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天星道人的手劄(第一更)
作者:無極書蟲      更新:2020-03-28 22:25      字數:3619
  玉虛天尊最新章節

  解決呂清媛的塵緣,又去北鬥派看了一場戲,任鴻徹底清閑下來。

  每日除卻在三時堂養魚種花外,便吐納靈氣,研讀道書。在這安逸恬靜的氣氛下,任鴻道心澄靜,越發感悟天道妙理。

  這日,他在書房侍弄金河花苞。

  這段時間用三光神水滋潤,金河道君的轉世身已出現胎兒形體,跟任鴻有血脈相連之感。

  “這就是生兒子的感覺?”任鴻興致勃勃,把手中一瓶三光神水澆在花苞上。

  隨著日月精華吸收,花苞又有一絲縫隙裂開。

  “說起來,也要讓菡萏扮起大肚子。”任鴻猛然想到這件事。

  他們在人間弄出一個孩子,回頭為任兆老爺子的常識著想,也必須扮演菡萏十月懷胎的模樣才行。

  “用變化之術,還是直接用普通人手段弄個軟枕?”

  思索間,門外響起敲門聲。

  “東家,今天我為您做了一份魚羹。”

  “東家”,是姚青囊對“任黎”的專屬稱呼。她並非任家奴仆,也不似花仙們這般親近。思來想去,用了“東家”這個稱呼。

  “進來吧。”任鴻收起玉盆,揮手打開大門。

  姚青囊粉衣長裙,氣若幽蘭,端著一玉盅進來。

  任鴻揮著折扇,笑問:“今天青囊為我準備什麽菜?”

  “今早我見園中菊花已開,便采新鮮菊瓣為東家做了一道‘三秋羹’。”

  打開玉盅,裏麵不見魚肉,反倒是一朵合攏的淡金色菊花浮在湯內。

  “這……”任鴻拿筷箸輕輕一戳,那菊花陡然綻放,清香四溢,花蕊處點綴幾顆朱紅枸杞。

  看著那一縷縷隨湯羹散開的菊花瓣,任鴻恍然大悟:“這是魚肉製作的花瓣?”

  “是。”姚青囊坐在他旁邊,笑盈盈解釋:“這是我用水汆法,用魚泥做出來的花瓣。”

  任鴻夾了一筷子,魚肉滑嫩,入口還帶著點點菊花清香。顯然,在魚肉裏還專門混雜了菊花露汁。

  “不錯。”任鴻不喜甜食,口味很叼。但姚青囊烹飪的菜肴總能合他心意。他也如凡人般日日飲食,專吃姚青囊製作的膳食。

  很快,任鴻喝完魚羹。

  “對了,她們呢?”

  “雲嘉姑娘還在閉關,夫人目前在屋內算賬。”

  任鴻有心拉攏姚青囊,關於大家修行練氣的事沒有瞞著她。而姚青囊明曉事理,沒在任兆老爺子處聲張,和眾人一起隱瞞。好讓老爺子安享晚年,讓他看到一個蒸蒸日上的任家。

  “那你呢?你的神農秘術修煉如何?”

  任鴻和姚青囊討論過,姚青囊家傳秘術是《農皇策》的零星傳承,能修煉到築基。

  “得東家相助,藥行采買各種靈藥,已有小成。”

  姚青囊的修煉功法很簡單,隻要吃藥嚐毒即可。她體內真氣能煉化毒藥為法力。

  “過幾日,我打算挑一個清空無雲之日築基。”

  “那趕緊好。到時候我為你護法。對了,至於你之後的修行法門,我來幫你推算。”

  “多謝東家。”

  姚青囊和任鴻聊了一會兒,端著玉盅離開。

  走之前,她不經意碰掉任鴻放在架子上的金板。那金板掉落在地,泛起詭異的流光。

  姚青囊連忙俯下身子去撿……

  “不用,我來吧!”任鴻手一探,那金板在玄氣裹纏下,飛到任鴻手中。

  看著金板,任鴻若有所思:“青囊,你先下去吧。”

  這塊金板就是天星金匣的蓋子。當初任鴻打算拿去煉鐵,給雲嘉製作寶劍。

  但幾人輪流用真火燒,甚至扔到南極仙鼎裏,也不見金板融化,於是任鴻就扔到架子上,一時間拋之腦後。

  “看起來,這金板也不是凡物。回頭煉成金磚,可以砸人玩。”

  摩挲金板的內麵,任鴻靈機一動,施展萬寶如意神禁,模擬北鬥九皇禁。

  哢嚓——

  內麵突然打開,落下一本書。

  拿起來一翻,第一頁寫道:“雖然不知道看到此書的人是誰,但若非我北鬥門人,就是顓臾那混蛋的轉世吧?先告訴你,我在盒子裏留下一瓶毒藥。專門針對顓臾血脈,你懂得。識相的,合上蓋子。”

  “可惜,我既不是顓臾,也不是北鬥門徒。而且——”

  更沒有盒子,那盒子已經被星魔盜走。

  任鴻沒有半點心理負擔,繼續往後看。畢竟這本書提及“顓臾”,而他對顓臾很感興趣。

  往後翻,後麵寫道:“如果是師弟看到這本書,那就繼續看下去吧。其他人看,沒有大用。”

  任鴻不信邪,繼續往後翻。

  後麵都是一些研究資料,但越看任鴻神情越凝重:“人體研究?”

  在這上麵,是天星道人解剖一些屍體,從而獲取的研究資料。

  “顓臾血脈,與烈山族係同源卻另有不同。其乃太昊遺族,天皇容器。”

  天皇容器?

