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惠濟萬民
作者:水冷酒家      更新:2022-06-02 01:55      字數:2231
  因修建會通河有功,馬之貞獲得升職,進入海船萬戶府擔任萬戶。同時,江淮漕運司被撤,其職能並入海船萬戶府,馬之貞不但負責海運,也負責運河漕運,一時間風光無限。

  從職務安排上不難看出,在忽必烈的心裏,一直沒有忽視海運,他希望通過馬之貞的工作能力,改變海運不利的狀況。

  在郭守敬的舉薦下,王連有了個忽必烈欽封的官位,擔任都水丞,負責協助郭守敬進行水利建設。

  王連有了屬於自己的府宅,麵積不大,裏麵兩棟獨立的二層小樓,幾名仆人,位置距離郭守敬的府宅也不遠,可以經常串門。

  這天,王連來到郭守敬的府上,郭守敬笑著招呼道:“王連,過來看看,這是我規劃的新運河。”

  “郭大人才是水利專家,我的意見僅供參考。”王連客氣道。

  “嗬嗬,不能這麽說,集思廣益,方見真知。”郭守敬笑道,又說:“多虧你的提醒,授時曆終於完成了。”

  王連俯下身來,仔細觀看郭守敬的設計圖,目前還是草圖,但依然繪製得非常用心,體現出一名真正專家的嚴謹作風。

  一看之下,王連才發覺自己犯了個錯誤,運河之眼上的那一小段藍色紋路,不好估算距離,此時的通惠河,並非他記憶中的二十公裏,而是長達八十多公裏。

  自昌平縣神山白浮泉經甕山泊至積水潭,稱為高粱河,後來被稱作白浮堰,然後向東,再折向東南,至通州高麗莊,匯入潞河。

  後來,白浮堰水利工程因戰亂和山洪等原因廢棄了,隻留下到通州的這一段,便是後來的曆史記錄的通惠河,長度才二十公裏。

  “郭大人,我認為沒有問題,隻是具體細節,需要進一步考察。”王連道。

  “之貞分擔了都水監很多工作,我們不妨下午就啟程,仔細勘察這片水係的情況,流入大都的運河,來不得半點閃失。”郭守敬道。

  “都聽大人吩咐。”王連點頭道。

  兩人一起用過午餐後,郭守敬從監內調來二十名隨從,跟王連一起,正式開始通惠河開鑿前的勘察工作。

  在路上,郭守敬如此說道:“有人建議,利用灤河和渾河溯流而上,作為向上都運糧的渠道,我覺得此事不妥,會產生泥沙淤積,後來人維護不易。”

  “大人考慮周全,並非所有運河都是逆流而上,借助水勢,實現聯通即可。”王連讚同道。

  “此言有理,這次考察,重點探查水源,定要保運河清澈,暢通無阻。”郭守敬堅定地說道。

  王連自認為在運河工程上非常細心,但跟郭守敬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這位名垂青史的大科學家,事無巨細,一律嚴格要求,有些地方的設計,甚至精確到厘米的級別。

  偶爾回大都休息,多半時間都在野外,通惠河的考察工作足足進行了一年,王連跟隨郭守敬,學到了大量水利知識,自覺獲益匪淺。

  其中,引神山白浮泉之水難度極大,其發源地遠高出大都城,中間還有兩條河穀地帶,處理不妥,泉水無法進入運河,直接就從河穀流走了。

  王連最初的建議是架設渡槽,直接從空中導流白浮泉之水,但郭守敬覺得不妥,水量不夠,而且還很費時費力。

  郭守敬的才華著實讓王連欽佩不已,他反複勘察了附近的地形之後,決定采用迂回的方式進行開鑿,借用微小的水係落差,中途攔截多條河流的水量,雖然繞了點路,卻保持了運河水量的充沛。

  除此之外,郭守敬和王連還在通惠河上設計了24座水閘,用於平衡水位,依次稱為廣源閘、西城閘、朝宗閘、海子閘、通州閘等。

  郭守敬把詳細整理的設計方案,上報給朝廷,忽必烈大喜,連聲稱讚,在上麵題字,通聯南北,惠濟萬民,賜名通惠河。

  朝廷上下,積極準備開鑿通惠河的工作,王連趁此時機,悄悄去往全玖的府上,跟趙若兮雖然隻是見過兩次,但那張酷似袁紫煙等人的臉龐,令他非常想念。

  過了這麽長時間,全玖已經將之前派來的仆人漸漸換掉了,如今府上都是可以信任的仆人。

  通稟之後,仆人立刻請王連進入,並且迅速關好府宅大門。

  “感謝公子,讓我母女重獲自由之身。”全玖施禮道。

  “不必客氣,還是趙大人幫助更大。”王連道。

  “若非公子幫助,世人隻怕都會將我們給忘了,永遠困在正智寺內。”全玖感慨道。

  “公子,若兮有禮了。”趙若兮從後麵走上前,款款施禮。

  “若兮,生活還好吧?”王連關切地問。

  “嗯,偶爾遮麵上街,倒也不悶。我還打聽到公子的府宅,問過兩次,你都不在。”趙若兮道。

  “這一年,每天都在外麵跟著郭大人勘察運河,很少在家。”王連道。

  “公子正在做大事,若兮卻是碌碌無為,荒廢光陰。”趙若兮感歎道。

  “嗬嗬,這些本就是男人的事情,女孩子不用攀比,若兮,平日裏都喜歡做些什麽?”王連笑問道。

  “彈琴,繪畫,隻是不會女工。”

  “可否能聽聽公主彈琴?”

  “若兮獻醜了。”

  全玖看到兩個年輕人談得開心,默默出去了,趙若兮很快拿來古琴,小心地放在桌案上,伸出纖纖玉手,閉著眼睛,輕輕地撫摸著,片刻之後,這才撥動琴弦,一首哀婉的曲子傳了出來。

  趙若兮的這套動作,讓王連不禁想起了一個人,正是蔡文姬,她在彈琴之前,也喜歡感受一下古琴,尋求那種跟人和琴合二為一的感受。

  趙若兮的琴藝照比蔡文姬差遠了,彈奏的樂曲中,哀愁綿綿,如泣如訴,這種曲風不止是受到元曲的影響,也是一名落魄亡國公主的內心寫照。

  受到樂曲的影響,王連淚濕眼眶,想起了之前那些朝代相伴的紅顏,愈發堅定信心,一定要把趙若兮帶走。

  “惹公子傷心了。”趙若兮彈奏完畢,歉意地說道。

  “你的琴藝很好,旋律也很動人。”王連道。

  “這首曲子是我創作的,取名懷鄉曲。”趙若兮的眼中,也出現了點點淚光。

  “不要對外說,懷鄉也是不允許的。”

  “若兮明白,自不會跟他人講。”趙若兮點頭,展顏一笑,又說:“該公子吹奏一曲,也讓若兮欣賞下。”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