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詩神下凡
作者:冷煉笙      更新:2022-05-27 12:02      字數:2928
  皇宮。

  養心殿。

  激動過後,朱元璋慢慢冷靜了下來,眉頭微微皺著,無論他怎麽想,都想不到胡非居然能寫出這樣的詩句。

  “這真的是胡非那個紈絝子所作?!”

  朱元璋遲疑了一會兒,重新看向了龐玉海,再一次問道。

  “千真萬確!”

  龐玉海點著頭,笑著說道。

  “可是這字看著很普通啊,沒有你說的那麽玄乎啊。”

  朱元璋打量著紙上那幾行字,疑惑的說道。

  “陛下有所不知,這是文賢館的小吏手抄的,胡公子寫的那一副,已經被朱大人自己收了。”

  “據說當時他是揣著那副字從眾多青年才俊的圍堵中衝出去的,說是要好好珍藏呢。”

  龐玉海笑著答道。

  “這個朱同,手腳倒是快!”

  “傳朕旨意,宣朱同進宮,讓他帶上胡非那首詩的真跡,朕倒要看看,胡非的字到底有什麽好的!”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沉聲說道,心中對胡非的字體也開始有了一些好奇。

  “奴才遵旨。”

  龐玉海答應了一聲,笑著轉身向外走去。

  朱元璋捧著手裏的紙,默念著紙上的詩句,頻頻點頭。

  “好詩!好詩!”

  ...

  胡府。

  前院正堂。

  胡惟庸背負著雙手,來回的踱著步子,一臉愁容。

  兒子已經去了很久了,什麽結果現在還不知道,如果一旦出了醜,那丟的就是丞相府的人,明日進宮上朝,免不了被人私下指指點點。

  一想到這裏,胡惟庸心裏就有些憋氣,不明白胡非為什麽要去趟這趟渾水。

  正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管家秦海像是瘋了一樣一路直接衝進了正堂。

  “輸了?!”

  看到秦海慌慌張張的樣子,胡惟庸的心就已經沉了下去,瞪大雙眼問道。

  “贏了!贏了!少爺奪了詩魁!”

  秦海喜笑顏開,一邊喘著氣,一邊激動的喊道。

  “贏了?!”

  胡惟庸徹底愣住,腦子裏一片空白,以為自己聽錯了。

  “是啊,贏了!現在街上已經傳開了,好多人都不敢相信呢!”

  秦海點著頭說道。

  嗯,是,連老夫都不相信,何況外人!

  胡惟庸心裏想著,眉頭皺了起來。

  “他是不是借著老夫的名義向文賢館施壓了?不會是說把主持朱同給打了,逼著文賢館把詩魁給了他吧?!”

  緊接著,胡惟庸頭皮一緊,大聲問道。

  “哎呀,老爺,沒有,少爺真的是靠真本事贏得!”

  “他隻用了一首詩,就壓過了所有人,與他約好比試的戶部尚書之子連筆都沒拿就已經輸了!”

  秦海激動的解釋道。

  胡惟庸愣住了。

  一首詩壓過所有人?!

  這怎麽可能?!

  從小到大,他可是連書怎麽翻開都不會啊!

  “你剛才說什麽?戶部尚書之子?滕德懋的兒子?!”

  緊接著,胡惟庸回過神來,抓著秦海的胳膊問道。

  “是啊,就是他!”

  “而且主持朱同朱大人還稱讚少爺的字體是絕世佳體,沒等大會結束就抱著少爺的那首詩跑了,說是要好好珍藏!”

  “現在大街上都傳開了,說少爺是詩神下凡,即便李杜在世也得甘拜下風!”

  秦海激動的說道,眼眶中都出現了淚花。

  他幾乎是從小看著少爺長大的,怎麽也沒有想到,少爺有一天居然能這麽有出息。

  “他到底作了一首什麽詩啊?怎麽鬧出這麽大的動靜,還詩神下凡?!”

  胡惟庸表情僵硬的看著秦海,呆呆的問道。

  “老爺稍等一下,我太激動了,得想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對,沒錯,就是這一首!”

  秦海遲疑著,將一首詩終於完整的背誦了出來。

  聽完這首詩,胡惟庸再一次愣住,回味著詞句之間的寓意,滿眼驚訝之色。

  “哈哈哈...”

  緊接著,胡惟庸忍不住開懷大笑了起來,臉上布滿了欣慰和激動。

  “好!好詩!”

  “不愧是我胡惟庸的兒子!”

  可是他嘴上雖然停不住的誇讚著,心裏卻泛起了嘀咕。

  這是我的兒子嗎?

  ...

