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父子抉擇
作者:魔力鳥      更新:2022-06-17 10:46      字數:2096
  如果崇禎是個開明君王,不那麽多疑、善變毛鈺也會嚐試做一個種姓大明的功臣。有崇禎在,毛鈺的理想就是盡量與大明朝廷撇開關係,賺自己的錢就挺好。看不慣就打!

  “朝廷不逼我,我不會造反!”毛鈺看到自己老爹的目光越來越陰沉,知道這個時代的文臣武將無論能力、品性如何,忠君愛國是寫在骨子裏的。魏忠賢可以肆無忌憚玩弄權術、撈取錢財可能從沒想過要廢掉天啟和崇禎。

  毛文龍聽了雖然鬆了一口,但接著又緊張起來:“如果有第二個袁蠻子呢?”

  “不會的!別忘了我已經是文官。”毛鈺笑道。

  “說明皇上對我毛家父子還是不錯的。這次的事情想來皇上也承受了不少壓力。”

  “是不錯!不過如果我們是關寧軍,一戰擊敗幾千敵人,不管是北虜還是漢軍都是幾十年來未曾有的大捷。想想東江這些年收到文官集團的限製吧。不是大明能堅持多久的問題,是這個國家主政的文官集團徹底沒就了。

  黨爭高於一切,這個國家的讀書人已經突破了幾千年來讀書人的底線。為了打擊對方可以通敵賣國。想想孫閣老還有耀州之戰的馬世龍。父親你還覺得這個國家有希望嗎?遼東是怎麽失去的,楊高、王化貞之流是如何將十幾萬遼東將士害死的?”

  “那大明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嗎?”

  “有!”

  “希望在哪?”

  “提高武人的待遇讓那些不知所謂的讀書人遠離戰場,改變科舉製度,百家爭鳴,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百家爭鳴?”毛文龍瞪大了眼睛。漢武帝獨尊儒家已經將近兩年前,毛鈺這炸彈他驚人了。

  “父親看那馬福高、於小偉比袁崇煥如何?”毛鈺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問。

  毛文龍的表情再次變得古怪起來,一個是社會最底層的工匠,一個是高高在上的進士,這兩者怎麽能比?

  “在孩兒眼裏那馬福高比袁崇煥有用的多,他能建造戰艦,給他時間他能製造各種各樣的船隻提供給孩兒縱橫四海。保證海爾在整個海洋上沒有敵人。上一次對付李永芳的戰艦中就有他的一份功勞。袁崇煥算個屁,他能殺死那怕一個建奴嗎?

  還有那吳建中,他製造出來的大炮已經能夠媲美葡萄牙人,給他幾年時間就能造出來幾百門大炮,足以直接轟平沈陽城。

  福建水師當年為了驅逐紅毛人,萬人圍困澎湖半年最後雙方也隻不過停戰,荷蘭人因為人口是在太少耗不起才撤退。再給我幾年時間,有馬福高和吳建中他們我就能和荷蘭人一對一。不要說幾百人的澎湖,幾千人的熱蘭遮幾萬人的馬達威亞我都敢去動!這是那些四書五經能解決的嗎?

  再比如那周茂林,他會西人呢語言,可以幫我做翻譯,賺取更多多的錢財,了解更多的西人呢情報。因為有他每次我南下貿易至少要多賺幾千兩。還有國昌隆那些掌櫃和賬房,每一個都在各自領域的專業人才。經過集訓之後我國昌隆還會推廣預決算製度,國昌隆將真正實現萬歲。

  大明讀書人多吧,一個朝廷的戶部連個做預決算的人都沒有,國庫沒銀子了就加賦!有一個四五口人家的婦人都知道計算著過日子。要那麽多會四書五經的人在戶部幹什麽?弄得大明疆域是大宋的幾倍稅入卻不及大宋的十分之一!這不僅是東林君子們貪汙的問題,也有無能收不到或者不會收稅的原因。還我做戶部尚書,跟本就不要一再加賦也能超過千萬。有了錢早就滅了建奴!”

  毛文龍沉默了,雖然毛鈺是自己的兒子,但他總覺得很陌生!他的這些例子很有道理,問題是他的這些邏輯是從哪裏學來的?

  毛文龍不是儒生,當然也沒有偏執的愚忠,所以作為一個父親,兒子除了現在扯旗造反,其他的還真不好反對。如果有一天朝廷真的逼反了毛鈺,毛文龍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抉擇。而現在,他想問問毛鈺的計劃。他聽過毛鈺的三年規劃,如果三年後那麽大的規模毛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先整合東南沿海,大明董娜沿海的貿易被我毛家壟斷後,一年的收入絕對比大明朝廷多!然後是控製台灣,如果朝廷能夠容我,我繼續做我的巡海道。容不下就去台灣,哪裏雖然比整個舟山還要大。關鍵是能夠控製大明與南洋以及日本的航線。到時候每年的收入將會以千萬計。

  接下來肯定會和西班牙人、荷蘭人爭奪那樣、爭奪日本的貿易權……馬六甲、印*度洋、波斯灣、新大陸……這個世界太大了。台灣和南楊如果開發的好,每年的糧食可以養活兩個大明的人口!十幾萬建奴算個屁,分分鍾滅了。

  朝*鮮、安南、、琉球、日本將都會是我漢人的天下!將來還會有非洲、澳洲、美洲好幾個大明國土那麽大的地盤等待去開發,去掠奪!想一想幾百上千艘各類船隻航行在世界各處源源不斷地帶回來各種奢侈品、稀有物品和海量金銀……

  隻有袁崇煥那種讀書讀傻了的文人才容不下父親這樣一個一品武將!明知道東江牽製家奴的重要卻為了一己私利拆分東江。大明一直掌握在這群人手中如何能長久?”

  “然後呢?”毛文龍仔細聽,認真想,但內容是在太多很難消化。

  “一品武將也抵不過一介腐儒。既如此那便反了這潮堂,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

  毛文龍倒吸一口涼氣!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雄心?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如果能夠一年賺錢幾千萬兩,那和朝廷對抗還真有勝算!至少可以在海上成為一個獨立王國。當年毛文龍在東江就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呢,雖然沒有明著造大明的反,卻時刻想著做一個割據的藩鎮。如今兒子似乎比自己做的更好,舟山的位置也更好,那自己還去東江受那幫鳥人的氣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