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登聞鼓響
作者:冷煉笙      更新:2022-05-27 12:02      字數:2667
  半月之後。

  皇宮。

  養心殿。

  此時距離胡非與兵部協定進購軍糧一事已經時隔一月,首批長盛鍋已經產出,京師小麵也已正式投產。

  於是,兵部尚書唐鐸入宮覲見,向朱元璋稟報。

  “陛下,微臣已經將首批物資全部清點完畢,不日即可發往邊關,京師小麵也已投產,後續將陸續發往邊關各軍。”

  唐鐸恭敬的站在大殿中央,麵帶微笑,躬身稟報道。

  “嗯,不錯,想不到進展的居然如此順利,看來朕之前的擔憂全都是多慮了。”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奏報,滿意的點著頭說道,臉上滿是欣慰之意。

  “陛下盡可放心,距離年關還有接近兩月,時間來得及,而且胡公子已經向微臣保證,用不了一月,京師小麵也將全部發往邊關。”

  “此次兵部與胡公子進購事宜,胡公子事必躬親,十分上心,比預計的交貨期限足足提前了半數,可謂盡心盡力。”

  唐鐸笑著答道。

  “嗯,不錯,他這次差事辦的不錯,朕的確沒有想到,看來在此等大事上,他還是分得清輕重的。”

  朱元璋聽了唐鐸的話,放下了奏報,不由得稱讚道。

  “陛下,可是微臣聽說,前些日子禦史台有人覲見陛下,彈劾兵部從洪賓樓進購長盛鍋與京師小麵,全都是胡相在暗中指使?”

  唐鐸遲疑了一下,緩緩地問道。

  “確有此事。”

  朱元璋皺了皺眉,點著頭說道。

  “陛下,微臣可以作證,進購軍糧一事,是微臣主動找的胡公子,與胡相並無幹係,禦史台所言,實是無中生有的事,微臣對陛下、對朝廷忠心不二,絕不會從中中飽私囊,還請陛下明察。”

  唐鐸拱著手,一臉認真的說道。

  “朕明白,唐卿不必解釋,更不必介懷,此次進購事宜你辦的不錯,等一切進展完成之後,朕必有重賞。”

  朱元璋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多謝陛下!”

  唐鐸一聽,急忙躬身謝禮。

  朱元璋笑了笑,看向唐鐸的目光之中滿是欣慰。

  雖然嘴上如此說,但其實他早已派檢校在暗中調查過,知道唐鐸與胡非之間的買賣沒有任何貓膩。

  “咚...咚...”

  正在君臣二人之間閑聊寒暄之際,突然一陣鼓聲隱隱約約的傳進了大殿之中。

  “嗯?什麽動靜?”

  朱元璋露出了疑惑,張望著問道。

  “陛下,好像是從皇宮外城傳來的響動。”

  龐玉海站在一側,仔細聽了一下,緩緩答道。

  “好像是長安門的方向...”

  “登聞鼓!?”

  唐鐸也轉過了身,側耳傾聽著不停傳來的響動,微微皺著眉頭,緊接著突然驚訝的喊道。

  聽到唐鐸的話,朱元璋的臉色突變。

  “陛下...”

  龐玉海麵露驚恐,有些慌亂的看向了朱元璋。

  “派人去看看,何人鳴冤擊鼓!?命登聞檢院詳查!”

  朱元璋麵色凝重,沉聲說道。

  “是。”

  龐玉海急忙答應了一聲,快步向外走去。

  登聞鼓,還有一個名字,稱為鳴冤鼓,形成於漢朝,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之後,效仿宋朝,在皇宮外城長安門處設了此鼓,為的就是讓那些蒙冤之人擊鼓告禦狀。

  ...

  洪賓樓。

  後院。

  胡非的房間。

  “此行一路辛苦了,一切都進展順利吧?”

