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願與君同行!
作者:逗比色      更新:2022-05-27 18:32      字數:2121
  魏子諸無奈道:“皇上知道了,但百姓不知道,天下不知道,我這個時候為帝師,站得太高,更容易遭人嫉恨,因為沒有與之匹配的功名。”

  “時機暫時還不成熟,至於要多久,我也不知道,且等之後看看吧。”

  楊瀚海笑道:“駙馬爺所言極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難得駙馬爺不為權名利祿所動。”

  魏子諸擺擺手,“我沒這麽高尚,帝師啊!誰不想坐?但也要有那個能力才行,大堯確實風雨飄搖,我即便為了涵素,也會盡心盡責,皇上可以稍安勿躁。”

  陳靈山這才平靜下來,“皇姐當初找你做駙馬,何其明智。”

  明智?

  魏子諸臉色古怪,陳涵素可不是什麽早就看出自己不凡,的的確確就隻是想找一個擋箭牌而已。

  當然,這種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陳涵素估計也跟陳靈山一樣懵。

  “說到這個,朕還有一事要跟你們說,北境有信來報,襄國近日似有異動,並且在邊境喊話,若我們割地賠款,他們就不進攻。”

  陳靈山皺著一張小臉,這皇上的位置真不好坐。

  魏子諸眉頭一皺,“這麽快麽?不過看樣子,他們應該還需要一段時間準備,皇上可以讓邊軍統帥嚴防死守,時刻注意襄國的一舉一動。”

  他之前就發現了,大堯不缺打仗的將士,缺的是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的領導者。

  或許如今的國力的確不如襄國,但也不至於屢戰屢敗,正常應該是輸多贏少,不至於全輸。

  “朕已經這麽回信了。”

  “那就可以了,我正好也有一件事要跟皇上說,方新陽上任吏部尚書之後,我打算開始行科舉之事,打開寒門晉升通道,這是有利於大堯長治久安的國策。”

  魏子諸正色道。

  這件事必須要陳靈山同意並且支持,否則做起來會很麻煩。

  陳靈山神色一動,問道:“就跟離國一樣?”

  魏子諸有些茫然。

  離國?

  他倒是聽過,但是知之甚少。

  就算是原身的記憶,也沒多少關於離國的信息。

  楊瀚海看出他的窘迫,解釋道:“當今天下十八州,我們大堯不過占據一州之地,其中還有一部分地區沒有完全收服,時不時有內亂發生,比如西部沙州,那裏匪禍橫行。”

  “先帝曾派人鎮壓過,但那些土匪頭子異常狡猾,朝廷派兵則隱匿深山大漠不出,退兵則出來橫行霸道,當地百姓民不聊生。”

  “說到底,還是我們大堯立國時間太短,許多事情,都來不及做,而那離國,國祚已經延續三百多年之久,如今國力依舊鼎盛,為天下十八州之首,獨占四州地界。”

  “那裏就盛行科舉,駙馬爺有所不知,我大堯六部,也是參考的離國,不止是我們,天下諸國,無不以離國為標杆,有樣學樣。”

  楊瀚海歎了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魏子諸這才恍然大悟,大堯立國時間確實短,到如今還不到一百年,皇帝傳到陳靈山手中,也才第三位罷了。

  許多事情都來不及實施,又出了趙丙這麽一個權相,就更難了。

  照這樣下去,滅國都是遲早的事情。

  這也是魏子諸第一次聽到天下十八州的信息,他還以為這裏跟後世一樣,沒想到差距這麽大。

  但是有些方麵還是跟後世記載的曆史非常接近的,比如這六部。

  而這些正統,都是從離國傳出來的,難道離國才是最接近真實曆史的正統?

  可大堯這些人,也分明都是漢人。

  所占據的地方,就在後世東部沿海一帶,區域也不小。

  看來,日後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去離國看看了。

  “這件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朕沒意見,可以全權交給姐夫你去辦,但大堯士族頗多,當初皇爺爺就是因為有這些士族的支持,才能夠立國的,所以如今大堯的士族雖不為官,但權柄極大,姐夫要注意。”

  陳靈山提醒道。

  這些事情,顯然都是先帝告訴他的,比魏子諸更清楚。

  魏子諸點點頭,難怪大堯會是這幅局麵,原來是因為這些士族當初支持過太上皇立國,這就難怪了。

  立國後還得要這些士族幫助大堯壯大,就更不可能打掉這些豪門士族了。

  如果沒有趙丙,陳靈山一定是個好皇帝,再往後推個幾代,說不定就能夠日新月異,讓大堯大變樣了。

  這麽一想,趙丙還真他媽是個攔路虎,簡直不當人。

  又談了一些科舉的其他思路,魏子諸跟楊瀚海才起身告辭。

  離開禦書房後,楊瀚海笑道:“老夫已經可以預見,在駙馬爺的大力推行下,我大堯也會能人輩出,後來者居上了。”

  魏子諸哭笑不得,“楊老先別對我抱這麽高的期望,後來者居上談何容易,這其中需要經曆的隱忍跟不屈,可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下來的。”

  他莫名想到了後世新華夏的建立,那怎是一個艱苦能形容的。

  百年屈辱史,一直是紮在無數華夏人心中的一根刺,好在這根刺隨著新華夏的穩紮穩打,逐漸變強,而逐漸的消弭了。

  但好處在於,正是因為知道這樣一段曆史,所以魏子諸對於大堯的未來,也有著很高的期望。

  他不知道這裏的人是不是華夏人,但隻要有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個國家就不會滅。

  楊瀚海歎息道:“老夫何嚐不知,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這些前人若不種樹,子孫後代,很快就要無處乘涼了。”

  魏子諸停下腳步,鄭重其事的行了一禮,認真道:“別的不敢保證太多,但我答應楊老,會盡我所能,鋪開這繁華盛世的一角!”

  楊瀚海欣慰一笑,“願與君同行!”

  禦書房外,一老一少,一人作揖,一人撫須。

  陳靈山正好走出禦書房,看到這一幕,包括四周的宮女太監,全都在看著這兩人。

  隨即,兩人相視大笑。

  爽朗的笑聲,傳遍四周。

  陳靈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堯,會在自己手上,經由這兩位能臣,如同高山仰止一般,屹立在這天下之中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