唇笑了起來,她笑起來的時候眼睛也會跟著彎一彎,貴妃看著別提多喜歡了。

    潤姐兒得到了安慰之後便不再纏著貴妃,而是由宮女帶著繼續玩積木。

    貴妃既然安慰了潤姐兒也不會忽略了橙姐兒,因此她便把目光轉向橙姐兒,這一看貴妃差點笑了起來。

    原來橙姐兒壓根沒注意到姐姐剛才在做些什麽,她正拿著本宮內畫師畫的畫本看的津津有味。

    有小宮女見狀原想上前提醒一下橙姐兒,貴妃連忙擺了擺手道:“小孩子的注意力最是珍貴,不要在這個時候打擾她。”

    宮女連忙應是。

    貴妃轉過頭問魏若:“我瞧著咱們橙姐兒好像對畫畫特別的感興趣。”

    魏若聞言便道:“是呀,自從上次平寧給了她幾本畫本後她就像是看上癮了一般,有時候看的連飯都不吃了。”

    貴妃聞言不讚同的道:“就算是再喜歡看畫本也不能不吃飯。”

    “是呀,所以每次到了吃飯的時辰,我就會讓人把她的畫本收起來,不過橙姐兒算是比較乖的了,收她的畫本的時候她也不哭。“魏若笑著道。

    ”橙姐兒確實乖巧。“貴妃轉頭又看向橙姐兒。

    橙姐兒完全沒注意到母親和貴妃的對話,她忘我的看著那畫本,看到興起的時候甚至伸出小手在那比劃了起來。

    貴妃看的目光一動,她轉身問魏若:“你有沒有想過請個人教橙姐兒學畫畫?”

    魏若還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她總覺得橙姐兒太小了。

    貴妃聽她說完自己的顧慮便道:“其實也不是現在就讓她學基本功,不過是找個人帶著她塗塗畫畫,提前培養一下她對色彩的敏感度,這樣等到她真正拿起筆的時候會省去不少功夫。”

    這樣倒也可行,魏若眼睛一亮。

    看到女兒似乎讚同自己的想法,貴妃說的更來勁了:“反正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是請不起先生,不行的話我求一求陛下”

    貴妃的話還沒說完,魏若便道:“娘,這麽點小事就不要麻煩陛下了,三姐夫現在就在翰林院,我去和三姐說一聲讓她幫我尋摸個人選。”

    貴妃聞言還有點不樂意:“咱們橙姐兒得跟著最好的先生學。”

    “是要跟著最好的先生學,可橙姐兒現在還沒正式開始啟蒙呢,隻是找個人帶她玩一玩,等到了正式啟蒙的時候就要請娘出馬了。”魏若道。

    貴妃一聽覺得魏若講的確實也有道理,便不再糾結現在找誰帶橙姐兒的事情,不過她卻記下了這件事情打算這兩年看一看橙姐兒對畫畫是不是真的那麽熱愛。

    如果她確實喜歡並且願意堅持的話,她一定會給她找個好先生的。

    在貴妃和魏若的望眼欲穿中,恒哥兒總算在南嬤嬤、平寧公主和毅哥兒的陪伴下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