  胡非看著半月不見,一路風塵仆仆剛從蘇州府返回的穆平,緩緩的說道。

  “少爺言重了,屬下曆經半月,終於查清了禦史大夫陳寧在蘇州府之時的所有罪證,幸不辱命。”

  穆平拱了拱手,沉聲說道。

  緊接著,穆平伸手入懷,取出了一封手書,交到了胡非的手中。

  “好,這一功本少爺記下了,以後絕不會虧待你。”

  胡非點了點頭,接過了手書,滿意的說道。

  “為少爺辦差,隻求竭盡全力,不求功勞。”

  “屬下一路護送那幾人到了長安門外,此刻宮中應該有了動靜。”

  穆平搖了搖頭,堅定的說道。

  “知道了,你一路辛苦了,先去歇息吧,剩下的事,我讓其他人去做。”

  胡非擺了擺手,示意穆平退下。

  “是,少爺。”

  穆平答應了一聲,緩緩退出了房間。

  胡非端詳著手中的那封手書,沉思片刻之後,將裴傑叫了進來。

  “少爺,有何吩咐?”

  裴傑行了一禮,恭敬的問道。

  “你親自去把這份手書悄悄送到監察禦史韓宜可的家中,其餘的什麽都不要做,不要讓任何人看到你,也不要讓除韓宜可之外的任何人接觸到這封手書!”

  胡非將手書遞給了裴傑,認真的說道。

  “是,少爺!”

  裴傑眼前一亮,急忙接過手書,斬釘截鐵的說道。

  之前胡非派遣穆平前往蘇州府的時候,裴傑的心裏就不是滋味,以為在胡非的心裏失了寵,此時終於找到了機會為胡非辦事,心中不勝歡喜。

  “速去速回!”

  胡非擺了擺手,示意裴傑可以去了。

  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將手書打開看一眼,因為不用看他都知道裏麵寫著什麽,如果不是對大明曆史足夠了解,他也不會知道陳寧這個人。

  裴傑答應了一聲,立刻快步而出。

  ...

  皇宮。

  養心殿。

  登聞鼓響之後,登聞檢院立刻出動,將擊鼓之人拿下,經過審問之後,立刻帶著審問結果來到了養心殿。

  “何人擊鼓鳴冤!?”

  朱元璋沉著臉,瞪著前來奏報的登聞檢使,沉聲問道。

  禦前鳴冤,在曆朝曆代之中都是大事,他無法忍受在自己的治國之下居然會有如此大的冤屈會逼著人擊響登聞鼓,這說明朝中一定有人貪贓枉法,而他卻渾然不知。

  “回稟陛下,是從蘇州府來的幾名百姓,他們狀告禦史大夫陳寧曾在蘇州府征收賦稅之時手段毒辣,異常苛刻,甚至還有用烙鐵燒人之事,當地百姓深受其害,無處申冤。”

  登聞檢使看了一眼朱元璋,低聲回稟道。

  “什麽?!”

  “竟有此等事?!”

  朱元璋一聽,瞪大了雙眼,厲聲喝道。

  “根據這些人的訴狀,的確如此,他們還說,當地的百姓為陳寧取了一個綽號,名為陳烙鐵...”

  “隻是現在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還未可知,或許還需詳查。”

  登聞檢使遲疑著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畢竟牽扯到堂堂禦史大夫,自禦史中丞塗節死後,陳寧便成為了禦史台名義上的一把手,權力極大。

  “此事距離如今已經過去那麽久,他們為何現在才想起鳴冤?!”

  朱元璋遲疑著問道。

  “據他們所說,當時也有人向當地縣衙上報過,可是當地縣衙隻是詢問了事,此後便沒有了下文...”

  登聞檢使遲疑著答道,說完便低下了頭,因為他看到了朱元璋因為生氣而憋紅了的臉龐。

  “簡直豈有此理!一個小小的蘇州知府,居然敢知情不報,包庇縱容!難道要返了不成?!”

  朱元璋一聽,拍案而起。

  “陛下,息怒...”

  一旁的龐玉海看到如此憤怒的朱元璋,急忙安慰。

  登聞檢使則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

  “傳那幾個百姓入宮覲見,朕要親自問問他們!”

  朱元璋咬著牙,沉聲說道。

  登聞檢使答應了一聲,急忙匆匆離開,回去提人。

  “龐玉海!傳朕旨意,召禦史大夫陳寧進宮!”

  朱元璋緊接著扭頭看向了龐玉海,厲聲喝道。

  “是,陛下。”

  龐玉海答應了一聲,立刻命人去傳旨去了。

  另一邊,監察禦史韓宜可突然收到了一封手書,打開看過之後,臉色大變,急忙命府中下人備好了馬車,火速趕往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