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棟梁之才
作者:水冷酒家      更新:2022-06-02 01:54      字數:2202
  多年後,這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剛正不阿,斷案如神,累職成為宰相,傾力輔佐女皇武則天,有了開元盛世。而且,也是在他的建議下,武則天到底放棄了大周的稱號,恢複了唐朝。

  史料記載,狄仁傑於公元700年去世,壽元93歲,據說武則天也叫他老哥哥,現在正好是607年,時間上也是吻合的。

  “既然我跟這孩子有緣,就給個賞賜吧!”王連說著,從懷中摸出十兩黃金,遞了過去。

  “大人救命之恩尚且無以回報,豈能再行索要?”狄仁傑的父親哽咽著推辭道。

  “收下吧,我見你談吐不俗,想必也是讀過書的人,好好培養這個孩子,讓他成為棟梁之才。”王連道。

  夫妻二人千恩萬謝,這才接過孩子遠去。李淵何等聰明,一普通人家嬰孩,何談棟梁之才,見王連對孩子如此好,必然非同尋常,默默記在了心裏,狄家要重視起來。

  王連依然在李淵家裏居住,酒宴格外豐盛,李淵一再表示感激,若非王大人提供良策,解除皇上的心疑,隻怕此時,李家依然生活在擔憂之中。

  談到高句麗,李淵也是極力主張必須鏟除,那是國家東北大患,早晚必生亂。而且,其族性情反複,全無半點信譽,不可為屬國。

  不能小瞧帝王的眼光,王連當然清楚,李淵建立唐朝之後,通過三代人對高句麗的不斷征討,到底將這一民族在版圖上給抹掉了。

  王連居住的小樓,跟李世民的不遠,半夜醒來之時,依然看見李世民的屋內亮著燭光,隱約還能聽到讀書聲,這位文武雙全的帝王,正在努力地汲取營養,為將來治理國家做著準備。

  十月中旬,王連回到了洛陽舊城,帶給袁紫煙的禮物,正是那個金甕,袁紫煙自然是欣喜不已,最開心的還是夫君能夠平安歸來。

  當晚,兩人相擁著睡去,懷抱佳人的王連,做了個美夢,他已經回到了現代,正跟袁紫煙一道,奔跑在運河岸邊,歡笑聲激蕩起一層層的漣漪。

  皇甫議聽說王連回來了,立刻趕來府宅探望,又是一陣長籲短歎外加萬分感激,若非這位好兄弟的幫助,他此刻早已人頭落地,深眠土中。

  對於大隋而言,這是個多事之秋,隋煬帝突擊修建長城,造成百姓死亡人數巨大,民怨沸騰,後來巡視突厥,大手筆賞賜突厥首領啟民可汗,綢帛、車馬無數,還有許多金甕,而回來的時候,隻是帶來一群牛羊而已。

  王連能夠理解隋煬帝,他無非是想穩住突厥,為攻打高句麗做準備,而朝中文武大臣卻不這麽認為,高熲、賀若弼,宇文彌等重臣背後稱隋煬帝的做法是亡國之舉。

  隋煬帝非常生氣,以誹謗朝廷之罪,將這些官員都抓起來殺了,子女流放。高穎是太常,賀若弼是禮部尚書,宇文彌是光祿大夫,在朝廷中影響力巨大,尤其是高穎,曆經多個職務,執掌朝政二十年,功勳卓著,推薦了許多官員,非常值得惋惜。

  楊素就是高穎推薦的,而皇甫議則是楊素啟用的,所以,皇甫議能夠再次不被責罰,反而成為皇帝麵前的紅人,還是得益於跟隨王連進行過修渠鋪路。

  “老哥,切記少摻和事情,言多有失。”王連提醒道。

  “我當然知曉,高穎、楊素且不能自保,何況我這樣的官員,隻能但求無過。”皇甫議道。

  對於皇甫議的結局,曆史沒有記載,王連也不好下斷言,但從大業八年開始,隋朝開始走下坡路,卻是不爭的史實。

  “老哥,給你個建議。”王連道。

  “兄弟請講!”皇甫議連忙說道,如今,他最信任的人,莫過於王連。

  “三年後,不管你做到什麽職務,辭官吧,去往南方靜養,看山看水,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王連道。

  皇甫議似乎明白了什麽,重重地點頭道:“謝過兄弟!願那時我們還能品茶閑聊。”

  閻毗也來探望,還拿來一些價值不高的東西,其中有幾樣精心設計的玩具,王連將玩具留下給袁紫煙解悶,其餘的東西都沒收。

  閻毗非常客氣,提出想要跟大人學習修建運渠的知識,還跪倒正式拜師。

  王連開心地答應,拿出紙張,邊畫邊教,而閻毗的腦瓜絕非一般,來來往往六七天,基本原理就全部掌握了。

  袁紫煙覺得,這是隋煬帝有意安排讓閻毗學習水利知識,還埋怨他太實在,不該傾囊相授,閻毗都學會了,哪裏還能再用得著他!

  王連卻感到非常欣慰,袁紫煙洞察世事的能力正在不斷增長,即便有天自己離開了,她也能很好地生活下去。

  十二月中旬,閻毗帶來消息,皇上已經決定,明年初疏浚北部運渠,並將其稱之為永濟渠。

  “王大人,皇上讓屬下幫襯大人,一同修好永濟渠。”閻毗道。

  “好啊,我欣賞你的才智,合作愉快。”王連笑道。

  “可否由黃河北部掘堤開口?”閻毗問。

  “不能再用黃河水了,存在的問題很多,影響下遊水量隻是其一,還有,水流向北,步步增高,泥沙更容易淤積,將來的清理維護也會麻煩。”王連道。

  “可我軍如何行舟進入永濟渠?”閻毗迷糊了,覺得自己還沒有學到真本事。

  “我的計劃是,攔沁水入白溝,在沁水上遊挖掘一處湖泊,設立鬥門,既可以聯通黃河,也可以提高水位。”王連取出一張紙,大致勾畫了一些。

  “大人,沁水流量不足。”閻毗提出疑問。

  “單憑一條河流,無法實現永濟渠通航,匯集多出水流才行,堤壩和鬥門格外重要,這個工程要比通濟渠複雜多了。”王連道。

  閻毗眼睛頓時亮了,不禁讚道:“大人之才,下官難及也!”

  “好了,不用跟我客套,咱們規劃一下,馬上提交給皇上。”王連招呼道。

  兩人就在院子裏商議,從上午直到天黑,圖紙形成,由閻毗轉交給隋煬帝。事實上,閻毗比皇甫議更容易接近隋煬帝,他目前殿內丞的職務,就是皇上跟前的近臣。

  隋煬帝還是更信任工部尚書宇文愷,將圖紙又給他看了,宇文愷對此表示讚賞,認為王連有遠見,不用黃河之水,省去了後期的維護,好處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