  任鴻打起精神,繼續往下

  後麵詳細解釋有關天皇容器的傳承。

  “顓臾死後,血脈傳於後人,皆以‘大風’為姓。千年之後,必有風氏血脈承感靈神,使顓臾返生。而此等靈嬰之體,即為天皇容器。”

  “顓臾?風氏?”

  任鴻神情漸漸嚴肅起來。

  “是魔教那種寄血轉靈之術?”

  魔教有秘法,可以將自己的一部分魔識邪念通過血脈傳給後裔。日後自己死亡,則通過魔識在後裔體內複活。

  “這種秘法在天皇閣也有,脫胎於神策體係的巫術。難不成,‘顓臾’用這種法子?他打算奪舍自己後裔?”

  而風姓,自己母親可不就是姓風嗎?

  ……

  “母親,您寫名字的時候,為什麽會用‘鳳’為開頭?您不是姓‘風’嗎?”

  男孩趴在桌子上,看著母親提筆寫信。

  “是啊,我姓‘風’,來自一個極為古老的族裔。但‘風’與‘鳳’同,母親更喜歡用‘鳳’代指。而我那些同族,也會用‘封’‘豐’‘馮’等姓,很少直接寫下‘風姓’。因為,我們的姓氏背負著詛咒。”

  ……

  “母親有可能是顓臾後裔?沒這麽巧合吧?”

  任鴻再往後看,後麵是關於顓臾的一些記錄。

  “顓臾,一體二魂,一攻一守。”

  “據我觀察,顓臾應是修行琴樂之道時走火入魔,導致另一個人格誕生。那個人格偏向於琴魔的冷酷、理智,極有進攻性。”

  “顓臾一體雙魂?”任鴻回想幾次接觸顓臾的情況。的確,從顓臾的表現看,仿佛是一個很愛笑的風流公子。

  “這應該是平常狀態下的‘守型人格’?”

  往後看,上麵有天星道人的記錄。

  “顓臾協調兩個人格,沒有發生內鬥,反而和平共處。平日負責人際關係的人格為‘守’,其慣用手段為‘琴樂仙法’和‘天環’。戰鬥狀態下的人格具備攻擊性,慣用手段為‘天皇劍法’和‘雷咒’。”

  後麵有詳細描述有關顓臾的種種戰鬥手段。

  比如“琴樂仙法”,就是《羲皇琴譜》演化的種種仙樂。

  而“天環”,是天星道人按照自己描述,推測出來的神通。

  在書中,描述天星道人幾次和顓臾的交手經曆。在顓臾沒有轉化人格之前,他身邊似乎有一種特殊的環形防禦壁。任何攻擊打過去,都會被這層禦壁抵消,十分詭異。

  因此在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格出麵,顓臾便立於不敗之地。

  任鴻盯著書中描述沉思。突然出手召喚靈武琴,撥動琴弦。

  隨著琴聲響動,靈音飛雀在身邊飛舞,化作一道圓環加持在身。

  這道靈音圓環能維係一天。一天內遭受攻擊時,靈音圓環會為他抵消傷害。

  “我怎麽沒想到,可以通過每日加持的方式,讓自己不受刺客偷襲。”

  這種方法,可以避免沙天樓的突然襲擊。

  至於顓臾的“天環”,任鴻也猜出一二。大致就是利用琴樂仙法的“禮天”之術,引發天道之力加護自身,形成一重光環護體,是靈音圓環的終極版本。

  “顓臾很聰明嘛,轉修仙道後還能想出這種方法?不知道北鬥神君這位天皇閣的後輩,又有什麽手段?”

  再看攻擊人格的手段,那劍法來自天皇閣,分明是天皇閣的秘傳劍道。而雷咒,跟任鴻的勾陳雷咒頗有相通之處。

  任鴻一頁頁往下翻,除卻天星道人對顓臾的認知外,還有關於“天皇閣道統”的猜測。

  “天皇閣主皆為天皇容器。《天皇策》修行,即以‘人身’蛻變‘天身’,成為天皇容器。然九代傳承,諸閣主道體皆無法承載天道本質。”

  “諸位閣主早有察覺之人,已轉世重修。”

  對此,天星道人語焉不詳。但關於天皇閣主們逃出宿命,轉世重修,仿佛不止一二人。

  “師弟為天皇九尊末席,雖避開天皇道染,但萬不可大意。顓臾轉世後,若可拉攏,當收入北鬥派以作臂助。若他執意複活‘天皇’,務必竭盡全力,殺之!”

  看完全書,任鴻麵色沉悶。

  “玄門仙道,對天皇一係的排斥力度,比我預想之中更大。北鬥派如此,昆侖又如何?”

  “而玉虛上人當初,又為何傳授我《紫極書》?”

  任鴻清楚,自己繼承《紫極書》這件事本身,並不在玉虛上人的預算中。

  按照玉虛上人預測,自己擁有拜入昆侖的可能性不假。但道路是繼承浮黎鴻元鏡,跟《紫極書》無關。

  當初求取天書本身,應該也超出玉虛上人的預料。

  “但老師仍把天書給我,是促使我擺脫天皇控製?”

  隱約間任鴻明白,自己已經陷入一盤天地棋局,成為兩大勢力撕扯的焦點。

  這一刻,任鴻迫切想要找一找天皇閣主轉世身的同伴。看看那群人是如何生活,未來是日後行走的。

  “北鬥神君是九代,我是他之前的某代,但絕非初代。”雖然記憶沒有恢複,但任鴻對初代有一種難以忘懷的敬重之情。

  那是一位真正的長者,值得天下人尊重。