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骨
作者:山程水宿      更新:2020-04-21 22:37      字數:2404
  人體共有206塊骨,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人體的骨架——骨骼。

  骨骼分為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3個大部分。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幹骨51塊、四肢骨126塊。

  日月煉第一煉“觀橋”就是要錘煉人體周身上下的骨骼,這也是有個順序的,先軀幹,後四肢,再顱骨。

  而煉骨最開始的地方,就是軀幹骨中的脊柱。

  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骼,是身體的支柱,有負重、減震、保護和運動等功能。

  因而,一切需要從脊柱開始,才能為整個軀幹骨的錘煉打好基礎,人體的軀幹才會穩固,內髒和脊髓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

  至於後續四肢骨的打磨,是為了連貫全身,再為關乎到頭腦神經的顱骨修煉鋪好路子。這一步步都章法分明,越想越發覺此種煉體之法的巧妙之處。

  不過當然,辛歲就見過這一種煉體之法,不巧妙也得拍著胸脯說巧妙極了。

  辛歲現在有些躊躇的是,他還沒成年,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不知道對修煉有沒有什麽影響?

  兒童的骨頭實際上應是217~218塊,初生嬰兒的骨頭多達305塊,因為:

  兒童的骶骨有5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尾骨有4~5塊,長大後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並成為2塊髖骨了。

  這些還都是他大學一門公共選修課“人體的奧秘”上記著的內容,那堂課的講師是一位醫學院的老教授,幾乎把選修課當成了專業課來上。

  選這門課的學生都苦不堪言,聽說最後不及格了三分之一。

  期末時老人家凶神惡煞地要求學生們背他發的厚厚的講義,辛歲恰好就背熟了“人體骨骼”這一部分,無他,因為在第一頁,每次都從骨骼開始,由骨骼結束。

  辛歲分數還混得不錯,因為老教授出的題目也幾乎都關於骨骼,看來也知道學生們背書的毛病。

  不管了,看法訣裏也沒說什麽年齡限製,先練練看吧,畢竟老師已經給自己探了探路。

  王守仁探路的代價是,在玖寨的竹樓裏躺了半天。

  …………

  日頭高照的時候,辛歲在竹林裏找到已經開始第一步修煉的王守仁。

  他也明白老師所為都是有原因的,絕不是出於藏私,但還是不開心地撇了撇嘴角。

  他現在哪兒還不知道,昨晚的幻境肯定是老師搞出來的,有效是有效,可也太嚇人了吧。

  還沒說什麽,王守仁卻喊叫起來,盤坐的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向地上倒去。

  辛歲衝過去給老師當了肉墊,扶起來時才發現王守仁額上細密的汗水已經變成連綿不絕的汗珠,臉上已經疼得笑不出來,隻一個勁兒地抽著冷氣。

  辛歲急了,擔心老師修煉出了岔子,手忙腳亂號脈翻眼皮,立刻就要背起他往寨子中趕。

  他擔心自己的半吊子醫術水平不夠,雖然號脈沒有發現什麽異常,還是在路上就讓人請苗醫來看。

  看著榻上疼得弓起身子的老師,他隻能一遍遍為老師拭去汗水,對所謂煉骨充滿了恐懼。

  苗醫診斷之後也說沒有大礙,隻是身體有些過度勞累,需要補一補,也得盡快休息。

  劇痛漸漸緩解了,王守仁平靜下來,辛歲才放下心,驅散了竹樓底下同樣慌張的嗚嗚泱泱的人們,在老師身邊服飾著。

  還滿臉蒼白的王守仁跟辛歲介紹他的先行者經曆,也隻能苦笑一聲。

  據他推斷,煉骨的過程,隻要按照法訣進行,應該不會有什麽生命之憂。

  不過首要的是要在身體中尋找到那股“氣”,這一點隻需要心境清明,很快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對王守仁就不算個事兒。

  尋找“氣”的過程,王守仁說可以用佛家講的“一念生,一念滅”解釋,這個過程也不是很容易,懂得這“一念生滅”,才算是入了門路。

  接著就要按法訣所說,以修補或者加固橋梁的方法,用這股“氣”由尾椎向上衝擊,先是熟悉,然後滲入,無所不至,融合而化。

  有的部分便不是滲入了,正似那刀刻留痕,非心神堅韌者不能做。

  修煉的過程中,正是心中念誦的法訣內容驅使“氣”,也削弱了劇烈的痛楚。可是修煉過後,刮骨之痛便會排山倒海般襲來,實在不是好相與的。

  每次煉骨之後,身心疲累,又有刺骨的痛楚,此時應提前準備好療養的藥汁。藥浴之法,既鞏固修為,又削弱疼痛。這是王守仁的建議。

  辛歲馬上要寨子裏的人準備草藥,他親自調煮了一大木桶黑乎乎的藥汁,這還是當年跟城裏大夫偷師的,也有爺爺教導的功勞。

  王守仁泡過藥浴後的確感覺好受了很多,不過還是不宜動作,要好好緩幾天才是。

  初次嚐試,就為辛歲把以後的路都鋪好了,辛歲知道老師的苦心。

  服侍老師睡下,想要忍住眼眶裏打轉的眼淚,還是沒出息地哭了一場。他擦幹淨眼淚,嘴裏叼了一個旎旎帶來的果子,去寨子裏找尋食材了。

  今晚,咱給老師做頓好吃的。

  下午醒來後,王守仁的身體已經好了很多,他笑著說首次嚐試沒有經驗,以後就好了,讓辛歲不用擔心。

  吃完辛歲精心準備的一頓晚餐,王守仁更是老懷甚慰,說是自己打算在玖寨裏修養幾天,順便借病過幾天清淨日子,龍場那邊有什麽訪客,就都推了吧。

  辛歲不得不回去,兩匹驛馬也是他的好夥伴,現在吃幹草料都兩天了,必須要回去照料。再說他也要管理驛站的事務,不能在外耽擱太久。

  王守仁知道他回去肯定要嚐試煉骨,著重跟他提了心境的重要性,千萬不要一時急惶失了分寸。

  辛歲點頭應是,想到書冊隻有一本,問老師怎麽辦。

  王守仁隻眨眨眼睛,辛歲就知道他肯定已經全部記下來了,在他身上根本就沒有什麽耗費心神之說。

  在“心”的方麵,自己這位偉大的師父,完全就是個妖孽。

  辛歲挎著半籃果子,蹦蹦跳跳地回龍場去了。

  旎旎也想跟哥哥去玩兒,但是她要跟先生學習,不能誤了課業,有些悶悶不樂地送了一段路,被辛歲攆回來了。

  馬上便是小滿時節,寨子裏的農事也要忙活起來了,辛歲感受著山林裏清涼的風,愉悅地大聲念著以前聽過的俗語:

  “門前無邊青麥,有鳥風中徘徊。此心念念在遠,牆頭石榴花開。

  石榴花開,石榴花開啊,哈哈哈哈——”

  笑聲驚起一群剛吃飽的鳥兒,在夜幕降臨的林間撲簌簌飛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