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悟
作者:阿狸小妃      更新:2022-06-17 21:16      字數:3100
  老太太聽了,當即便愣住, 那鄭側妃到底如何惹怒了王爺, 落得這般下場,著實叫人想不通。

  老太太看了徐令珠一眼, 道:“到底是王府的事情, 隻你下回見了世子莫要多問, 免得叫世子心裏怪罪你。”

  徐令珠應下,便說起了其他的事情來, 到臨走時,老太太才又對著徐令珠道:“你去看看你母親吧,她小產傷了身子, 你雖因著去青雲寺不能服侍在跟前, 過去寬慰寬慰她也是好的。”

  “我昨日聽說,你不在的時候表姑娘時常過去呢。”

  “你和你母親雖疏遠些, 卻也別鬧的滿府都知道, 傳到外頭去不知道的說不準要如何議論你呢。”

  徐令珠聽了點頭應下, 福了福身子告退出來,帶著瓊枝去了孟氏所住的瀾院。

  她剛進了院子,便碰到了從屋裏出來的徐幼珍,徐幼珍臉色並不怎麽好, 比起之前要消瘦許多, 見著徐令珠的時候, 眼睛裏露出幾分詫異來, 隨後便換做惱怒。

  她, 她過來做什麽?這些日子她日日討好姑母,姑母卻是對她疏遠了許多。都怪方嬤嬤那老貨在姑母麵前胡亂嚼舌根,惹的姑母這般。

  如今她徐令珠回來,便是要連姑母對她最後的一丁點兒憐惜都要搶走嗎?

  不等她開口,便有小丫鬟打起簾子,說是四姑娘來給太太請安了。

  話音剛落,屋裏的方嬤嬤便親自迎了出來,滿是笑意對著徐令珠福了福身子道:“老奴給四姑娘請安了,太太知道姑娘回府,心裏便想著呢,一大早便念叨起姑娘來,還叫小廚房做了姑娘愛吃的點心,姑娘快進來坐吧。”

  “這些日子姑娘不在,太太時常說起姑娘來,她身子不大好,若是有姑娘時常在身邊陪著說話寬慰寬慰,想來會有起色的。”

  方嬤嬤說著,見著依舊站在那裏臉色變了又變的徐幼珍,聲音冷了幾分,道:“表姑娘既給太太請過安了,便回去吧,太太有話要和我們四姑娘說呢。”

  徐幼珍麵色一變,露出幾分羞惱來,卻是礙著廊下站著的一幹丫鬟婆子,並不好發作。再說,如今她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嫡出的五姑娘了,她心虛得很,並不敢責罵方嬤嬤。

  她隻死死攥著手中的帕子,許久才開口道:“那我便回去了,等改日再來探望姑母。”

  說著,便帶著自己的丫鬟紅兒轉身離開了。

  徐令珠看著她出去,對上方嬤嬤的視線,方嬤嬤隻道:“前幾日表姑娘要和咱們太太討要一串紫玉串珠,太太沒肯給,表姑娘便鬧騰了一番,太太身上不好心情也跟著不好,發作起來便將表姑娘好生責罵了一番,一院子的丫鬟婆子全都看著呢。如今太太也算明白了,這滿府上下,也隻姑娘是太太十月懷胎生出來的,往後太太不靠著姑娘,難道還靠著旁人不成?”

  “太太經此一遭,對過往之事好生後悔呢。”方嬤嬤說完,便領著徐令珠走了進去。

  徐令珠並不詫異方嬤嬤說的這一番話,卻並未放在心上。

  孟氏和她母女情分著實不厚,不說過往如何,單單三哥哥一事,便是她二人都不能跨過去的坎兒。

  她永遠都不會原諒孟氏將那些過錯都栽贓給身為女兒的自己的。

  這世上有些事情不是說一個錯了便能得到原諒的。

  更不用說,自己那個母親,從頭到尾都不會提起三哥哥來,好像不提,便一直能將罪過安在她身上一樣。

  徐令珠看了方嬤嬤一眼,緩步走了進去,臉上並未露出什麽動容的神色來。

  方嬤嬤心裏輕輕歎了一口氣,她知道過往這些年四姑娘是如何過來的,自然也不會奇怪四姑娘這般冷漠。所謂水滴石穿,太太先做小伏低,這一日日下來,四姑娘的心便是石頭做的,也不會一丁點兒都沒有動容的。

  到底,四姑娘是從太太肚子裏出來的,哪怕她心裏再不情願,太太這邊兒都做出努力了,她若一直強著,一個孝字壓下來,四姑娘就會被人指摘的。

  本朝以孝治國,四姑娘往後是要嫁到定王府去的,哪怕是假的,想來四姑娘聰明,裝也會裝出這份孝順來的。

  日子長久了,假的漸漸也變真了,誰又能分得清呢?

