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寶物失竊案之第一節(一)
作者:杉木      更新:2022-06-04 03:23      字數:1744
  武漢洪門首領楊慶山,自從與四川虞城的袍哥大碼頭保國堂堂主範漢江因鴉片換煙結緣後,由於日本人在武漢對洪門的打壓使楊慶山產生了借助範漢江的幫助,將洪門遷到位於國統區的虞城去再求發展的想法。這楊慶山當上洪門首領的發家史,還真是有一段離奇的故事的。

  話說江夏縣城裏有個富甲一方的當地名士張仁齋,據說為大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張廷玉侄子,曆任兵部主事、員外郎中、禦史、刑部侍郎、左都禦吏等職的張若溎的後人。張家家世顯赫,祖傳遺產豐厚,在城外有田地、城內有店鋪,生活可為錦衣玉食。這張仁齋平時好寫寫畫畫與文房四寶為伴,最愛好的就是收藏字畫古玩。張仁齋在其臥室中建有一密室,密室有外門,密室的內門張仁齋專門請了製鎖高手製作了結構複雜的密碼暗鎖,將其珍寶盡藏其內,除他之外無人可踏進半步。在其藏品中,有三件曠世珍寶是張仁齋的最愛,一件是元代金器名匠朱碧山所製的金茶壺,一件是出自明代琢玉名匠郎正德之手的玉如意,一件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書法翹首祝允明的書法代表作《牡丹頌》。張仁齋也隻是每月有一兩次進密室來欣賞自己的心愛之物。

  這一日,張仁齋開了外門,輸入密碼打開密室準備進去對自己的心愛之物欣賞把玩一番,卻獨獨不見了自己的三件珍寶,張仁齋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張仁齋想,這密室隻有自己一人能夠進來,外人無從知曉,就是自己的老婆連密室什麽樣都不知道,這三件珍寶怎麽會不翼而飛了呢?張仁齋百思不得其解。張仁齋不甘心的把密室翻了個遍,始終沒見到三件珍寶的蹤影。張仁齋一下癱在密室的躺椅上,大腦迅速的思考著。外麵的人們隻知道張家深宅大院富庶有錢,也知道他張仁齋愛古玩好收藏,但是不可能知道他家的那三件傳家之寶哇!如果報官,那官家肯定要前來盤問搜藏一番,我的密室那還算是密室嗎?我的家底部全都給暴露無疑了。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我還沒亮家底呢我的三件珍寶就不翼而飛了,要是我亮了家底,我這些深藏著的寶貝們還不被賊給記得死死的了嗎?那往後我家還有安寧的日子好過嗎?可是不報官我那傳家之寶不就追不回來了嗎?不要說丟失的那三件寶貝價值連城,那可是我們老張家的傳世之寶呀,就這麽丟了我怎麽對得起我們張家的列祖列宗啊!不行,就是傾家蕩產拚了我的老命也必須的把那三件珍寶給追回來!想到此,張仁齋定了心,急急的向縣衙走去。

  話說江夏縣令姓王,單名一個翦字。這王翦是個精於世故的人,能夠坐到江夏縣令這個肥缺上,也就是拜多用心機、世故圓滑所賜。王翦手裏握有一張名單,平日裏他與城裏的名商巨賈多有來往,周旋於他名單裏的貴人之中。因為,王翦深知,在這個動蕩年月多事之秋,如果沒官方的背景做靠山,做生意是很難順風順水的。因此,和這些人多打交道,一是自己的可得些實惠,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些人攀援到上層的關係,保住烏紗不說,一旦攀上高枝說不定還有上升的可能。往日裏,王翦與他們相處總是顯得特別的小心翼翼。

  這天,王翦下堂後吃完夜宵正在家裏翻看卷宗,就有衙役來報,說張仁齋急衝衝的前來求見。張仁齋自然是王翦名單裏的人,王翦知道這個張仁齋不僅非常有錢,而且還是康、雍、乾三朝重臣張廷玉的後人,即便是現在,張家在朝廷裏也是頗有根基的。這猛地聽說張仁齋急衝衝的跑來求見,想必是定有急事了。王翦叫衙役趕快有請。張仁齋進得王翦家門,略略施禮後,就急說有重案要報。

  王翦將張仁齋迎坐下後,叫人泡茶端上,然後穩穩地對張仁齋說:“張公莫急,有事慢慢說來。有本縣在,萬事都好交代。”

  張仁齋自知剛才有些失禮,於是喝了口茶,喘勻了氣,起身抱拳說:“王老爺見笑了,因事情緊急,敝人剛才有些失禮了。”

  王翦嗬嗬一笑,用手勢招呼張仁齋坐下,然後說:“沒關係,本縣與張公也是老相識了,不必客氣。張公深夜造訪,定是有什麽急事吧?”

  張仁齋急切地說:“正是,正是。天大的事,十萬火急的事。”於是,張仁齋就把丟失珍寶的事情向王翦說了。末了,張仁齋說:“這三件東西乃我張家的傳家之寶,比我之性命還重,懇請王老爺以乾坤之力,定將此物給我追回。”張仁齋深知“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他說著話時從懷裏取出一張銀票,雙手捧到王翦跟前說:“這是一千兩銀票,請王老爺權作破案之資,待東西追回來時,張某情願再以三千兩銀子酬謝決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