  皇宮。

  養心殿。

  接到旨意的朱同不敢有絲毫怠慢,匆匆進了宮,來到了養心殿。

  “微臣朱同,見過陛下。”

  朱同恭敬的行了一禮,麵露擔憂之色。

  他知道,懷中的寶貝恐怕要不保了。

  “朱卿辛苦了,此次詩書大會能夠如此順利,朕心甚慰,朱卿當居首功。”

  朱元璋看著朱同,笑著說道,並沒有直接提及胡非的那首詩。

  “多謝陛下,這都是微臣理所應當之事,不敢居功。”

  朱同急忙行禮,緩緩說道。

  可是他的心裏卻在嘀咕,以前陛下也沒有這麽關心過詩書大會啊。

  “朕聽說,今年的詩魁是由胡相之子胡非所得?”

  朱元璋點了點頭,慢條斯理的問道。

  “確實如此,胡公子一鳴驚人,以一首詩便壓過了所有人,此詩一出,恐怕整個大明都難有人超越。”

  “而且他的字體是下官生平僅見,可謂絕世佳體!”

  朱同一聽,忍不住稱讚道。

  談到胡非,他就忍不住激動。

  “果真如此?”

  “朕聽說他的真跡就在你手裏,可否拿給朕看看?”

  朱元璋故意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笑著問道。

  聽到朱元璋的這句話,朱同愣了一下,緊接著便開始自責剛才自己的話太多了。

  “怎麽?!朱卿這是要藏私嗎?!”

  看到朱同一臉猶豫的樣子,朱元璋故意沉下了臉,不滿的問道。

  “微臣不敢!”

  朱同急忙否認,不情不願的從懷中掏出了一隻竹筒,打開蓋子,從裏麵取出了那張胡非題詩的紙,交給了走上前的龐玉海。

  龐玉海小心翼翼的將竹筒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中,忍不住也停下了腳步站到了一旁,打算一睹為快。

  當朱元璋打開的那一刻,整個人不由得愣住,跟朱同第一眼看到胡非字體時候的表情幾乎如出一轍。

  “好字!果真的是好字!”

  “這是什麽字體?朕怎麽從來沒有在古籍之中見過?”

  朱元璋大聲稱讚了幾聲之後,忍不住問道。

  “陛下,微臣也從未見過,而且臣回去之後就查了古籍正史,好像從未出現過這種字體。”

  “不過,胡公子臨走之前曾為這種字體命了名,取為胡體。”

  朱同認真的說道,眼神始終都沒有離開那張紙。

  “胡體?!胡體?!”

  “嗬嗬,他倒是一點都不謙虛啊,居然用自己的姓氏命名此體!”

  朱元璋默念了兩聲,笑著說道。

  如果讓他知道胡非取名胡體的真正原因,恐怕他會被氣得吐血。

  “經此一事,胡公子勢必會成為我大明文壇年輕一輩中的翹楚,甚至影響整個文壇。現在京師城已經傳開了,稱胡公子乃詩神下凡,李杜二人都難出其右。”

  朱同忍不住說道。

  “詩神下凡?!”

  “不錯,不錯,是朕之前小看他了。”

  朱元璋忍不住愣了一下,緊接著深有感觸的說道,一邊說著,一邊將紙張放進了竹筒之中,擱到了坐塌的角落中。

  “陛下...”

  看著朱元璋自然而然的舉動,朱同張了張嘴,滿臉委屈,都快哭了。

  “嗯?朱卿還有何事?”

  朱元璋故作疑惑的看著朱同,遲疑著問道。

  “那是微臣跟胡公子要來的...”

  朱同咽了口唾沫,鼓足了勇氣,苦著臉說道。

  “噢,無妨,朱卿的心意朕領了,辛苦朱卿親自給朕送進宮來,朕心甚慰。”

  “對了剛才說了你有功,那就該賞。”

  “朱同主持詩書大會有功,賞白銀千兩,錦緞百匹!”

  朱元璋大手一揮,衝著龐玉海大聲說道。

  “奴才遵旨。”

  龐玉海一邊躬身答道,一邊掩嘴偷笑。

  “微臣謝陛下隆恩。”

  朱同動了動嘴,本想把東西要回來,可是自知已然無望,便隻能行禮謝恩。

  “朱卿還有事嗎?”

  緊接著,朱元璋看著朱同,再一次問道。

  “微臣告退。”

  朱同搖了搖頭,苦著臉行了一禮,失落的離開了養心殿,像是丟了魂一樣。

  朱同一走,朱元璋就將竹筒再次拿了出來,掏出了胡非的真跡,愛不釋手,滿臉笑容。

  “好詩!”

  “好字!”

  龐玉海偷笑了一聲,轉身去為朱同賞賜去了,留下了朱元璋一人獨自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