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光明盜墓
作者:水冷酒家      更新:2022-06-02 01:54      字數:2224
  在幾名將軍的帶領下,士兵們點亮火把,很有秩序地走進梁王墓中,裏麵的空間很大,很快就進入了上千人。

  “現在是多少年?”王連問身邊的一位士兵。

  “建安八年!”

  建安八年,那就是公元203年,轉過年,曹操就命人開鑿白溝,這條運河並不長,利用了黃河故道,卻讓曹操成功奪下了鄴城。

  王連不禁佩服懷中的運河之眼,總能把自己送到跟運河相關的重要年份來,並且到達關鍵人物的身邊。

  “王先生,在下郭嘉!”藍袍男子走過來,拱手道。

  “見過軍師。”王連回禮。

  “曹公一向注重農耕,先生到來,如虎添翼也!”

  “軍師過獎了,跟隨曹公,能為天下蒼生謀福,王連之幸也!”

  “如此心胸,將來必為大用。”郭嘉讚道。

  “謬讚了,請問那位先生是?”王連指了指黑袍老者。

  “許攸子遠,火燒烏巢,功不可言。”郭嘉說話總是輕聲細語,一副謙謙君子的風度。

  關於許攸其人,王連還是了解的,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征伐袁紹時,許攸前來投奔,曹操光著腳跑出來迎接,足見對他的重視。

  但是,後來,這個人還是被曹操給殺了,原因是口無遮攔,居功自傲。剛才許攸就滿不在乎地稱呼曹操的小名阿瞞,恐怕全軍上下隻有他敢這麽說話,而且完全不看曹操臉色,不夠善解人意。

  可能是感覺到有人議論,許攸回過頭來,突然發出了冷笑,王連心裏咯噔一下,知道這家夥又要挑起事端。

  “阿瞞,你這人愛才如命,卻不識人。”許攸道。

  “哦,子遠兄此言何意?”

  “王連自梁王墓中來,想必珍稀之物,已經帶在身上,出來得遇我等,故而假意投奔,不日逃遁也!”許攸故意大聲道。

  太壞了!該死!

  王連暗自咒罵,但曹操多疑,不能沒反應,還是識趣地來到他麵前,將懷中的運河之眼、鳳鳴笛、青銅短劍和一錠金子都拿了出來。

  “哈哈,果然被我言中。”許攸大笑道。

  “這都是我家傳之物,裏麵漆黑如墨,我根本不知這是誰的墓。”王連不高興地說道。

  曹操沒說話,先是從王連手裏拿過運河之眼,翻看了一遍,皺眉道:“此玉品相極差,幾乎要斷裂,不似能入梁王之眼。”

  “是個紀念,我母親的東西。”王連隨口道。

  曹操將運河之眼還給王連,又拿過那柄青銅短劍,還從劍鞘裏拉出來看了看,讚道:“此劍倒也鋒利,好似先秦之物。”

  “我也不清楚,短劍和這支笛子,都是馬臻太守之物,送給我父親,然後又傳給我。”王連幹脆主動把笛子也遞了過去。

  “馬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惜可歎,就病死在這白蛇潭。”曹操惋惜道。

  馬臻既然被記錄為病死,那就說明已經逃脫了劫難,王連認為他也未必是病死,很可能是大術士楊厚製造的假象。

  青銅短劍雖好,曹操也沒瞧得上,也還給了王連,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出行者帶個防身兵器很正常,不能隨便扣上企圖謀害的大帽子。

  “這個玉笛,做工一般,你可會吹奏?”曹操笑嗬嗬地問。

  不認識這是鳳鳴笛?王連心裏很高興,說道:“隻會吹奏幾首曲子。”

  “那便吹奏一曲,讓諸位都能聞聽雅樂。”

  王連接過鳳鳴笛,立刻吹奏起那首《滄海一聲笑》,隨著渾厚悠揚的笛聲飄蕩開來,周遭一片寂靜。

  一曲完畢,曹操大讚道:“妙,此曲從未聽聞,令人豪情在胸。”

  “曹公,王連誠意來投,若是信不過,這些物品皆可留下,我還是回到會稽郡吧,守在鏡湖終老,也無不可。”王連道。

  “王連,莫要多想,子遠戲言耳,這些物品,清潔無塵,並非墓中取出。你且收好,待回到許都,本公還想再聽幾曲,真乃平生之樂事。”曹操道。

  許攸沒再說話,理論站不住腳,王連又回到後方,很快,曹操的心思就被前方的景象吸引了,一箱箱的金玉器物被士兵們陸續搬了出來。

  “梁王!”

  曹操突然畢恭畢敬拱手,眼中還噙著淚水,哀聲道:“梁王真乃仁義也,死後尚且留下財富,幫扶漢室興隆,請受我一拜!”

  接著,曹操躬身一禮,王連卻啼笑皆非,把盜墓說得如此冠冕堂皇,多虧他能想得出來。王連也清楚一點,曹操過來盜墓,目的還是籌集軍費,戰爭總是要消耗大量的財力。

  等曹操起身,又換上喜氣洋洋的模樣,今天的收獲讓他非常滿意,變臉很快。

  等到曹操本人死的時候,提倡墓葬從簡,不要任何陪葬,擦拭幹淨,找平時穿過的衣服找一套換上就行。或許,就是吸取了漢梁王的經驗教訓,也省得後來像他這樣的盜墓者惦記著。

  事實也證明,曹操的墓葬太過簡單,盜墓賊不感興趣,又沒有封土建陵種樹,後來連墓都找不到了,還有了疑塚的傳說。

  環顧四周的景象,正是秋季,雖然沒有多少落葉,但空氣中還是能感受到清冷。郭嘉應該對王連的印象不錯,總是過來搭話,王連裝著小地方來的人不清楚狀況,從聊天中獲取了不少信息。

  在官渡一戰中,盤踞北方的袁紹勢力集團,已經土崩瓦解。袁紹病死,留下三個兒子,袁譚、袁熙和袁尚,比較戲劇的是,三個兒子之間並不和睦。

  袁紹喜歡三子袁尚,覺得這孩子長得漂亮,人也聰明,想要把他立為繼承人,卻沒有正式表態。但是,廢長立幼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長子袁譚的強烈反感,兄弟之間出現了不可彌補的罅隙。

  目前,曹操大軍已經奪下黎陽,袁譚、袁尚兩兄弟退守鄴城。

  郭嘉講,官渡之戰能夠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許攸誠然功不可沒,但還有一件事也起到關鍵作用,那就是在戰事中不斷修建的睢陽渠,及時運送了糧草輜重。

  “在我看來,袁譚、袁尚必將自相殘殺,我軍隻需坐等即可。”郭嘉道。

  “軍師高見,隻是我認為,不打鄴城,他們雖然紛爭,也不會投降的,糧草運輸依然是大事。”

  王連故意將話題往這塊引,他已經預料到,這次穿越過來的任務就是修建白溝,由郭嘉傳遞消息,總比自己跟曹操說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