  方嬤嬤想著,便含笑立在了孟氏身側。

  徐令珠走上前去,福了福身子,道:“給母親請安。”

  孟氏自是被方嬤嬤念叨了好些日子,又看清楚了徐幼珍的幾分脾性,心中便也想和徐令珠這個嫡親的女兒親近幾分的。

  隻是,到底母女之間生分了這些年,驟然叫她做出一個慈母的樣子來,她著實有些為難。

  聽著徐令珠請安,她便隻道:“快起來吧,你去青雲寺舟車勞頓,該歇息幾日才是。”

  “路上可都平安?”

  徐令珠點了點頭,“都好,多謝母親掛心。”

  徐令珠如此,孟氏便不知該說什麽了。方嬤嬤見了,忙叫丫鬟上了茶水和點心來,都是徐令珠平日裏喜歡的。

  方嬤嬤笑著道:“姑娘嚐嚐,太太知道姑娘愛吃這些,便叫小廚房的人學著做了,說是等哪日姑娘來請安,便拿給姑娘嚐嚐。”

  方嬤嬤見著徐令珠拿起一塊兒點心輕輕咬了一口,臉上的笑意更是多了幾分:“姑娘若是覺著好,便多到瀾院來坐坐,小廚房日日都會做的,姑娘也好陪著太太說說話。”

  方嬤嬤如此說,徐令珠笑了笑,對著孟氏道:“母親身子可好些了?大夫可還日日進府診脈?”

  孟氏道:“好多了,養了這些日子氣色都比之前要好了不少。你呢?聽說那定王府出了事情,鄭側妃差點兒將自己吊死在梁上,到底是何種緣故呢?”

  “都說定王寵著那鄭側妃,還叫她生了一子一女,長女嫁到了鎮國公府,小公子也叫她親自教養,很是有幾分體麵呢。”

  徐令珠搖了搖頭道:“女兒也不知道,祖母說了不叫女兒多問,到底是王府的事情,怕問多了惹的世子不高興,覺著女兒是多嘴多舌之人。”

  徐令珠如此說,孟氏便不知如何接話了,隻點了點頭,叫徐令珠再用幾塊兒點心。

  母女二人如此待了約半個時辰,徐令珠才起身告辭。

  這一回,孟氏親自將徐令珠送了出來,臨走時來拉著她的手道:“我知我之前不是個好母親,如今經此一遭倒生出幾分悔悟來,往後,往後咱們母女好好的,好不好?”

  徐令珠看了她半晌,才道:“母親回去吧,我還要回去抄寫佛經,送去給祖母呢。”

  說著,便福了福身子轉身走了出去。

  瓊枝看了自家姑娘一眼,忙追了上去。

  孟氏見著徐令珠離開的背影,臉上露出幾分落寞來。

  這,這孩子如此冷淡,怕是再也扭不回來了吧。若是換做旁人,早就眼圈紅了,拉著她一塊兒哭了吧。

  方嬤嬤將孟氏臉上的神色全都看在眼中,上前寬慰道:“太太別著急,總要慢慢來的。四姑娘不是心狠之人,若真對太太沒有一丁點兒的關心,今個兒便不會過來了。”

  “之前是表姑娘橫在中間每每攪合太太和四姑娘的關係,如今太太既明白了哪個輕哪個重,她便再也不能攔在中間了。依老奴看,往後太太連表姑娘的麵兒都少見些,免得四姑娘見了心中不喜。”

  若是之前孟氏聽了方嬤嬤這番話定要發作惱怒的,這會兒聽了卻是猶豫道:“這,一下子這樣,幼丫頭會如何想?”

  方嬤嬤道:“您管她怎麽想呢,您之前那般寵著她,那日不過不給她一隻紫玉串珠,她便在背後那般嚼舌根,說太太您長短。別說您如今是她的姑母,便是當母親的,這聽著也寒心不是?”

  “老奴不是不待見表姑娘,而是表姑娘著實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用得著太太的時候自是伏低做小什麽好聽的或是認錯的話都能說出來。用不著的時候,早就忘了太太往日裏的恩情了。”

  “她一個身無分文吃穿用度都靠著咱們府裏的外人,往後太太難道真能指望上她不成?”

  “倒不如借著此事就此和那邊兒冷了,別說四姑娘,便是老爺心裏也是樂見此事的。”

  孟氏看了方嬤嬤許久,才輕輕歎了口氣,道:“那,那好吧。也並非我不疼她,實在是如今我自己的處境都艱難,她又那般不懂事,必不能好好和令丫頭相處的。”

  方嬤嬤點頭應是,心裏卻是有些無奈,太太沒經過什麽大風大浪,才會說出這番話來。便是表姑娘肯伏低做小,四姑娘也萬萬不會將她當自家人的。

  所謂一笑泯恩仇,著實有些稀罕呢。更多時候,是這仇越結越深,不死不休了。

  方嬤嬤扶著孟氏進了屋子,又細細給孟氏說了許多,左不過是四姑娘如何如何好,往後太太待她一分好,這母女之情總能深厚幾分的。後來,方嬤嬤說起宮中有孕的貴妃來,孟氏臉上的笑意便更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