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怕麻煩了?
作者:逗比色      更新:2022-05-27 18:33      字數:2102
  楊瀚海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意味深長的問道:“你確定不要這份榮耀?”

  魏子諸點頭,“我確定!”

  不僅確定還非常肯定!

  受天下讀書人敬仰有什麽好的,但是把這個收入聖賢書院,以供後人瞻仰,倒是可以,不過不能寫他的名字,實在是心裏過不去,受不起。

  楊瀚海笑得像是一頭老狐狸,“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入了聖賢書院,你以後不管去什麽地方,都會受到禮敬,地位等同於當朝三品大員,隻是沒有實權罷了。”

  魏子諸瞳孔微縮,怔在原地。

  還有這等好事?

  豈不是有了這一層身份,就可以到處跑了?

  周遊列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見魏子諸傻眼了的樣子,楊瀚海難得有些惡趣味作祟,笑得很是得意的說道:“你小子不要不識好歹,老夫當初就是入了一首詩進聖賢書院,便得了個這個地位,而且不管是哪一國,膽敢殺害聖賢書院上的人,都將會受到離國的萬裏追殺。”

  “離國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支軍隊,負責此事,曾有一國暴君殺過一位大儒,不久後就被離國帶兵滅國了,還把他們君王的頭顱懸掛在那位大儒在聖賢書院的著作前,祭拜三日。”

  楊瀚海越說,魏子諸心裏就越是心驚肉跳。

  跟這個什麽聖賢書院相比,他更重視的,是離國的實力。

  專門組建一支軍隊負責此事,不遠萬裏追殺,動輒滅國?

  這跟華夏曆史上的強漢時期,何其相似?

  可這更讓魏子諸感到有些手腳冰涼,因為他現在越來越感覺離國肯定有什麽隱秘存在了,心中的那種直覺也越來越強烈!

  “駙馬爺,你若是入聖賢書院,有些人想動你,就要掂量一下了。”

  楊瀚海隱晦的提醒道。

  朝堂內,魏子諸最近跟趙丙鬥得你來我往,如火如荼。

  趙丙想殺魏子諸,而魏子諸想要徹底改變大堯局勢,想要推行新科舉,打擊士族,至於趙丙,殺不殺其實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麽重要。

  就像他之前跟王瓊說的,殺了一個趙丙,還有一個李丙王丙出來,毫無意義。

  魏子諸皺眉沉思片刻,試探著問道:“真不用做什麽?離國不會派人來找我吧?”

  楊瀚海啞然失笑,“若無重要事情,自然不會,離國對於他國的這種事,一向是不怎麽搭理的。”

  “那我如果哪天去了離國,也會受到禮待?”

  “自然。”

  “行,那就把我加上去吧。”

  最終,魏子諸才下定決心,點頭答應下來。

  楊瀚海笑著打趣,“不怕麻煩了?”

  魏子諸訕笑道:“確實怕麻煩,但如果好處足夠多,麻煩又不那麽多的話,也是可以接受的。”

  “你啊你。”楊瀚海搖頭失笑,一臉無奈的指了指他。

  兩人這麽輕易就敲定了一件天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可謂是羨煞旁人。

  孟方這時候緊張兮兮的說道:“駙馬爺,這首詞......可否容我掛在永定書院?”

  那些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院長這麽緊張的學子,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今天這短短時間的所見所聞,可以說徹底顛覆了他們以往的認知!

  什麽時候,一個二十餘歲的少年人,頂天也就能叫青年,居然本事大到這種地步了?

  這還是人嗎?

  場中的兩個老人都圍著他轉,言辭交談間根本沒有輩分相差,反倒像是多年的老朋友,而最神奇的是,魏子諸也沒有半點拘謹或是局促,真就當成了大兄弟?

  何其羨慕,何其羨慕啊!

  這件事就這麽敲定了,對楊瀚海來說隻是舉手之勞,畢竟聖賢書院那邊也是還要考核的,不過他對此並不擔心。

  倒是孟方這個請求,讓魏子諸沉吟了片刻,並沒有立即回答他。

  孟方也變得緊張起來,偏頭看了眼楊瀚海,朝他努了努嘴,意思是讓他幫忙說幾句好話,畢竟自己跟魏子諸的關係,可沒有楊瀚海那麽好。

  他也知道自己提出這個請求有些不太合適,但他實在是喜歡這首詞,隻能厚著一張老臉來試一試了。

  楊瀚海哭笑不得道:“你別看我,這首詞是這小子的,決定權也在他手中,如果他不願意,就算是我開口,他也不會買賬的。”

  對於魏子諸的脾性,楊瀚海已經摸清楚了,這家夥是典型的吃軟不吃硬,自己要是站在長輩的角度開口勸說,說不定會引起魏子諸的反感,對於這種不世奇才,根本不需要別人去教什麽,自己就很有主見。

  魏子諸沉吟了一番才說道:“留在書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條件。”

  孟方立即問道:“什麽條件?駙馬爺盡管開口!”

  魏子諸笑了笑,“也不是什麽大條件,就是孟院長以後教書育人的時候,除了理論知識,也要更注重實踐才是,如果孟院長不知道該怎麽做,我倒是有一個法子。”

  “每年的春秋兩季,帶著這些學生們去邊境看看,不要怕危險,而在教學上,再加一門國防課程,至於怎麽教,應該不用我來告訴孟院長。”

  “院長若答應我這個條件,這首詞,便留在書院,若不答應,那就作罷。”

  他是第一次來京都書院,當然以前也沒有機會,而今天在這裏給他的感官,並不算好,也不算太差就是了。

  袁榮這樣的人,即便占了多數,但依舊還是有一些真正的讀書種子的,隻是大部分被這些追名逐利的人給掩蓋了,讓人不太容易找出來。

  畢竟文人追名逐利,已經成了大流,不管在哪個時代,如果有不隨大流者,要麽死的很快,要麽最終都會出人頭頂,名留青史。

  魏子諸甚至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如果作為京都書院,都隻是負責教書,而不負責育人的話,那這書院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新科舉裏麵,魏子諸提倡要德智體美全麵發展,隻要有一技之長,並且遠超常人的,就可以通過新科舉往上攀升。

  這是他給底下勞苦百姓的一條晉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